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驾崩前最后一天,连下3道懿旨,每一道都决定大清未来的走向

慈禧驾崩前最后一天,连下3道懿旨,每一道都决定大清未来的走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96 更新时间:2024/2/12 4:13:13

1908年,大清王朝的统治者慈禧太后在宫中度过了她七十四岁的生日,生日当天,清廷为慈禧太后在宫中举办了极其隆重的生日庆典,文武百官悉数到处庆贺,令慈禧太后面露欢喜之色。

就在满朝文武为慈禧太后七十四岁的生日欢欣雀跃之时,慈禧太后却在生日宴上病倒了,不仅出现头晕目眩的病态,而且还咳嗽不停,近身侍从见慈禧太后的身体状况不好,就赶忙请来了御医为慈禧太后诊治,但是御医为慈禧太后诊治后,慈禧太后的病情非但没有缓解,反而越发的严重。

《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太后有疾,上疾益增剧。

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已经深知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便在驾崩前最后一天,连下了3道懿旨作为自己的临终遗言,而作为大清王朝实际统治者的慈禧太后连下的3道懿旨每一道都是分量十足,每一道都决定着大清未来的走向。

那么慈禧太后驾崩前最后一天,连下的3道懿旨内容是什么,对大清王朝未来的走向又起着什么作用呢?

第一道懿旨:确立皇位的继承人

慈禧太后驾崩前,光绪帝皇帝在瀛台涵元殿病逝,这就使得作为大清王朝实际统治者的慈禧太后拖着老迈的病躯不得不从清廷皇室中挑选皇位继承人。

经过“精挑细选”,慈禧太后最终下达了懿旨,令醇亲王载沣之子、年仅3岁的溥仪成为皇位继承人,同时还令溥仪之父载沣为摄政王,代年幼的溥仪管理朝政。

《清史稿·后妃传》千申,太后命醇亲王载律为摄政王。癸酉,上崩于诚台。太后定策立宣统皇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葬定陵东普陀峪,曰定东陵。”

慈禧太后这一道懿旨的象征意义比较大,预示着慈禧太后的时代正式下线,而后慈禧时代正式开,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历经三朝,分别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执掌了清王朝近半个世纪。

而在这半个世纪里,曾有许多人曾试图挑战过慈禧太后手中的皇权,但最终都沦为了慈禧太后的手下败将,这就使得慈禧以女人的身份成为了清末时期“铁打不动”的统治者。

而如今,慈禧太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下发的第一道懿旨就是大清王朝的皇权正式传承给清廷皇室中的男性们,之所以说“正式”,是因为先前的同治,光绪皇帝虽然名义上是执政皇权的最高统治者,但实际上他们仅仅是坐在龙椅上的“傀儡”,受慈禧太后摆布和操控。

而现在,慈禧太后已经到了生命的终点,不得不交出手中的权利,还政于清廷皇室中的男性们,让他们引领大清王朝走下去。

第二道懿旨:不许女人干政

慈禧驾崩前最后一天,下达的第二道懿旨的内容这些写道:哀家死后,朝廷不能够在允许妇道人家涉政,干预朝政,女人涉政,是违背大清王朝祖宗家法的,因而必须禁止这样的事情出现。

《清史稿》:“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慈禧太后在自己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能够下达这个懿旨,说明她不仅经过了刻骨铭心的反思,更是鼓足了勇气。

这道懿旨字里行间的反应出慈禧太后对于自己作为一个妇道人家执掌清王朝近半个世纪是极度厌恶的。

她作为一个妇道人家,本应该相夫教子,管理好后宫,但是她却干起了男人干的“政务之事”,这就使得同治,光绪两朝皇帝沦为傀儡,先后忧郁而终。

而她执掌的大清王朝更是在她的错误指引之下,不仅内外交困,被洋人随意欺凌,更是令大清王朝足足落后了西方列国足足一个世纪。

因此在慈禧生命最后的一天,她对于她的人生进行了回顾和深刻的反思,最终鼓足勇气敢于去承认妇道人家干政行为是错误的,因而在她临终前的懿旨中禁止后宫干政和摄政。

第三道懿旨:不许太监擅权

慈禧驾崩前的最后一天,下达的第三道懿旨这样写道:哀家病逝后,禁止太监擅权和揽政,明朝亡国就亡在太监的手中,一定要引以为戒。

《清史稿》: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我们都知道大明王朝是太监横行的一个时代,先后出现了四位权势滔天,霸权揽政的太监,这四人分别是王振刘瑾汪直,以及魏忠贤,这四个人专断国权,使得大明王朝朝局混乱不堪,最终被满清取代。

而慈禧太后执掌大权时期,她手下也有两个权势滔天的太监,一个叫做安德海,还有一个叫做李莲英,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同治七年,安德海成为总管大太监后,便开始仗势欺人,结党营私,当时,恭亲王奕訢与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势同水火,安德海察觉出这个情况之后,为了讨好慈禧太后,便怂恿官员弹劾奕訢,使得奕訢失去了权势,无法再和和慈禧太后分庭抗礼。

1869年,安德海奉慈禧太后之命,去往江南采办服饰,一路上,安德海一行人打着宫内的旗号,十分的张扬,途径山东时,山东巡抚丁宝桢素闻安德海的恶名,见他做事嚣张跋扈,行事张狂,影响极为恶劣,便将其扣押治罪,就地处死,以儆效尤。

《清史稿·丁宝桢传》:“同治八年,太监安德海私出山东,矫称采办御衣。宝桢奏闻,即饬属严拿,获之泰安,讯实具奏,得旨就地正法,并随从太监人役等,斩绞如律。”

安德海死后,李莲英顶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总管大太监,李莲英吸取了安德海之死的教训,做事比较圆滑,不给自己树敌,同时,李莲英两边讨好,不仅对慈禧太后言听计从,还将光绪皇帝服侍的舒舒服服。

相较于安德海的干预朝政,广植私党,李莲英则是大肆敛财,上到李鸿章,左宗棠这样的重臣,下到地方官员,都被李莲英强行索贿过,这就使得朝中的文武百官十分痛恨李莲英的贪婪之举。

而对于慈禧太后来说,李莲英很会来事,办事也令他满意,因此慈禧太后对于李莲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他的贪婪之举。

1908年,慈禧太后弥留之际,审视了自己的为政之举,发现安德海和李莲英这两个太监在他执掌大权时,恃宠而骄,为所欲为,因此她下达的第三懿旨,就是不许太监擅权。

慈禧太后病逝后,清廷也遵从慈禧太后的懿旨,令李莲英告老还乡,离开京城。

总结:

慈禧太后驾崩前最后一天,连下的3道懿旨,分别是确立皇位的继承人,不许女人干政,以及不许太监擅权,这三道懿旨可谓是慈禧太后个人的“治国良方”,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清廷未来的走向,但是大清王朝已是一个垂暮的“老人”,任何良药也无法救治。

更多文章

  • 乾隆七孙戴百万玉尾指,专家建议他提交,没想到被他拒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手指戴玉,乾隆最大和最小的玄孙,乾隆带了多少宝贝进墓

    当然,无论如何说,清朝也已经成为过去式,在某种程度上。其留下的遗产必然存在于历史价值。“树倒猢狲散”,因为清朝灭亡,皇家后裔也变成了普通人。有些人甚至为了避免迫害而朝日。改名,形成了。“金、仝”等待姓名。当然,大多数都集中在东北吉林带。。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皇家后裔逐渐揭示了自己的身份。想念曾经是辉

  • 大清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其实好几位大明星,都是皇族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皇族格格,大清灭亡后的皇族子孙,大清灭亡后格格都嫁给了谁

    如何处置前朝的遗老遗少们,成为民国政府摆在眼前的问题?他们颁布了《清室优待条例》以彰显新政府的包容大度。爱新觉罗家族获得永居紫禁城的权利,不过紫禁城不得换名字,换成故宫二字,从此代表着天子威严的紫禁城被封存在历史深处,故宫成为后人们口头喜闻乐见的表达。居住在紫禁城的溥仪,仅仅只有十几岁,还没有意识到

  • 1888年,李鸿章嫁22岁女儿给一落魄中年续弦,曾孙女名字举世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鸿章简介与后代,李鸿章的婚姻状况,晚清重臣李鸿章全家福

    这确实是一件足以造成轰动的大事件,因为李鸿章尽管在后世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在1888年的北京城,身在高位、位极人臣的李鸿章可谓是清廷第一重臣,名声显赫,她的闺女自然也是高门贵胄的千金小姐。但李鸿章嫁女,却嫁给了一个四十多岁,无名无权的老男人,是毫无疑问的“下嫁”,但这不是把闺女往火坑里推吗?这件怪

  • 努尔哈赤的二婚皇后:为亲儿子所害,尸骨被顺治帝扔出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努尔哈赤的嫔妃一览表,努尔哈赤的后妃都在哪埋葬,努尔哈赤的四个皇后

    万历十三年(1585),刚刚失去丈夫的富察·衮代还沉浸在悲伤之中,突然一个人来到她跟前,对她说:“如今你丧了夫,我丧了妻,不如我们在一起吧!”说话的这人,是衮代的小叔子,也是未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35年后,一度成为努尔哈赤贤内助的衮代却被人发现暴毙于寝宫之中。关于她的死,史书上并未详细记载,然而根据

  • 康熙先后迎娶了四对“姐妹花”,是哪四对,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他的一生除了丰功伟绩,还有他的感情生活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清朝有很多的帝王都喜欢娶妻娶一对姐妹花,这种现象在影视剧中也有所体现。就像一直以来大火的《甄嬛传》中的雍正皇帝,他先是娶了纯元皇后和宜修这一对姐妹花,之后又在见到甄嬛的妹妹玉娆后,无法自拔,想要娶玉娆为妃。除了雍正皇帝,大清的开国皇帝,皇太

  • 康有为流亡海外,在瑞典花巨资买下一座小岛,如今小岛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有为的小岛,康有为花巨资在瑞典买了一座小岛,康有为流亡瑞典时间

    同一时期,国内的有志之士们都在寻找救国存亡的方法,有人试图效仿英国君主立宪。也有人认为不破不立,应当彻底废除封建制度,这群人中就出现了一位具有很大争议性的人,康有为。他曾组织“公车上书”、他曾发动“戊戌变法”、他曾支持溥仪复辟,他甚至还试图“中日合邦”。而在这些“为国为民”的行为之外,他还是一个贪图

  • 清代花木兰,以男儿身投身左宗棠麾下,何以在军营怀孕?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左宗棠手下的花木兰,清朝花木兰,历史人物花木兰的故事

    花木兰剧照 图片来自网络丑女愁嫁,无奈从军古代女子多无名。故事的主人公叫陈氏,从小便长的壮而有力,面容也像男生,干起活来是一把好手,穿针引线却不擅长。年长之后,问题来了:嫁不出去了!陈氏不想看到父母难过,于是便跟父母提出要去从军。此时,父母纵然有一百个不愿,也只能无奈同意了。毕竟,总呆在家里也不是个

  • 700多个不平等条约,100多年的屈辱历史,我国如何废除这些条约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古代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废除不平等条约历程,中国历史上四个屈辱条约的总结

    当今的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我们中国作为世界上鼎鼎大名的国家,拥有完整的主权和对国际重大事务发声的权利。而且我们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一票否决权,在重大外交事项面前,我们说的话掷地有声。同时中国的主权和尊严再也不容侵犯,任何想要打中国主意的人,必将受到中国的反制

  • 和珅到底贪污了多少钱,为什么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呢!进来看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嘉庆晚年对和珅的评价,嘉庆查抄和珅完整版,乾隆死后嘉庆赐死和珅

    影视形象和珅和珅权力巅峰时,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这就更为他的贪污奠定了基础。影视形象和珅随着潜力的增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

  • 乾隆一代明君为何纵容和珅?嘉庆这一举动揭露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嘉庆干掉和珅是对是错,嘉庆如果继续重用和珅,嘉庆扳倒和珅的顺口溜

    和珅的一生可谓是一路春风,在陪伴乾隆的二十年时间里他享受了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关于他的生平与评价大家可以来看看我的历史上的和珅真的只是贪官吗?其实人们都不了解真实的他,在此我就不过多赘述了。那么乾隆为何如此宠幸和珅呢?表面原因有三:原因一:和珅才华出众就像我在另一篇文章历史上的和珅真的只是贪官吗?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