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颙琰和直隶布政使吴熊光的这段对话,清清楚楚地记载在《清史稿·卷三百十九》中。看起来颙琰也不信和珅有图谋不轨之心,所以他才会询问吴熊光:“诸劾和珅者比于操、莽。人言和珅有异志,有诸?”
吴熊光笑了:“凡怀不轨者,必收人心,和珅则满、汉几无归附者,即使中怀不轨,谁肯从之?”
吴熊光直言不讳,弄得嘉庆皇帝也有点不好意思:“既然和珅没有不轨之心,咱们这么收拾他,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嘉庆和吴熊光都清楚和珅没有不轨之心,甚至也不认为和珅曾经结党营私,但是和珅太有钱了,放着这么大一块肥肉不吃,嘉庆馋得睡觉的枕头都会被哈喇子湿透。
和珅是很精明,也很有能力——成为清朝第一贪,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但是和珅精明一世,也没看透四个人,正是这四个人,让和珅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难怪吴熊光嘲笑和珅连一个朋友都没交下,咱们看看所谓的“和珅党羽”的结局就知道了。
赐死和珅之后,嘉庆皇帝马上下令:“凡为和珅荐举及奔走其门者,悉不深究,勉其悛改,咸与自新。”
嘉庆皇帝的意思很明显:“我知道你们都不是和珅的党羽,所以我只收拾他一个!”
被传为和珅左膀右臂的福长安(福康安是和珅死敌,但其弟福长安却是和珅死党),在看着和珅上吊后,没事儿人一样走出了天牢,而且“起复委用”,又当上了围场总管、马兰镇总兵、古北口提督,福长安恶习不改,但却总能逢凶化吉(屡坐事谴谪),最后居然当上了正黄旗副都统。
和珅错就错在没有一个结交下一个肯为他两肋插刀的朋友,他所器重的两个人,极有可能是双面间谍,即使不是双面间谍,这俩家伙也是绝对靠不住的墙头草:原先的老师,后来的学生吴省钦、吴省兰。
读者诸君可能不知道,吴省钦吴省兰跟纪昀纪晓岚的关系相当好,这两个人也真有点学问,所以才在咸安宫官学当了教授,和珅就是他们不太瞧得起的学生。
等到和珅发达了,这二位毫不迟疑地转过身来,又拜和珅为师,并且成了和珅亲信,被派到颙琰身边当卧底。颙琰跟老师朱珪书信往来诗文唱和,就是吴家兄弟透露给和珅,和珅又捅到乾隆那里。原本嘉庆皇帝想把朱珪调回京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结果挨了太上皇乾隆一顿臭骂。
按理说嘉庆应该对身边这两个卧底恨之入骨,赐死和珅之后,即使不杀二吴,也应该把他们赶回老家卖红薯。但是他们只是降职而没有免官,还在翰林院逍遥快活:“吴省兰……无人列款参劾,但未便幸列卿贰,著给编修之职。”
按照官场上痛打落水狗的习惯,弹劾吴省钦吴省兰的奏章应该雪片一样飞来才对,可是满朝文武好像把这二位给忘了,蔫萝卜辣心的嘉庆也没有赶尽杀绝,这其中就有玄机了:如果不是二吴当了双面间谍,就是揭发了和珅很多罪行,这才因功免于重责。
不管怎么说,和珅这么精明的人,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能拜学生为师的老师,其人品岂不是比抹布还不如?和珅信任这样的人,等于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看错了吴省钦吴省兰,和珅的一举一动都没了秘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和珅犯的更严重错误,是他连颙琰也没看透。
平时少言寡语看起来像提线木偶的嘉庆皇帝,就等着乾隆咽气,好宰掉和珅这只肥鸭子,而和珅还茫然不知,主动上门套近乎,结果被抓住把柄,当做了必须处死的第一桩大罪:“朕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曰,蒙皇考册封为皇太子,尚未宣布谕旨,而和珅于初二曰即在朕前先进如意,泄漏机密,居然以拥戴为功,其大罪一也。”
和珅这种做法,在古代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结交近侍,泄禁中语”,跟谋反一样,都是必死之罪。
嘉庆皇帝是既想要和珅的钱,也想要和珅的命,但和珅还有认为天下没有不吃鱼的猫,只要自己肯付出,就总能博得新君欢心。但是和珅忘了,嘉庆不是一只小猫,而是想一口吞掉渔船的霸王龙。
原本和珅是有急流勇退的机会的,但是被嘉庆尊重的假象忽悠了三四年,居然认为颙琰离不开自己,您说和珅和颙琰谁更狡猾?
和珅看错了吴省钦吴省兰,也看错了颙琰,最悲催的是他连乾隆都看错了:和珅视乾隆如父,而乾隆却根本不可能把和珅当儿子。
以乾隆极端自负自私的本性,根本不会在意和珅的死活:这奴才就是我替老实儿子养的一只肥鸭,宰了他,能保证大内二十年不缺钱!
读者诸君想必还记得,在宣布储君之前,有一年乾隆皇帝给子孙发压岁钱,偏偏没发给颙琰,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要钱有啥用?”
当时所有的人都听明白了,颙琰当然也明白:“将来天下都是我的,有和珅那个两条腿的金库,我还愁缺钱花吗?”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很明白,不管和珅怎么做,都是必死无疑,所以乾隆一蹬腿,众大臣马上蜂拥而上围攻和珅:“翌曰,御史广兴具疏劾珅诸不法状,大学士刘墉亦于造膝时奏请究治。直隶总督胡季堂条陈珅罪,请照大逆律凌迟处死。大学士九卿文武大臣翰詹科道等,公拟和珅罪名,请如胡议。”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满朝文武都想置和珅于死地,一个替他说话的人都没有,这说明精明的和珅也有糊涂的时候:身边都是吴省钦吴省兰这样的奸佞小人,那还有正直智谋之士肯和他交朋友?
和珅跌倒了,嘉庆吃饱了,王公大臣贝子贝勒也跟着喝了油汤,和珅半世奔忙,原来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乾隆挂掉,和珅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连一点挣扎的力气都没有,难怪被嘲笑不配跟王莽曹操相提并论。
和珅少年孤苦,末年孤独,这个贪官被银子蒙住了眼睛,一直都没看透吴省钦吴省兰颙琰弘历,还荒谬地认为银子可以收买一切,这倒跟后世的贪官有几分神似之处: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以权聚众者;权倾而众叛;以财贿人者,财尽而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