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迁都到北京前,最后感受秦淮美景的时候,却在青楼里剐了一个妙龄少女,这又是为何呢?
一、赏江淮美景,却路遇蛮横少女
当朱棣登基后的头等大事就是迁都,从南京搬家到北京去,很多人都上表让他三思,毕竟迁都也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但是,朱棣决定事,万无更改的可能。
就在他迁都的前几天,他决定在好好看看这繁花似锦的秦淮城,于是就带着几个小厮开始了微服私访,想最后领略一下秦淮的风土人情。可没曾想却遇到了一个刁蛮的少女。
这一天他们在南京城游玩,虽然这里刚刚经历过一场夺位大战,可是秦淮河两畔依旧是歌舞升平,文人骚客吟诗作对,热闹非凡。可是在这繁华的背后,却夹杂着些许不堪。
朱棣发现,路上有很多的乞丐在乞讨。就像电影《苏乞儿》里的一句话说的那样,乞丐数量的多少是由皇帝决定的,看着满街的乞丐,朱棣不仅怀疑是不是自己治理的不够好。
正当他思考之时,眼见一顶轿子停在了一处店家的门口,从轿辇上走出来一位妙龄少女,乞丐们见状蜂拥而上,将这名女子围住开始乞讨,可是女子明显不耐烦,满眼的厌恶。不仅还出言不逊,更是一脚踢开了挡路的那个乞丐。
她的做法引起了朱棣的反感,他立即上前制止并对那女子说:“你若不想施舍,打发了便是,没有必要这样对待人家吧。”没想到这位小姐一听这话,立即来了脾气。
她指着朱棣的鼻子说:“南京城这么多乞丐,我施舍过来吗?你这么喜欢抱打不平,怎么不去找朱棣,要不是他杀了建文帝的老臣,怎么会多出这么的乞丐。”
这套说辞一时还真让朱棣语塞,找不到反击的借口,而那女子转身竟然高傲地走了。朱棣的侍卫连忙上来规劝他不要生气,但是朱棣摆摆手,他倒是没有生气,只是在自己的治理下出现了这么的乞丐,让他很怅惘。
二、再遇妙龄少女,亮身份下令剐了她
一行人接着闲逛,每到中午时分,朱棣有些饿了,几个人就找了一家茶社想吃点东西,就在这时,朱棣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琴声,而这琴声很快就将他吸引住了。
他让侍卫去打探一下弹琴的是什么人,侍卫很快回禀,琴声出自兰韵坊里的花魁兰蕙心,这让朱棣来了兴致,于是几个人就来到了兰韵坊,朱棣更是想一探兰蕙心的芳容。
兰韵坊是当地有名的青楼,兰蕙心不仅是那里的头牌,还是当时的京城第一名妓,很多公子哥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当朱棣到来后直接表明自己想见一见兰蕙心,但是老鸨面露难色地告诉朱棣,兰蕙心正在陪其他客人,但是朱棣不慌不忙的甩出了几张银元,看见它,老鸨的眼睛都直了,立即笑脸的转身去找兰蕙心。
不久,当兰蕙心被老鸨领到了朱棣面前后,这两个人都愣住了,原来这个女子就是之前推搡乞丐的那个人。而兰蕙心看到朱棣后,也是气不打一处来,说什么都不在这个屋里待着。
而且还口出恶言,当着朱棣侍卫的面对老鸨说:“不要什么阿猫阿狗都要我来见,尤其是这种穷酸的人。”听到她的话,让朱棣怒火中烧,教训了她两句。
但是没想到兰蕙心反而讥讽起来,直接对着朱棣破口大骂:“你是什么东西,还敢来管我?”说完还向朱棣的脸上吐口水,现场的侍卫都惊呆了,朱棣也是忍无可忍,对着侍卫耳语的几句,侍卫转身离开后,没过多久,他就带着官兵将青楼团团围住。
这时候的兰蕙心才知道自己得罪了大人物,而朱棣此时冷冷地对着兰蕙心说:“朕今天要是不剐你了,恐怕是天理难容啊。”而兰蕙心的下场也是可想而知的。
总结:
得饶人处且饶人,其实最开始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朱棣也没有想要追究,但是这个嚣张跋扈的女人实在是得寸进尺,而且还狗眼看人低,所以得了这么一个凌迟的下场。
这件事也在提醒我们,做人不要太嚣张,因为人外有人,你也不知道自己得罪的是各方神圣,但是有一句话你得记住,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