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抢了朱权8万精锐,答应事成之后平分天下,结果只是1个谎言

朱棣抢了朱权8万精锐,答应事成之后平分天下,结果只是1个谎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407 更新时间:2024/1/25 11:48:10

就是这两个看起来关系还算可以的兄弟,在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朱棣利用谎言借走了朱权8万精兵,还说事成以后与朱权平分天下,那么后来朱棣兑现了么,朱权结局又如何呢?

一场阴谋

朱权在13岁的时候就已经被朱元璋封为宁王,封地就是大宁,朱权当时年轻气盛,巴不得早一点去封地为国家干出一番事业,所以封王之后仅仅3年,年满16周岁的朱权迅速去到大宁就藩。

大宁地区与当时北元的残余势力接壤,朱元璋为了保证朱权的安全,同时也希望朱权能够当好自己的宁王,保护好国家安全,就在朱权就藩的时候,给了朱权甲士8万,战车6千,还有一直首鼠两端的朵颜三卫,也交给朱权去管理。

当然了,朵颜三卫虽然声名远扬,并且战斗力很强,但是他们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尴尬原因,经常都是徘徊在大明朝与蒙古或者其余势力之间的,说他们首鼠两端,一点都不为过,不信我们可以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来看。

朱权去到大宁之后,经常与在北京的四哥朱棣有军事合作,所以两人之间关系比较好,这层关系为后来发生的事情埋下伏笔。1398年,朱元璋去世之后就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年轻气盛且没有什么治理国家的经验,听信了一些文官诸如方孝孺、黄子澄之类的建议,开了削藩之战。

朱允炆打算从实力比较弱小的藩王下手,先后将周、齐、代、湘等五位藩王除掉,其余观望的藩王们都心惊胆战,同时对朱允炆的行为十分愤怒,这些人当中就包括了朱权和朱棣,只是两人后来采取的反对方式有所不同。

朱棣为了反抗朱允炆的削藩,就以清君侧为由发动靖难之役,而朱权自己虽然不满意朱允炆的行为,但仅仅是不听从朱允炆号令而已,并没有想要造反的意思。可是有时候,一条路一旦有了一个开头,很多事情就不一样了。

朱权在选择不听从朱允炆号令的时候,实际上他已经算是站到了朱棣这一边了,就算他内心没有这样想,朱棣也早就对他的行为有所感触,所以在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遇到危险的时候,总会想起自己的弟弟朱权,希望能够拉拢朱权,获得他的8万精兵支持,这样一来靖难之役胜利的几率才会增加。

在靖难之役开始阶段,朱棣被朱允炆压制得不行,实力悬殊严重,朱棣根本没有机会去拉拢朱权,好在朱允炆一开始就派出耿炳文为平叛主将,耿炳文年纪太大,还有黄子澄等文官在背后影响作战计划,因此耿炳文在首战之中便以失败告终,给了朱棣喘息机会。

首战失败之后,朱允炆病急乱投医,舍弃耿炳文这个主将,选择了一个年轻且毫无经验的表弟李景隆来当主将,李景隆是朱元璋二姐夫李贞的孙子,在朝廷地位颇高,能力一般,朱棣听说是李景隆当主将,觉得自己机会来了,于是前往大宁去搬救兵。

弥天大谎

朱棣去到大宁之后,发现这里情况与自己所想完全不一样,朱权似乎早就被朱允炆盯上,几乎软禁控制起来了,朱棣去到大宁时大宁的守卫并不多,朱棣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这些人,直接去到朱权府上。

朱棣与朱权促膝而坐,说了自己的请求,希望朱权能够带领自己手下的8万大军以及朵颜三卫等帮助朱棣去完成靖难之役,可是朱权很果断就拒绝了朱棣,因为朱权想要留下来继续守卫大宁这片土地。

朱棣眼看朱权不愿意跟随自己前往,深刻明白这个方案不可行了,需要来点硬的方可。朱棣开启了自己的影帝表演,一边和朱权喝酒叙旧,说着从前哥俩的光辉岁月,一边哭泣卖惨,说自己发动靖难之役实在是迫不得已,朝廷中有奸臣存在,只要除掉这些奸臣,自己还是愿意继续辅佐侄子朱允炆当皇帝的,希望朱权可以和朱允炆说一说求个情,叫朱允炆不要将自己赶尽杀绝。

朱权看着朱棣哭得梨花带雨,实在是悲伤心疼,于是就留下朱棣在自己的封地休养几天,朱棣趁着这个休息时间,叫自己的人马去买通朱权的朵颜三卫,答应他们一些条件,以此获得他们信任,叫他们帮助自己策反朱权。

果然在朱棣的安排下,一切事情发展顺利,朱棣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说要离开大宁,朱权看着朱棣现在处境艰难,一直送朱棣离开,送出好几里地,临别之际,朱棣再次请求朱权加入自己,朱权刚想拒绝朱棣,就被身边的朵颜三卫连哄带骗拉着跟随朱棣前进了。

等朱权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一切早已来不及,朱棣看着朱权,十分真诚地说事成以后天下愿意和朱权一起平分。这句话虽然朱权当时也没有相信,不过在朱棣靖难之役的开始阶段,朱棣对待朱权确实按照平分天下的礼仪对待,这也算是比较对得起朱权了。

当然,朱权当时选择加入朱棣的队伍,一方面是朵颜三卫被朱棣收买,自己没有办法,另外一方面是当时朱权早就想清楚了自己的未来结局,不管是跟随朱棣,还是留在大宁,其实结局都差不多,自己没有必要过多挣扎。

加入朱棣队伍之后的朱权,基本上不再过问政事,每天仅仅就是处理一些文书之类的东西,闲暇时光就开始研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喜欢,每天生活过得也算自由自在。

朱棣兑现诺言没有

当朱棣靖难之役果然胜利之后,朱棣似乎就忘记了当年许下的平分天下之诺言,绝口不提此事,朱权心中当然明白朱棣肯定不会兑现诺言,所以一直没有争论什么,只是朱权觉得老留在朱棣眼皮子底下,自己实在不安宁,希望朱棣能够给自己一个好的封地,让自己去封地上生活。

这个时候朱棣表现得十分慷慨,叫朱权随便选择封地,想去哪里就让他去哪里,朱权选择了苏州,朱棣说那是京畿之地,不能给朱权,随后朱权选择了钱塘,朱棣又说已经分给老五了。

朱权十分尴尬,明明是你自己说的随便选,现在选了又不给,还不如自己不选,让朱棣指定去哪里就去哪里吧,朱棣看懂了朱权想法,告诉朱权只能在建宁、重庆、荆州、东昌四个地方选择,朱权选择没有多久,1403年又被朱棣改封去了南昌。

朱权就这样一直被朱棣戏弄,可是朱权似乎并没有想要反抗或者对朱棣不满的地方,因为自始至终,朱棣虽然防着朱权,可是没有想过要杀害朱权,而朱权呢,自己早决定好了不问政事,也就不需要去管朱棣怎么安排了。

后来的朱权在南昌过着比较安逸的生活,成天舞文弄墨,不问政事,也算自由自在,就这样,朱权硬是送走了朱棣家的五代人,活到了朱祁镇时期才去世,享年70岁,也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得以善终了。

结语

处于战乱年代,很多时候人们为了生活都是身不由己的,就算是诸如朱权这样的藩王,一样还是无法左右自己的人生,既然无法左右自己的人生,那就选择随遇而安,悠然自得度过一生,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朱权一直明白朱棣不可能实现诺言,所以从来也就没有当过真,也就是靠着这样的想法,朱权最终得以善终,要是与朱棣作对,想必朱权早就死了一百次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更多文章

  • 倘若明朝没有灭亡能否阻挡俄罗斯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vs俄罗斯,明朝不灭亡会怎样,明朝和俄罗斯有过接触吗

    1581年,经过长期准备后,叶尔马克率领840人的队伍,在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武器下,前去征讨西伯利亚。此举拉开了俄罗斯东扩的序幕!此时明朝为万历九年!1596年的俄罗斯,右下角是明朝,中间隔得就是明朝头疼几百年的游牧民族。明朝此时正在进行抗倭援朝战争!1619年俄罗斯疆域扩张到叶尼塞河流域。明朝在这一

  • 明朝实行海禁制度的原因,与朝贡制度并存,对当时产生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从什么时候解除海禁,明朝为什么实行海禁,明朝的海禁制度

    在封建古代,对于一个政权来说,如何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治政策,才是促使国家稳定发展继续繁荣强大的重要前提,而在整个政治政策当中,国家下发的对外政策则是重中之重。唐朝和明朝之所以会拥有如此发达的经济水平,其中心原因便是拥有了开放性的政治政策,促使了文化的不断融合,加强了经济的不断繁荣。然而自从明朝开

  • 1402年,铁铉被朱棣凌迟处死,他的女儿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和铁铉,历史上铁铉和朱棣关系咋样,明朝铁铉之死

    但是随着朱棣上位,建文帝行踪不明,他成为了前朝旧臣,因为不愿归顺朱棣,最终落得千刀万剐的悲惨下场,连年轻貌美的女儿也被迫进教坊司为妓,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建文帝朱允炆登位后为了巩固政权大肆削藩,引起诸多藩王的不满,时间一长,叔叔朱棣对这个少不更事的皇帝起了谋反之心,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正式向建

  • 宰相制的优缺点是什么?朱元璋为何废除宰相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废除宰相制,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用了几年,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对还是错

    一、宰相与丞相的区别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史记·陈丞相世家》古代经常称宰相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一人指的就是皇帝,因为宰相就是仅次于皇帝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统称,他不是一个具体的官名,具体官名又会根据不同朝代而不一样。宰相的

  • 宋朝承袭唐朝宦官监军制度,却没有重蹈覆辙,出现宦官专政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监军制度,宋代宦官权力,北宋宦官管理制度

    在封建王朝存在的两千多年中,并不只存在一个王朝,而是经历了无数次和平与战争的交替,先后建立了众多的王朝。有的王朝寿命较长,延续了几百年的时间。比如唐朝、宋朝等,有的王朝寿命较短,延续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比如秦朝二世而亡,元朝只统治了九十年。但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个封建王朝存在的时

  • 史上六大佞臣,战国一人,大唐两人,大宋三人,有一人还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第一佞臣,历史上的佞臣,我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

    伯嚭陷害忠良,国破身灭伯嚭是春秋时代,楚国的贵族。同样受到迫害,被迫去吴国投奔自己的老乡伍子胥。伍子胥也很重同乡情谊,举荐他当了高官。起初伯嚭还能与伍子胥和睦相处,羽翼丰满后就做起了贪赃的勾当。越国被灭后,勾践行贿于伯嚭得以获得喘息的机会,伍子胥建议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而伯嚭极力偏袒,并将恩人伍子

  • 朱棣攻下南京后,为何抱着一具焦黑尸体痛哭,还下令杀掉后宫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杀后宫的真实原因,朱棣攻破南京完整版,为什么朱棣打下南京就能当皇帝

    除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放牛娃逆袭皇帝的传奇帝王以外,明朝的明成祖朱棣也是一位传奇人物。也许有人不解,朱棣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为什么会是明朝历史上第三位皇帝。心狠手辣,一役成“王”作为第四子的朱棣本就与王位无缘,虽然“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这句话,突出了朱棣在朱

  • 12岁小皇帝战战兢兢,朱元璋:我杀你父亲,但不会杀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和子孙后代对话,朱元璋父子简介,朱元璋对儿子说自己小时候的遭遇

    朱元璋是历史上非常优秀的皇帝,单单说他从乞丐的身份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就是非常让后人敬佩的。在历史上,能够比朱元璋出身还低的开国皇帝,仅仅有后赵的石勒一人,不过此人建立的王朝无法与朱元璋相比,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与石勒相比,朱元璋的能力就是非常厉害了,朱元璋不仅仅是出身低,还建立了大一统王朝。从

  • 朱元璋问道士:我能活多长?道士:比我多活一天,朱元璋:斩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的资料关于朱元璋的资料,朱元璋母亲来找朱元璋,电视剧朱元璋里朱元璋吃烧饼片段

    谁曾想如此落魄肮脏的乞丐,竟然凭借机遇与时势跃升成为皇帝,成为社会最高层的阶级,他的人生轨迹可歌可泣,赢得无数史学家们的称赞与喜爱。或许是由于出身卑微,朱元璋能深刻体验百姓疾苦,他跟从志同道合的友人发动农民起义,推翻元朝暴烈统治,将入侵中原的强大外敌驱逐出去,重新建立一个繁荣强大的王朝,开辟了另一番

  • 明太祖料定建文帝非燕王对手,特留下一保命符,最后却成废符一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极其喜欢太子朱标,对朱标的宠爱比其他儿子加起来都多,甚至在朱标死后,朱元璋将这份爱转移到朱标儿子朱允炆身上,立其为皇太孙。按理来说,太子死后,应在其兄弟中选拔继承人,但朱元璋没这么做,他直接将朱标儿子立为继承人。这足以体现朱元璋对朱标的喜爱。但朱允炆生性软弱,没有一名作为帝王的担当,所以难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