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海经》是神书吗?里面的黑齿国、周题国、丁玲国,真的存在?

《山海经》是神书吗?里面的黑齿国、周题国、丁玲国,真的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47 更新时间:2024/1/22 19:58:32

[var1]

世界屋脊

一、先秦时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战国以前,由于华夏民族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包括海河)和江、淮、河、汉之间,虽然同其他地区有一定的交往,但总的说来地理视野是比较狭小的。当时人把海看作世界的边际。

[var1]

从人们对东方“海隅”和“海表”的认识开始,然后扩大为四方皆有海的设想。《诗•大雅•江汉》中说:“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这首诗是讲周宣王时召公平推夷的事,从淮夷当时大致分布在淮河中下游的情况来推测,这里的“南海”应该是今天的东海。

《左传》僖公四年记载,齐桓公去伐楚国,楚王派人对他说:“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这里所说齐君所处的“北海”,应当是今天的渤海;但楚君所处的“南海”,因春秋时楚国的疆域既不能达今南海,也不能达今东海,因此,不一定指具体海域,可能是一种设想。

[var1]

影视剧中的齐桓公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和商业的繁盛,交通也随之发展,各诸侯国的疆土日益开拓,如赵、燕向北面开拓,秦国向西面开拓,楚国向南、东面开拓,各地各族的接触也愈趋频繁,所以地理视野就空前扩大起来,于是就产生了“九州”和“四极”的概念。

“九州”的概念最早见于《禹贡》和《职方》等文章,虽然对九州的名称两本书都有一些出入,但是九州的大体范围是相当的,其北至今天的辽东,东至大海,西至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南至岭南一带。之后齐国的邹衍又提出一种“大九州”的说法,范围比九州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var1]

禹贡九州示意图

大九州的概念反映了人们对世界未知地理的大胆设想,也反映出当时的地理认识有一定的发展。与九州观念相对的是四极的观念,四极的说法比九州更能反映地理视野的扩大。《楚辞》里面的《招魂》和《大招》所说“四极”的情况是:“

东有大海,西有流沙,南有炎火千里,北有寒山。”东、西两方与《禹贡》大致相同,南、北两方似乎比《禹贡》还有所发展。《山海经》记载了许多国名和荒诞不经的事,反映出当时人对世界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var1]

《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这种“图”应该是最原始的地图,可惜未能保存下来,否则我们就能了解当时人的世界观念。现存的“经”,就是文字说明部分,虽然很多是当时人们的想象,但也包括一些实际的地理知识,例如黑齿国、周题国,当是指南方一带的部族,丁玲国指的可能是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部落。

[var1]

贝加尔湖

《穆天子传》是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在战国时汲郡(今河南卫辉)的魏王墓中发现的先秦古书(《汲冢书》)之一,成书时间约在春秋末到战国初,记载了周穆王驾八骏西游的故事,自古以来就对其疑信参半,但多少可以反映先秦时内地与西北边疆地区的交往。

[var1]

传说穆天子西游的目的是去西北的昆仑山找西王母

春秋时,海上交通已有一些发展,如《越绝书》记载了越王勾践率船军远征齐国,出长江口北航黄海,进至山东半岛。战国时由于交通进一步发展,便产生“三神山”的传说。

二、秦统一六国时对世界的认识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他对发展海上交通很重视。公元前219年,他派方士徐市(即徐福)带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徐市率领庞大的航海船队,由山东出发,经朝鲜,到达日本。

[var1]

徐福雕塑

关于徐福的故事是真是假,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但是徐福对后世的影响力却非常的大,在今天日本的冲绳县和九州岛,都有关于徐福的纪念公园,可以看出徐福的影响力已经波及到了今天的日本与朝鲜半岛附近。

[var1]

日本冲绳的徐福公园(笔者摄)

公元前214年,秦朝平定了南越,统一了岭南地区,在平定南越的过程中,为了运输的需要,开凿了灵渠,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秦国一系列的统一政策使得中原王朝的疆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疆域南可达南海,北至今辽东,西至今陇右等地,东至山东半岛的末梢。随着秦代交通网络的建立,秦国与外界文明的沟通就成为了可能。

交通的发展,必然促进地理知识的发展,只是由于秦朝政府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很快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从统一到灭亡只经历了15年的时间。所以从目前出土的文献中还没有关于秦代对域外世界认知的史料,但是秦朝对域外世界的地理认知却被后来的汉代所继承。

[var1]

文史君说

地理学的建立对古人认识世界是极为重要的,从先秦开始人们就展开了“世界是什么样的”的讨论。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不断便利,让人们有机会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的模样,直到秦统一六国后,让人们对更广泛世界的认识成为了可能。

参考文献

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65年。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窃符救赵”背后:魏王是赢家,信陵君只能算半个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前257年,秦军围攻邯郸,赵国向魏国发出求援信,魏王让晋鄙挂帅,率10万精兵出征,救援邯郸。但是,秦昭襄放下狠话,谁若敢救援赵国,下一个收拾对象就是他,秦军纷纷教他学会做人。魏王害怕秦军,便下令晋鄙屯兵观望,在边境溜达,坐视邯郸被围而不顾。信陵君非常着急,他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更想救

  • 古今奇谈之盥洗:屈原的圣女,齐景公的浴堂和曹共公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之前的一篇关于春秋战国的清明节的章节中,我曾经为大家提到过一个叫舞雩礼的礼节,其大致的过程就是通过在河水里洗澡来禳除灾凶。看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会不禁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春秋时期的人们都怎么洗澡呢?他们的洗澡过程和我们的洗澡过程有相同之处吗?其实啊,早在比春秋战国更要早的夏商两代,当时的人们

  • 楚国人的创造力,你有没有?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楚国灭亡真正原因,楚国人是个怎么样的人,楚国人聪明吗

    楚国人为什么有这么强创造力呢?首先是信仰!历史上的楚人,认为自己是祝融的后裔。传说祝融是上古时代的火神,掌管着火的秘密。火天然带有美感,有木有,所以楚国人是追求完美的。火又代表着发明创造力,所以楚国人的创造力可能和这个有关。在古代中原人崇拜的图腾是龙,而楚国人崇拜的图腾是凤凰,认为凤凰才是最有神性的

  • 楚国感人皇族!战数倍秦军断一臂,城破时做一决定感动后人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抗击楚国的50万秦军,秦军灭楚国真实视频,60万秦军灭亡楚国

    [var1]楚国怀王统治前期,楚国与齐国仍旧处于同盟状态,楚、齐两国同盟严重威胁到了秦国扫灭六国的虎狼之心。此时的楚国处于楚怀王的统治下,怀王的父亲楚威王留给他的还是一个比较强大的楚国,实力强劲正是秦国的敌手;齐国是中原的强国,实力虽不及秦国、楚国,但是却依然算得上是威胁秦国统一的障碍;因此秦国不破

  • 《大秦赋》毛遂好酒,赵偃娶倡女为妻,两者助推了赵国的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国毛遂之死,毛遂时代赵国国君,赵国公子赵偃

    1、赵偃从小喜欢欺负在赵国为质的嬴政,还差点杀死嬴政,是申越先生舍命才救下了嬴政母子。所以当赵偃听到嬴政已经在秦国当了亲王以后,他心理上很不平衡,也要当赵国的王。可是哥哥赵佾是太子,而且父王喜欢赵佾,不喜欢他。赵偃就挖空心思想门路了,喜欢拍他马屁的小跟班郭开鬼点子很多。2、赵偃娶倡女为妻,赵王是很恼

  • 《史记》中你没发现的那些事:孙膑所引起的思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史记孙膑简介,读史记说说对孙膑的看法,史记里面的孙膑在哪一页

    [var1] 三家分晋后的赵魏韩 1、城濮之战奠定了春秋时期的基本格局。2、晋阳之战奠定了战国时期的基本格局。3、马陵之战意味着三晋的衰落。4、长平之战扫清了秦国统一的最后一块绊脚石。整个春秋战国,就是围绕着中原地区而进行的一场兼并战争。晋国之所以能够取得霸权,那得感谢晋献公的心狠手辣。他把叔伯兄弟

  • 抵御外族,平定边患,燕国的这位猛将秦开,曾在东胡当人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开为燕国夺地了吗,名将秦开大破东胡,燕国派谁攻伐东胡

    战国时,七雄称霸中原,年年征战的同时。处于中原北部的边界并不安宁,那时候,趁着诸侯无暇,匈奴、义渠、东胡等游牧民族渐渐强大,族群人口众多,他们这时候不再满足于边疆的恶劣环境。狼子野心开始显露出来,常常骚扰列国。特别是地处北地的秦、赵、燕三国,成为了东胡的主要骚扰对象。他们抢夺牲畜,屠杀百姓。[var

  • 《山海经》中隐藏千年的秘密,一旦被证实,人类的历史势必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揭秘山海经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山海经的历史秘密,山海经中隐藏的最大谜团

    《山海经》,作为我国一部最富传奇色彩,也是最古老的书籍,自古以来人们对它的评论就存在很大争议。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鲁迅认为这是一本“巫师方士之书”、还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一本地理著作。 但其实《山海经》中隐藏了一个传承数千年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一旦被证实,那么人类的历史也将会被改写。到底是什么秘

  • 《大秦赋》:秦灭六国之后,六国国君下场如何?燕王喜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灭六国后六国下场,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历程,秦国灭六国后的结局

    《大秦赋》这部电视剧,虽是以嬴政如何一扫六合为主视角。然而,《大秦赋》前2/3的篇幅,基本上是用来描写嬴政与嫪毐、吕不韦、赵姬等人之间的纠葛,导致最重要的“秦灭六国”主剧情,被压缩严重。[var1] 在《大秦赋》最后几集里,导演只使用了几个镜头,便迅速结束了秦国灭亡六国的重要情节。 甚至秦国攻打燕国

  • 《大秦赋》樊於期为何叛秦,樊於期和秦王有什么仇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樊于期为啥背叛秦国,秦王为何要追杀樊于期,樊于期个人资料

    [var1] 都知道“荆轲刺秦”的故事,荆轲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去见秦王,这样就能让秦王放松警惕,为刺杀争取机会,据悉秦王下令谁要拿到樊於期的头颅,就赏赐一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于是樊於期自杀,希望对荆轲刺杀秦王有帮助,可惜最后刺杀失败,樊於期白白牺牲。 [var1] 剧中五国合纵攻秦损失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