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王朝的帝国巨骗:以人头数目衡量战功,却总能无中生有

大明王朝的帝国巨骗:以人头数目衡量战功,却总能无中生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46 更新时间:2024/1/21 22:51:13

明朝在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当然他们也存在很多特殊的事情,比如大明朝存在一些帝国巨骗,最明显的就是一个以人头数目衡量战功的制度,这个制度的产生,总是能将军功无中生有,导致很多人啥也没干,却还平步青云,这些问题的出现,也预示着明朝的衰亡。

明朝最初的时候,尤其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得胜利登基称帝的永乐年间,主要是以“当先”制度来衡量战功的,所谓的“当先”,就是指作战时冲锋陷阵在最先,就属于当先,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专门奖励那些不怕死的人。

当时靖难之役中,朱棣手下玉和朱能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他们在靖难之役中总是成为“当先”的表率,因此得到朱棣大肆奖赏,靖难之役成功之后,朱棣论功行赏,他们两人军功排名最靠前,不过实际上的战功多少,则有待商榷。

后领兵官所奏带有至三四百名者,不在斩馘之例,别立名目,曰运送神枪,曰赍执旗牌,曰冲锋破敌,曰三次当先,曰军前效劳。

但是这种制度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因为在战争之中,一般冲锋陷阵的人数其实不多,但是有人为了军功谎报人数,一开始还有专门的人员来对这些军功进行核查,到了后来就直接没有了,因此无法进行一个彻底落实,自然事情发展就更加糟糕,到了明朝中期,基本已经形成一种十分严重的局面,一场战争居然出现几百人当先,这明显不符合实际,完全就是无中生有。

到了嘉靖皇帝期间,他无法忍受这些将士谎报军功,但是又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进行阻止,经过再三考虑,嘉靖皇帝决定使用秦朝时期使用过的“首功”制度,也就是以人头数目来衡量军功,这个办法至少有人头在,不好作假。

嘉靖十年,正式开始使用首功制度,当时有规定如果是俘虏到敌人,可以赏赐30两银子,拿一个人头,可以得到20两银子,为俘虏要比人头值钱呢?主要就是因为活人会说话,容易辨别真假,而死人也就难说了。

凡建立奇功、头功,其亲管头目即为报知,妄报者治以重罪。行营、下营之时擒获奸细者,升赏准头功,俱次功。哨马生擒虏贼一人来者,赏银三十两;斩虏贼首级一颗来者,赏银二十两。

有了制度标准,做起来就有一个参照,原本一切应该还是可以正发展的,可是一般一个朝代只要衰落时,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上边皇帝制定出来了头功标准,下边的将士们就开始想方设法搞事情了。

今幸门大,有买功、冒功、寄名、窜名、并功之弊。

这里所说就是当时下边的对策,我分别进行一下解释分析,买功讲的就是一些高级别将领,会将低级别士兵的功劳买下来,通常价格会很低,为何会这样呢?

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时的皇帝虽然明确了头功制度的奖赏,但是经常拖欠奖金,甚至工资都不发,所以很多士兵已经不太相信大明政府,因此更加愿意低价卖出军功,这样至少可以保证有一部分收获;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将领仗势欺人,强制性要求手下必须将首功卖给自己,要是不卖,可能将会面临各种威胁、逼迫。

不过买功已经不算什么了,冒功就更加严重,就是将领凭着自己权势,直接连钱都不给士兵,而是自己冒名领取,让那些真正出生入死之人得不到该有的回报,而那些甚至战场都不上的人,反而功劳巨大,平步青云。

还有更加糟糕的就是那些仗着自己权势,直接勾结记录头功之人进行篡改的,明明可能头功只有几个,偏偏要篡改成几十几百,朝廷不知道,还一直奖赏他们,简直叫人无奈。

最糟糕的是有人为了头功,直接将一些无辜百姓买卖来冒充数量,这样的做法简直叫人无语,为了这些功劳,可以说大明朝的将领士兵都是绞尽脑汁来描绘出这样一个帝国巨骗,而皇帝还浑然不知。

一旦军功都能无中生有,一个国家的军队实力自然就会逐渐衰落,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去参加打仗都是为了生活的,别人卖命什么也得不到,那些不卖命的反而坐享其成,换做任何人都不乐意,一旦所有人都不乐意开始加入到作假的队伍中去,你说一个国家不就彻底完了么?

制定制度,总需要完善很多东西,要是只负责制定出来一种规则,却不去监督完善,在任何朝代,最终的结果都是滋生无数人去钻空子占便宜,老实人最后反而成为最吃亏的,不管什么朝代,一旦让大多数人都觉得没有任何希望,也就预示着这个朝代要结束了,历史上的朝代基本都是如此的一个规律。

大明朝费尽心思弄出这么一个帝国巨骗,也是让人匪夷所思,仅仅是一个以人头数量衡量军功的制度,都能这样无中生有,你说这个朝代的未来与希望在哪里呢?很明显明朝自从头功制度逐渐成为一种欺骗之后,明朝也就接近灭亡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更多文章

  • 中国也曾有个东京,乃北宋都城,但为什么后来这一地名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的东京是今天的哪里,北宋首都东京现在是哪里,北宋东京汴梁

    实际上,日本的东京和我们的东京完全是两个概念,日本也是存在东京和西京的,现在的东京之所以被命名为东京,也是因为曾经的日本都城在西面,日本迁都,由西京转入东京,这是日本的历史情况决定的。另外,日本之所以也和中国一样用东南西北的方式来命名都城,也是因为日本当时向中国学习的缘故。今天咱们就来讲一讲为什么中

  • 朱元璋的第一马仔胡惟庸,死于帝王忌惮还是真的兔死狗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胡惟庸之死,朱元璋让胡惟庸代理朝政,朱元璋惩治胡惟庸的手段

    皇帝们看好一个臣子首先要看其能否百依百顺,言听计从。接下来再考验其他的本事。这就是帝王的心理。和珅之于乾隆,邓通之于汉文。秦桧之于宋徽,来俊臣之于武则天。贤臣有贤臣的用法,酷吏有酷吏的好处。胡惟庸对于朱元璋来说就是一个有价值且好用的工具人。和其他皇帝不同,朱元璋几乎是所有打工皇帝中微末时十分高调,上

  • 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不可能是自杀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死亡之地,崇祯的最后一天视频,明朝历史上真实的崇祯皇帝

    祟祯自杀的说法是明史写的,而大家都知道明史是清朝编来抹黑明朝用的。所以明史故意把祟祯的死法写得十分的窝囊也只有卑鄙无耻的鞑子会特地强调死时只有一个太监陪伴,要是我等汉人写的史书,即使是敌人也会写厚葬。由於鞑子刻意遮掩祟祯的死法,所以其中必有不可告人的地方我们只要比对历史,就可以发现祟祯的死亡时间跟皇

  • 岳飞的后人从不与这2个姓氏通婚,一个深仇大恨,一个情深似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现在的后人,岳飞的后代现在有多少,历史上的岳飞后代现状

    我国南宋时期,跟清朝有异曲同工之处。慈禧太后战败而求和,被迫卖国求荣,南宋则是不战而败,宋高宗主动向金求和,好在南宋有岳飞,宋高宗的江山才得以延续。岳飞刚从军时,就配合当时南宋的名将韩世忠大败金兵,收复了6个城郡。等到宋高宗不战而败,想要派秦桧跟金人议和时,岳飞首当其冲提出了反对意见,随后以一己之力

  • 他是南宋开过皇帝活到80高龄,却因一件小事导致失去生育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宋最杰出的皇帝,南宋皇帝传奇故事,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皇帝

    一、1127年,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的金国掳掠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官员数千人北去,北宋灭亡。在金兵保卫汴京时,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被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受命率兵救援京城。但赵构却率部绕开京城,避免与金兵交锋,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当徽钦二宗被掳走后,赵构在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开国的第一

  • 刘伯温才能堪比张良,朱元璋曾两次请他出山,为何最后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伯温张良,朱元璋第二次请刘伯温出山,刘伯温最后是被朱元璋杀害的吗

    古代帝王都担心功高震主,朱元璋也不例外,他除掉刘伯温的首要原因,便是刘伯温能力太强,功劳太大。朱元璋请刘伯温出山时,也曾低声下气,许诺定不负刘伯温。朱元璋二请刘伯温一举,也曾被世人夸耀,后人把刘伯温的“时务十八策”比作诸葛亮的隆中对,把朱元璋比作爱才如命的刘皇叔,如今看来,高下立见。朱元璋也曾把刘伯

  • 朱棣次子朱高煦,学朱棣对侄子造反,最后却被活活烤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棣死时朱高煦在哪,明朝朱棣之子朱高煦,朱棣有没有传位给朱高煦

    朱高煦剧照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他和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同为徐皇后所生。但说来也奇怪,这兄弟俩虽然是同父同母生的,他们的性格、品行却是天差地别。先说老大朱高炽,他生来性格端重沉静,喜欢研习儒家学术,颇有一颗“仁义”之心;老二朱高煦呢,则生性凶悍、品行不端,除了能带兵打仗外,其余时间就是游手好闲。在征战结

  • 受到重男轻女思想,为了调节人口比例失衡,宋朝如何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重男轻女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已经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影响力是十分广泛和强烈的。以至于现在有些家庭也会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宋朝是一个繁荣的时代。无论是在思想文化还是经济方面它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其中还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这些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宋朝政治措施的影响。再加上当时儒

  • 马未都:宋朝是实际上唯一超过三百年的朝代,连汉朝都不能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很多人在想,为什么八百年的周朝和四百年的汉朝不能算入在内?根据马未都在《博物奇妙夜》的介绍,你就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和原因。周朝和汉朝不能入选的原因按照历史纪年表我们可以看到周朝延续了将近800年,那么它为什么不能取代宋朝成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周朝根本不能算是一个封建王

  • 朱元璋吃饭时发现碗里有头发,御厨马上摘掉帽子道:我是光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的御厨徐兴祖是哪里人,朱元璋吃饭发现一根头发,朱元璋皇家御厨图片

    朱元璋从小就出生贫寒,没有受到过多好的教育,父母两人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要经过不断的辛苦劳作才能够勉强糊口。后来因为一场意外,年幼的朱元璋父母双亡,再后来他与亲哥哥也失去了联系。在乱世之中,朱元璋在很小的时候就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勉强生存下去。后来朱元璋经过千辛万苦从一介平民成为了万人敬仰的皇帝,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