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间故事:书生漂到海岛,打探后才知,都是赵云张飞后人

民间故事:书生漂到海岛,打探后才知,都是赵云张飞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24 更新时间:2023/12/27 16:54:06

琼州有一位书生,叫向青云,为人很聪明,诗词、文章、绘画他都擅长,在当地很有名。只是,考了几次试,也没有考中秀才。

此时,向青云已经二十岁了,需要考虑家里生活了,父亲之前是在海上做事,于是他就子承父业,继续干这一回。

同伙有七人,其他六人觉得向青云是文弱书生,就不让他干重活,只让他负责书写、计算。向青云觉得,自己读书十几年,不能荒废,于是就把书、诗文都带到了船中,放在船舱里,空闲了就读书。

这一天,海上刮起了大风,下锚了船也不稳,锚本也断了。控制舵杆时,舵杆也断了。没办法,大家只好任由大船被风吹,大风三天三夜不停,船一直往西北方去。等到风停了,那六人已经不在了,估计落水淹死了。

向青云幸存了下来,此时,船舱里一半都是水。

一看旁边就是山,向青云赶紧把书搬出去,放到陆地上。随后,他又到船舱里,尽可能把柴米油盐等物,都运了出去。

东西还没都运出来,船就沉了。他看了看山上有一个石洞,觉得可以避风雨,就想着先吃饭,毕竟已经几天几夜没吃饭了。

然而,船上的淡水都没能来得及拿出来,无奈之下,向青云只好用海水煮米饭,结果又太难吃了。他勉强吃了一些,两天后就因为吃海盐而喘粗气。

不得已,他只能找淡水,石洞旁边有一处湿了,仔细一看,有涓涓细流,很细小的水流了出来,不注意都察觉不到。向青云尝了一下,觉得很甜,赶紧拿了碗来接水。但是,半天也只得到两碗水。

不过,这两碗水也够他一个人用了。

靠着这两碗水,他逐渐恢复了元气。闲来无事,他出了洞往一个方向走,走了大概半里路,看到一处小路,似乎有人在此。于是,他抓着藤蔓爬上去,顺着小路走,忽然看到鸡犬桑麻,顿时一喜。

少时,有几个少年从一处庄子里出来,都穿着明代的衣服。看到向青云,他们很惊讶,吓得往后退。

一位老人看到了向青云,邀请他到自己家,给他酒食,问他姓名。向青云吃了个饱,把自己的来历都说了。

老人不解,问:“你这发型、衣服,都是现在皇帝要求的吗?”

向青云点了点头。

老人又说:“这里是琼华岛,方圆不大,纵横各有四百里。岛上的人只有两种姓,一是姓张,一是姓赵,呼为婚姻,都是大汉名将张飞赵云之后。当年后主投降,张公(张飞)、赵公(赵云)的后人不愿意为司马氏做官,就到海滨隐居。八之乱时,他们乘船躲避,被风吹到了这里来。那时候,张赵各自只有一个儿子,是天上来了两位仙女,嫁给他们,生儿育女,繁衍多年,迄今为止,岛上已经有二十万人了。我姓张,乃是张公之后。”

向青云又问:“那么,这里有皇帝吗?”

“有。众人会在两姓中选择德高望重之辈,选择三五人,再选出一人,大家就听他命令。如果他不好,又或者去世,大家就重新选人,而不是让他后人来做主。”

“赋税轻还是重?”

“此地无所谓赋税,有沃田三十顷,摊给大家耕种,收获以后,献给皇帝,其馀地亩都是大家分,大家种,收获以后不用交税。”

向青云还想再问风土人情,老人却说:“我有一个女儿,已经十六岁了,最近几晚上,一直梦到仙人说‘嫁给中华人’。我本来还觉得荒谬,如今你来了,才知道是天作之合,今晚我就让她侍奉你。”

向青云大喜,但表面不动声色。

果然,当晚老人就把女儿嫁给了向青云。那少女很漂亮,面若桃花,向青云很喜欢。不过,婚礼很简单,两人进了新房后,屋里点着两根蜡烛,然后就算是成婚了。

向青云很不解,问道:“合卺之礼,就这么简单吗?”

“这已经是最好的婚礼了。如果次一些的婚礼,屋里不会点燃蜡烛,新人看不清对方,只能等次日早上。”

第二天早上,向青云派仆人把自己在海边的东西都搬来了。妻子看到书,问是什么,向青云解释了,还把诗词都唱了出来。少女听完大喜,说:“高低相宜,顿挫有节,岛中之歌,没有比这更好听的。”

以后,向青云就经常在屋里读书,写诗文,妻子就陪着他,从不觉得厌烦。

老丈人看到向青云的书后,问他是不是中华书籍,里面说了什么事。向青云不好回答,就说:“里面都是说三纲五常,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人和事”,然后,他又大概说了一些。

老丈人听了大喜,说:“真是闻所未闻,如此之事,必须要跟上人说。”

他出去后,很快带了一个人来,穿着更好一些,大概四五十岁,颇有气势。老丈人又让向青云仔细说说,向青云就把书中的名人、大事,职官等都说了,还说了许多治国的道理。

那人听完后,很高兴,说:“这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啊,我们应该学习。赶紧让岛上的人开讲堂,让大家都来学习。这样的话,我们虽然不在中华,却也能得以教化了。”

原来,此人就是岛上的君主。

向青云施礼后,君主又让他把礼仪都说了,向青云都细细说来。君主于是把他奉为上宾,让他在讲堂上,把书中的人物故事说出来。过了一段时间,向青云挑了一些聪明的人,教他们读书,十年之后,又开科考试,择优录取,辅助君主做官。

此时的琼华岛,隐隐然成了另一个中国。

向青云闲暇之余,常常去四处看。一座山中,他看到山谷里有许多人参,在当地没人重视,他就派人采来,然后收集。后来,他又在海边得到一个巨大的鼍盖(鳄鱼壳),觉得难得,也拿回来收藏了。

妻子问他收集这些做什么,向青云就说是宝贝,以后有用。其实他想的是以后回中国去,可以卖很多钱。

琼华岛西八百里外,有秀云岛,这个岛人口和琼华岛一样多,但是为人彪悍。这一年,不知道是怎么了,他们忽然派人来,让琼华岛出钱粮,岁岁进贡,不然就要兴师问罪。

君主大骇,不知道怎么办,就问向青云。

向青云对使者说:“您需要的钱粮太多,我们一时半会儿凑不出来,这样吧,你们给我们半年时间,等我们凑齐了,马上就给贵国送去。”

使者觉得可行,就离开了。

接下来的五个月里,向青云画了刀枪剑戟等兵器图样,还画了火枪、火炮的图样,让岛上的人打造。而后,他从岛中选出一万多人,加以训练,几个月的时间就训练有素。

半年后,秀云岛使者来了,但是这一次向青云什么也不说,抓住使者,割了他的耳朵,骂了一顿,把他放走了。

君主害怕,岛上的人也害怕。

向青云说:“不与他们打一次,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他们就会一直欺负我们。这次,我们凑齐了钱粮给他们,下一次他们还会要,那时候我们怎么办?难道我们辛苦收获的粮食,就要白白地给他们吗?今日,我将率领大家与他们斗争到底,打赢这一次,我们的子孙后代,便不会被欺负!”

岛上的人热血澎湃,纷纷表示,愿与敌人决一死战。

向青云把岛上的将士分为三队,然后让他们到西边的长蛇谷埋伏,那里是敌人的必经之路。

第五天,秀云岛果然派了将士来,个个如同虎狼一样,看起来十分彪悍。只是,他们的兵器落后,还用这木棍、石头呢!

上岸以后,琼华岛第一队将士先与他们交手,几个回合后,诈败而走;接着,第二队人马也是如此,诈败而走。秀云岛将士以为他们害怕了,长驱直入,等他们队伍都进入长蛇谷后,发现前面被拦住了去路。

随即,箭如雨下,滚木礌石,纷纷砸了过去。

秀云岛将士害怕了,想着退出去,但谷口已经被堵死了。接着,三队人马齐出,他们把秀云岛的队伍截成几段,各个击破。不到半天,秀云岛的人死伤惨重,主将只能投降,还表示:只要放他们出去,他们再也不敢侵犯。

向青云让他们放下兵器,然后允许他们离开了。

看到敌人跑了,岛上的人欢呼雀跃。但是,向青云知道,敌人还会再来。于是,他让将士们戒备小心,然后换上锋利的兵器,准备再战一次。但是表面上,他们假装很高兴,不再防备。

几天之后,秀云岛岛主亲自率领两万大军杀奔而来,他们看到西边没有设防,就从西边上了岛。但是,行军不到十里,就被包围了,这一次,琼华岛将士不仅弯弓射箭,还用上了火枪,推出了火炮。

所以,很快秀云岛的人都倒下了。

岛主一看,发现一处有缺口,于是带着将士冲出包围。但是,没走一里路,前面的人又落入了陷阱中。偌大的陷坑,几乎被填满了。

最后,岛主被活捉,将士们押着他到了向青云的中军帐里。

向青云亲自为他解开绳子,说:“我们与你是邻居,为何苦苦相逼呢?我想把你送回去,世代修好,不知道可行呢?”

岛主惊喜,说:“如果你放了我,我愿意向你们岛进贡,钱粮宝贝,要多少给多少。”

向青云说:“不需要你们进贡,只要以后和平相处就行了。”

最后,岛主带着剩余的几千将士,离开了琼华岛。周围的小岛知道后,纷纷归附于琼华岛,年年进贡,世代修好。

向青云在岛上住了三十年,有了两个儿子,后来他看到有船经过,就带着小儿子回了家。而他的大儿子,已经得到了他的真传,做了副军师。

回家以后,老母健在,向青云把君主送的礼物献给母亲,作为祝寿。他又把之前收集的人参、鼍盖给卖了,挣了三万两银子。

一年之后,向青云小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他把钱财都留给儿子,然后又悄悄雇了船,回到了琼华岛,从此再也没有回中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弃之不用的子午谷奇谋,却被曹魏尝试了一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为何不用子午谷奇谋,诸葛亮拒绝了子午奇谋,诸葛亮为什么会放弃子午谷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每随(诸葛)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兵出子午谷),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此即是让后人争议不休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认为该策过於悬危而弃之不用。然而,诸葛亮弃之不用的子午谷奇谋,却被曹魏尝试了一遭。此事,发生在诸葛亮第三次

  • 此人与蜀汉五虎将都有过较量,不仅全身而退,还打败了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蜀汉五虎大将关羽,蜀汉五虎上将谁最厉害,赵云张飞关羽五虎

    徐晃、王平引军至汉水,晃令前军渡水列阵。平曰:“军若渡水,倘要急退,如之奈何?”晃曰:“昔韩信背水为阵,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平曰:“不然。昔者韩信料敌人无谋而用此计;今将军能料赵云、黄忠之意否?”晃曰:“汝可引步军拒敌,看我引马军破之。”遂令搭起浮桥,随即过河来战蜀兵。却说徐晃引军渡汉水,王平苦

  • 此人亡于关羽之手,墓地六十年代尚存,最终被夷为平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的墓地,关羽在山西有墓地吗,东吴名将关羽墓地

    来自敌对阵营的曹操集团又是如何看待颜良这员猛将的呢?小说第二十二回中荀彧与孔融的一番对话揭晓了答案。孔融认为:“颜良、文丑勇冠三军。”而荀彧的回答是这样:“颜良、文丑,匹夫之勇。”虽然此言是在贬低颜良,但对他的“勇”也是非常认可的。说完了不同阵营对颜良的评价,再来看看颜良在战场上的表现。小说第七回中

  • 程普与周瑜关系紧张,是从何时开始?与孙权的这一举动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瑜与程普,孙权周瑜程普能组吗,周瑜孙尚香程普强度

    周瑜病逝之后,在《三国志周瑜传》中对他进行了一个概括和总结,但是其中有句话点出了一个问题:惟与程普不睦。这说明:周瑜跟程普之间的关系不好。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三国志程普传》中对程普的记载非常简略,不过从中还是能看出几个问题的。程普出生于右北平郡的土垠县(今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东北),长得仪表堂堂且富有谋

  • 被演义忽略的名将:刘备称其为世之贤才,出兵南中一战成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的十大名将,刘备最著名事迹,历史人物刘备的事迹

    诸葛亮将孟获释放后,众将不解其意。诸葛亮表示,抓住孟获很容易,但必须让此人输得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才能平定南中。不过,众将仍对诸葛亮的言论半信半疑。孟获回到巢穴后,一边聚合残部,一边与各洞酋长商议。在孟获的鼓动下,各洞酋长们纠集了十余万兵马前来支援孟获,被诸葛亮释放的董荼那和阿会喃也不得不再次加入叛军

  • 三国第一谋士,为什么不是诸葛亮?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十大谋士诸葛亮,诸葛亮是历史第一谋士,诸葛亮是三国最厉害的谋士么

    而纵观三国时期的能人当中,笔者认为,贾诩才是三国第一谋士,因为贾诩的每条献计,几乎都影响了三国历史的走向。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董卓死后,贾诩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彻底断送了东汉的命脉,长安被毁,迫使汉献帝选择进行了著名的“献帝东归”,而曹操就是在献帝东归过程中,选择收留汉献帝,把汉献帝带到了许都

  • 曾经有个机会摆在面前,刘备却昏招频出,葬送了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逃回荆州完整版,刘备占领荆州,刘备占领了荆州几个郡

    荆州之争,历来争议颇大。刘备有占据荆州的合理性,东吴也有索取荆州的理由。这件事是典型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孙刘两家也始终难以达成一致。在刘备借帮助刘璋抵御张鲁的借口入川以后,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总算平定了益州,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的第一步。由于感受到了刘备的威胁,孙权便派出诸葛亮的长兄诸

  • 曹魏有八大征西将军,一位扬威关中,四位名震西北,一位名不副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魏的四大征西将军,曹魏的全部名将,历史上真正的曹魏名将

    第一位:夏侯渊。夏侯渊是曹操身边的宗室近臣,也是曹魏集团早期的一位猛将,早年跟随曹操四处征战的过程屡有战功。夏侯渊自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跟随曹操在渭南大败马超与韩遂后,便受命屯兵长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侯渊率部协助杨阜、姜叙等人大破马超及氐、羌等族的乱兵,彻底消除了陇右地区的威胁。

  • 曹魏山西籍六大名臣:三位来自运城,两位来自临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河北曹魏六大名臣,河南南阳曹魏三大名臣,曹魏有哪些名臣

    第一位:贾逵。贾逵,字梁道,河东郡襄陵县人,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贾逵早年以河东郡吏的身份进入仕途,担任过绛邑县令,后来成为司隶校尉钟繇的参军。经好友孙资的推荐,贾逵又被提拔为弘农郡太守。在任期间,贾逵执法严明,得到曹操的赏识,被晋升为丞相主簿,之后又被任命为谏议大夫,成为曹操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曹操病

  • 此人两度投敌,儿子分别为蜀汉和曹魏效力,却受到一致称赞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魏投靠蜀汉的三个名将,曹魏蜀汉东吴,曹魏和蜀汉谁更厉害

    黄权,字公衡,原本是刘璋手下的高官。《三国志•黄权传》中记载:“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我们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杨修也是曹操的主簿,因此,可以想象这个官职虽然官位不高,但地位一点都不低。这一点,从黄权在益州大事上能为刘璋进言就能看出来。不过,由于黄权性格刚正,喜欢犯言直谏,在刘璋手下远不如张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