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两度投敌,儿子分别为蜀汉和曹魏效力,却受到一致称赞

此人两度投敌,儿子分别为蜀汉和曹魏效力,却受到一致称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14 更新时间:2024/2/6 14:48:39

黄权,字公衡,原本是刘璋手下的高官。《三国志•黄权传》中记载:“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我们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杨修也是曹操的主簿,因此,可以想象这个官职虽然官位不高,但地位一点都不低。这一点,从黄权在益州大事上能为刘璋进言就能看出来。不过,由于黄权性格刚正,喜欢犯言直谏,在刘璋手下远不如张松法正这些人受重用。

正因为如此,黄权不得不面临人生中第一次投敌。在益州强敌环伺,内部不稳的情况下,为了对付汉中张鲁,刘璋接纳了张松和法正的建议,迎接刘备入川。在这个时候,黄权站出来,反对刘璋。《三国志•黄权传》对黄权反对迎接刘备入川的理由做了详细记载: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从后来的结局来看,黄权的建议完全合理,非常的有预见性。如果刘璋听从了他的建议,刘备想要夺取益州恐怕没那么容易。不过,黄权受信任程度远不及张松。对于黄权的犯言直谏,刘璋不仅没有采纳,而且非常愤怒,直接将黄权贬官,将其从自己身边支开。后来,形势的发展都被黄权料中,刘备反攻益州,成功成了益州的主人。随着刘璋的投降,黄权不得不投降刘备。

黄权在刘备手下,首先被任命为“偏将军”,后来收到刘备的信任,参与了汉中大战。《三国志•黄权传》评价汉中之战“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可见黄权在这一战中立下的功劳之大。相比于刘璋,刘备明显更加的贤德。黄权有才干和大功,刘备论功行赏,“以权为治中从事”。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关羽丢荆州,黄权很快就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第二次投敌。《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不过,国内许多大臣都不同意刘备伐吴,其中还包括刘备的嫡系将领赵云。对于这件事,黄权明显也不赞成。不过由于刘备盛怒,黄权只得采取折中的方案。

《三国志•黄权传》记载,黄权对刘备说“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甞寇,陛下宜为后镇”。可惜刘备不听,御驾亲征。而且,这一战,刘备将赵云留在了江州,带上黄权随军出征,足见刘备对黄权的重视。夷陵之战初期进展比较顺利,刘备深入吴境内。为了防备魏军断后,刘备专门派遣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

后来,刘备被陆逊击败,前军几乎全军覆没,黄权也因为刘备战败,退路被断而不得不面临第二次选择。《三国志•黄权传》记载“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在死战、降吴和降魏的选择中,黄权选择了投降刘备的政治死敌魏国,这是黄权最后一次投敌,从此就留在了魏国。

不过,留在魏国的黄权也得到了曹丕的重用,官位亨通。后来,刘备死后,诸葛亮和孙权重新结盟,蜀汉和魏国成了唯一的死敌。而此时,黄跟随黄在魏国的儿子黄邕也得到了魏国的重用,成了魏国的大臣;而黄权留在蜀汉的儿子黄崇,也得到了蜀汉的重用。黄权的两个儿子,一个在蜀汉,一个在曹魏,互相敌对,黄权对此也颇为无奈。

黄权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也是不幸的一生。两度投敌,皆出于无奈。而第二次投敌,直接造成和自己的亲人天各一方,留下了莫大的遗憾。尽管投降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不论是蜀汉还是曹魏,都没有对此苛责黄权,而黄权的忠贞在后世也得到了高度评价。

参考书籍:《三国志》

更多文章

  • 此人原是袁绍手下大将,却选择投靠曹操,被于禁夺了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袁绍麾下9大猛将排名,于禁曹操,曹操曹仁于禁魏盾搭配

    却说曹操料马超可以计破,乃密令徐晃、朱灵尽渡河西结营,前后夹攻。一日,操于城上见马超引数百骑,直临寨前,往来如飞。操观良久,掷兜鍪于地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夏侯渊听了,心中气忿,厉声曰:“吾宁死于此地,誓灭马贼!”遂引本部千余人,大开寨门,直赶去。操急止不住,恐其有失,慌自上马前来接应。马超

  • 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南人真像《三国演义》里写的不反叛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的吗,七擒孟获的故事50字概括,孟获最后反叛了吗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南中,诸葛亮大帐。堂上诸葛亮轻摇着羽扇稳坐中军帐里,堂下五花大绑着一个高大的汉子,那汉子身后,站着满面怒气的刀斧手,衬着中军帐庄严而肃穆。诸葛亮缓缓问道:“孟获,你已多次被我所擒,这回还有什么话说!”那高大汉子正是孟获,只听他长叹一声,答道:“公,天威也。这次我孟获彻底心服

  • 蔡阳死于何人之手?并非关羽,而是一位默默无名的小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斩蔡阳的真实视频,关羽用多久杀蔡阳,关羽斩蔡阳的原因

    关羽离开曹操,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来到了卧牛山附近。黄巾余部周仓和裴元绍前来赶来拜见关羽,都表示愿意跟随关羽。但关羽最终选择让周仓跟随左右,却没有收留裴元绍,令裴元绍大失所望。于是,关羽带着周仓、孙乾及刘备的两位夫人继续向汝南前进,不久后便看见了不远处的一座山城。周仓告诉关羽,该城名为古城,在数月前被

  • 表现平庸的江东虎臣:只因具备两个特点,孙权重点培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孙策平定江东诸郡的过程中,蒋钦几乎参与了其中的所有主要战斗,并在随从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的战斗中立下了不少战功,被孙策任命为葛阳尉,曾先后历任三个县的县长,并且在任期之内因平定山越贼寇有功,又被晋升为西部都尉。孙权执掌江东初期,江东各地的局势还不是很稳定,为了平息当时境内山越贼寇的侵扰,

  • 此人是诸葛亮的后人,担任岳家军军师,助岳雷扫北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书中的描述,诸葛锦是诸葛英的儿子,三国名臣诸葛亮的嫡系血亲,姓名与先辈中的诸葛瑾同音。相对于诸葛家族的后裔而言,他比父亲更加优秀。诸葛英仅仅只习得了祖上的扶乩占卜之法,而诸葛锦深得家族真传,占风望气、行兵布阵、卜算祈祷,样样精通。他首次出场是在该书的第六十四回。岳家军在朱仙镇解散后,诸葛英回家不

  • 诸葛亮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景仰,决非是由《三国演义》吹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正史诸葛亮,诸葛亮一生的成就简短,诸葛亮一生的历程

    孙权占“地利”(拥有江东根据地)的条件下,诸葛亮辅佐一无所有,只占“人和”的刘备(所谓“人和”是指民心所向),并最终使孱弱的刘备能与曹、孙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实非凡人所能为也。特别是诸葛亮治理蜀汉时,能“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务农

  • 此人是曹操的心腹谋臣,吓退孙权击败关羽,晚年毁掉曹魏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杀关羽后悔吗,曹操麾下武力最强的八大猛将,孙权得了荆州为什么还杀关羽

    但鲜为人知的是,张辽主导的这场战役,只是众多合肥之战中的第二次。而放眼第一次合肥之战,却有一个文臣,他仅凭借着数千援军,便吓退了东吴铁骑。这份功勋,其实也并不逊色于张辽。这个吓退孙权的谋臣,正是曹魏集团的四代老臣——蒋济。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从他最初任职丞相府主薄一职来看,曹操对他还是极为重视

  • 此人并非曹操嫡系,地位却高于五子良将,历经三朝屹立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最强十大良将,能打败曹操的十大猛将,曹操时期五子良将

    1、臧霸的经历臧霸,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人。臧霸年轻之时,其父臧戒因得罪太守,被关押在牢狱中。为了拯救父亲,臧霸纠结十几个门客将太守杀害,流亡到了东海郡。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臧霸开始有了孝烈勇武之名。不久之后,黄巾军在全国范围内作乱,颇有胆识的臧霸投身徐州牧陶谦麾下,在讨贼之战中立下了不少功劳,被擢升

  • 此人是文武双全的三国名将,却因一句戏言,被误解数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文武双全排名,三国中最文武双全的将军,三国里的文武双全人物

    在小说中,廖化的形象给不少读者有两个印象:一个是他平庸,从出场到结束,没有什么亮眼表现;另一个则是长寿,廖化在小说中自述曾参与黄巾军,后来直到蜀汉灭亡之后,廖化还依旧活着。正因如此,不少人便生出了这样一个错觉:廖化没什么大本事,他依靠自己的长寿,成功“熬”到了先锋之职。回溯历史,笔者却发现了一位不一

  • 此人三次得罪刘备,还羞辱过张飞,却因一个馊主意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飞之死刘备大哭,刘备张飞徐晃能组一队吗,刘备关羽张飞图片

    但被很多读者忽略掉的是,蜀汉政权的开创者刘备,其用人的本领也丝毫不逊色于曹操。且看蜀汉集团里面,文有法正、许靖等人;武也有关羽、张飞、黄忠。而这些人的才能,都在刘备手中尽情施展了出来。不仅如此,刘备对待人才的重视程度,还在一个人的身上,彻底体现了出来。此人,便是刘巴。刘巴是零陵人,他也是出身官宦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