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邢道荣与张飞交手能全身而退,却被赵云一枪刺死,为何有如此差距

邢道荣与张飞交手能全身而退,却被赵云一枪刺死,为何有如此差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99 更新时间:2023/12/18 11:51:53

至于说邢道荣,则是在刘备夺取荆州南部四郡时出场的人物。这员将领是零陵郡的将领,被太守刘度的儿子刘贤称为力敌万人的上将,可以抵挡张飞赵云。可以说,邢道荣就是零陵郡的保障,刘度就依靠他来抵挡刘备的大军。

刘备攻打荆州南部,首先攻打的就是零陵。在这场战斗中,刘备出动的将领阵容堪称豪华。刘备和诸葛亮亲自出马带队,手下还有张飞、赵云两员大将。这足以看出刘备诸葛亮对零陵之战的重视。当然,出动这样的阵容,也说明了刘备等人对零陵情况的了解,对邢道荣的能力的评价。

当刘备率领军队到来的时候,刘贤和邢道荣率军出马。可是在第一仗里,邢道荣就中计被擒了。不过,虽然邢道荣被刘备擒住,他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他先是凭借自己的武勇去追杀诸葛亮,结果中了诸葛亮的埋伏,遇到了张飞。在和张飞交手数合后,发现气力不加,不是张飞的对手,就马上夺路而逃。

可是在逃命的路上,邢道荣又遇到了赵云拦路。这个时候前有赵云,后有张飞,邢道荣进退无路。同时他经过和张飞的交手,知道自己也不会是赵云的对手。所以,邢道荣马上就下马投降了。当然,邢道荣是走投无路被迫投降的,不是出于本意,刘备也不相信他会真心投降,要斩了他。诸葛亮劝止刘备,让邢道荣去捉拿刘贤,来证明自己的真心。于是,邢道荣献计,让诸葛亮夜袭刘贤的营寨,自己作为内应。

邢道荣回去后,和刘贤商量将计就计,伏击诸葛亮派来袭击的兵马。可是在夜里的战斗中,邢道荣和刘贤却被诸葛亮将计就计打败,自己的营寨也被张飞夺了。刘贤决定和邢道荣去袭击刘备的营寨,在半路上被赵云从斜刺里杀出,一枪刺邢道荣于马下。张飞也随后赶来生擒刘贤,使得刘度父子认输投降,夺取了零陵郡。

我们看这一战中邢道荣的表现,也确实达到了一流战将的水平。他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处理问题。他不但勇气过人,在不利的情况下马上撤退。在逃不掉的情况下,就使用诈降计。就算是计策失败,也败中求胜,去袭击刘备的大营。他面对刘备的主力,能够表现到这种地步,已经是很不简单了。遍观荆州南部四郡,除了黄忠魏延,再也没有哪个将领的表现能够超过邢道荣了。可惜他势单力孤,最终败亡在优势敌人的攻击之下。

不过,在这场战斗中,邢道荣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就是邢道荣和张飞交手能够全身而退,却糊里糊涂的一下子就死在了赵云的枪下。按照张飞和赵云的武艺,邢道荣的表现不应该如此悬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一切都是诸葛亮的安排,张飞和赵云只是按照诸葛亮的计谋行事罢了。张飞放走邢道荣是诸葛亮的安排,而赵云杀死邢道荣也是诸葛亮的安排。从这一放一杀,更可以看出诸葛亮智谋的高妙。

在诸葛亮使用诱兵之计的时候,就已经要除掉邢道荣了。因为他和刘备都知道,邢道荣是零陵的保障,而且其人顽固不化,不可能投降。为了保险起见,诸葛亮先是诱敌深入,然后让张飞迎战。为了以防万一,诸葛亮还派赵云堵住邢道荣的退路。但是邢道荣狡猾异常,他和张飞交手刚发现不妙,就马上逃走。结果被赵云截住,又赶快下马投降。

在这一段时间的战斗中,张飞和邢道荣的交手如同儿戏。张飞的武艺本身就远高过邢道荣,而且邢道荣使用的武器是开山大斧,却被使用丈八蛇矛的张飞打得气力不加。由此可见,如果双方继续交战下去,邢道荣肯定会被张飞拿下。

不过邢道荣见势不妙,马上就逃,却在张飞的手下全身而退了。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邢道荣的逃跑也出乎张飞的意料。张飞以为这个满口大话、气势汹汹的勇将,根本就没有把刘备大军看到眼里的人,肯定武艺超凡。就算是打不过自己,至少也会跟自己斗个你死我活。谁知道刚一交手,还没有分出胜负就逃了,让张飞也措手不及。

第二个原因是张飞知道诸葛亮已经派赵云堵截邢道荣的退路。以赵云的武艺,邢道荣是无法闯过去的。因此张飞也没有拼命去追赶邢道荣,只是在他身后跟着就行了。果不其然,邢道荣一遇到赵云就主动下马投降了。

至于说邢道荣死在赵云的枪下,也是诸葛亮的安排。其实邢道荣诈降,不单单刘备看来出来,诸葛亮自然也看了出来。只是为了将计就计,才暂时留下了邢道荣一条性命。在邢道荣献夜袭之计的时候,也是诸葛亮决定处死他的时候。这是因为,诸葛亮已经看出来,邢道荣是绝对不会投降的,留下他只会带来后患。

同时,这一次将计就计袭击刘贤的军营,将刘贤的军队打败,再除掉邢道荣,那么零陵既无军马,又无大将,还怎么防守?困守零陵城的刘度也就只有投降一条路了。所以,诸葛亮才安排赵云埋伏在刘贤和邢道荣来袭击的路旁,专门袭杀邢道荣。

在昏暗的夜色中袭杀对方的将领,是赵云的拿手好戏。当年在穰山之战中,赵云就一枪袭杀了对方的大将高览。高览身为袁绍手下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之战中和许褚杀得难分难解。就算是这样的将领,也挡不住赵云的一枪,更何况是武艺远远不及的邢道荣。再加上邢道荣在一天里接连失利,自己处于一种惊慌失措的状态。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被赵云一举袭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结语:

在《三国演义》中,邢道荣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他以一己之力,抗衡刘备、诸葛亮统帅的大军,力敌张飞和赵云两位超一流的对手。虽然邢道荣战败被杀,也可谓虽败犹荣。他在战斗中,能够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也让对手十分忌惮。为了夺取零陵,刘备和诸葛亮也没有掉以轻心,亲自出马。

但是,邢道荣虽然勇猛机智,可是他勇不过赵云,猛不过张飞,机智更是比不上诸葛亮。因此邢道荣的失败的必然的结果。即便如此,邢道荣依然奋战到了最后一刻,不愧堪称荆州南四郡的一员大将。如果邢道荣不死,零陵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落入刘备的手中,可惜天妒英才,可悲可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真的处处压制着魏延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对魏延的真实态度,诸葛亮杀魏延完整版,诸葛亮死前为什么不给魏延留活路

    在笔者看来,诸葛亮并没有刻意“压制”魏延,相反,诸葛亮尽可能地保护了魏延。但是,诸葛亮对魏延的使用不当,使魏延能独当一面的才具未得到充分发挥,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的短板充分暴露,终究酿成悲剧。诸葛亮对魏延的“压制”《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 曹操能力超群,手下能将极多,为什么无法统一三国?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那么厉害为什么没能统一三国,曹操手下将领一览表,曹操鼎盛时期有多强

    三国时代,以赤壁之战为分界线。之前孙权、刘备力量弱,但力量处在上升阶段,且君臣同心。曹操的主要精力在黄河流域消灭北方的割据势力,无法南顾。孙权经营东南,刘备在实践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占荆州,夺益州(四川)。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这个曹操是没有预料的,曹操的实力严重受损,这是曹操一生中少有的挫折。这也说明

  • 诸葛亮的这个弱点,却是郭嘉的强项,所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真的吗,郭嘉郭嘉,历史上的诸葛亮和郭嘉谁强

    就像诸葛亮隐居在山中,早就分析好了天下的局面。在这里他一直胸怀壮志,看到刘备的诚意,他决定一生追随刘备,正因如此提刘备夺得了不少疆土。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当诸葛亮决定出山的时候,却碰上郭嘉去世。了解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两个人是非常好的朋友,从智谋上来讲两个人不相上下。不论从历史还是小说人们都会把诸葛亮

  • 刘邦只是一个无赖,为什么能当上皇帝?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无赖刘邦,刘邦的无赖有多可怕

    有句古话叫做英雄不问出处。要问刘邦一个地痞无赖怎么能当皇帝?那朱元璋一个和尚不也一样能当皇帝。时势造英雄,黄金即使埋在了土里一样也能发光。刘备卖编草鞋的,张飞卖肉的,刘邦能当皇帝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了。刘邦这个人情商高,情商高的人远远大过学问高的人,也要更强过出身高的人,晋惠帝智障的人都能做皇帝。你看

  • 南京梅花山春来到,但它并不只是一座山,还藏有东吴孙权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京梅花山的孙权陵,金陵梅花山,梅花山孙权墓地

    作为三国都城的一部分,南京如今已经看不到吴国的大致风貌,却不影响它在人们心中虎踞龙蟠帝王居处的地位。孙权是建都南京第一人,也是安葬在钟山的第一位帝王,因此,在南京建设一座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再妥帖不过。进入园中,孙权的雕像迎门而立,威风凛凛。身后的纪念馆屋脊飞翘,颇有江南民居的意味。馆内陈列内容包含“

  • 为何秦始皇将陵墓选在骊山?卫星照片发现秘密,揭开皇陵千年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骊山陵墓图片,秦始皇陵墓为啥要建在骊山,秦始皇葬在骊山吗

    她为了修建皇陵足足动用了70万人力,其规模还是选地都是非常的考究,而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风水这一说,皇陵的选址更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运势,那么为何秦始皇会将陵墓选在骊山呢?卫星照片发现秘密,揭开皇陵千年之谜。从地图上的位置看起来,从骄山到华山横扫一条腾飞的巨龙,而骊山正位于龙眼的位置,在风水当中都有龙脉这

  • 诸葛亮每天食用一斤米,司马懿听说后高兴道:诸葛亮阳寿已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话形容诸葛亮的结局是再合适不过了。诸葛亮原本隐居南阳,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一直忠心耿耿辅佐刘备,帮助刘备夺得汉中后自己也被立为蜀汉的丞相。刘备去世时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依旧效忠刘禅和蜀汉。诸葛亮一心想着统一中原,年迈的他举兵多次北伐,六次出

  • 诸葛亮建议刘备杀掉刘封是因为妒忌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杀刘封是正确的吗,三国演义中刘备杀刘封的片段,刘备死后刘封怎么处理

    刘封和孟达共同驻军上庸地区,由于两人不和,孟达背叛蜀国投降了魏国。在魏国来攻时,上庸太守申仪也背叛了刘封,刘封败走逃回了成都。刘备责备刘封侵犯欺压孟达,还置关羽危亡于不顾。诸葛亮劝刘备趁机除掉刘封,刘备于是将刘封赐死。刘封自杀后,刘备为之流泪。(刘封 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于刘封被杀一事,有诸葛亮起主导

  • 被严重丑化的大唐军神,击灭三国并生擒其主,使唐朝疆域达到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对三国的评价,唐朝的军神,大唐军神卡通图片

    在一系列隋唐演义小说及以此为蓝本的影视作品中,大唐军神苏定方都被丑化为一个阴损毒辣的小人,被他算计而死的英雄大有人在,其中便包括北平王罗艺及其子罗成(号称“天下第七条好汉”)。作恶多端的苏定方最终被罗成之子罗通所杀,很符合演义中惯有的“恶有恶报”叙事逻辑,虽然看上去很合理,但实情跟史实谬以万里!那么

  • 让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恶少年,最终的结局如何?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胯下之辱是在谁的胯下,韩信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韩信受胯下之辱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生于淮阴县,早年间虽然生活窘迫,但为人却很孤傲,轻易不肯向他人表示屈服。在当时,士人都有佩剑的传统,韩信虽然穷的叮当响,衣服都破烂的不成样子,却也不知道从那里寻到一把剑,并且每日里挎着它走街串巷,显得十分的滑稽。时间一长,便引起闲汉们的嘲讽。某日,韩信正挎着剑在街上行走,结果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