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忽必烈重用汉人智囊积蓄软硬实力努力进行转型最终成功建立元朝

忽必烈重用汉人智囊积蓄软硬实力努力进行转型最终成功建立元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09 更新时间:2024/2/4 18:28:23

当初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天策府“开馆于宫西,延四方文学之士”。说的直接点,就是招揽儒生、培养自己的文人队伍。

这乍一看貌似没什么特别,但他那时只是个负责征伐的军事统帅;老爹李渊一旦得到好的军事人才,第一时间就往秦王府塞,完全满足其打仗的需求。如今李世民却不安分地打造文人团队,理由只有一个:想跨界。后来的事件走向印证了这一点。

忽必烈也复制了这一思路。作为托雷的第四子、蒙哥的弟弟,他在理论上本没有角逐汗位的优势。不过,这不代表他没有野心。

《元史》称,忽必烈“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跟李世民的做法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胸有大志、崇尚儒学,忽必烈与那时的绝大部分蒙古藩王完全不是一个风格。通过长期向一批杰出的汉族士人学习,他的权谋、手段、人事队伍,以及对于如何治理中原农耕文明体系的心得,在当时的蒙古帝国贵族圈无出其右者。

蒙哥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蒙哥继承汗位后,考虑到弟弟忽必烈比较成熟且有才干,于是便委托其全权负责处理大漠以南地区的各种军国事务。

面对与草原完全不同的政治、社会、人文生态,忽必烈的应对很简单:对症下药,用汉人儒生治理汉地。

比如,邢州地区因饱受战火的摧残,民生凋敝、人口锐减,社会生产被严重破坏,忽必烈便任命张耕为安抚使、刘肃为商榷使,采取了休养生息、减轻赋税、劝课农桑的举措,最终“邢乃大治”;

陕西的情况与邢州差不多,而且当地的吏治尤其混乱。忽必烈安排杨惟中、高挺前去治理,他们整顿吏治、减轻赋税、发展生产,很快扭转了局面。而随后的廉希宪继任后,进一步开拓民田,兴办学校,并且还有针对性地打压民间高利贷,使陕西的状况大为改观。

上面这些被忽必烈重用的官员中,张耕、刘肃、杨惟中、高挺都是汉族儒生,廉希宪是接受了系统儒学教育的畏兀儿族。这些人原本就是忽必烈的谋士,此时由他们出面治理汉地,有一举三得之效:其一,减少了当地人民的排斥感;其二,充分发挥汉人儒生对汉地风土人情的洞悉优势,实现高效治理;其三,增加了汉人儒生对以忽必烈代表的蒙古贵族的信任感,对接下来有效治理中原打下了基础。

如果说治理邢州、陕西只是牛刀小试的话,随后的汗位争夺战中,那些汉人儒生让忽必烈尝到了更大的甜头。

阿里不哥

开庆元年(1259年),蒙哥死在钓鱼城外后,汗位之争在四弟忽必烈、七弟阿里不哥之间展开。

首先,忽必烈在蒙古宗王及汉人儒臣的支持下抢先称汗,而阿里不哥则在一些反对忽必烈用汉人、行汉法的蒙古贵族的支持下同样自立门户。

随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展开了持续四年的内战。这期间,他身边的许衡刘秉忠等汉人儒士提出应采用“祖宗旧典”、“古制”等治理天下的思路,极大地恢复了生产、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忽必烈实力的发展壮大。

其三,双方在陕西、四川、燕京等地的持续鏖战中,忽必烈任命总帅汪良臣、宣抚使廉希宪等人率军击溃阿里不哥,为自己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至元元年(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随后迁都大都(今北京);至元八年(1271年),他在其领地内定国号为“大元”,正式建立元朝。

在位期间,忽必烈清醒地认识到前四任大汗统治时期的缺陷,提出系统变革的思想。他顺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全面采取理学宗师许衡的建议,打破华夷观念、彻底行汉法,采取了以下措施:

忽必烈

第一,设立立翰林国史院,修撰辽、金史,通过这种历代中原王朝的例行动作,忽必烈传递出自己重视中原历史的信号,也向天下展现出自己对中原王朝正统地位的继承。

第二,他于至元四年(1267年)“敕上都重建孔子庙”。我们知道,千百年来,孔子是中原儒生的至圣先师,通过大张旗鼓地修复孔庙,忽必烈再度体现出对中原文化的认可、继承,进一步拉拢了儒生群体。

第三,建立行省等行政机构,大量使用汉人官员。据统计,忽必烈的100多名幕僚中,汉人占据了90%;设立在燕京的行中书省,除了丞相祃祃外,其他三名长官都是汉人,即平章政事王文统、平章政事赵壁、参知政事张易。

概而言之,当初身为蒙古王爷时,忽必烈依靠重用汉人幕僚,成功地积蓄软硬实力、最终逆袭夺位;而在夺得大汗之位后,他通过行汉法,初步建立起各项封建政治制度,一个稳定和繁荣的帝国呼之欲出。

然而,在景定三年(1262年),益都行省长官、江淮大都督李璮的反叛事件,给忽必烈带来了很大冲击,其后他开始重用阿合马、桑哥等少数民族大员,一步步疏远了汉人儒生,为元朝的衰落埋下了种子。

更多文章

  • 忽必烈暂停攻宋以征阿里不哥,阿里不哥死后海都仍与忽必烈抗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征战史,忽必烈为什么杀害阿里不哥,忽必烈怎么对待阿里不哥后代

    很多人通常认为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矛盾在于是否进行自主的汉化改革。这实际上是对蒙古人政策的误解。因为双方最大的矛盾是帝国大汗位置的继承权,其他的表现都是这种矛盾的附属品。由于之前的蒙哥汗驾崩时没有指定继承人,所以忽必烈就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进行了大汗位子的抢先注册。这种违反蒙古习惯法的行为,自然遭到了

  • 忽必烈争夺汗位的需要和欲成为天下之主的心理使其定都大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忽必烈与蒙哥争夺汗位,忽必烈多少岁夺取汗位,忽必烈继承汗位几年

    而原本的金中都城,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对于当时的忽必烈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如今的北京当年被后晋皇帝石敬瑭献给契丹人之后,就深得器重,契丹在此设立南京,而后来的金国在此建立中都城。忽必烈的爷爷成吉思汗在嘉定七年(1214年)就攻陷了金中都城,当时的金国迁都金南京也就是开封,不过蒙古大军只是将金中都劫掠焚

  • 哈萨克汗国在元朝便不服从中央管辖,且离清朝太远故并未将其征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哈萨克汗国各代大汗姓名,哈斯木汗统治时期的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汗国完整版免费

    4大汗国的位置,大致上是这么分布的:金帐汗国,主要集中在黑海沿岸、俄罗斯、乌克兰、白俄,以及中亚的部分地区。占地面积在600万平方公里左右。伊尔汗国,主要集中在以伊朗、伊拉克为中心的中东地区。占地面积在375万平方公里左右。察合台汗国,主要集中在中亚部分地区、新疆部分地区。占地面积在350万平方公里

  • 成吉思汗后妃有40多人,但只有她陪他戎马征战,她的一生极具魅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吉思汗的妃子简介,成吉思汗后妃图片,成吉思汗的几位皇后

    我曾与君金戈铁马战天下战鼓声声、铁骑响响犹记当年初识君恨意消解嫁郎君君待我如真如珍我陪君征战沙场她是成吉思汗的四后之一,但却是唯一一位随成吉思汗征战欧亚大陆的女人。她的一生,极具魅力。成吉思汗也就是元太祖铁木真,一共册立了四位皇后——孛儿帖、忽兰、也遂和完颜氏。铁木真的五大斡儿朵中,就是他的后宫中,

  • 成吉思汗为什么先向西扩张,然后才掉头挥师中原,最后才攻打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吉思汗没有打下宋朝吗,成吉思汗为什么要征服宋朝,成吉思汗为何打宋朝

    成吉思汗之所以没有先打宋朝,而是先向西攻打花剌子模,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和地理位置有关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南宋的周边有大理、吐蕃、西夏、金国等,或许与蒙古有着一定的接壤,但是很少。大家都知道南宋时期基本上是被欺负的,不管是金国、西夏还是吐蕃军事战斗力都要比南宋强。蒙古要想攻打整个南宋,

  • 揭秘:南宋末年,一起五十年拒不昭雪的冤案(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历史事件,南宋时期的悬案,历史上真实的南宋事件

    冤假错案历朝历代都有,但是,一起冤案拖延了五十年,拒不昭雪,实为罕见。而这起冤案就是由宋理宗的继位引发的。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他是被宰相史弥远的宫廷政变推上皇位的。而宋宁宗生前确定的皇嗣赵竑,却在这次宫廷政变中,先改封为济王,后又被迫害致死。因此,济王赵弘案成为南宋后期的最大冤案。为了不让继统的

  • 从权妃之死,看明代后宫异族妃嫔“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代太子妃嫔等级,明代妃嫔对皇帝的教养,明代妃嫔列表

    这一年,权妃随明成祖北征,于临城病逝。权妃之死,让朱棣十分悲痛。就在此时,一吕姓宫妃向朱棣告密:权妃是被与她同姓的鲜族嫔妃毒死的。悲痛之余的朱棣,早已气昏了头脑,随即诛杀了包括那被告嫔妃在内的宫人、宦官数百人。谁知,告密者吕氏也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与宦官私通,被发觉后吕氏上吊自杀。朱棣又借此

  • 主战的南宋状元郎:“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公冶德耀,宋朝第一状元郎,历史上南宋状元郎

    张孝祥,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为女真金朝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同年,康王赵构(即宋高宗)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了南宋政权。在南宋与金朝常年对峙的风雨之中,发生了百姓大规模南迁避难的情况。张孝祥之父张祁亦率母领弟避难

  • 岳飞被害后其7个子女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岳飞死后他的5个儿子后来怎样了,岳飞死后他的子女都怎么样了,岳飞死后他的后代怎么样

    岁数大了,建功立业了,却又被“莫须有的罪名”收监,统一全国的壮志无法实现,而且遭到小人暗害。真的是命运多舛!那么,岳飞死后,他的子女们如何了呢? 1、岳飞的两任妻子、七个“子女” 公元1103年,岳飞出生在河南汤阴县,出生之日,空中有大“鹄”展翅(就是天鹅在飞),并且发出阵阵鸣叫,于是,父母给孩子起

  • 徐妙云:30年辅君,创3大纪录,让朱棣17年不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家有贤妻,夫无横祸”,可见即使再平凡的男子,如果娶到一个好妻子,至少会少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果男人身居高位,另一半的作用就更大了,如果没有找到好老婆,权力越大,可能会遇到的祸事就越危险,甚至危及生命都是很有可能的。当一个皇帝,娶到一位贤良慈爱的皇后,那么无论是后宫的安定,还是子女的教育,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