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妙云:30年辅君,创3大纪录,让朱棣17年不立皇后

徐妙云:30年辅君,创3大纪录,让朱棣17年不立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704 更新时间:2024/2/4 18:28:15

俗话说“家有贤妻,夫无横祸”,可见即使再平凡的男子,如果娶到一个好妻子,至少会少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果男人身居高位,另一半的作用就更大了,如果没有找到好老婆,权力越大,可能会遇到的祸事就越危险,甚至危及生命都是很有可能的。

当一个皇帝,娶到一位贤良慈爱的皇后,那么无论是后宫的安定,还是子女的教育,都会自然而然的顺利进行。在这方面不牵扯精力的基础上,或许皇帝会把关注点放在国家大事上,而这样的皇后也会在后世得到很高的评价。

比如,永乐皇帝的皇后徐妙云就是其中一位。她本是徐达的长女,辅佐君王30年,创下3大记录不说,还让皇帝17年不立皇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传奇的女子吧。

青梅竹马

徐妙云正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国公第一位的徐达长女,既然身份如此出众,自然是要嫁给皇帝的儿子了。于是,她顺理成章的被许配给了四皇子朱棣因为她天资聪明,又生性良顺,所以很小的时候,就被召入后宫。

朱元璋的原配夫人,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样培养。因为从幼年时打下的基础,所以她和未来丈夫朱棣的关系,用青梅竹马来形容非常贴切。从小时候培养出来的默契,也陪伴了两个人的一生。

进入宫中之后,她开始接受更广泛的系统教育,这个时候,她的聪明才智更进一步表现出来。经过老师的传授,年纪轻轻的她就达到了经史子集无不精通的水平,人送美名“小诸生”。

诸生是当时形容儒家学子,且拥有参加科举水平的一小部分人。虽然,徐妙云不能参加考试,但她的水平可见一斑。朱棣成年以后被封为燕王,她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燕王妃。因为受命北上戍边,所以她也跟着丈夫来到了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北平虽然远离权力中枢,但这个地方,却拥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当时大明初建,虽然得了江山,可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包括前元的旧部,经常会威胁大明的统治。因此,朱棣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军政和带兵上。

这个时候,徐妙云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能力。她一人把整个燕王府上上下下治理的井井有条不说,还不时给朱棣提供公事上的建议。正因为她的贤内助表现,让朱棣这样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唯独对她充满敬意。

靖难之役

本来,两个人就在边关终老,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是没想到朱元璋死后,不仅是朱棣,所有朱家的子孙都迎来了一个大危机。因为长子朱标早亡,他顺势把皇位传给了长孙朱允炆

没想到,这个年轻的皇帝一上台,就开始了清洗叔叔们的行动。他先是把为人软弱、又缺乏实权的几位王爷幽禁流放,最后,又把主意打到了手握重兵的朱棣身上。

为了不坐以待毙,在朱允炆提出“削藩”的方针后,朱棣做好一应准备后,也针锋相对的提出了“靖难”的口号。也就是说,为了不让天下人把自己和“造反”联系在一起,他暗示皇帝是被奸人迷惑,而自己要营救皇帝。

于是,自明朝建立以来,最大的一场内战一触即发。双方打起来以后,朱允炆发现了一个尴尬之处,那就是爷爷把能打仗的将领都干掉了,自己无人可用。于是,他只好用平庸的将领作战,结局可想而知。

最终,朱棣大败朝廷军队,攻入了南京城。虽然,过程说起来简单,可其实这场战斗,朱棣一方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在交战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还处于劣势。朱允炆的军队就曾趁着北平防守空虚,围困朱棣的大本营很久。

当时,朱棣等人都不在城内,眼看北平就要失守,徐妙云挺身而出,成了北平军民的主心骨。她不但协调城内的守备力量和武器粮草,为了鼓舞士气,还亲自披甲登上城墙守城。这位燕王妃,不但是文武双全的巾帼英雄,同样也是丈夫最坚强的后盾。

朱棣登上皇位后,立刻把她封为皇后,并给她以极大的殊荣。甚至为了她打破惯例,把皇后印玺的装饰由龟改为龙,以示恩宠。从此以后,明清两代的皇后,都得到徐妙云的余荫,在地位上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大纪录

徐妙云陪伴君王30年,直到永乐五年的时候因病去世,年仅四十六岁。虽然她的一生不长,可是在朱棣的眼中,她就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女子,任世上任何一个都无法与之相比。

徐妙云的不同凡响,从她打破的三个记录就可以看出来。首先,她是大明历代皇后中,出身地位最高的一个。无论是在她之前还是之后,明代的皇后大多是民间女子或小官之后。这也是吸取了前朝外戚干政的教训,定下来的祖制。

而且在她死前,朱棣没有册封过任何一个妃子,几乎可以说,当时的朱棣只有她一个女人。在她死后,朱棣也在长达17年的余生里,没有再立皇后。无论是当燕王的时候,还是登基以后。

他的九个子女,有七个都是徐妙云所生,剩下的一子一女,也是在她死后才临幸其他女子所得。作为君临天下的第一人,这份专一除了证明两人的关系亲密以外,也和徐妙云自身的优秀有关。

最后一个纪录就是,她是死后第一个入葬十三陵的皇后。即使皇帝朱棣,也是先修好陵墓,等到死后再和皇后合葬。可以说,朱棣已经把她当成自己唯一的配偶了。

结语

在与朝廷为敌,一旦失败不但身首异处,而且会连累整个徐家的赌局中。如果不是深爱朱棣,且有大格局的徐妙云,又有几个女子敢义无反顾的去赌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允炆逃出南京,看到朱元璋的密旨痛哭:早知如此,朱棣必败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棣1-46集电视剧,朱棣和蒙古公主

    “两淮灭士诚,鄱阳平友谅。北伐取大都,海宇复华邦。”这句诗描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平定天下的磅礴场面,而这个传奇皇帝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古乱世出帝王”这句话。明朝建立之后本以为整个中原会太平安稳,四方之内再无战事。可是在朱元璋去世没几年,就爆发了建国以来的最大危机——靖难之役。而这场叔侄之战最终以

  • 成吉思汗的子孙到底有多强大?蒙古曾统治俄罗斯长达2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吉思汗一统蒙古,成吉思汗后代在蒙古的地位,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领土有多大

    他的缔造者成吉思汗铁木真创下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打造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在他死后,他的子孙,有的继续延续他的传奇,开阔疆土,延续属于蒙古帝国的神话;有的浑浑噩噩,站在蒙古帝国的光辉之下,止步不前,混吃等死。对于成吉思汗所缔造的蒙古帝国,你有多少了解?你是真的了解吗?你知道吗?如今的大国俄罗斯,在历史上曾

  • 当代人看万历大帝:虽为皇帝,但也是一位名将,300年繁荣一战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正史讲解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人物评价,万历皇帝的军事才能

    刚说了在明朝,全国上下都是有血性的,其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更是对明朝的最好概括。“天子守国门”始自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北京,北京当时接近满人的腹地,可以说是大明抵抗入侵的一大关卡,而这一关卡正是由天子本人亲守,绝不是实力最强才是天子,而是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百姓,为百姓谋未来才是天子。明朝直到最后都

  • 此人是大明马屁第一高手,屡次跟朱元璋作对,却能得到朱元璋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拍朱元璋马屁,朱元璋的资料关于朱元璋的资料,明朝哪位大将替朱元璋挡箭

    康茂才,生于1313年,字寿卿,蕲县(今湖北蕲春)人。年轻时便通晓经史大义,还是个孝子,对母亲非常孝顺,闻名于十里八乡。元末,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康茂才为了保卫乡里,招兵买马,拉起了一支队伍。元朝政府见他的队伍颇有几分威势,便封他一个官职,叫做长官(这个职位真有意思:)),不久,又被改任为镇抚。后来

  • 慈禧在对身后政治布局中载沣空有监国之名,实权交由隆裕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除此之外,慈禧太后还接连下发数道懿旨,为大清的皇位传承、朝廷的权力布局甚至连叶赫那拉氏家族的权力延续做好了全面安排。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的记载,光绪皇帝病重以后,慈禧太后接连下发了二道懿旨:第一道: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第二道: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两道懿旨,让醇亲王

  • 洪秀全做的这一件事,竟逼走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石达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洪秀全最怕石达开什么,洪秀全是石达开吗,石达开为什么不取代洪秀全

    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石达开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历史人物。他战功赫赫,拥有一流的军事指挥才能,是一位难得的帅才。早在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传教初期,石达开就从自己的家乡——广西贵县,前来投奔洪秀全(贵县石达开亦来入教)。很快,洪秀全身边就聚集了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洪秀全的妹夫)、石达开、秦日纲、林凤祥等一

  • 大清朝离奇案件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十大奇案真实案件,真实清朝奇案,清朝十大灵异案件

    在大清朝的历史上,确实也出现了很多奇葩的事情。但是在嘉庆以前,清朝还处于旺盛期,还没有听说独行大侠刺杀皇帝的事情发生。至于吕四娘刺杀雍正皇帝,那只不过是小说家们的超级想象而已。嘉庆八年,即1803年,一场刺杀真正地发生了,并且还是在宫门口!一位普通的平民手持一把小刀,冲进人群直奔嘉庆。太荒谬了吧!不

  • 洪秀全去世后,他的那些老婆去哪了?死前立一条严格家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洪秀全的88个妃子下场,洪秀全,洪秀全和程妃吻戏

    说起洪秀全的大名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其在历史上自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大家也知道,最终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清政府镇压这么简单,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太平天国政权本身的农民局限性

  • 清朝最后一个大内高手,武艺到底有多高强?讲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大内侍卫真实战力,清朝武功最高的大内侍卫,清朝后期大内高手

    在许多古装电视剧以及文学作品中,没少看到大内侍卫的身影,作为皇上的保镖组织,若是没有通天的本领,必然无法完成严密的护卫工作。那么在江湖上被传的神乎其神的大内侍卫随着清朝的落寞,还有存在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讲述清朝最后一个大内高手,那么他的武艺到底有多高强?说出来你别不信。 大内侍卫的6+1选拔方式 自

  • 雍正的帝王之术,究竟有多厉害?从三个方面来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是最勤勉的帝王吗,雍正的帝王术有多高,历史上的雍正的深度解析

    当然,这倒不是说清朝的灭亡让人感伤,而是清朝末年,腐朽昏庸的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人不由得义愤填膺。 为了保全皇室的利益,肆意出卖自己的国土和尊严,这样的王朝最终走向灭亡,绝没有任何人会伤心难过。 好在就清朝前中期的发展来说,也算是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少有的鼎盛时刻。尤其是康乾盛世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