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权妃之死,看明代后宫异族妃嫔“待遇”

从权妃之死,看明代后宫异族妃嫔“待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82 更新时间:2024/1/19 16:52:29

这一年,权妃随明成祖北征,于临城病逝。权妃之死,让朱棣十分悲痛。就在此时,一吕姓宫妃向朱棣告密:权妃是被与她同姓的鲜族嫔妃毒死的。悲痛之余的朱棣,早已气昏了头脑,随即诛杀了包括那被告嫔妃在内的宫人、宦官数百人。谁知,告密者吕氏也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与宦官私通,被发觉后吕氏上吊自杀。朱棣又借此几乎全部处死了几位朝鲜籍妃子,以及大批宦官等,据说被杀的涉案者达3000多人。

以上“事实”见载于朝鲜史籍《李朝世宗实录》。原来当年朱棣除了诛杀一批涉案者,还关押了很多宫妃的佣人,直到他去世后才释放。其中一位韩妃的乳母金黑被遣送回朝鲜,朝鲜官方史籍才对这桩“暴行”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可见,朱棣宠爱权妃达到了什么程度。不过,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明代如何管理后宫那些异族妃嫔的。

明朝建国之初,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漠北的北元势力。为“制衡”北元,朱元璋拉拢原元朝藩属国高丽,效仿元与高丽联姻的方式,欲同藩属国高丽、北元权臣扩廓帖木儿等政治势力结成“联盟”,选了一批蒙古、高丽女子入宫。在洪武、永乐、宣德、正德年间较为多,尤其永乐、宣德为最。

当时朝鲜与中国是属于一种特殊的“藩属”关系。不过,当时朝鲜虽自称中国属国,但和中国区域内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因此朝贡络绎不绝,赏赐也就多了。如在朝鲜挑选女子,就像在国内挑选女子入宫一样。朱元璋本人就曾“迎娶”了高丽人、蒙古人作为妃嫔,而皇二子朱樉迎娶了元朝太尉扩廓帖木儿之妹为秦元妃,皇四子朱棣迎娶辽东建州女真首领阿哈初之女。

只是,中国正史文献与宫廷档案对此记载却十分稀少,外朝官员对此不是很了解,还有意回避,因此至今还未发现相关私家著述。而朝鲜《高丽史》、《李朝实录》对此记载却非常详细,称之为“采女”。

朱棣登基为帝后,延续了朱元璋与异族联姻的政策,尤其是迁都北京后,朝鲜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他在位期间,曾三次从朝鲜“采女”,其中有很多被册封为妃、昭仪、婕妤的。如权妃就是朝鲜嘉善大夫、工曹典书权执中的女儿,入宫之初就被册封为贤妃。徐皇后去世后,权妃代管六宫之事。除此,朝鲜贡女里获得封号的还有:韩氏为丽妃、崔氏为惠妃、杨氏为淑妃、任氏为顺妃、李氏为昭仪、吕氏为婕妤……占了全部妃嫔的一半多。

定期进贡女,能很好的牵制、拉拢朝鲜,因此明宣宗继续沿用此项制度。只是明宣宗让朝鲜进贡女子,不再局限于外貌美、体型俊俏的未婚女子,很多会烧朝鲜菜肴的已婚妇女、会跳朝鲜舞蹈的歌舞伎也被纳入进贡入京之列。

不过,此时由于成祖朱棣的几次对蒙古用兵,其势力开始分裂、衰落,以及中朝之间关系日趋成熟,朝鲜贡女最初的政治意义逐渐被享乐取代。加上当时朝鲜贡女内讧,被成祖诛杀近三千人,在朝鲜社会引起恐慌。贡女本人、朝鲜民众逐渐对“贡女制”开始表达不满。

明英宗即位后,将宫中朝鲜籍的佣女、歌舞伎等放回国,此后明政府再没有自朝鲜征召贡女。

稍后的武宗朝,尽管也召一些回回、色目女子进宫,不过都属个人兴趣,或者弄臣为讨皇帝欢心的私人行为,与国家政治、外交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后宫妃嫔的设置,按照《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五年六月丁酉,定内命妇冠服制。先是外命妇冠服之制已定,惟内命妇未有其制,至是复诏议之。礼部言:唐制贵妃一品,昭仪二品,婕妤三品,美人四品,才人五品,冠服并用花钗翟衣。宝林六品,御女七品,采女八品,冠服同尚宫等,并佃钗礼衣。宋内命妇贵妃一品,太仪二品,婕妤三品,美人四品,才人五品,贵人无视品,冠服并用花钗翟衣。自国夫人、县君及充司簿、司宾者,并赐冠帔。今内命妇增设贵人一等,才人二等,参酌唐宋之制,自三品以上宜用花钗翟衣,贵人视四品,才人视五品,并同尚宫等用山松特髻大衫以为礼服。于是以贵人为三品,以后妃燕居冠及大衫霞帔为朝会礼服,珠翠庆云冠、鞠子褙衣、缘襈袄裙为常服。”

实际上,无论是出身于蒙古族的贡女,还是朝鲜贡女,一旦进入后宫,基本按照后宫“制度”享受待遇。

更多文章

  • 主战的南宋状元郎:“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公冶德耀,宋朝第一状元郎,历史上南宋状元郎

    张孝祥,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为女真金朝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同年,康王赵构(即宋高宗)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了南宋政权。在南宋与金朝常年对峙的风雨之中,发生了百姓大规模南迁避难的情况。张孝祥之父张祁亦率母领弟避难

  • 岳飞被害后其7个子女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岳飞死后他的5个儿子后来怎样了,岳飞死后他的子女都怎么样了,岳飞死后他的后代怎么样

    岁数大了,建功立业了,却又被“莫须有的罪名”收监,统一全国的壮志无法实现,而且遭到小人暗害。真的是命运多舛!那么,岳飞死后,他的子女们如何了呢? 1、岳飞的两任妻子、七个“子女” 公元1103年,岳飞出生在河南汤阴县,出生之日,空中有大“鹄”展翅(就是天鹅在飞),并且发出阵阵鸣叫,于是,父母给孩子起

  • 徐妙云:30年辅君,创3大纪录,让朱棣17年不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家有贤妻,夫无横祸”,可见即使再平凡的男子,如果娶到一个好妻子,至少会少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果男人身居高位,另一半的作用就更大了,如果没有找到好老婆,权力越大,可能会遇到的祸事就越危险,甚至危及生命都是很有可能的。当一个皇帝,娶到一位贤良慈爱的皇后,那么无论是后宫的安定,还是子女的教育,都

  • 朱允炆逃出南京,看到朱元璋的密旨痛哭:早知如此,朱棣必败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棣1-46集电视剧,朱棣和蒙古公主

    “两淮灭士诚,鄱阳平友谅。北伐取大都,海宇复华邦。”这句诗描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平定天下的磅礴场面,而这个传奇皇帝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古乱世出帝王”这句话。明朝建立之后本以为整个中原会太平安稳,四方之内再无战事。可是在朱元璋去世没几年,就爆发了建国以来的最大危机——靖难之役。而这场叔侄之战最终以

  • 成吉思汗的子孙到底有多强大?蒙古曾统治俄罗斯长达2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吉思汗一统蒙古,成吉思汗后代在蒙古的地位,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领土有多大

    他的缔造者成吉思汗铁木真创下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打造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在他死后,他的子孙,有的继续延续他的传奇,开阔疆土,延续属于蒙古帝国的神话;有的浑浑噩噩,站在蒙古帝国的光辉之下,止步不前,混吃等死。对于成吉思汗所缔造的蒙古帝国,你有多少了解?你是真的了解吗?你知道吗?如今的大国俄罗斯,在历史上曾

  • 当代人看万历大帝:虽为皇帝,但也是一位名将,300年繁荣一战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正史讲解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人物评价,万历皇帝的军事才能

    刚说了在明朝,全国上下都是有血性的,其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更是对明朝的最好概括。“天子守国门”始自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北京,北京当时接近满人的腹地,可以说是大明抵抗入侵的一大关卡,而这一关卡正是由天子本人亲守,绝不是实力最强才是天子,而是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百姓,为百姓谋未来才是天子。明朝直到最后都

  • 此人是大明马屁第一高手,屡次跟朱元璋作对,却能得到朱元璋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拍朱元璋马屁,朱元璋的资料关于朱元璋的资料,明朝哪位大将替朱元璋挡箭

    康茂才,生于1313年,字寿卿,蕲县(今湖北蕲春)人。年轻时便通晓经史大义,还是个孝子,对母亲非常孝顺,闻名于十里八乡。元末,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康茂才为了保卫乡里,招兵买马,拉起了一支队伍。元朝政府见他的队伍颇有几分威势,便封他一个官职,叫做长官(这个职位真有意思:)),不久,又被改任为镇抚。后来

  • 慈禧在对身后政治布局中载沣空有监国之名,实权交由隆裕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除此之外,慈禧太后还接连下发数道懿旨,为大清的皇位传承、朝廷的权力布局甚至连叶赫那拉氏家族的权力延续做好了全面安排。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的记载,光绪皇帝病重以后,慈禧太后接连下发了二道懿旨:第一道: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第二道: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两道懿旨,让醇亲王

  • 洪秀全做的这一件事,竟逼走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石达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洪秀全最怕石达开什么,洪秀全是石达开吗,石达开为什么不取代洪秀全

    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石达开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历史人物。他战功赫赫,拥有一流的军事指挥才能,是一位难得的帅才。早在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传教初期,石达开就从自己的家乡——广西贵县,前来投奔洪秀全(贵县石达开亦来入教)。很快,洪秀全身边就聚集了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洪秀全的妹夫)、石达开、秦日纲、林凤祥等一

  • 大清朝离奇案件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十大奇案真实案件,真实清朝奇案,清朝十大灵异案件

    在大清朝的历史上,确实也出现了很多奇葩的事情。但是在嘉庆以前,清朝还处于旺盛期,还没有听说独行大侠刺杀皇帝的事情发生。至于吕四娘刺杀雍正皇帝,那只不过是小说家们的超级想象而已。嘉庆八年,即1803年,一场刺杀真正地发生了,并且还是在宫门口!一位普通的平民手持一把小刀,冲进人群直奔嘉庆。太荒谬了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