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元旦,按例崇祯帝要亲临皇极殿接受百官朝贺,然后祭祀太庙。是日,京师寒风呼啸,黄沙弥漫,日色昏沉。清晨,崇祯帝早早地来到了皇极殿,上朝一瞧,只有一名大臣候在那里。这时,早朝的钟声已绝,还不见诸臣来朝,崇祯帝怒色浮面。
于是,崇祯帝再命敲钟。大钟“嗡嗡”作响,远近皆闻,而且大门一直开着不关,可就是不见一个人影。崇祯帝等了好久,还是无人,一气之下,决定要先拜谒大庙,然后接受百官朝贺。
崇祯帝忙呼銮仪车马,平时他的銮仪车马共有百余具,可现在无一在眼前,他只好命人将长安门外,外朝官员所乘的马匹全都赶来,系在端门外。崇祯帝刚要登车,司礼官员忙跪再马前,说:“此马宫内从事使用,恐有不驯服的,一旦惊了圣驾,后果难负,请皇上不要乘这些车马。”
崇祯帝听了,决定步行前往太庙。这位官员又说:“依礼元旦日皇上应先上殿接受百官朝贺,然后再拜太庙。”崇祯帝只好返回宫殿,登上宝座以候百官。
明制,若有朝贺,东西长安门早打开,百官要上早朝,绝不能迟到,上朝后等候天子。一会儿,当鼓声缓缓响起,百官要按顺序整队,鼓声越来越紧,站列排队完毕。然后大钟响起,东西长安门关闭。钟声响毕,皇上登殿入座,是时静鞭声响,两班大臣要表情严肃、鸦雀无声,仰瞻天子,最后皇上接受朝贺。
可今日,钟声早已响过,东西长安门也一直开着,就是不见百官来朝。崇祯帝入座等了很长时间,才有人陆陆续续从东西长安门进入。明朝文臣都住在紫禁城西,而上朝要站列在殿东边;武臣家住城东,上朝要站到殿西边。这样,文臣从西华门入内,来殿东站列;武官从东华门进入,到殿西站列。
现在什么都乱套了,他们一进东西长安门,听说皇上早已等在殿上,慌慌张张来到殿上。崇祯帝怒气冲天地注视着他们的狼狈相,本想斥责他们,然法不责众,时间又不早了,所以忍着气,草草地接受了百官的新年朝贺。
崇祯朝文武百官失朝,以前不曾见,可从去年到今年,连续两次了。十六年元旦,崇祯帝到皇极殿接受朝贺,仅有二人站在那里,其中一位是首辅周延儒,他见崇祯帝后,只好连忙打圆场,说昨天百官去旧岁忙碌了一天,很劳累,今晨起迟了,最后也是勉强进行了朝贺礼。不料,今年百官又失朝,大明朝纲怠驰已深矣。
崇祯帝接受了朝贺后,又特召太子御文华殿,受百官朝贺。朝贺时,崇祯帝命百官靠近殿前,看清太子面容,以便日后认识太子,可见这时的崇祯帝已有预防不测之准备了。
主持百官朝见太子后,崇祯帝随后拜谒太庙。忽然,狂风大作,尘土飞扬,咫尺不见人面。崇祯帝心情郁抑,匆匆拜了太庙,返回宫中。回想新年所发生的种种迹象,崇祯帝感到不妙,于是令占卜师占一卦,卦曰:“风从乾起,主暴兵至,城破。”
崇祯帝一见凶卦更是不乐,不多时,接报说凤阳守陵官谷国珍报告,凤阳发生地震。崇祯帝暗吃一惊,不禁自语道:“凶兆”。他回想今天一连串的事情,认为应亲自占卜一下,以求保今年的平安。他先沐浴,然后焚香拜天祈祷,最后亲自占卜说:“现在天下大乱,欲求真仙圣人下凡,真言大明江山之得失,不必隐讳。”但经过占卜师的翻译,得出了如下真言:
帝问天下事,官贪吏要钱。
八方七处乱,十舍九五烟。
黎民苦中苦,乾坤颠倒颠。
干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
崇祯帝大吃一惊,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宫中有一密室,据说里面藏着太祖朱元璋留下了的锦囊妙计。于是他让太监打开密室,要看个究竟。但掌管太监忙叩头道:“大内密室,封闭日久,祖上告诫,非大变勿启。”崇祯帝不听,打开密室,只见室内只有一个柜子,打开后有三轴图画:
第一轴,绘文武百官数千,手捧朝服朝冠,披发乱跑。崇祯问是何意?太监叩头道:“这是官多法乱。”
第二轴,画兵将倒戈弃甲。百姓仓皇奔逃。崇祯又问,太监叩头答:“这是军民背叛”。崇祯脸色大变,太监请他不要再看了,崇祯帝一定要打开第三轴,画中一人酷似崇祯,身穿白衣,光着右脚,左脚穿着鞋袜,披发悬在半空。崇祯帝见图,没有再问,默不作声,走出密室。
上面的这段记载笔者认为有点玄乎了,应该是野史中的一些说法。但这一年即1644年元旦,清改元为“顺治”,满洲八旗已经虎视眈眈直逼山海关。也是这年元旦,李自成在西安称王,正式宣布建国号“大顺”。甲申年,大明王朝注定是要乾坤颠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