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方孝孺感念知遇之恩效忠于朱允炆,靖难之役时其屡出奇谋

方孝孺感念知遇之恩效忠于朱允炆,靖难之役时其屡出奇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55 更新时间:2024/1/20 23:43:05

方孝孺早年被大家称之为“小韩愈”,因为他很聪明且敏锐,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那种死读书的人。其实死读书永远都读不好书,真正读得好书的人,都是一些脑瓜子聪明活泼的人。

不过他老爹方克勤因为“空印案”受到牵连,被朱元璋给宰了,所以朱元璋即使知道他有才能,也没有重用他,只是让他给儒生、皇子们讲讲课。空印案受到株连的有几万人,所以方孝孺他们家其实没什么罪过,只是受到株连罢了。

方孝孺为何对朱允炆忠心?感念知遇之恩

方孝孺是著名的大儒,所以他深知忠君爱国的思想。这是他为何要为朱允炆牺牲自己的原因。当然了,这是主观思想上的原因,很多儒生都具备这种思想,但是真正愿意献身的人却不多。

方孝孺虽然有才,但是在朱元璋时代并没有受到重用。到了朱允炆继位以后,情况就不同了。朱元璋曾经叮嘱过朱标,方孝孺是大才,可以用。“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

朱允炆

朱标早逝,朱允炆就继承了朱标的班子。所以朱允炆上台后立刻将方孝孺提拔为侍讲学士,专门跟在他身边做参谋。朱允炆太年轻,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询问方孝孺。

过去皇帝给自己坐冷板凳,现在皇帝突然之间把你当心腹看待,这是什么?这就是帝王之术。让你在落差之中懂得感恩。

除此之外,方孝孺还负责修撰《太祖实录》,可见建文帝是非常看重方孝孺的才能的。在燕王朱棣造反以后,那些讨伐朱棣的檄文和诏令,全都是方孝孺写的。

由此可见,朱允炆对方孝孺,是有知遇之恩的。在事业上,前任领导不重视你,现任领导却着重提拔你,让你成为了公司的核心人物,你难道不感动吗?方孝孺自然是为了报答朱允炆的知遇之恩,才会誓死都不投降朱棣的。

方孝孺不是个死读书的人

很多人认为朱允炆战败了,所以朱允炆的幕僚里全都是一帮只会死读书的呆子。其实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方孝孺在其中的作用,就会发现,方孝孺其实屡出奇计!我们先来一起看看方孝孺的建议。

建议一,前后夹击,直捣北平府。

方孝孺

当时朱棣大军攻占了大名府,写信给朱允炆讲和。方孝孺建议首先让辽东诸将们带兵进入山海关,直捣北平府。其次,趁着朱棣回援北平的时机,南方大军再北上夹击朱棣大军,让他首尾不能相顾。再者,可以回信给朱棣,拖延时日的同时,也可以让朱棣大军军心涣散。

这些建议完全不像是一个儒生说出来的话,实在是太有军事思想了。方孝孺不仅考虑到了天气炎热,燕军不战自疲,而且还用了围魏救赵、拖延时日的策略,可惜负责传旨的人掉链子了。

建议二,挑拨离间。

这事儿真不是一般读书人干得出来的,人家忙着读书,没有谁有这么多心思啊!当时方孝孺发现,“燕世子仁厚,其弟高煦狡谲,有宠于燕王,尝欲夺嫡,谋以计间之,使内乱。”毕竟大厦都是从内部倒塌的。所以朱允炆便派人特地送信给朱高炽。方孝孺“乃建议白帝:遣锦衣卫千户张安赍玺书往北平,赐世子。世子得书不封,并安送燕军前。间不得行。”

建议三,坚守南京。

这个建议最后显然也失败了。

当时朱棣大军已经杀到了长江北岸,方孝孺建议,一方面派人去燕军那儿讲和,答应朱棣的请求。一方面则到东南地区征调兵马前来防守长江。由于朱棣大军不善于水战,所以胜负不可料。

陈瑄

‍这种考虑是对的,只是掉链子的是,朱允炆这边的陈瑄带着水军投降了朱棣。总是有这帮投降派在里面捣乱,这是真的无能为力了。

在这种情况下,方孝孺请求朱允炆坚守南京城。这时候方孝孺提出这样的请求,那是非常勇敢的,他已经做好了和天子一同殉难的准备了。

谁知道朱棣这么狠!

朱棣抓到了方孝孺以后,让他给自己写登基诏书。因为在入城前,朱棣的大谋士道衍就曾经说过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

“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

《明史纪事本末》提到方孝孺在诏书上“大批数字,掷笔于地”:燕贼篡逆!这可把朱棣给气坏了,扬言:“汝安能遽死。即死,独不顾九族乎?”方孝孺顺口就表示:“便十族奈我何!”

朱棣

这种在生气的时候说的顺口话,谁都不会当真吧?结果朱棣还真的听进去了,并且还真的诛杀了方孝孺的十族。一共873口人,3天时间才杀完。“文皇大怒,令以刀抉其口两旁至两耳,复锢之狱,大收其朋友门生。每收一人,辄示孝孺,孝孺不一顾,乃尽杀之,然后出孝孺,磔之聚宝门外。孝孺慷慨就戮,为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庶不我尤!’时年四十六。复诏收其妻郑氏,妻与诸子皆先经死。悉燔削方氏墓。初,籍十族,每逮至,辄以示孝孺,孝孺执不从,乃及母族林彦清等、妻族郑原吉等。九族既戮,亦皆不从,乃及朋友门生廖镛、林嘉猷等为一族,并坐,然后诏磔于市,坐死者八百七十三人,谪戍绝徼死者不可胜计。孝孺季弟方孝友就戮时,孝孺目之,泪下。孝友口占一诗曰:‘阿兄何必泪澘澘,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士论壮之,以为不愧孝孺之弟。孝孺又有二女,年俱未笄,被逮过淮,相与连袂桥水死。”

方孝孺失策地方是,他没想到朱棣真的这么狠。其实他只是想要自己赴死,没想到朱棣还捎带上了他的家人和学生们。

站直了,才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

一个民族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普通人,唯独那百分之一的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质能够散发这个民族的光芒。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事实就是如此。

为什么很多人说我们这个民族很聪明、很勤劳,但是缺少勇气?因为那些勇敢的人,都为了民族大义而牺牲了。我们需要英雄来给我们树立榜样,只有榜样的力量,才能真正感染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而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表达自己特有的观点,把过去崇敬的人推下神坛。

岂不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理讲不过的时候,就要动暴力,这种事情为什么还要有人争相喝彩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崇祯无计可施之下,打开了祖宗留下的锦囊妙计,结果一看傻眼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崇祯版春梅,崇祯临死前做了哪些事,经典传奇崇祯

    每逢元旦,按例崇祯帝要亲临皇极殿接受百官朝贺,然后祭祀太庙。是日,京师寒风呼啸,黄沙弥漫,日色昏沉。清晨,崇祯帝早早地来到了皇极殿,上朝一瞧,只有一名大臣候在那里。这时,早朝的钟声已绝,还不见诸臣来朝,崇祯帝怒色浮面。于是,崇祯帝再命敲钟。大钟“嗡嗡”作响,远近皆闻,而且大门一直开着不关,可就是不见

  • 成吉思汗时期的国土面积究竟有多少?网友:真是一个庞大的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成吉思汗统治版图面积,成吉思汗统治时的版图有多大,成吉思汗时期领土有多少

    成吉思汗长大后,为了给父亲报仇,一雪前耻,他走上了不断开战的道路。成吉思汗向毒死父亲的蔑儿乞部开战,并打败了蔑儿乞人,不久之后他就成为了蒙古乞颜部的可汗。成吉思汗英勇善战,不断带领将士开阔疆土,成吉思汗也是毛主席眼中“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那么成吉思汗时期的国土面积究竟有多少?不少网友非常

  • 《水浒传》10位用刀高手,武松仅排第3,第1名单挑两位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水浒传里谁能打过武松,水浒十大高手武松,水浒中最厉害的武松

    刘唐和雷横的兵器都是朴刀,两人都擅长步战,是梁山步军头领中的高手。刘唐去晁盖庄园中商议截取生辰纲时,被雷横盘问,两人大战50回合不分胜负。所以认为两人的武艺基本在一个水平上,难分高下。雷横的主要战绩有:20回合战平童贯麾下的“御前飞虎大将”毕胜,征方腊时被司行方30回合斩杀。8、一丈青扈三娘《水浒传

  • 欺负老实人大闹婆家最终遭冷暴力的宋仁宗长女福康公主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仁宗和福康公主视频,宋仁宗最爱的女儿福康公主,福康最后的下场

    但是祭奠完之后,宋神宗却对姑父李玮大发雷霆,并将李玮贬官为郴州团练使。理由就是李玮在楚国大长公主生前虐待她,那么这个李玮是不是也太胆大包天了,连公主都敢虐待,所以宋神宗将他贬官是不是活该。其实事情的原委还真不是这么简单。楚国大长公主就是宋仁宗赵祯的长女福康公主,宋仁宗是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生育

  •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舍朱棣,传位建文帝?你看建文帝的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55年,大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太子朱标死了。这一下子,使得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的大明朝,变得未来难测了。此刻的朱元璋已是65岁高龄了,所以他必须要顶住,并尽快选定接班人。否则大明朝极有可能如大秦、大隋一样,成为一个短命王朝。于是“传位给谁”,就成了朱元璋和大明朝(群臣)的核心问题。朱元璋最

  • 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时朱元璋的其他儿子态度如何?他们是如何抉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靖难朱元璋能赢吗,朱元璋朱棣教育儿子,朱棣对朱元璋有多尊敬

    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起兵,打出了“靖难”旗号,准备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在朱棣起兵时,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就已经有八个不在了。分别是老大懿文太子朱标、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棡、老八潭王朱梓、老九赵王朱杞、老十鲁王朱檀和老十二湘王朱柏以及老幺朱楠。这其中朱杞和朱楠是夭折,其他都算是英

  • 刘伯温死前送朱元璋一筐活鱼有何寓意?为何朱元璋17年后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伯温死后送朱元璋一筐鱼,刘伯温死前给朱元璋送鱼是真的吗,刘伯温临死送鱼给朱元璋是何意

    在历史上刘伯温虽然并不像民间说的那么智近于妖,但他对朱元璋建国贡献也是极大,当初正是刘伯温向朱元璋献《时务十八策》才使得朱元璋集团内部的势力得到统一和稳定。在汉王陈友谅兵锋剑指朱元璋之时,也是刘伯温力挺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他对朱元璋分析利弊,给予了朱元璋战胜陈友谅的信心,最终在刘伯温出谋划策之下,朱

  • 死伤者皆全身赤裸的明朝天启大爆炸为何会成为至今难以破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天启大爆炸之谜,明朝天启年间大爆炸原因,明朝那些事儿天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发生于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巳时(公元1626年5月30日上午9点到11点左右)的北京城,其实这一天早起北京的天气还非常好,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人们早起也都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是谁也不会想到上午9点以后一场大灾难就来临了。到了上午9点多之后天空就发生了巨大变化,突然京城上空先是发出了一种类似于神

  • 曹皇后明明活着呢,宋仁宗为何还追封张贵妃为皇后?两方面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仁宗张贵妃三个女儿,宋仁宗如何评价曹皇后,宋仁宗怎样评价曹皇后

    宋仁宗有位非常得宠的爱妃,叫张贵妃!在张贵妃死后,宋仁宗不顾一切追封其为皇后,史称:温成皇后。可问题是,明明宋仁宗的正牌皇后,曹皇后还活着呢。为何宋仁宗还要这么做?要想明白这个问题,就需要从宋仁宗和张贵妃,宋仁宗和曹皇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一、宋仁宗和张贵妃宋仁宗最著名的事件,就是狸猫换太子。宋

  • 朱棣32岁前,生了4个儿子,5个女儿,为何此后至死,却再无生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临死前有孩子吗,朱棣的一生有多少子女,朱棣有几个儿子最后怎么样了

    所以调笑来言:要知道儿女都这么出色不如多生几个,不信,瞅瞅朱棣。但且慢,朱棣有4个儿子,5个女儿,都是在他32岁前出生的。自32岁以后至死竟再没生育,这就让人奇怪了,朱棣这是怎么回事?朱棣是16岁成亲,老婆是徐达的女儿,婚后小两口非常恩爱,因为这4子、5女中,仅有最小的女儿常宁公主(生于13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