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去病的葬礼规格与诸侯无异,但《史记》对其去世却使用“卒”

霍去病的葬礼规格与诸侯无异,但《史记》对其去世却使用“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84 更新时间:2024/2/20 0:22:10

其实先不说《史记》怎么记载,在葬礼规格上,霍去病也是“薨”的规格,也就是“诸侯”的标准。

在历史上,汉代的史书有两部,一部叫《汉书》,一部叫《史记》。可《史记》严格来讲,又不仅是汉代的史书,只能说是汉代著书,而作者司马迁和霍去病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关于霍去病的记载,司马迁理论上是最有发言权的,可就是司马迁的记载中,霍去病的死,成为了“卒”。

关于霍去病的死,汉武帝很是悲痛,不管是出于感情还是政治利益,霍去病都是大汉朝很重要的人物,自幼被汉武帝带到身边抚养,等于是半个儿子,但他却英年早逝。

所以汉武帝对于这位大功臣的葬礼,决定搬来“祁连山”。

倒不是真的搬动祁连山脉,而是在汉武帝茂陵旁边建立一个神似祁连山的“山头”,以此来表彰霍去病征服祁连的伟大功绩。

除此之外,汉武帝在霍去病的葬礼中,让军士从茂陵排到长安城,从茂陵到长安城,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城,整整六十一公里,为了这场葬礼,全国军士可以说是真的上了心来告别这位将军了,不谓不大。

刘彻

所以在声势上,霍去病的葬礼最庞大的,这里面有汉武帝的惜痛和追念,更有无数北征的军士对这位大将军的敬仰,这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不是什么出于礼法才这样做。

而在霍去病的葬礼中,真正属于“礼法”部分的,乃是“属国玄甲”。

这里说的“属国”,正是霍去病在河西之战打下来河西走廊后,被汉武帝所设置的“五属国”,不过属国在两汉的更迭中,多次变换意义,霍去病时代的“属国”,就是五属国。

因为刘邦说过,非刘家人不能封王,可是河西走廊却是霍去病啃下来的,汉武帝恩威并施,压服匈奴,虽然霍去病当不了诸侯王,但是却可以拥有这个“属国”不成文意义上的“王位”。

而“属国玄甲”,就是在诸侯王死的时候,军士穿上这种玄甲,送诸侯王最后一程,所以在规格上,霍去病已经属于是“薨”,也就是诸侯的级别了。

可刘邦的白马之盟注定了汉朝不可能有“合法”的诸侯王,既然没有合法的诸侯王,那么葬礼是不能用“薨”的,而到底是用“薨”,还是用“卒”,这是周代的礼法决定的。

霍去病

法是法,不是没有空子可以钻,对于霍去病,这个定理怎么都要违背一下。

而司马迁的《史记》,他说霍去病是“卒”,而且对于这位大将军的死,司马迁只是寥寥一句带过,在史记的总体篇幅和文风来看,司马迁这样做是有点奇怪的,仿佛对霍去病有情绪似的。

实际上司马迁对于霍去病和卫青这对舅甥,一直持有的态度都是有些偏颇的,但具体的情绪为何,是因为汉武帝青睐这对舅甥,从而让司马迁感到反感,还是因为嫉妒霍去病的年少有为,这背后的原因不好说。

《史记》说是“卒”,但后来的班固,他所著写的《汉书》,里面所说的,就是霍去病去世称“薨”。

而且班固本人也认为司马迁的《史记》,乃是“编于百王之末,册于秦、项之列”,意思大致就是说《史记》是有些功利性在里面的,对于过去的叙述有些添加,并非是客观的,再把班固的话说透点,那就是司马迁的态度,不能全信。

所以汉武帝不至于连霍去病死了,都不给霍去病一个体面的葬礼,霍去病的葬礼,也对得起他封狼居胥、阻击漠北的攻击。

更多文章

  • 霍去病首战即封侯,用兵不拘一格战果辉煌,但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霍去病封侯,古代名人对霍去病评价,历史最强武将霍去病

    霍去病是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 ,他的生长环境使他年少时便有接触军事知识的优势,他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由于这样的家境,他年少时便受到卫青的教育,同时,还得到汉武帝的培养。虽然说霍去病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而且他年轻时根本就不知道父亲是谁,但是

  • 除了五虎将和魏延外,都说李严是蜀国第七名将,此人表示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蜀国李严真实历史,李严和魏延哪个厉害,李严简介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描写中,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组成的蜀国五虎将可谓赚足了人气。经过罗贯中老板那妙笔生花般的大笔一挥,蜀国五虎将的风头盖过了魏国五子良将,压倒了吴国十二虎臣,基本上熟悉演义的人们只看到了五虎将的光辉,往往忽略了其他猛将的英勇。其实人少地穷的蜀国人才凋零,除了五虎将和魏延以

  • 蜀汉重臣蒋琬的两个表弟:一个逼退曹魏十万大军,一个却投效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蒋琬表弟,三国中的蒋琬,蒋琬三国人物简介

    位高权重的蒋琬共有两个表弟,一个叫做刘敏,一个叫做潘濬。其中,前者作为蜀汉将领活跃,曾协助镇北大将军王平镇守汉中,逼退曹魏大将军曹爽率领的十万大军;然而,后者却在荆州陷落后投效东吴,并在孙权称帝后官拜少府、太常,封刘阳侯。蒋琬生于零陵郡湘乡县,也就是今天的湖南省湘乡市一带,而表弟刘敏生于同郡的泉陵县

  • 王允是什么人?成功杀死董卓后,为什么不能中兴大汉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接下来,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具体情况。 名门望族,达官显贵。 王允可谓是出身高贵,他的王氏家族是有名的太原王氏,家族世代官宦,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很高。王允本人也是天资聪慧、满腹经纶,年纪轻轻便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子。举孝廉后成为郡吏,秉公为官,一路高升,直至司徒。 诛杀董卓,汉室有望。 董卓

  • 曹操俘获马超妻子后,为何没占为己有,而是一反常态赏赐给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真实的马超追曹操,曹操和马超的故事,曹操攻打马超完整版

    曹操在这方面不是没有吃过亏,公元197年,曹操领兵讨伐张绣,张绣主动投降让曹操捡了个大便宜,没想到曹操却霸占了张绣的婶娘邹夫人,这让张绣怒不可遏,当即带领手下兵马偷袭曹营,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大将典韦击杀。可见,“色”字头上一把刀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曹操也不是什么女子都会霸占,比如在得到马

  • 东汉皇帝,死后为何被葬入太监墓中?悲惨的结局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汉被太监毒死的皇帝,东汉皇帝死后葬在哪里,东汉皇帝都是怎样死的

    消息传来,何进的部下袁术等怒了,他们带领本部人马,闯入宫中,见了太监就杀。太监们自然是抵挡不住的,于是谎称何进的部下谋反,然后半胁迫地带着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刘协和省内官属,从天桥阁道逃走了。据《后汉书》记载,这何太后后来被尚书所救,其他人则被张让等人胁迫着,东躲西藏。关键时刻,董卓来到了洛阳。据《

  • 古代也分西汉、东汉、北宋、南宋吗?其实不分,都是后人叫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宋和北宋的历史,西汉和宋朝相隔多少年,北宋多少年南宋多少年

    其实,东、南、西、北这些都是前缀,而且是后人加上去的,在当时并没有那样的称呼,目的是为了区分相同国号的不同朝代。比如西汉跟东汉,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朝代为“汉朝”,王莽的新莽政权被推翻以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朝代同样叫作“汉朝”,因为刘秀出身贵族,是刘邦的后裔,所以他延用了“汉朝”这一名称,以此来表示自

  • 汉朝皇帝谥号2字,明朝17字,清朝23字,字数为何越到后面越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汉皇帝谥号一览表,汉朝所有皇帝谥号,汉朝历代皇帝谥号大全

    庙号是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按照“祖有功宗有德”标准,一般开国皇帝是祖,后继之君有功德者为宗。在周朝和秦朝时期被废止,自汉朝开始恢复起用,从此一直延用了两千年之久。谥号起源于西周,是古代皇帝,还有诸侯和文臣武将等社会地位极高的人物死后,根据其一生功过给予或褒或贬评价

  • 曹操十分惜才,甚至重用了杀子仇人,只因他决定了官渡之战的胜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惜才,曹操袁绍官渡决战视频,曹操惜才的故事200字

    三国时期的曹操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一位历史人物了。在历史上,曹操的功绩肯定是有的。当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变相的保护了汉献帝,不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名声可是不怎么样的。不过现如今的人们对曹操的看法不一。很多人都认为曹操是属于枭雄的,绝不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汉贼”。这样发看法在很多人心中都有

  • 曹操想上位却被阻止,曹丕改一制度,世族纷纷支持曹丕篡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让曹丕上位,曹操传位曹丕完整版,曹操不死曹丕会篡位吗

    曹操的用人制度“唯才是用”曹操举兵之时还是比较弱的,而且也没什么竞争力。因为曹操出身于宦官家庭,在士大夫的眼里他的地位非常低。但是当时的乔玄认为他是个大人物,何颙评价他是安定汉朝的大才,许劭更是评价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三位名士的评价让曹操的地位大大提高,但是东汉末期非常重视出身,这些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