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俘获马超妻子后,为何没占为己有,而是一反常态赏赐给别人?

曹操俘获马超妻子后,为何没占为己有,而是一反常态赏赐给别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06 更新时间:2024/1/1 1:28:17

曹操在这方面不是没有吃过亏,公元197年,曹操领兵讨伐张绣张绣主动投降让曹操捡了个大便宜,没想到曹操却霸占了张绣的婶娘邹夫人,这让张绣怒不可遏,当即带领手下兵马偷袭曹营,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大将典韦击杀。

可见,“色”字头上一把刀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曹操也不是什么女子都会霸占,比如在得到马超的妻子后就没有下手,反而将其赏赐给了部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曹操和马超的恩怨

公元208年,马超之父马腾应曹操征召入朝为官,并携整个家族居住于邺城,而马超则被封为偏将军,统领马腾旧部。三年后,曹操西出讨伐汉中张鲁,但马超、韩遂等关中将领认为曹操是以攻打张鲁为借口,攻伐关中,于是马超、韩遂等人组成联军起兵抗曹。

曹操打败马超等关中联军,平定关中后,曹操因痛恨马超的背叛而将马腾及其族人悉数诛杀,所以说,马超对曹操恨之入骨:

夏,五月,癸未,诛卫尉马腾,夷三族。

此后,马超不断在陇右给曹操制造麻烦,公元213年,马超得到张鲁的援助,遂领兵攻凉州,而凉州刺史及太守见无援军便不顾参军杨阜的劝谏,直接打开城门迎接马超入城,结果马超杀死两人,自封征西将军。

杨阜对马超杀害州将颇有不满,于是联合抚夷将军姜叙、内应赵衢、梁宽等人起兵反叛,马超听到这一消息后大怒,内应赵衢便撺掇马超亲自领兵出冀城攻伐叛军。

马超不知有诈,果然亲自领兵攻打被姜叙占领的卤城,结果不仅没有攻下卤城,在返回冀城时,赵衢、梁宽两人还关闭城门不让其进城,而马超妻子杨氏及儿女也被两人尽数诛杀。

马超进退两难,无奈之下只能领兵进驻历城,但没多久又被追赶到此的杨阜击败,马超见陇右已经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只好南行投奔汉中张鲁。

曹操将马超妻子赏给阎圃

起初,张鲁为了拉拢马超还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被亲信劝阻后也就不了了之,马超虽然未能娶到张鲁的女儿,但也娶了当地大族董氏的女儿为妻,不久后,董氏为马超生下一子,名为马秋

在张鲁的地盘上,马超过得很不如意,一方面张鲁对他并不信任,防范有加,另一方面,张鲁手下的将领忌惮马超的才能,想方设法要加害他,在种种因素影响下,马超在借兵攻打凉州未果后,果断离开了张鲁,转而投入刘备帐下。

马超投奔刘备时,并未将汉中的庶妻董氏以及儿子一同带走,因此后来汉中到了曹操手中时,马超的妻儿也一同被曹操拿下了。

按照曹操的“本性”,一般俘获的敌将妻女都会被其纳入后宫,但对于马超的妻子董氏,曹操却并没有这样做,反而将其赏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阎圃:

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张鲁。鲁败,曹公得之,以董赐阎圃,以秋付鲁,鲁自手杀之。

那么阎圃是何许人也,曹操为何要将董氏赏赐给他呢?

阎圃这个人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三国演义》中,都是一个不足为道的小角色,但在《三国志》记载中,他为主公张鲁提出的两条建议,却令张鲁受益匪浅,后来更是因功被曹操封为侯爵。

第一条建议出现在张鲁占据汉中后想要自称汉宁王时。当时有人在地中挖出了一枚玉印,众人认为这是大吉之兆,便想尊张鲁为汉宁王,张鲁心中自然也想称王,但阎圃的话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上匡天子,则为桓、文,次及窦融,不失富贵。今承制署置,势足斩断,不烦於王。愿且不称,勿为祸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汉中这个地方易守难攻、人口众多,掌握了汉中怎么也能成就一番霸业,最次也是成为窦融这样的顶尖贵族,于是阎圃就劝张鲁不要称王当出头鸟,避免引来祸患。

曹操没将董氏占为己有的原因

阎圃的建议极具先见之明,袁术迫切称帝的下场就无比凄惨,被天下诸侯联合打压,最终身死国灭。

第二条建议则出现在张鲁仓促决定投降曹操时。张鲁在汉中低调发展时,天下局势发生了重大改变,曹操占据北方、孙权雄踞江东,而刘备也抢了刘璋的地盘,张鲁眼看天下之主就要从这三方势力中产生,便决定投降实力最强大的曹操。

阎圃此时又站出来劝张鲁不要着急,如果赶着去投降,怎么得到曹操的重视呢?不如先去巴中发展,等曹操攻打时再投降,地位必将不同:

圃又曰:"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

张鲁一听有道理,便按照阎圃的建议行事,后来张鲁投降曹操时,果然令曹操欢喜非常,封张鲁为阆中侯,邑万户,要知道当时曹操自己的食邑也不过是这个数,可见阎圃的建议对张鲁有多大帮助。

而曹操将马超的妻子董氏赏赐给阎圃,未免没有奖励功臣的意思在里面,毕竟张鲁投降,阎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举也是为了向其他人表示自己对功臣向来厚道,跟着他曹操办事,荣华富贵、香车美女都会有!

其次,曹操没有霸占董氏可能也是因为曹操年龄大了,毕竟曹操讨伐张鲁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各方面机能已经不能与年轻时相提并论,在这种状态下,有心无力才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当然,曹操此举也有可能是为了羞辱马超,认为马超此时的地位已经不值一提……

结语

曹操被称为奸雄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的一举一动仿佛都蕴含深意,在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称帝时,阎圃就鼎力支持,可见曹操当初将董氏赏赐给阎圃还是有作用的,最起码赢得了阎圃对曹魏的忠心。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东汉皇帝,死后为何被葬入太监墓中?悲惨的结局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汉被太监毒死的皇帝,东汉皇帝死后葬在哪里,东汉皇帝都是怎样死的

    消息传来,何进的部下袁术等怒了,他们带领本部人马,闯入宫中,见了太监就杀。太监们自然是抵挡不住的,于是谎称何进的部下谋反,然后半胁迫地带着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刘协和省内官属,从天桥阁道逃走了。据《后汉书》记载,这何太后后来被尚书所救,其他人则被张让等人胁迫着,东躲西藏。关键时刻,董卓来到了洛阳。据《

  • 古代也分西汉、东汉、北宋、南宋吗?其实不分,都是后人叫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宋和北宋的历史,西汉和宋朝相隔多少年,北宋多少年南宋多少年

    其实,东、南、西、北这些都是前缀,而且是后人加上去的,在当时并没有那样的称呼,目的是为了区分相同国号的不同朝代。比如西汉跟东汉,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朝代为“汉朝”,王莽的新莽政权被推翻以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朝代同样叫作“汉朝”,因为刘秀出身贵族,是刘邦的后裔,所以他延用了“汉朝”这一名称,以此来表示自

  • 汉朝皇帝谥号2字,明朝17字,清朝23字,字数为何越到后面越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汉皇帝谥号一览表,汉朝所有皇帝谥号,汉朝历代皇帝谥号大全

    庙号是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按照“祖有功宗有德”标准,一般开国皇帝是祖,后继之君有功德者为宗。在周朝和秦朝时期被废止,自汉朝开始恢复起用,从此一直延用了两千年之久。谥号起源于西周,是古代皇帝,还有诸侯和文臣武将等社会地位极高的人物死后,根据其一生功过给予或褒或贬评价

  • 曹操十分惜才,甚至重用了杀子仇人,只因他决定了官渡之战的胜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惜才,曹操袁绍官渡决战视频,曹操惜才的故事200字

    三国时期的曹操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一位历史人物了。在历史上,曹操的功绩肯定是有的。当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变相的保护了汉献帝,不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名声可是不怎么样的。不过现如今的人们对曹操的看法不一。很多人都认为曹操是属于枭雄的,绝不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汉贼”。这样发看法在很多人心中都有

  • 曹操想上位却被阻止,曹丕改一制度,世族纷纷支持曹丕篡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让曹丕上位,曹操传位曹丕完整版,曹操不死曹丕会篡位吗

    曹操的用人制度“唯才是用”曹操举兵之时还是比较弱的,而且也没什么竞争力。因为曹操出身于宦官家庭,在士大夫的眼里他的地位非常低。但是当时的乔玄认为他是个大人物,何颙评价他是安定汉朝的大才,许劭更是评价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三位名士的评价让曹操的地位大大提高,但是东汉末期非常重视出身,这些评

  • 曹操为了控制住汉献帝,使出了这么一个手段,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被吕布杀死之后,天下陷入了群雄逐鹿的局面,谁都想吞并对方壮大自己的实力,然而真正分得天下的只有曹操,刘备和孙权,其中曹操的势力最大。曹操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得到汉献帝之后,洛阳城被焚毁之后,汉献帝四处漂泊,各诸侯都不待见他,只有曹操愿意接纳他,这是因为曹操明白只有汉献帝在自己的身边,他才可以挟天子以

  • 曹丕留下的四位托孤大臣:两位宗室,两位士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丕的托孤大臣,曹丕托孤四位大臣排序,曹丕身边的四大名臣

    公元226年,曹丕临终之际,为太子曹叡指定了四位托孤大臣。同年6月,曹丕去世。为了确保曹叡顺利执掌大权,曹丕选择的这四位大臣,可谓非常有讲究,其中两位是宗室武将,两位是出自士族的大臣,也即他们之间很难抱团,以此互相制衡。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四位托孤大臣。一、陈群陈群出自汉末至魏晋时期的望族“颍

  • 陆逊在三国本是无名之辈,因为战胜关羽而闻名,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和陆逊军事才能谁强,陆逊为什么恨关羽,关羽陆逊谁厉害

    关羽一向对士兵很好,但是却看不起士大夫阶层,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人生最后的这场败仗,就是由他看不起的士大夫一手主持和执行的。这个原本不起眼的东吴士族就是陆逊,后来被孙权给予极度尊荣的东吴上大将军和丞相。陆逊是如何从一个有名望的读书人一步步成为东吴将军和丞相的?他的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1、出自江东大族陆

  • 韩信拿下赵地张耳被封王,韩信拿下齐地求封假王,为何就不妥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耳为什么可以封王,韩信讨封齐王,韩信之死与讨封齐王有关吗

    也就是说,张耳名义上和韩信一起平定赵地,实际上基本上是靠韩信的雄韬伟略才拿下赵地,张耳则在韩信平定赵地后捡了个大便宜,成了赵王。拿下赵地之后,韩信又凭一纸书信降服了燕王臧荼,又在汉齐达成联盟之际发兵攻齐,拿下齐地后,韩信为自己请封假齐王,理由跟为张耳请封赵王时的一样,都是要镇服其国。韩信子晴为假齐王

  • 曹操的大女婿,演义中被丑化为草包,真相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的七个女婿,三国演义为什么要丑化曹操,曹操的女婿有多厉害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夏侯楙性子急,又很吝啬,虽然掌握兵权,但从未带兵临阵。蜀汉丞相诸葛亮伐魏,夏侯楙自请出征,魏明帝以他为大都督,调关西诸路军马二十余万,来敌蜀军。此战,夏侯懋指挥三军把赵云逼到绝境,后被诸葛亮设计击败,损失数名将领、连失三郡,并误使姜维投蜀。夏侯楙率败兵投羌胡,至此羞惭不回。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