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东、南、西、北这些都是前缀,而且是后人加上去的,在当时并没有那样的称呼,目的是为了区分相同国号的不同朝代。比如西汉跟东汉,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朝代为“汉朝”,王莽的新莽政权被推翻以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朝代同样叫作“汉朝”,因为刘秀出身贵族,是刘邦的后裔,所以他延用了“汉朝”这一名称,以此来表示自己政权跟地位的合法性,都叫汉朝,这在当时是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到了后世,尤其是史学家们在追述记载这两个朝代各自发生的事情时就犯了难,因为都是“汉朝”,难免会出现表述不清、弄混的情况,于是人们就以都城的地理位置进行区分,刘邦的汉朝定都长安,而刘秀的汉朝定都洛阳,长安又在洛阳的西边,所以人们就把刘邦建立的汉朝叫作西汉,把刘秀建立的汉朝叫作东汉,此外,人们还以建立的时间先后来进行区分,把刘邦建立的汉朝叫作前汉,把刘秀建立的汉朝叫作后汉。到了三国时期,刘备也建立了一个朝代叫作汉,这次既不能以都城位置区分,也不能以时间区分,人们就以政权所在地即蜀地作为前缀,称之为蜀汉。
所以,从西汉跟东汉以及蜀汉扩展开来,其他朝代的叫法也大抵是如此。比如晋武帝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建立晋朝后定都洛阳,后来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夹击下,定都洛阳的晋朝灭亡了,宗室司马睿在大臣的保护下逃到南方称帝,定都南京,也叫晋朝,因为洛阳在南京的西边,按照都城位置的区分,便把定都在洛阳的晋朝叫作西晋,定都在南京的晋朝叫作东晋。那为什么不叫北晋跟南晋呢?有人认为这还有“东吴西蜀”的说法在里头,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吴国定都南京,被称作东吴,所以人们便将不久之后定都在这里的晋朝称之为东晋了。
还有北宋跟南宋。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定都在开封,后来,靖康之难发生,宋徽宗跟宋钦宗被俘,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方被拥立为皇帝,定都杭州,仍然叫宋朝,因为开封在杭州的北边,所以人们便把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叫作北宋,将赵构建立的宋朝叫作南宋。
各位亲爱的读者,现在你们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