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也分西汉、东汉、北宋、南宋吗?其实不分,都是后人叫出来的

古代也分西汉、东汉、北宋、南宋吗?其实不分,都是后人叫出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6 更新时间:2024/1/19 12:54:19

其实,东、南、西、北这些都是前缀,而且是后人加上去的,在当时并没有那样的称呼,目的是为了区分相同国号的不同朝代。比如西汉跟东汉,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朝代为“汉朝”,王莽的新莽政权被推翻以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朝代同样叫作“汉朝”,因为刘秀出身贵族,是刘邦的后裔,所以他延用了“汉朝”这一名称,以此来表示自己政权跟地位的合法性,都叫汉朝,这在当时是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到了后世,尤其是史学家们在追述记载这两个朝代各自发生的事情时就犯了难,因为都是“汉朝”,难免会出现表述不清、弄混的情况,于是人们就以都城的地理位置进行区分,刘邦的汉朝定都长安,而刘秀的汉朝定都洛阳,长安又在洛阳的西边,所以人们就把刘邦建立的汉朝叫作西汉,把刘秀建立的汉朝叫作东汉,此外,人们还以建立的时间先后来进行区分,把刘邦建立的汉朝叫作前汉,把刘秀建立的汉朝叫作后汉。到了三国时期,刘备也建立了一个朝代叫作汉,这次既不能以都城位置区分,也不能以时间区分,人们就以政权所在地即蜀地作为前缀,称之为蜀汉。

所以,从西汉跟东汉以及蜀汉扩展开来,其他朝代的叫法也大抵是如此。比如晋武帝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建立晋朝后定都洛阳,后来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夹击下,定都洛阳的晋朝灭亡了,宗室司马睿在大臣的保护下逃到南方称帝,定都南京,也叫晋朝,因为洛阳在南京的西边,按照都城位置的区分,便把定都在洛阳的晋朝叫作西晋,定都在南京的晋朝叫作东晋。那为什么不叫北晋跟南晋呢?有人认为这还有“东吴西蜀”的说法在里头,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吴国定都南京,被称作东吴,所以人们便将不久之后定都在这里的晋朝称之为东晋了。

还有北宋跟南宋。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定都在开封,后来,靖康之难发生,宋徽宗跟宋钦宗被俘,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方被拥立为皇帝,定都杭州,仍然叫宋朝,因为开封在杭州的北边,所以人们便把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叫作北宋,将赵构建立的宋朝叫作南宋。

各位亲爱的读者,现在你们知道了吗?

更多文章

  • 汉朝皇帝谥号2字,明朝17字,清朝23字,字数为何越到后面越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汉皇帝谥号一览表,汉朝所有皇帝谥号,汉朝历代皇帝谥号大全

    庙号是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按照“祖有功宗有德”标准,一般开国皇帝是祖,后继之君有功德者为宗。在周朝和秦朝时期被废止,自汉朝开始恢复起用,从此一直延用了两千年之久。谥号起源于西周,是古代皇帝,还有诸侯和文臣武将等社会地位极高的人物死后,根据其一生功过给予或褒或贬评价

  • 曹操十分惜才,甚至重用了杀子仇人,只因他决定了官渡之战的胜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惜才,曹操袁绍官渡决战视频,曹操惜才的故事200字

    三国时期的曹操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一位历史人物了。在历史上,曹操的功绩肯定是有的。当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变相的保护了汉献帝,不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名声可是不怎么样的。不过现如今的人们对曹操的看法不一。很多人都认为曹操是属于枭雄的,绝不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汉贼”。这样发看法在很多人心中都有

  • 曹操想上位却被阻止,曹丕改一制度,世族纷纷支持曹丕篡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让曹丕上位,曹操传位曹丕完整版,曹操不死曹丕会篡位吗

    曹操的用人制度“唯才是用”曹操举兵之时还是比较弱的,而且也没什么竞争力。因为曹操出身于宦官家庭,在士大夫的眼里他的地位非常低。但是当时的乔玄认为他是个大人物,何颙评价他是安定汉朝的大才,许劭更是评价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三位名士的评价让曹操的地位大大提高,但是东汉末期非常重视出身,这些评

  • 曹操为了控制住汉献帝,使出了这么一个手段,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被吕布杀死之后,天下陷入了群雄逐鹿的局面,谁都想吞并对方壮大自己的实力,然而真正分得天下的只有曹操,刘备和孙权,其中曹操的势力最大。曹操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得到汉献帝之后,洛阳城被焚毁之后,汉献帝四处漂泊,各诸侯都不待见他,只有曹操愿意接纳他,这是因为曹操明白只有汉献帝在自己的身边,他才可以挟天子以

  • 曹丕留下的四位托孤大臣:两位宗室,两位士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丕的托孤大臣,曹丕托孤四位大臣排序,曹丕身边的四大名臣

    公元226年,曹丕临终之际,为太子曹叡指定了四位托孤大臣。同年6月,曹丕去世。为了确保曹叡顺利执掌大权,曹丕选择的这四位大臣,可谓非常有讲究,其中两位是宗室武将,两位是出自士族的大臣,也即他们之间很难抱团,以此互相制衡。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四位托孤大臣。一、陈群陈群出自汉末至魏晋时期的望族“颍

  • 陆逊在三国本是无名之辈,因为战胜关羽而闻名,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和陆逊军事才能谁强,陆逊为什么恨关羽,关羽陆逊谁厉害

    关羽一向对士兵很好,但是却看不起士大夫阶层,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人生最后的这场败仗,就是由他看不起的士大夫一手主持和执行的。这个原本不起眼的东吴士族就是陆逊,后来被孙权给予极度尊荣的东吴上大将军和丞相。陆逊是如何从一个有名望的读书人一步步成为东吴将军和丞相的?他的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1、出自江东大族陆

  • 韩信拿下赵地张耳被封王,韩信拿下齐地求封假王,为何就不妥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耳为什么可以封王,韩信讨封齐王,韩信之死与讨封齐王有关吗

    也就是说,张耳名义上和韩信一起平定赵地,实际上基本上是靠韩信的雄韬伟略才拿下赵地,张耳则在韩信平定赵地后捡了个大便宜,成了赵王。拿下赵地之后,韩信又凭一纸书信降服了燕王臧荼,又在汉齐达成联盟之际发兵攻齐,拿下齐地后,韩信为自己请封假齐王,理由跟为张耳请封赵王时的一样,都是要镇服其国。韩信子晴为假齐王

  • 曹操的大女婿,演义中被丑化为草包,真相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的七个女婿,三国演义为什么要丑化曹操,曹操的女婿有多厉害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夏侯楙性子急,又很吝啬,虽然掌握兵权,但从未带兵临阵。蜀汉丞相诸葛亮伐魏,夏侯楙自请出征,魏明帝以他为大都督,调关西诸路军马二十余万,来敌蜀军。此战,夏侯懋指挥三军把赵云逼到绝境,后被诸葛亮设计击败,损失数名将领、连失三郡,并误使姜维投蜀。夏侯楙率败兵投羌胡,至此羞惭不回。值得

  • 三国袁绍传:含着金饽饽出生,却含着土饽饽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梦归秋辰:第447期)如果我问:谁是三国里的人脉之王呢?那么答案肯定是袁绍,身为汝南世家的袁绍,家族有三人位于三公之列。袁绍的父亲袁隆是大汉朝的司空,他的叔父袁隗是朝廷的司徒。袁绍因为长得人高马大且英武不凡,于是就被过继给了伯父袁成。袁绍我们用罗贯中的话说:“袁本初,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因

  • 曹操为何始终没有称帝?不是他不想,这三大原因说得最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刀兵四起。曹操散家资聚兵破黄巾军后,凭借其雄才大略“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广罗天下贤才俊杰。曹操对内剿灭袁绍、吕布、韩遂等大小军阀,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使得飘摇欲坠东汉政权度过了最后一段平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