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了控制住汉献帝,使出了这么一个手段,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曹操为了控制住汉献帝,使出了这么一个手段,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97 更新时间:2024/1/3 2:02:57

董卓吕布杀死之后,天下陷入了群雄逐鹿的局面,谁都想吞并对方壮大自己的实力,然而真正分得天下的只有曹操刘备孙权,其中曹操的势力最大。曹操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得到汉献帝之后,洛阳城被焚毁之后,汉献帝四处漂泊,各诸侯都不待见他,只有曹操愿意接纳他,这是因为曹操明白只有汉献帝在自己的身边,他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也是一个聪明人,他看得出曹操的用意,他希望通过一些手段来推翻曹操的控制。曹操何许人也,他当然明白汉献帝是不会老老实实听自己话的,于是为了能够死死地控制住汉献帝,曹操特意从自己的女儿入手。他首先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汉献帝为妃,随后又污蔑皇后与下属通奸,不顾皇后已有身孕,执意将皇后处死。皇后一死,曹操的大女儿便被立为新皇后,这样一来,汉献帝在曹操面前就彻底没有任何隐私可言了,因为就连他枕边之人都是曹操的亲信。

曹操不仅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汉献帝,他甚至还将自己的七个女儿全都嫁给了汉献帝,这对于汉献帝而言无异于一种精神上的折磨,自己不仅要防着曹操,还要防着自己的女人。汉献帝对曹操的命令不敢违背,其实他明白,即使自己违背也无济于事,因为还有曹操的女儿们,他们会执行曹操的命令,将所有事情办好,即使没有自己也一样。

汉献帝对曹操的女儿并非没有感情,但这种感情只是日久深情,是在他放弃了反抗之后产生的。在曹操的女儿们看来,如果没有曹操当年收留汉献帝,他不可能活到现在,更不会坐上天子的宝座。当然了对于曹操而言,最重要的是权力,毕竟在那个乱世,什么君臣之道都不再重要,如何能够获得更多的地盘和兵马,扩大自己的实力才是王道。历史就是这样,身处乱世之中的汉献帝是最悲惨的,但这就是作为末代皇帝的命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丕留下的四位托孤大臣:两位宗室,两位士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丕的托孤大臣,曹丕托孤四位大臣排序,曹丕身边的四大名臣

    公元226年,曹丕临终之际,为太子曹叡指定了四位托孤大臣。同年6月,曹丕去世。为了确保曹叡顺利执掌大权,曹丕选择的这四位大臣,可谓非常有讲究,其中两位是宗室武将,两位是出自士族的大臣,也即他们之间很难抱团,以此互相制衡。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四位托孤大臣。一、陈群陈群出自汉末至魏晋时期的望族“颍

  • 陆逊在三国本是无名之辈,因为战胜关羽而闻名,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和陆逊军事才能谁强,陆逊为什么恨关羽,关羽陆逊谁厉害

    关羽一向对士兵很好,但是却看不起士大夫阶层,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人生最后的这场败仗,就是由他看不起的士大夫一手主持和执行的。这个原本不起眼的东吴士族就是陆逊,后来被孙权给予极度尊荣的东吴上大将军和丞相。陆逊是如何从一个有名望的读书人一步步成为东吴将军和丞相的?他的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1、出自江东大族陆

  • 韩信拿下赵地张耳被封王,韩信拿下齐地求封假王,为何就不妥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耳为什么可以封王,韩信讨封齐王,韩信之死与讨封齐王有关吗

    也就是说,张耳名义上和韩信一起平定赵地,实际上基本上是靠韩信的雄韬伟略才拿下赵地,张耳则在韩信平定赵地后捡了个大便宜,成了赵王。拿下赵地之后,韩信又凭一纸书信降服了燕王臧荼,又在汉齐达成联盟之际发兵攻齐,拿下齐地后,韩信为自己请封假齐王,理由跟为张耳请封赵王时的一样,都是要镇服其国。韩信子晴为假齐王

  • 曹操的大女婿,演义中被丑化为草包,真相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的七个女婿,三国演义为什么要丑化曹操,曹操的女婿有多厉害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夏侯楙性子急,又很吝啬,虽然掌握兵权,但从未带兵临阵。蜀汉丞相诸葛亮伐魏,夏侯楙自请出征,魏明帝以他为大都督,调关西诸路军马二十余万,来敌蜀军。此战,夏侯懋指挥三军把赵云逼到绝境,后被诸葛亮设计击败,损失数名将领、连失三郡,并误使姜维投蜀。夏侯楙率败兵投羌胡,至此羞惭不回。值得

  • 三国袁绍传:含着金饽饽出生,却含着土饽饽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梦归秋辰:第447期)如果我问:谁是三国里的人脉之王呢?那么答案肯定是袁绍,身为汝南世家的袁绍,家族有三人位于三公之列。袁绍的父亲袁隆是大汉朝的司空,他的叔父袁隗是朝廷的司徒。袁绍因为长得人高马大且英武不凡,于是就被过继给了伯父袁成。袁绍我们用罗贯中的话说:“袁本初,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因

  • 曹操为何始终没有称帝?不是他不想,这三大原因说得最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刀兵四起。曹操散家资聚兵破黄巾军后,凭借其雄才大略“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广罗天下贤才俊杰。曹操对内剿灭袁绍、吕布、韩遂等大小军阀,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使得飘摇欲坠东汉政权度过了最后一段平静的日子

  • 三国:谈谈司马懿的名望,他生前为何不接受丞相之位和九锡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丞相,司马懿怎么统治三国的,司马懿在三国地位

    司马懿,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其孙司马炎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两代三人打下的基础下,篡夺曹魏江山,建立晋朝,故而,司马懿被称为晋朝的实际奠基人。晋朝消亡之后至今,司马懿在各种官方及民间的评价中,均不太正面,如唐人编纂《晋书》时,评价“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用一个常见的词汇来代表司马懿的话,就

  • 东吴最能打的十位武将,第9击杀两位蜀汉五虎将,第1实力堪比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东吴十大最强武将,三国东吴后期十大猛将,东吴的八大猛将都有谁

    丁奉是东吴的元老级武将,他一生历经孙坚、孙策、孙权、孙皓四位东吴之主,可谓劳苦功高。丁奉在猛将如云的三国前期并不显眼,赵云去东吴接应诸葛亮时,江上射帆,一箭吓得丁奉落荒而逃。但在三国后期,丁奉的表现堪称精彩。“雪中奋短兵”,丁奉率领三千东吴健儿,卸去盔甲,手持短刀,在大雪中突袭曹军大营,斩杀敌军五千

  • 狄仁杰不畏权势能屈能伸且知人善任,但在为武将方面则并非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狄仁杰的知人善任,狄仁杰的主要政绩,狄仁杰一生重要事迹

    狄仁杰很聪明,这种聪明不仅体现在他处理国事上,更体现在他为人处世上。宦海沉浮数十年,在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为官,却能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已是极为难得,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兢兢业业,不畏权势狄仁杰对待工作绝对算得上兢兢业业,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升任

  • 东汉时少数民族逐渐内迁,晋朝对少数民族的压迫酿成五胡乱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五胡内迁的详细原因,东汉后期少数民族,东汉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

    比如被女真灭亡的北宋,满朝王公贵族、公主帝姬、皇后贵妃尽皆被乱军所俘,受尽屈辱;比如被元蒙灭亡的南宋,十万军民崖山跳海壮烈殉国……而西晋被匈奴灭亡时,当时中原华夏的土地上,可不止匈奴一种胡人,还有鲜卑、羯族、氐族、羌族等多达十余个胡族,所以当时场景之惨烈程度便不难想象。西晋的灭亡,直接开启了汉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