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一向对士兵很好,但是却看不起士大夫阶层,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人生最后的这场败仗,就是由他看不起的士大夫一手主持和执行的。
这个原本不起眼的东吴士族就是陆逊,后来被孙权给予极度尊荣的东吴上大将军和丞相。
陆逊是如何从一个有名望的读书人一步步成为东吴将军和丞相的?他的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
1、出自江东大族
陆逊是吴郡(现在的江苏苏州)吴人,他所在的陆家早在东汉时期就是江东大族,其祖父和父亲曾经掌管京城及九江的军队。
影视形象
陆逊少年丧父,他跟随在庐江做太守的从祖父陆康长大。
虽然陆逊后来跟随孙权,但是在陆康担任庐江太守的时候,陆家和孙家却是战场上势同水火的敌人:公元194年年初,孙权的哥哥孙策接受袁术的命令攻打庐江,把庐江城整整包围了两年,一直到城中粮草断绝城池才被攻陷。
城破之后,70岁高龄的陆康病逝。在整整两年的围城期间,陆氏宗族死伤过半,陆逊和小叔叔陆绩因为被陆康提早送回吴郡才幸免于难。
陆家和孙家的恩怨不过才刚刚开始。
2、深得孙权重视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身亡,19岁的孙权接替哥哥的职位,担任讨虏将军,驻守吴郡,掌管江东。
孙权知道人才的重要,他广泛招纳贤才,很多江东名士,如诸葛瑾、鲁肃、顾雍等人都前去投奔,21岁的陆逊和叔叔陆绩也被孙权招致麾下。
孙权的影视形象
到了孙权的将军幕府之后,陆逊先后担任东、西曹为令史,主要负责文秘工作。
陆逊和陆绩都以“博览群书”闻名,看起来更像是学问深厚的儒生,不像是能够领兵作战的将领,但是陆逊很快就给孙权带来了惊喜。
孙氏初定江东,会稽、鄱阳等地先后有山贼作乱,这些山贼在当地盘桓多年,影响很大,连官府都拿他们没办法。
陆逊听说之后,马上召集兵士准备征讨,很快他就聚集起两千余人。陆逊先去平定了会稽的山贼,然后又配合奋武将军贺齐征讨鄱阳的贼众,斩首数千人,鄱阳的山贼也被平定。
接连立下战功之后,孙权见识了陆逊的军事才能,对此大为赞赏,他先是升任陆逊为定威校尉,然后把孙策的女儿许配给他,陆逊成为孙权的侄女婿。
3、关羽轻敌
公元219年,关羽率军从荆州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和樊城,把曹操的大将曹仁围困在樊城。
曹操派大将于禁前去救援曹仁,结果正赶上连绵十几天的大雨,于禁的三万大军都被洪水所淹,于禁不得已只好投降关羽。
曹操的影视形象
救援非但没有成功,反倒送上几万大军,曹仁继续被困在樊城,关羽声威大震。
危急时刻,有人向曹操献计:孙权一定不想看到关羽强大,可以派人去劝说孙权,让他从背后攻击关羽,樊城之围自解。
曹操欣然同意,果然派人去游说孙权。
早在此之前,孙权曾经派人去向关羽求亲,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这显然是孙权向刘备蜀汉政权示好、欣赏关羽英雄豪杰的表示。按常理说,孙权是镇守一方的诸侯,无论地位、权势还是家族背景,看起来都无可挑剔,无论于公于私关羽都应该认真考虑,即便认为双方不合适,也完全可以婉言谢绝,以不影响双方关系为前提。
可是,关羽非但没有答应亲事,反倒将孙权的使者辱骂一通。孙权热乎乎的小脸瞬间被打得火辣辣,虽然当时没有任何举动,但是从此却怀恨在心。
此时曹操派人前来游说孙权,孙权当即答应。
镇守陆口的是东吴都督吕蒙,他向孙权献计:现在关羽虽然攻打曹魏,但是他后方还留有不少兵马,显然是防备我方进攻,不如我暂且以养病为名,带一部分兵士回建业,好让关羽放松警惕。等他撤掉守兵之后,我们就可以乘虚而入。
孙权答应,于是发布诏令公开召回吕蒙。
此时陆逊正在芜湖驻守,吕蒙经过芜湖的时候,陆逊前去拜见,把自己思谋的计策向吕蒙全盘托出,恰好与吕蒙和孙权的计划不谋而合。吕蒙回到建业之后,马上向孙权推荐陆逊代替自己驻守陆口。
在三个人的筹划下,陆逊被拜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镇守陆口。
此前,在别人眼中,陆逊只是一位以“博览群书”出名的儒生,关羽最看不起的恰恰是这样的人。当关羽听说由陆逊代替吕蒙之后,对东吴的实力更加轻视,他迅速把守卫后方的兵士调往樊城,荆州一时守卫空虚。
4、计取荆州
和关羽轻视自己的态度恰恰相反,陆逊到达陆口之后,马上写信表达对关羽“由衷的崇拜之情”。在信中,陆逊就像无比忠诚的粉丝一样,大加赞颂关羽以往的功绩,同时把自己贬低得像地上的微尘。
关羽更加得意,从此对陆逊不加防备。
关羽的影视形象
关羽万万没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轻敌,最终导致了“大意失荆州”的败局。
实际上,当时在关羽背后打小算盘的并不只是东吴的外患,蜀军内部也不是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关羽的傲慢让部下不满,尤其是镇守江陵和公安的将领,麋芳和士仁。麋芳是跟随刘备多年的老将,这次他和士仁一起为关羽供应粮草,因为供应不及时被关羽训斥,麋芳和士仁因此而心存怨言。
蜀军内部的分歧被陆逊打探得一清二楚,经过孙权的安排后,东吴派人诱降麋芳和士仁。二人惧怕关羽归来后的责罚,居然真的不战而降。
关羽的大后方,包括江陵和公安都落入东吴手中。
关羽闻讯后匆忙从前线撤军,兵力空虚的荆州等地已经先后被东吴攻陷。
关羽无处落脚,只好领兵退守麦城,当年十二月,关羽试图从麦城突围时,被东吴的伏兵擒获后杀害。
陆逊取得荆州大捷,孙权任命他为右护军、镇西将军,晋封为娄侯,地位远在吕蒙之上。
5、一路晋升
陆逊以一介儒生战胜名将关羽,赢得了孙权看重,自此开启顺利晋升之路:
221年,刘备率四万蜀军为关羽报仇,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赐他代表权力的符节,让他率领五万人马拒敌刘备。
刘备的影视形象
刘备征战多年,战争经验十分丰富;陆逊以新帅统老将,军中多有不服。可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相持半年多以后,陆逊居然以妙计大败蜀军,蜀军损伤人数过万。
刘备羞愧万分,只好率领损失惨重的余部退回白帝城。
此战之后,孙权对陆逊大加赞赏,加拜他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不久又改封为江陵侯。
公元229年,孙权拜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地位高于三公。孙权还把太子孙登、诸位皇子公子交给陆逊教导,同时让他主持东吴的军国大事。
公元244年,孙权任命陆逊为丞相,原来担任的荆州牧、右都护等职位仍然保留。
6、蒙冤而死
孙权229年登基后,曾经立长子孙登为太子,241年孙登去世,242年,孙权按照孙登临死前的推荐,立三子孙和为太子。
孙和被立为太子,孙权十分宠爱的四子孙霸被封为鲁王,鲁王仗着孙权的宠爱,积极结交大臣和名士,试图和孙和争太子之位。
东吴大多数官员都派出子弟跟随孙和或者孙霸,朝中势力明显分为两派。
陆逊和这些官员的态度完全不同,他认为这么做非常不合适。这本来是比较中肯的看法,表明陆逊在太子之争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偏向,但是陆逊没想到,两宫之间的战火最终会烧到自己身上。
由于孙霸等人的阴谋陷害,孙和的母亲忧虑而死,孙和也逐渐失去孙权的宠信。孙和担心失去太子之位,于是派人偷听孙权和大臣的谈话,其中有想立孙霸为太子的言辞,孙和更加不安,于是向陆逊求助。
陆逊多次向孙权上书,强调太子位置稳固的重要,希望孙权不要太过宠爱孙霸,应该让太子和鲁王两个人各安其所,这样君臣上下才能安定。
从陆逊的书信中,孙权察觉到自己和大臣的私密谈话被泄露,于是将牵涉其中的大臣,包括太子太傅吾粲、尚书顾谭等人,都关押入狱。
陆逊虽然没有被问罪,但是孙权曾经多次派人去责备陆逊,陆逊不久就忧愤而死,时年63岁,此时他做丞相刚刚一年多的时间。
陆逊去世以后,因为长子陆延早夭,次子陆抗继承爵位,陆抗就是孙策的外孙,孙权的侄外孙。
公元251年,陆抗回到建业治病,病好要离开的时候,孙权哭着和他告别,后悔自己不应该听信谗言怀疑陆逊,最终导致陆逊抑郁而逝的结局。
参考资料:《三国志·陆逊传》、《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