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自古山西多武将”之廉颇

“自古山西多武将”之廉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78 更新时间:2024/1/28 19:00:32

廉颇,嬴姓、廉氏,战国末期赵国良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var1]

廉颇让我们最先认识到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负荆请罪。但是,廉颇作为一代名将,他的军事才能更让人赞叹。

[var1]

公元前262年,秦国将韩国拦腰斩成两段。上党太守冯亭经过深思熟虑,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韩之间的战争变成了秦赵围绕上党地区的争夺。当廉颇率20万大军匆匆赶到长平,王已经攻取了野王和上党,对长平的赵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鉴于秦军连胜之下,兵锋正锐;赵军远来疲惫;秦军兵力占优等因素,廉颇一方面派出精骑侵扰、阻挡秦军,一方面在老马岭至长平间设置三道防线,利用局部地形优势阻挡秦军,消耗对方有生力量。

[var1]

赵括长平之战失败后,赵国面临着灭国危机,此时,廉颇挺身而出,与平原君赵胜一起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

公元前259年,秦国起兵50万伐赵。左路军牵制李牧兵团,右路军南拒楚魏联军,中路军约30万直取邯郸。廉颇率不足10万老弱之兵与邯郸周边百姓在长达一年多时间里死守邯郸。为守住邯郸,廉颇散尽家财;为守住邯郸,廉颇的亲人编成步伍;为守住邯郸,廉颇披甲持戈登城督战。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秦将王陵不分昼夜轮翻攻城。廉颇利用坚固的城墙,给秦军造成了两万余人的伤亡。进入相持阶段后,廉颇每天派出小股精锐不断袭扰秦军,使秦军昼夜难安。

[var1]

廉颇任相国前后约六七年,他多次击退秦的入侵,并伺机出击,提升国力。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400年后的辛弃疾写出了一代名将廉颇的郁郁不得志。

更多文章

  • “纸上谈兵”的赵括,他的老爸有多厉害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纸上谈兵赵括多大,纸上谈兵的赵括有真实本领吗,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var1] 阏与之战,一战成名 公元前269年,秦国借口赵国未履行当年的换地协议,本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原则,对赵国发动战争,包围了赵国位于山西中部的阏与。阏与地区对赵国极为重要,一旦阏与丢失,相当于秦国把一颗钉子,打在了赵国的腹部。赵王想派兵救援,但是苦于找不到愿意出战的将领。[var1] 当时

  • 战国中期,魏国最有可能统一全国,为何最终还是被秦国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国为啥不先灭秦国,魏国为什么统一秦国,战国魏国如果灭了秦国会怎么样

    [var1]大神一:吴起吴起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坏名声,但管理国家、指挥军队却十分有一套。魏文侯期间,吴起创立武卒制,选最好的兵组成一支军队加以训练。吴起指挥南征北战,打的秦军不敢露头,一直后退。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晋国,吴起用五万人就大破秦军,真战神也。总之,魏国的军事力量战无不胜,都

  • 秦国名将白起是怎么死的?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何迟迟攻不下邯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名将白起详细资料,大秦帝国白起攻长平,白起之死对秦国影响多大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秦宣太后(宁静饰)在秦国统一的道路上,秦昭襄王在位时间最长,虽然他的光芒一直被风流率性、作风放浪的秦宣太后所掩盖。没有宣太后,他当不上王,但有了宣太后,他却做了40年不掌权的王,从18岁的少年一直熬到50多岁,终于在范睢的鼓动下,把老妈与舅舅赶下台,亲了政。一年后,宣太后病逝。

  • 战国贤相蔺相如在成名前,为何会投身在一个宦官的门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蔺相如的历史资料,蔺相如完璧归赵签文解释,蔺相如怎么画简单

    [var1]本来呢以蔺的知识和本领,按理说放在以后不管是哪个朝代也绝对会很快便有了名气,达你还是在当时那个朝代却不行,因为在我们的隋以前最开始官员的继承是父死子继,所以说你的出生就决定了你以后的身份,自从后来才慢慢出现了察举制,不过最成熟的还要算是隋开创的科举制了。[var1]所以说当时蔺在那个时候

  • 荆轲为何明知危险还去刺杀秦王?幕后主谋用这3计让他不得不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荆轲为什么刺杀秦王,荆轲到底想刺杀秦王吗,荆轲为刺杀秦王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var1]在那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刺杀秦王有多不靠谱,荆轲明知道很危险,明知道此去就必死无疑,他为什么还要接这个活?难道真是为了千古留名吗?非也非也,事实上,真相是很残酷的,那就是荆轲根本就不想去,他只是被坑了而已,荆轲背后的那个男人太子丹,才是这个计划的幕后主谋大boss。那他是用了什么方法

  • 重耳当初为什么放弃晋国君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国重耳简介,历史上的重耳真的三让君位吗,重耳会回晋国当国君吗

    此时,作为两场动乱的策划者,胜利者,里克的决定可以说是举足轻重了。他召集朝臣,商议说道:“今庶子余孽已除,众位公子之中,唯独重耳最长且最贤,他应当继承君位,主持晋国。现今已经备好书简,如若诸位大夫同意,就请在此竹简之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说罢,里克便从怀里掏出一份竹简。[var1]正当众人准备签字之时

  • 实力不强的宋襄公为什么能决定春秋霸主齐国的国君归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齐国有多强大,春秋齐国纪录片,宋襄公为什么被列入春秋五霸

    宋襄公亲自率军支持齐桓公的三子公子昭回国继位。齐国当时是天下诸侯的霸主,综合国力远强于宋国。然而宋襄公武装干涉齐国君位继承问题的过程却极为顺利,仅靠宋、卫、曹、邾四国的军队就将公子昭推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是为齐孝公。[var1]实力不强的宋襄公却能决定齐国的国君是谁。这增强了宋襄公的威望,也助长了宋

  • 三顾茅庐试出了刘备的诚心,商鞅初见孝公也是先进行了一番试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顾茅庐的故事突出刘备什么特点,商鞅第三次在船上见孝公视频,刘备三顾茅庐完整视频

    君臣际遇风云变,废旧立新爵军功。车裂而亡法犹在,秦皇藉此扫六合。千古变法惟商君,成败评说待后人!商鞅者,卫国人也,初在魏国担任中庶子侍奉公叔痤。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之后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商鞅于是去魏入秦。在秦国遇到了秦孝公,一番君臣际遇,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秦国由此而兴,最后统一了天下

  • 陆逊曾打败了刘备,挽救了吴国,为何孙权偏要逼死他?真不怪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刘备出身草根,一生吃瘪无数,可说阅尽了人生沧桑,可他在夷陵一战惨败后就憋屈死了。更让人觉得意外的是,刘备还一手捧红了吴国的年轻书生陆逊。[var1]221年,辛苦了半辈子的刘备总算实现了人生巅峰,建立了蜀国这么个小政权,而他也成了蜀汉的开国君主——昭烈帝。虽然刘备上位了,但他没忘记二弟被

  • 秦始皇唯一放弃的领土,居民仍然留战国习俗,方言被美国带入太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在历史上在后人的口中评价褒贬不一,他在前期对于我国领土的完整和各个民族的大统一,大融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方面他的成就是没有办法磨灭的,但是同时他在权力稳固之后进行的一系列求神拜佛和修建阿房宫的行动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指责。秦始皇也为我们现在留下了丰富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