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赋》之蒙恬:消灭齐国,北击匈奴,却惨遭冤杀!

《大秦赋》之蒙恬:消灭齐国,北击匈奴,却惨遭冤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57 更新时间:2024/1/22 1:30:31

[var1]

在《大秦赋》这部历史剧的结尾,秦朝正式建立,秦王嬴政也变成了秦始皇嬴政了。虽然后面的情况,《大秦赋》没有继续阐述了,不过,大家都知道,秦朝在建立10几年之后就灭亡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朝自然是存在时间较短的大一统王朝了。至于秦朝的灭亡,显然不是三两句就可以说完的。不过,通过笔者今天要说的蒙恬将军,或许可以直接感受到秦朝灭亡的原因。对于蒙恬这位秦朝名将,消灭齐国,北击匈奴,可最终的结果却是惨遭冤杀,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秦朝的灭亡进程。

[var1]

一 首先,在《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中,蒙恬和蒙毅两兄弟给人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华阳太后发起兵变的时候,正是这两兄弟的帮助,才帮助嬴政脱离险境,并营救了秦庄襄王。不过,在此之后,蒙毅经常陪伴在秦始皇身边,担任类似于侍卫统领的工作。与此相对应的是,蒙毅的哥哥蒙恬,则缺席了很长时间。直到秦灭六国的时候,蒙恬才再次出现。比如在消灭齐国的战役中,正是蒙恬和王贲两位名将主导的。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的蒙恬将军。

[var1]

蒙恬祖籍山东省蒙阴县,故里在蒙阴县城西南7.5公里处的边家城子村。据考证,“蒙”以蒙山为氏。对于蒙恬来说,他的先祖为齐国人。战国中期,蒙恬的祖父蒙骜离开齐国,前往秦国投奔秦昭襄王。因为立下赫赫战功,蒙骜在秦国官至“上卿”,这已经是非常接近丞相的官职了。在蒙骜之后,蒙恬的父亲蒙武同样是秦国名将。因此,非常明显的是,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 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促使蒙恬深受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他天资聪颖,熟读兵书,逐渐培养了较高的将领素养。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中,蒙恬和蒙毅都是秦王嬴政的朋友,这促使他们都获得了嬴政的信任和重用。特别是蒙恬,更是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 二 司马迁在《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中记载: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var1]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今安徽临泉),大败楚军。李信接着乘胜攻克鄢郢,随即率领大军向西进军,要与蒙恬在城父(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东南)会师。与此相对应的是,当时楚国将领项燕率领楚军乘机积蓄力量,跟踪追击李信大军,连续三天三夜不曾停息,结果大败李信的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名都尉,李信军大败而逃,这导致秦军损失惨重,从而最终只能派遣王翦这位老将上场。 对于蒙恬来说,参加了攻打楚国的战役。不过,比较可惜的是,由于兵力上的不足,只有20万大军,这导致李信和蒙恬吃到了败仗。并且,按照《大秦赋》的说法,昌平君背叛秦国,很可能也是李信兵败的重要原因。在昌平君芈启和项燕的前后夹击之下,李信和蒙恬自然腹背受敌,从而吃到了败仗。

[var1]

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吃到了败仗,但是,不管是李信还是蒙恬,都没有遭到嬴政的责罚。在之后的战役中,李信和蒙恬都获得了继续领兵作战的机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消灭齐国的战役中,蒙恬立下了战功。 秦国消灭山东六国,一统天下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在这场战役中,蒙恬率军收复了广阔的疆域,并设立了三十多个县。当然,为了更好的抵御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蒙恬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对于秦朝时期的长城,主要是将原先燕国、赵国、秦国这三个诸侯国的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除了北击匈奴之外,蒙恬还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

[var1]

当然,更多的时间内,蒙恬还是主要驻守上郡,从而威震匈奴。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蒙恬备受嬴政的信任,对于蒙恬的弟弟蒙毅,同样获得的嬴政的重用。彼时,蒙恬经常在外领兵,而蒙毅则伴随在嬴政左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冬,秦始皇嬴政在去往会稽郡的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 四 最后,不久之后,秦始皇在沙丘病逝。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他又威逼利诱,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查明真相。换而言之,历史上的蒙恬并没有立即自尽,而是认为遗诏可能有问题,所以希望把事情的真相查明。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在公子扶苏自尽后,蒙恬的努力基本上就是徒劳了。 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等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秦二世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在王翦、王贲等名将隐退之后,蒙恬在秦朝的地位自然是越来越高了。但是,赵高深恐蒙氏再次受到重用,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也即蒙恬和蒙毅兄弟。

[var1]

在此基础上,赵高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秦始皇嬴政面前毁谤胡亥,这成功将蒙恬推向到胡亥的对立面。于是,在赵高的诬陷之下,秦二世胡亥不仅派人逼迫蒙恬自尽,还囚禁杀害了蒙毅。至此,曾经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蒙氏一族,就这样告别了秦朝历史的大舞台。在蒙恬自尽后,麾下三十万大军被王翦的孙子王离所执掌。到了巨鹿之战中,王离率军和项羽交战,结果兵败被杀。在这场战役后,秦朝大军损失殆尽,最终走向了灭亡。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大秦赋》中小人物陈驰:撒了弥天大谎,凭一张嘴灭掉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在《大秦赋》中,陈驰的出场时间很短,且极为滑稽。当时,秦国刚发生嫪毐之乱,嫪毐和吕不韦倒台,许多秦国门客投奔赵国,赵悼襄王不惜筑黄金台招揽贤士,李斯为了破坏赵王的计划,派秦国使者陈驰到邯郸,陈驰下馆子不给钱,住店也不给钱,到黄金台更是现场让赵国难堪,轻易破坏了赵国“千金买骨”的宏伟计划

  • 《大秦赋》中含嬴政在内的五代秦王,都是被妖魔化的仁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秦赋嬴政霸气拔剑,嬴政是大秦第几代皇帝,大秦赋中嬴政与华阳夫人对话

    [var1] (秦始皇) 热播剧《大秦赋》的作者显然熟读《左传》《史记》《战国策》这三部史学巨著,故能将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重现在影视剧中,为后人留下厚重真实的历史影像。 但是,许多观众公然无视“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的历史

  • 《墨子》,从战术角度的攻城战法居然有12种?看看你知道几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墨子十个必学技巧,墨子的三个绝招,墨子有哪些顶级操作

    [var1] 梯,即云梯,也叫飞梯,由钩援发展而来的攻城器械。有单竿、双竿及单双混合等三种形制。梯的首部有一对小轮,梯身有踏脚横木,梯的底部有一对大轮,可推梯前进。当接近城墙时,以梯首小轮贴附城墙外壁,用力推大轮向前,小轮即沿墙壁向上滑升,将云梯竖立起来,攻城战士即攀梯登城。以后又进一步发展为与车贲

  • 《圣经》《山海经》五大巧合,历史?神话?神话背后隐藏着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圣经和山海经的巧合,山海经和圣经中的巧合是什么,山海经神话前10名

    如果让你说出一本可以供参考历史的书籍,没有人会想到《山海经》。在很多人眼里,《山海经》是光怪陆离的神话书籍存在,和历史有什么关系?可就这样一本包含神话,山水等方面的巨作,随着考古界的发现,里面记载的很多神兽都是被证实为确实存在的生物。就连造人神话中的主人公女娲,都被证实为古代部落女领袖。[var1]

  • 战国时期,韩国想出一条“毒计”疲秦,结果反而却帮了秦国大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和韩国战争,历史十大毒计,战国后期秦国输了几次

    [var1]战国后期在东方六国中,最最寝食难安的要数被逼数次迁都、数次割让土地的韩国了,因为紧邻强秦的韩国,相比之下已经孱弱到不堪一击、朝不保夕的境地,好似强秦面前的一块肥肉,啥时候一口吞下去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困兽犹斗,何况一个国家呢?公元前246年,韩桓惠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脑洞大开,精心

  • “自古山西多武将”之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廉颇的简介资料,廉颇图片,山西历史武将

    廉颇,嬴姓、廉氏,战国末期赵国良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var1] 廉颇让我们最先认识到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负荆请罪。但是,廉颇作为一代名将,他的军事才能更让人赞叹。 [var1] 公元前262年,秦国将韩国拦腰斩成两段。上党太守冯亭经过深思熟虑,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

  • “纸上谈兵”的赵括,他的老爸有多厉害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纸上谈兵赵括多大,纸上谈兵的赵括有真实本领吗,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var1] 阏与之战,一战成名 公元前269年,秦国借口赵国未履行当年的换地协议,本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原则,对赵国发动战争,包围了赵国位于山西中部的阏与。阏与地区对赵国极为重要,一旦阏与丢失,相当于秦国把一颗钉子,打在了赵国的腹部。赵王想派兵救援,但是苦于找不到愿意出战的将领。[var1] 当时

  • 战国中期,魏国最有可能统一全国,为何最终还是被秦国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国为啥不先灭秦国,魏国为什么统一秦国,战国魏国如果灭了秦国会怎么样

    [var1]大神一:吴起吴起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坏名声,但管理国家、指挥军队却十分有一套。魏文侯期间,吴起创立武卒制,选最好的兵组成一支军队加以训练。吴起指挥南征北战,打的秦军不敢露头,一直后退。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晋国,吴起用五万人就大破秦军,真战神也。总之,魏国的军事力量战无不胜,都

  • 秦国名将白起是怎么死的?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何迟迟攻不下邯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名将白起详细资料,大秦帝国白起攻长平,白起之死对秦国影响多大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秦宣太后(宁静饰)在秦国统一的道路上,秦昭襄王在位时间最长,虽然他的光芒一直被风流率性、作风放浪的秦宣太后所掩盖。没有宣太后,他当不上王,但有了宣太后,他却做了40年不掌权的王,从18岁的少年一直熬到50多岁,终于在范睢的鼓动下,把老妈与舅舅赶下台,亲了政。一年后,宣太后病逝。

  • 战国贤相蔺相如在成名前,为何会投身在一个宦官的门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蔺相如的历史资料,蔺相如完璧归赵签文解释,蔺相如怎么画简单

    [var1]本来呢以蔺的知识和本领,按理说放在以后不管是哪个朝代也绝对会很快便有了名气,达你还是在当时那个朝代却不行,因为在我们的隋以前最开始官员的继承是父死子继,所以说你的出生就决定了你以后的身份,自从后来才慢慢出现了察举制,不过最成熟的还要算是隋开创的科举制了。[var1]所以说当时蔺在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