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有多恐怖?得势3年压着皇太极打,他若不死明朝就不会灭亡

魏忠贤有多恐怖?得势3年压着皇太极打,他若不死明朝就不会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33 更新时间:2024/1/16 13:05:16

魏忠贤

魏忠贤如何得势

对于魏忠贤的出生,史料中有两种不同的记载,一种是说他本来就是地痞无赖,因赌博输了心情烦闷,才决定挥刀自宫;另一种是说他家境贫寒,无奈之下才挥刀自宫,进宫做了太监。

但无论是哪种说法,之后都说到魏忠贤是一个擅长阿谀奉承的人,以此得到了皇帝的青睐,赐名魏忠贤。

魏忠贤自万历年间进入皇宫以后,魏忠贤办事机灵,巴结上了魏朝,魏朝多次向王安夸赞魏忠贤,魏忠贤也成为了王安身边得力的助手,后来又称为朱由校乳母客氏的对食。

魏忠贤和客氏

在客氏的帮助下,魏忠贤成功上位取代了王安,成为伺候皇太孙朱由校的近身太监,这些人脉关系为他日后掌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公元1620年,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明朝的皇帝更迭了三代。年仅16岁的明熹宗朱由校继承皇位,这可把魏忠贤高兴坏了,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有了好的结果。

朱由校上台后,魏忠贤平步青云,不识字的他成功进入了司礼监。按理说这个职位不属于魏忠贤,但是凭借皇帝乳母的关系,还是到了他手里。如果说魏忠贤真的没有学问,那么他是怎么哄住,这些学识渊博的太监,甚至后来还独掌大权。

明熹宗朱由校

明朝有一个叫东林党的党派,是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而当时的朝廷已经是东林党一家独大,势力最盛,然而做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权臣,此时的明熹宗朱由校,没有什么时间学习治国之术。

而他自己本人也非常爱木工机巧,他急需一个人来压制东林党,这便是魏忠贤最好的机会。魏忠贤凭借明熹宗对他的信任,逐步将内廷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成立宦官集团来压制东林党。

这也恰恰是朱熹宗明智的一点,宦官在古代是受到朝廷官员鄙视的,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协助皇帝,很难和外戚的势力形成勾结,朱熹宗提拔宦官魏忠贤,其实也是为了平衡朝臣。

魏忠贤

但他没想到的是,魏忠贤逐步掌握了朝政大权,独揽大权数十载,一度被尊称为九千九百岁,导致朝野中只知有魏忠贤,不知有熹宗皇帝。

压制东林党

魏忠贤的宦官集团,成功压制了东林党。魏忠贤一个太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要知道在封建社会中,谁掌握了儒生,就掌握了社会舆论导向。

东林党的创始人顾宪成,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让无数读书人为他办事。顾宪成趁着在东林学院讲学,妄议大明政权,逐渐形成了东林党,他们内部相互扶持,把持朝政和社会舆论,这也让明朝的皇帝们非常难受。

东林党

通俗地说就是,皇帝听东林党的话,就是仁君,反之是昏君,可见东林党的实力多么大。在朱由校上台以后,虽然他一心钻研木工,但是能当上皇帝必有过人之处,他提携了魏忠贤以后,魏忠贤也很给力,帮助自己针对东林党。

外廷在东林党的折磨下,很多官员都不满意,投奔了魏忠贤,而魏忠贤身后还有皇帝的支持,处处和东林党作对。

在皇帝的恩宠下,魏忠贤成功当上了东厂厂督,行事也更加肆无忌惮,将内操军人的数量增加到一万人,这些都是由太监组成的,自然也都挺魏忠贤的命令。说到底魏忠贤的势力还是皇帝给的,明熹宗也没有忌惮魏忠贤。

魏忠贤

虽然魏忠贤独揽大权,人也越发嚣张,所作所为也越来越凶残,除了皇帝,魏忠贤可算是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魏忠贤也有害怕的时候,当有人向皇帝弹劾他,他却吓得找十几岁的明熹宗哭诉。

魏忠贤知道自己的权利都是皇帝给的,他也希望明熹宗能长命百岁,可是造化弄人,明熹宗在位仅7年,魏忠贤的靠山也没了。

崇祯帝朱由检

崇祯帝朱由检继位以后,他听闻魏忠贤独揽大权,更不待见祸害天下的东厂,东林党趁机弹劾魏忠贤及其党羽,甚至还列举魏忠贤的十大不可饶恕之罪。

第一条是与皇帝并列站立,第二条是蔑视皇后,第三条是搬弄兵权,第六条是不敬圣人,第八条是隐瞒边关将士功绩,第九条是剥削百姓。

这是主要的几条,剩下的可大可小,然而东林党居然还说不敬圣人,也难怪不待见他们。在东林党的吹风之下,魏忠贤及其党羽彻底倒台,在魏忠贤临死前说了一句话,虽然只有八个字,但是却暗示了大明的存亡。

魏忠贤临死前

直到17年后崇祯帝快要死的时候,才知道魏忠贤说的这八个字多重要!这八个字就是:“重用东林党,必亡国”。当时崇祯帝听到魏忠贤的遗言,内心毫无波澜,此时的朝廷中,都沉浸在东厂势力被清除的喜悦中。

崇祯帝自以为清理了门户,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么做打破了朝堂的平衡,导致东林党一家独大,他更没想到的是,东林党是摧毁明朝的幕后黑手。

魏忠贤打压皇太极

崇祯帝上台以后,听从东林党的话打击阉党,彻底扳倒了魏忠贤,随之明朝在辽东的局势急转直下。这是怎么回事呢?

崇祯帝

原来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国家战乱不断,国库早已空虚,辽东战场急需大量军饷来维持作战,但是北方天灾不断,相反南方经济发达,明熹宗想要增加南方工商业的税收,但是东林党强烈反对,甚至要求增加北方的赋税,这显然不可行。

魏忠贤在明熹宗的指令下,严厉打击东林党代表的官商阶级,向南方的地主阶级征税,同时减免北方的赋税。

这一举动彻底动了东林党的蛋糕,就算他们极力反抗,但是也阻挡不了魏忠贤的强势。这样一来军队有了军饷,能够持续抵抗外敌。

努尔哈赤

更重要的是,魏忠贤还是有些军事头脑的,他知道辽东对于保卫明朝的重要性,辽东就像是京师的防御门,若是辽东地区被攻占,那么明朝将会有大危机。

而游牧民族向来都是以战养战,所以魏忠贤明白,只要不让努尔哈赤跨过山海关,他们就不会有什么大动作,毕竟战线太长自然失败。魏忠贤便安排吴三桂驻守在山海关外,保证辽东地区免受后金的攻击。

宁远大捷

六年的宁远大捷和天启七年的宁锦大捷,强悍的皇太极也只能带领他的军队龟缩在盛京。但是在魏忠贤死后,东林党的人掌握了朝政,他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废除工商税和海税,解放了东林党代表的地主阶级,反而从贫苦百姓身上征税。

崇祯帝也真是糊涂!对于东林党人主张和后金议和充耳不闻,明朝在辽东的局势急转直下,大明的气数也耗尽了。

西北李自成起义

所以说忠贤不死大明不灭!崇祯帝想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派人厚葬了魏忠贤,但是明朝的局势早已无法挽回。在明末的战乱中,魏忠贤强势的存在,显然能够制衡朝臣,但是崇祯帝信错了东林党人,导致朱熹宗平衡的朝廷局面被打破。

在东林党的干扰下,西北李自成起义,造成了明朝内忧外患的局面。甚至到后来国库里几乎没有钱了,崇祯帝就差跪下来求大臣们筹钱了,就算是这样也只募集到了20万两白银,根本不够!

东林党的官员

要是魏忠贤还在,每家至少出二十万,不出就直接抄家。实际上李自成攻破京都后,东林党的这些大臣们,家中数万白银都被搜出来!这也是崇祯帝后悔杀魏忠贤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魏忠贤是坏人,那东林党也不是什么好人。当然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魏忠贤或许是大奸臣,但是他对明朝,也是有一定贡献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大多重农抑商?范仲淹却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商业活动本就合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范仲淹的经济思想,宋朝重农抑商吗,古代范仲淹简介

    在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朝代里,都对商业采取负面倾向的时候,范仲淹已深刻地领悟到商业活动,及其引申的交换行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合理性,并从道德层面上对商人及商业予以认可。实际上范仲淹已把商业的交换行为,视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其经济伦理思想特别之处,也是与其他经济伦理思想为不同之处。他在《四民诗·

  • 吴良:江国公,明朝初期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吴良后人分布,大明朝吴良,明朝吴姓有哪些名将

    1352年,吴良投奔了朱元璋,担任了帐前先锋,同时还经常到水里面进行侦探。1354年,吴良跟随朱元璋一起攻夺滁州,1355年,吴良同时又跟随朱元璋一起攻占了和州等地。1356年,吴良又跟随朱元璋攻占了集庆地区,每次都立下战功,没过多久,又跟随徐达一起成功攻克了镇江、常州等地区。一、镇守江阴地区135

  • 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的仕途之路如何?他为什么辞官归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宋应星剃发,宋应星完整视频

    举世簪缨为若事,荣名绝与至人殊。——《思美诗十首 其六》明 宋应星 在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诞生过无数的能人志士,他们有的是精忠报国的英勇武将,有的是为朝廷和人民效力的清廉好官,也有的人无恶不作,专门以欺压百姓和蒙骗朝廷为生。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群当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参与政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秘密处死自己的儿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朱元璋却曾秘密处死过两个儿媳,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聊下。第一个被处死的是,朱樉的次妃邓氏。邓氏是大臣邓愈的女儿。邓愈是功臣,而邓氏就仗着自己老爹的能耐各种飞扬跋扈,甚至连朱樉的正妃都不放在眼中,对着正妃非打即骂。连正妃就受到如此虐待,更不用说是下人了。朱元璋知道此事后,但是毕竟是自己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孙子朱大福,朱元璋皇位一览表,朱元璋死后谁接的皇位

    朱标在朱元璋刚刚称帝之时便被册封为皇太子,一直到洪武二十五年去世。这二十五年里面,朱元璋对朱标始终非常信任。朱标也是大权在握,堪称史上最有实权的皇太子。朱标死后,按照常理长子去世,则由长孙继承。最大的争议其实是嫡长孙到底是继妃吕氏所生的朱允炆,还是正妃常氏所生的朱允熥。反过来说即使朱标死后朱元璋想传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真的将所有开国功臣都杀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朱元璋杀功臣列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什么地方人,明朝朱元璋哪些功臣善终

    所以,总有很多伙伴说朱元璋是个狠人,屠杀了大量的开国功臣。那么,朱元璋是不是真的将所有开国功臣都杀了呢?并不是。朱元璋建成大明朝之后,的确杀人不少,但是,要说杀功臣,是杀了不少,但也没到几乎屠戮殆尽的地步。相当一部分是病死老死的,久在军旅之中,不少将领都会留下后遗症。要知道朱元璋活了七十一年,像朱元

  • 明朝灭亡后,为什么朱元璋的后人不敢姓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广东姓朱的是朱元璋的后代吗,姓朱有多大概率是朱元璋子孙,郭信被朱元璋赐姓朱吗

    怎么样?是不是被吓到了?都说人多力量大,但皇族有这么多人,可不好养啊。可惜的是,到明朝灭亡的时候,朱元璋的后人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因为大多数都被起义军给杀死了。而有少部分朱元璋的后人,为了保命,都不敢姓朱,纷纷改姓,远遁异乡。那些改了名字的朱元璋后裔,就算到了清朝时期,如果被皇帝得知是朱元璋的后裔,

  • 年轻时的朱元璋喝过老婆婆的一碗汤,称帝后,为什么还想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如何对待给他饭的老婆婆,朱元璋最真实的照片,朱元璋称帝的主要原因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有一天朱重八饿晕在讨饭的途中,一老婆婆见状喂朱重八汤喝,朱重八苏醒后喝婆婆这么好喝的汤是啥汤?老婆婆说是啡翠白玉汤!朱元彰称帝后,吃尽山珍海味,但始终不及当年那碗汤味道可口,于是费力找到了尚健在的老婆婆,想再喝一碗。老婆婆用当年一样食料青菜豆腐给朱皇帝做了一碗与当年一样的汤,可朱元

  •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继承了皇位,可他儿子的下场为何如此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匡胤赵光义皇位之争,赵匡胤是赵光义杀掉的吗,赵匡胤和赵光义后代做皇帝哪个好

    但由于,当时北方已经成为了游牧民族的天下,使宋代没有可以依靠的资源,也没有足够的军马与游牧民族的骑兵作战。因此,恢复北方越来越困难,直到赵匡胤死都未能收复山川。于是,在976年10月20日的时候,一个雪夜,赵匡胤突然在宫殿去世了。当时,弟弟赵光义也在宫中。因此,不少在宫中供职的人说,他们看到赵匡胤的

  • 若清军没入关,明朝后也是汉家王朝,中国版图有如今这么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之初,基本延续了秦国的领土,刘邦因为白登山被困,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打匈奴,直到汉武帝时代,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才击退匈奴,这时汉朝的疆土进一步扩大了,向着西北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汉朝之后是两晋,这段时期中原一片大乱,汉朝被少数民族入侵,差点被灭绝,北方游牧民族又趁虚而入,所以这段时间内中国版图并没有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