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往事之马服赵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原来是骗人的

赵国往事之马服赵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原来是骗人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51 更新时间:2024/1/26 9:18:14

[var1]

说到战国时期的历史,不得不提到那些十分优秀的军事家,而贾谊的《过秦论》正好列举到东方六国的八位名将。东方六国,也称为山东六国,位于秦国崤山以东,分别是齐国、魏国、楚国、赵国、韩国和燕国。赵奢便是位列于八位名将之一,与另外七位同有征战四方、纵横天下的成就。如果不了解此人,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想必也是有所耳闻,鼎鼎大名的五虎上将之一马超也是赵奢的后代。

赵奢初入官场的时候只是一名征收田间税的小官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有一次,赵奢带领手下的人前往平原君的家中依法进行收税的工作,平原君作为战国四公子,他的管家仗势欺人,根本不拿正眼看赵奢,并且拒绝缴纳税收。赵奢说了他几句,谁曾想,管家直接找来家丁将赵奢等人团团围住。

[var1]

赵奢依法办事,而且身怀武功,自然无所畏惧,当场杀掉平原君家中数九人。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见状,平原君大怒,扬言要杀死赵奢为众人报仇。赵奢自然也怕性命不保,对平原君劝说道:“作为赵国的子民,无论身居何处,都有交税的责任。您是赵国的贵公子,却纵容家中人不遵守法律。若人人不遵守法律,国家还怎么治理。以您的地位带头遵守法律,是在为天下人作表率,大家都向您学习遵纪守法,赵国才得以稳固,您的地位才得以保全。”

纵然平原君心中有愤恨,听赵奢说得头头是道也自觉理亏。折服于眼前之人的胆识和谋略,平原君将赵奢推荐给赵王所用。赵奢的为官之路自此发生巨大的转折,受到平原君的举荐,赵奢从一名小小的收税员纵身一跃成为全国税收的主管。

[var1]

公元前270年,秦国试图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惠文王召见多位大臣询问是否施以援助,其中包括廉颇、乐乘和赵奢,前两者均觉得形势严峻,大王的想法不可取。赵奢觉得大王已经向三人询问,定是有想打仗的心,便想赵王所想说出狭路相逢勇者胜,赵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委任赵奢亲自带兵前往增援。

经过赵奢周密的布置和安排,赵军率军出城后在不远处驻扎,按兵不动只增修营垒以备后面的战斗。之后甚至善待对方的间谍,使其带着假情报被遣送回去,不得不说赵奢的思路确实超乎常人。待间谍带回假情报,赵奢迅速改变策略,举兵快速前进,驻扎之后立即进入战斗状态。下面的士兵没有人理解赵奢的良苦用心,纷纷表示不解,甚至有人因进谏遭到斩首。

[var1]

秦军在开战之后久久攻不上山,赵奢借着有利地位下令迅猛攻击秦军,势如破竹,秦军受到两面夹击,死伤过半。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秦军溃不成军、抱头鼠窜,最终大败而归。战争告捷,大家都觉得赵奢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想法独到,方法巧妙。阏与之战赵奢因大获全胜而一战成名,后来世人将之与廉颇、蔺相如等名将相提并论以示荣誉。

如若未曾了解赵国往事之马服赵奢,就不会觉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原来是骗人的,还会天真地觉得王侯将相天生就是好命,出身就很高贵,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而赵奢的故事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并不是出身于帝王之家就能封王封相,加官进爵。没有能力,兄弟相见也是素不相识,不会受到重用。

[var1]

王侯将相不是天生的,事情贵在人为。在一定的情况下,事情最终是否能的成功,是取决于人的行动。如果没有去尝试,怎么会知道能不能行,人生的希望和机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而来的。如果寄希望于他人或其他事物,缺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事情也不能成。有志者事竟成,定下目标,才能砥砺前行。

参考资料:

《世本八种》

《过秦论》

更多文章

  • 负荆请罪之后,蔺相如和廉颇最后结局如何?为何语文老师从不提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蔺相如和廉颇负荆请罪,负荆请罪中蔺相如为什么避让廉颇,廉颇负荆请罪时对蔺相如说了什么

    [var1]很多人在小学时便已在课本中读过将相和,但课本中的故事到两人和好如初后就结束了,之后廉颇与蔺相如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却未曾提及。其实现实中蔺相如的结局还算平稳,但廉颇可谓是英雄暮年,晚景惨淡凄凉。在负荆请罪后,廉颇一心报国,开始征战四方。毕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从公元前279年开始,廉将军就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他的膝盖骨,孙膑复仇时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膑射杀庞涓后去哪了,孙膑遇庞涓签文,老梁故事汇庞涓孙膑

    [var1]古往今来,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总是会不顾及他人的看法,自然更加不会在意他人的死活。这样的人自私自利,也算是一代恶人,如果遇上贪生怕死柔弱者,或许这些恶人将更加猖狂无比;但又如若遇上那些刚毅者,那或许又将会是另一番结局,就如孙膑与庞涓的一生一般。孙膑与庞涓这两人的关系很微妙,而他们之间的仇

  • 战国时期,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合纵抗强,仅一年便宣告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魏将公孙衍,公孙衍为何一生抗秦,公孙衍和苏秦合纵谁厉害

    [var1] 公孙衍离秦归魏,开始思索合纵之策 公孙衍本是魏人,后于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离魏入秦,并先后参加了秦攻魏岸门、秦攻韩宜阳和秦魏“雕阴之战”等战役。凭借战功,公孙衍得以升任左庶长,并获封大良造。[var1]在当时的秦国,左庶长公孙衍的地位,仅次于相邦樛游和庶长秦操,而在极为重视战功

  • 八王之乱的最终胜利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八王实力排行,八王之乱的资料,八王之乱谁活到最后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老祖宗的兵变给了后人一个启示——只要对统治者不满意,是可以兵变的。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老祖宗的行为又给了后人一个启示——只要看小皇帝不爽了,是可以废黜的。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掉魏帝曹髦。老祖宗杀戮再次给了后人一个启示——对不服的人就要杀掉,皇帝也不

  • 汉朝薄太后一生有两大功绩,培养一个明君,留下了一道美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汉太皇太后薄姬,薄姬最后当了太皇太后,西汉景帝薄皇后结局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胆战又心惊”。薄太后是河东安邑人,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将她送到魏豹的宫中当侍女。魏豹被灭掉后,薄姬为生计,她成为汉王刘邦织室的一名织女。某日,刘邦去织室,发现正在工作的薄姬,他定睛一看,竟发现薄姬长得还不错,便将其召进自己的后宫,并得到刘邦的恩宠。幸运的是,薄姬竟因仅有一次的恩宠

  • 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忠心耿耿,为何却被景帝腰斩、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晁错是景帝的老师吗,晁错和汉景帝第一次谈话,汉景帝的晁错

    晁错是颍川人,年少时拜张恢为师,学习法家思想。汉文帝在位时,晁错奉命向伏生学习《尚书》,成为一位儒法兼备的人物。之后,汉文帝就让晁错去辅导太子的刘启,双方就此结成师徒关系。晁错能言善辩,才能十分突出,因此深得刘启的欣赏,被称为“智囊”。公元前157年,汉景帝继位,晁错被封为内史。汉景帝对晁错言听计从

  • 孙策死后,孙权怎样对待嫂子大乔,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策死后孙权对大乔做什么,孙策死了孙权是怎样照顾嫂子的,孙策死后大乔被孙权怎样

    先来介绍一下孙策,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是孙坚的长子,弟弟就是大家熟知的孙权,孙策可以说是孙吴的奠基者之一。出生在世家的孙策从小就会利用自己家族的资源,在十几岁的时候,孙策在寿春结交名士,年纪轻轻的自己的名声就传了出去,东吴后来的重臣之一周瑜就是在这个时候专程到寿春拜访。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

  • 刘备在村姑家避难一宿,村姑问:有了咋办?刘备说:到益州来找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拿下益州完整版,刘备人生经历时间表,刘备从荆州到益州

    公元212年12月,刘备与刘璋决裂,益州之战爆发,刘备亲率大军从广元境内的葭萌关发兵西进,步步向成都逼近。但是,这场战争并没有《三国演义》中写得那么轻松。葭萌关到成都的距离,大约是300公里左右,就这么点距离,刘备却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当攻到绵州、梓潼、雒城一带的时候,就花了近一年的时间,而且已经实在

  • 秦灭楚国时,如果王翦面对的不是项燕而是项羽,最终结果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将王翦对战楚军项燕,王翦灭楚项燕有多少人马,王翦怎么打败项燕的

    虽然项羽的军事成就很高,也有“西楚霸王”独一无二的称号,但即便是成年项羽顶替了他祖父项燕的位置,短时间内也无法挽回楚国的不断衰弱的国势,以至于改变不了楚国最终灭亡的结局。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秦军可以说是当时天下最强悍的军队,秦国也是凭借这支铁军才横扫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一统天下;其次秦国的国力

  • 如果赵云生死战吕布,结局究竟谁胜谁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布顶几下赵云会哭,三国赵云和吕布大战,历史上赵云和吕布谁强

    一句话,吕布是创业老板,而赵云只是失了宠的高薪元老员工至于综合能力,两人其实并未真正面对面,只能通过相关实例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在主公谋略、文官素养、战场指挥和个人勇武等4个方面来进行对比。最后在个人勇武方面对两位传奇人物进行一下比拼。 ①主公谋略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历史机遇还是命运使然,吕布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