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说到战国时期的历史,不得不提到那些十分优秀的军事家,而贾谊的《过秦论》正好列举到东方六国的八位名将。东方六国,也称为山东六国,位于秦国崤山以东,分别是齐国、魏国、楚国、赵国、韩国和燕国。赵奢便是位列于八位名将之一,与另外七位同有征战四方、纵横天下的成就。如果不了解此人,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想必也是有所耳闻,鼎鼎大名的五虎上将之一马超也是赵奢的后代。
赵奢初入官场的时候只是一名征收田间税的小官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有一次,赵奢带领手下的人前往平原君的家中依法进行收税的工作,平原君作为战国四公子,他的管家仗势欺人,根本不拿正眼看赵奢,并且拒绝缴纳税收。赵奢说了他几句,谁曾想,管家直接找来家丁将赵奢等人团团围住。
[var1]
赵奢依法办事,而且身怀武功,自然无所畏惧,当场杀掉平原君家中数九人。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见状,平原君大怒,扬言要杀死赵奢为众人报仇。赵奢自然也怕性命不保,对平原君劝说道:“作为赵国的子民,无论身居何处,都有交税的责任。您是赵国的贵公子,却纵容家中人不遵守法律。若人人不遵守法律,国家还怎么治理。以您的地位带头遵守法律,是在为天下人作表率,大家都向您学习遵纪守法,赵国才得以稳固,您的地位才得以保全。”
纵然平原君心中有愤恨,听赵奢说得头头是道也自觉理亏。折服于眼前之人的胆识和谋略,平原君将赵奢推荐给赵王所用。赵奢的为官之路自此发生巨大的转折,受到平原君的举荐,赵奢从一名小小的收税员纵身一跃成为全国税收的主管。
[var1]
公元前270年,秦国试图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惠文王召见多位大臣询问是否施以援助,其中包括廉颇、乐乘和赵奢,前两者均觉得形势严峻,大王的想法不可取。赵奢觉得大王已经向三人询问,定是有想打仗的心,便想赵王所想说出狭路相逢勇者胜,赵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委任赵奢亲自带兵前往增援。
经过赵奢周密的布置和安排,赵军率军出城后在不远处驻扎,按兵不动只增修营垒以备后面的战斗。之后甚至善待对方的间谍,使其带着假情报被遣送回去,不得不说赵奢的思路确实超乎常人。待间谍带回假情报,赵奢迅速改变策略,举兵快速前进,驻扎之后立即进入战斗状态。下面的士兵没有人理解赵奢的良苦用心,纷纷表示不解,甚至有人因进谏遭到斩首。
[var1]
秦军在开战之后久久攻不上山,赵奢借着有利地位下令迅猛攻击秦军,势如破竹,秦军受到两面夹击,死伤过半。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秦军溃不成军、抱头鼠窜,最终大败而归。战争告捷,大家都觉得赵奢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想法独到,方法巧妙。阏与之战赵奢因大获全胜而一战成名,后来世人将之与廉颇、蔺相如等名将相提并论以示荣誉。
如若未曾了解赵国往事之马服赵奢,就不会觉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原来是骗人的,还会天真地觉得王侯将相天生就是好命,出身就很高贵,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而赵奢的故事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并不是出身于帝王之家就能封王封相,加官进爵。没有能力,兄弟相见也是素不相识,不会受到重用。
[var1]
王侯将相不是天生的,事情贵在人为。在一定的情况下,事情最终是否能的成功,是取决于人的行动。如果没有去尝试,怎么会知道能不能行,人生的希望和机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而来的。如果寄希望于他人或其他事物,缺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事情也不能成。有志者事竟成,定下目标,才能砥砺前行。
参考资料:
《世本八种》
《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