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说明朝亡于满清之手,其实都错了,明朝是亡于一大批残疾人之手

都说明朝亡于满清之手,其实都错了,明朝是亡于一大批残疾人之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35 更新时间:2024/2/7 8:29:24

那么,为何会造成这样的现象?这其实是政权制衡带来的“病毒”。

有人整理过,东汉后期,唐朝后期,以及王振当权到明朝被清取代,这三个宦官当政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最为黑暗的时代。论势力和“凶残”,明代的宦官,其实,还比不过东汉和唐朝的宦官,他们甚至能控制皇帝的上位和生死。

明朝时期,从永乐王朝开始,宦官就一步步走向前台,你方唱罢我登台,大家轮流演戏,甚至,出现了“九千九百岁”这样荒诞的现象。有这样的果,当然是有因的。明初的时候,宦官哪有什么权利?他们就是奴才呀,连说话都不敢大声大气。

朱元璋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哪能容忍其他人窥视?连那些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他都可以手下无情,更何况,这些没有背景的宦官。所以,朱元璋建国之初,就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杜绝历史上出现的宦官干政的现象。

公元1377年,有一位老太监,大概是出于好意吧,就和皇帝朱元璋说,“老板,您看这公文,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没有什么文化的。这位宦官,就犯了两个忌讳:一是 “笑话”自己的老板没 “知识”;二就是“干政”了。

朱老板当然不会说自己没有文化,他只是用“干政”这个理由,将这位宦官赶出了皇宫,打发他回老家了。公元1384年,他特意命人铸了一块铁牌,挂在宫门上,铁牌上有一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的字样。这不是明明写给宦官们看的吗?

有意思的是,他的后代子孙,似乎有意的将这句话给忽略了。

那个时候,是宦官们最难过的一段时期,没有权力,还不能和前朝的官员们有任何勾结,连置办产业都是被禁止的。朱棣当了皇帝,事情开始得到了逆转,他居然将这些“内臣”当成了心腹,用来制衡那些朝廷的官员们。

此时,朱老板的话“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被他的儿子悄悄地改为“内臣不得擅自作主”。

那么,他的儿子为什么如此信任宦官?这和他夺位有关系。

当年,朱棣就是笼络了这样一批被人“看不起”的太监们,掌握了建文帝的动向,最终,里外合应,在宫里放了一把火,让自己顺利当上了皇帝。有了这么一段历史,他当然有些后怕。万一哪一天,朱姓家族的某一位成员,也效仿他的做法,他岂不是和建文帝一样了?

所以,他宁愿违背老朱的“训诫”,也要去巴结宦官。

朱棣身边的宦官,在帮他夺位的过程中,表现相当积极,这也是他后来越发相信宦官的原因之一。以至于,从他开始,宦官开始抬头做“主人”了。

朱棣先后派了一些人出使各个地方或督军,包括郑和下西洋,他们都是宦官出身。到了1420年,他又增设了东厂,领导人是宦官,工作内容就是:看看他的臣民们有没有“异心”。这个时候,宦官基本上大权在握,就为他们进一步“专权”铺好了道路。

到了宣宗时期,他更是成立了“尚书堂”,就是个宦官学校,学生都在十岁以下,校长由司礼监秉笔担任,老师是翰林院的学士,学习的内容是《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还要考试。而且,这个“尚书堂”后期还成为了定制。

所以,培养了一批有文化的宦官,这为后来他们“欺君作奸” 奠定了扎实了知识基础。

英宗时代,宦官的手伸的更长了,开始控制军队。他继位时还是个孩子,很是钦佩和他在一起的“大太监”王振,不但会玩,花样还很多,很得他的信任。于是,这位王先生,利用皇帝对他的宠爱,假传圣旨,没人可以管的了他,分明就是一个“太上皇帝”的存在嘛。

英宗长大后,他的老师就劝他自己掌控朝政。王振知道后非常生气,结果,将这位老师就被送进了“诏狱”,这还不解恨,王振还将他的尸体肢解,扔到野外。这其中,还有一件事情,也说明王振的“无法无天”。

有一次,王振前往国子监视察,祭酒李时勉态度没有那么殷勤,王振就随便找了个借口,说他偷国家的树木,让他在国子监的门口,戴枷示众三天。他的学生到处想办法解救他,都没有效果。最后,到了太后那里,太后问皇帝这是怎么回事情?

皇帝也很吃惊,但是,他知道是谁做的,就下令放了,也没有责罚王振。后来,蒙古瓦剌向中国北部边疆发动攻,这位王先生居然鼓动皇帝御驾亲征,皇帝还真答应了这个方法。他俩把战争当成儿戏,由于准备不足,路上就有军士饿死。

经过几次迂回,他们走到距居庸关三十公里的土木堡时,被敌军追上了。结果就是:明军全军覆没,皇帝也被抓了,这更成了明朝由胜转败的一个转折点。

到了宪宗时代,是宦官权力全面扩展时期。他给了自己信任的宦官汪直,军政大权。而那些朝廷官员们,更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纷纷去巴结汪直。就这样,不但抬高了汪直的地位,而且,更膨胀了他的权力野心。

有一次,皇上让汪直到北方巡边,能够担任巡边的人,都是皇帝的心腹。所以,所巡之地的官员都是小心翼翼的接待,更何况,汪直那可是真正皇帝身边的红人,不但会出境两三百里地迎接他,而且还是跪迎。私底下,纷纷送给汪直好处,就是想让他替自己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

这种方法当然有效啦,巴结他的都升官了,相反不巴结的那些人,不是被贬就是被罢官。这期间,还发生了一起 “假冒汪直”案。崇王府仆人杨福,长得太像汪直了,于是,到处招摇撞骗,最后,被福建镇守太监识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位汪大太监的权力有多大了。

武宗朱厚照也和英宗朱祁镇差不多,对从小跟他一起玩的宦官刘瑾信任无比。再说,他本身对政权就没有什么兴趣。刘瑾也是一样,利用皇帝的信任,同样也利用了皇帝的昏庸,将大权紧紧抓握在自己手中,形成了一个集团,被称为 “八虎”。

刘瑾使用奸计,将那些忠心耿耿的朝臣,如:谢迁刘健都踢出了政局。至此,还有谁不敢听他的话?就连揭发刘瑾罪行的匿名信,皇帝都会将其交给刘瑾自己处理。他看到信后,为了找到是谁写的这封信,就让300多高级官员到奉先门外跪着晒太阳,不少人就这么被晒死了。

天黑了以后,那些没有死的人,又被关在了锦衣卫诏狱。后来,刘瑾才发现,这是一位宦官写的信,和这些大臣们无关,他们才被释放出来。可以说,他的“地位”,和皇帝还有什么区分吗?这期间,对国家的统治的一些号令,都是从他的私宅里发出的。

甚至,各地的官员进京朝拜述职之时,刘瑾那里是一定会去的,当然不会空手,最少的也要上千两的“拜见礼”。这些官员如果升了官,必须重金“谢谢”这位刘大宦官。如果他觉得送少了,对不起,你就没有官了。如果你反应快,赶紧再送些“银子”过去,这个官又是你的了。

官职在这位宦官手中,成了可以自由买卖的商品。那么,他究竟有多少财产呢?有史学家考证,折合下来大概是三十三万公斤黄金、八百零五万公斤白银。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崇祯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仅为二十万公斤黄金,而他积累这些财富,仅仅只用了五年时间。

后来,右都御史杨一清利用这“八虎”之间的内斗,扳倒了他们。抄家时,其家产的“庞大”,连当时的武宗都瞠目结舌。虽然他倒台了,但是,整个明朝的政府机构,也基本垮了。直到后来的魏忠贤,他也只不过将宦官当权的历史又重演了一遍。

“万岁爷”是封建社会皇帝的专有称谓,王公贵族有时被称为千岁。作为一个太监,能被称为仅次于皇帝的九千岁,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只有明朝的大宦官魏忠贤一人曾经做得到。从整个明代宦官的权力历史来看,这也算是一场莫大的讽刺了。

诚如黄宗羲所言:“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汉、唐、宋之奄宦,乘人主昏而后可以得志。有明则格局已定、牵挽相维。”当年,老朱那么怕宦官夺了他的江山,但他的子孙们却是拱手将权力交到了这些人的手中,演绎了一出太监帝国。

参考资料:

【《后汉书·宦者列传》、《明史》】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单单忘记此人,结果在15年后被夺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真实故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

    然而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病变”,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派遣心腹士兵,到处去散布传言“契丹与北汉一起打过来啦,我们快逃命吧”,正所谓三人成虎,一句谎言说很多遍就会有人相信,何况是很多人一起说呢?以至于当时后周的宰相范质等一帮文官也人心惶惶,在没有收到准确情报的情况下,就请命皇帝派遣赵匡胤

  • 北方风大不适合火绳枪?明代北军为何钟爱三眼铳,排斥鸟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眼铳是火绳枪吗,明军三眼铳对战火绳枪,鸟铳与三眼铳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字数:4203,阅读时间:约8分钟 编者按:一直以来,许多人依据何汝宾《兵录》中“鸟嘴宜南而不宜北”的论断,认为明代北军不推广鸟铳,是因为地理气候原因以及北军面对的敌人与南军不同。但这个观点可以说相当荒谬。若是由一个未经战阵的文人提出来倒也正常,可这偏偏是由何汝宾这位久

  • 宋孝宗给岳飞平反,纠正宋高宗的做法,当时宋高宗为何不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岳飞这一位历史人物,相信大家就算不是非常的熟悉也至少是有所耳闻。而每当我们提到岳飞之时,便会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个害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的秦桧。然而实际上秦桧可能只是当时被统治者所利用的棋子罢了。被认为是秦桧杀害岳飞父子的背后原凶的人,是宋高宗赵构,他是宋朝的第十个皇帝,同时南宋的第一个皇帝。这位活到了

  • 告发朱元璋,为何那么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谁告发朱元璋,朱元璋为何三次屠山东,为什么告发朱元璋那么难

    我这到底是留还是走?是漫无目的地再次化缘,还是去投军?签抽数次,留与走皆不吉,唯投军乃吉。但此时的朱元璋,觉得投军太危险啊,一个不小心,命都没了。稳当人办稳当事,《太祖实录》记载:尽管上天的指示已很明确了,朱元璋仍未能下定决心,仍在“固守以待”,直到收到了一封信。(朱元璋剧照)有人说,这信是汤和写来

  • 武则天和朱元璋 谁才是汉字大写数字的发明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朱元璋关系,武则天与朱元璋挺像的,武则天自创的18个汉字

    一项发明专利,两个皇帝,该给谁呢?要想断好这桩官司,其实很简单。朱元璋是明朝的创始人,在这家公司成立前,他忙着要饭造反,不可能考虑反贪的事。如果在明朝之前出现汉字大写数字,那即可说明这些大写数字不是朱元璋发明的。鉴于目前声明这项专利的只有两人,结果就很明显了。其实,关于汉字大写数字是不是朱元璋发明的

  • 治理官员贪污腐败,光杀一儆百根本行不通,不信看朱元璋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由此可见,它的诞生绝不是偶然,有时代的影响,也有朱元璋个人的烙印。明朝建立之初,社会动荡,刚刚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片百废待兴的景象。为了尽快稳固政权,恢复国家各地的生产秩序,朱元璋以无情的大规模屠杀、严苛的法令和严酷的刑罚,来惩治贪官污吏打击地方豪强。之所以采取如此铁血的手段,有两个

  • 明朝神秘人物记:到底有没沈万三? 通过一字、两铭来辟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明朝巨商沈万三有多重身份,除了富商外,其还是远洋贸易的先驱,茶马古道的开拓者,当年奢香夫人在黔南的财政师,亦是武当张三丰祖师的著名俗家弟子。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有历史记载的,还有坊间传说的不一而足。据江南民俗文化学者刘冻教授①多年长期实地研究和对地方志、正史及相关遗留建筑实物、沈氏后裔家谱的细致

  • 清平乐中的宋朝究竟是怎样一个王朝 专家为什么说宋朝是最斯文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平乐是宋朝的吗,清平乐开启宋朝极至美学的时刻,清平乐宋朝出现的文人

    在汉朝和宋朝以前,改朝换代是用武力征讨的形式,新朝的皇帝都是前朝的敌人,新朝和前朝之间没有继承关系,而汉朝和宋朝之间,中间则是出现了许多内部的禅让制的改朝换代,新朝的皇帝就是前朝封王封公的权臣。那么,在为什么宋朝之后就为什么没有出现过这种内部禅让制的形式呢?这就应该归功于宋朝的文官制度,因为宋朝完善

  • 甲骨文演变至今,汉字究竟是落后于时代,还是最具先进性的文字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字从甲骨文至今的演变规律,甲骨文到现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字到汉字的演变

    在商朝的晚期形成了中华民族最早的古老文字甲骨文,因为有了甲骨文的存在,我们才可以通过对当时文字的破译来了解更多那个时期的华夏历史。从甲骨文开始,中国的汉字经历了多次演变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用的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汉字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而汉字又是不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先进的文字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一座城市,位

  • 牧野之战:一场传说中的正义之战,背后却有着不可见人的黑暗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牧野之战真的是正义吗,牧野之战意味着什么,如何评价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的一个拂晓,天色刚刚微亮一支由战车和步兵组成的大部队,悄悄逼近了朝歌郊外西南方的牧野。这是一场急袭,攻方军队的兵力将近五万人;但他们要面对的却是敌方十七万大军,成功或是失败,关系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会朝着哪个方向转变。这是一次以少战多以弱战强的闪电战,天下人未来的命运都维系在这一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