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生吧!
打开《三国演义》,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首豪放的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曲唱罢,道尽人世真谛。当我们感慨三国英雄时,又不禁泪湿长衫,感叹他们的悲欢离合。 三国中的诸葛亮是个神仙般的人物,也是三国英雄中我最喜爱的一位。他对刘备忠心耿耿,知恩图报;他有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更兼有广阔的心胸。
四个字概括诸葛亮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荐
若说是刘备慧眼识英雄,不如说是徐元直这位伯乐发现了诸葛亮这匹千里马。要我说,诸葛亮要感谢刘备的知遇之恩,应先感谢徐元直的推荐之功。若无徐元直,刘备何以得诸葛亮?诸葛亮又何以闻达于诸侯? 在刘备未遇诸葛亮之前,曾对徐元直委以重任。可无奈的是,徐元直的母亲遭曹操软禁,他只得归顺曹操。临行前,徐元直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并声称: “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可刘备还是不放心,又问: “此人比先生才德如何?”徐元直谦虚地说: “以某比之,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第一人也。”经他这样一说,刘备才算放下心来。
访
刘备听到徐元直如此夸奖诸葛亮,又记得司马徽曾对自己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语,而诸葛亮即为伏龙,更加想要得到这位人才。于是,他不顾风雪、三顾茅庐,成就了一段佳话,更有杜甫赞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茅庐并不顺利。刘备的猥自枉屈曾引起了张飞、关羽的不满,但这并未动摇刘备求贤的决心。正是他这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诸葛亮, “遂许先帝以驱驰”。
赞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也是众人有目共睹的。 他在隆中便已定三分天下之势,出山后更是不负刘备之恩,实现了对刘备的承诺。火烧新野、智激周瑜、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的故事,都表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巧布八阵图、造木牛流马,都证明了他有非凡的智慧。
不仅如此,他还能舌战群儒,骂死王朗,说明他有惊人的口才。 诸葛亮是个大智大贤之人,他不怕竞争。三国之中,只有与他齐名的庞统有资格和他竞争,他不但不打压排挤,还向刘备大力推荐,并与庞统共商方略、教练军士。
叹
他能够琴退仲达,表明了他洞悉敌人脾性,临危不惧;他挥泪斩马谡,明他有严格的军法,所谓“无规矩不成圆”;他能七擒孟获,表明了他不是一靠武力解决问题的人。 如此贤人,谁人不叹,哪个不赞?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话道尽了诸葛亮的一生。他没有辜负刘备的重望,在刘备死后仍尽力辅佐刘禅,并写下了千古名篇《出师表》。
陆游有诗赞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已被后人当作智慧的代名词,这个名字也被推崇刘备的人所称道。人们从周瑜临死前的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中,看到了周瑜的气量狭小,同时也看到了诸葛亮那让人嫉妒的才能。 但诸葛亮这个近乎完美的人,也有他的致命弱点,那就是愚忠。面对刘阿斗的不信任,他没有拍案而起,而是继续为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卖命。试想,如果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离开蜀国,无论是去魏还是去吴,天下可能早就一统了。 所以说,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也会有缺点。但诸葛亮这个名字及其故事,还是妇孺皆知的。
三个臭皮匠,又怎么可能顶的上一个诸葛亮?
因此,从三国演义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常言绝对是对诸葛亮的污蔑!
读完此文,您有什么想说的吗?请在下方留言。如果觉得小编写的和您心意,也请点赞收藏关注我哦!如果您想和朋友分享,也请您不要犹豫,您已获得我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