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四字简单概括他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四字简单概括他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27 更新时间:2024/1/23 8:06:37

的一生吧!

打开《三国演义》,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首豪放的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曲唱罢,道尽人世真谛。当我们感慨三国英雄时,又不禁泪湿长衫,感叹他们的悲欢离合。 三国中的诸葛亮是个神仙般的人物,也是三国英雄中我最喜爱的一位。他对刘备忠心耿耿,知恩图报;他有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更兼有广阔的心胸。

四个字概括诸葛亮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若说是刘备慧眼识英雄,不如说是徐元直这位伯乐发现了诸葛亮这匹千里马。要我说,诸葛亮要感谢刘备的知遇之恩,应先感谢徐元直的推荐之功。若无徐元直,刘备何以得诸葛亮?诸葛亮又何以闻达于诸侯? 在刘备未遇诸葛亮之前,曾对徐元直委以重任。可无奈的是,徐元直的母亲遭曹操软禁,他只得归顺曹操。临行前,徐元直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并声称: “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可刘备还是不放心,又问: “此人比先生才德如何?”徐元直谦虚地说: “以某比之,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第一人也。”经他这样一说,刘备才算放下心来。

访

刘备听到徐元直如此夸奖诸葛亮,又记得司马徽曾对自己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语,而诸葛亮即为伏龙,更加想要得到这位人才。于是,他不顾风雪、三顾茅庐,成就了一段佳话,更有杜甫赞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茅庐并不顺利。刘备的猥自枉屈曾引起了张飞、关羽的不满,但这并未动摇刘备求贤的决心。正是他这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诸葛亮, “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也是众人有目共睹的。 他在隆中便已定三分天下之势,出山后更是不负刘备之恩,实现了对刘备的承诺。火烧新野、智激周瑜、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的故事,都表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巧布八阵图、造木牛流马,都证明了他有非凡的智慧。

不仅如此,他还能舌战群儒,骂死王朗,说明他有惊人的口才。 诸葛亮是个大智大贤之人,他不怕竞争。三国之中,只有与他齐名的庞统有资格和他竞争,他不但不打压排挤,还向刘备大力推荐,并与庞统共商方略、教练军士。

他能够琴退仲达,表明了他洞悉敌人脾性,临危不惧;他挥泪斩马谡,明他有严格的军法,所谓“无规矩不成圆”;他能七擒孟获,表明了他不是一靠武力解决问题的人。 如此贤人,谁人不叹,哪个不赞?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话道尽了诸葛亮的一生。他没有辜负刘备的重望,在刘备死后仍尽力辅佐刘禅,并写下了千古名篇《出师表》。

陆游有诗赞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已被后人当作智慧的代名词,这个名字也被推崇刘备的人所称道。人们从周瑜临死前的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中,看到了周瑜的气量狭小,同时也看到了诸葛亮那让人嫉妒的才能。 但诸葛亮这个近乎完美的人,也有他的致命弱点,那就是愚忠。面对刘阿斗的不信任,他没有拍案而起,而是继续为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卖命。试想,如果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离开蜀国,无论是去魏还是去吴,天下可能早就一统了。 所以说,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也会有缺点。但诸葛亮这个名字及其故事,还是妇孺皆知的。

三个臭皮匠,又怎么可能顶的上一个诸葛亮?

因此,从三国演义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常言绝对是对诸葛亮的污蔑!

读完此文,您有什么想说的吗?请在下方留言。如果觉得小编写的和您心意,也请点赞收藏关注我哦!如果您想和朋友分享,也请您不要犹豫,您已获得我的授权!

更多文章

  • 曹操在汉中之战有多大的决心?带了2个五子良将,八虎骑到了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中之战曹操带走多少人,汉中之战曹操刘备各有多少兵马,汉中之战曹操败了吗

    这场战役中,刘备生生的从曹操手中拿到了汉中,让东西两川结合,让刘备当时的霸业初成, 那时也是刘备势力最顶峰的时期。这场战斗横跨了将近2年的事件,这在三国时期是很罕见的。双方在这场战役中精锐尽出,刘备方面,五虎上将几乎都出战了,但是当时的曹操为了拿下这场战役的胜利,可以说下了很大的绝细腻,五子良将来了

  • 诸葛亮临终叮嘱:“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下葬”,这么做是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抬棺断绳便葬的故事,诸葛亮死后为啥要抬棺,诸葛亮抬棺之谜

    天下三分,三国鼎立。无论是曹魏、孙吴还是蜀汉,每个阵营都有着出类拔萃的英雄们。蜀国五虎将,枭雄曹操猛将夏侯,智囊周瑜美人二乔,数不尽的故事体现了当年的风采,而这些人物里面最为后人追捧的,则是蜀国的丞相诸葛亮——诸葛孔明先生了。武侯“卧龙”,智绝天下,公元181年,诸葛亮诞生在了徐州琅琊,身在一个官吏

  • 他乃刘备最看重之人,能与关羽比肩,他若不死,五虎将没赵云啥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麾下最厉害的两位猛将,刘备关羽赵云张飞谁死得最晚,刘备的五虎大将谁最弱

    五虎上将中,对于赵云的争议一直存在。论个人武力值而言,无论是二救幼主,还是能跟吕布打个平手,都证明了赵云的武力高强;不过论起领兵能力,赵云只堪为将,没有作战的帅才也是公认的。 但三国打仗可不是只看将领个人能力,而是更看重领兵能力,在这一点上,如果不是因为有个人死的比较早,赵云还真进不了五虎将中,这

  • “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匈奴奇葩风俗为何不灭?其中原因太无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匈奴娶妻风俗,匈奴父母娶嫂的习俗,匈奴最另类的婚嫁风俗

    在我国,也有许多离谱的风俗,这些风俗在当代人看来,是非常奇葩的,比如说三寸金莲,这种以伤害人的身体部位为代价所产生的的畸形的美,是不值得提倡的。在古时候的匈奴部落中,也有着一些十分离谱的风俗,“父亲死了娶母亲,如果兄弟死了就娶嫂子”,这种来自于匈奴的奇葩风俗为何不灭?其中的原因太过于无耻。在现代社会

  • 孙策去世后,弟弟孙权为什么如此对待身为嫂子,貌美如花的大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策死后孙权对大乔做什么,孙策死了孙权是怎样照顾嫂子的,孙策死后大乔嫁给孙权吗

    可二乔又跟铜雀台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周瑜没有赢赤壁之战,二乔要被关起来?说起来还是因为美貌惹的祸。在这个娶妻不是为了拉拢谋士下属,就是为了拉拢其他势力的时代,能够凭借美貌被孙策好周瑜娶得,可想而知这得有多漂亮啊。连正史《三国志》上都有记载“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此等国色自然

  • 曹操向一才女提亲被拒绝,她被俘匈奴12年后,曹操重金赎回引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最开始投奔的将领,曹操在荥阳一战中遇险被谁所救,曹操辜负了后代对他的认知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第一大枭雄,除文治武功之外,他的风流韵事也被人们津津乐道。邺城的铜雀台究竟是不是为了锁住二乔而建已经不重要,毕竟一场赤壁之战,把曹操打回中原,所谓“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也成为一个笑话。至于甄宓的传闻,古人谈论的比较多,不过可信的证据不多。况且曹孟德攻打袁绍肯定不是为得到

  • 张飞杀他父,曹操占他母,他长大后终于扬眉吐气、名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飞捉曹操,张飞后来是被谁杀的,张飞正史杀了多少名将

    三国时期,有非常多的猛将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东汉末年,一片乱世,更能体现出各国的统治者和他们谋士究竟是有真本事还是只会去搞一些噱头。有这样一个在三国生存的人,张飞杀他父,曹操占他母,他长大后终于扬眉吐气、名震天下。对于曹操的评价,还是有很多赞扬他的人。历史之中的曹操,也确实是非常的有才华,所以,作为西

  • 曹丕见二牛打架,命曹植作诗一首,但不得出现“牛”,成千古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丕看二牛打斗让曹植作诗一首,曹植和曹丕谁死得早,曹丕和曹植的诗词

    我们小学的时候都曾经学过曹植所写的《七步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便是曹植在受到曹丕压制时所作,此时的曹丕虽然已经登上宝座,但是因为曹植自幼便聪慧过人,深受父亲曹操的喜爱,而且在朝野之中也素有才名,所以曹植便深为忌惮。便召过曹植说:“久闻弟弟天赋才学过人,成诗只在须臾

  • 中国唯一不能修关帝庙的地方,方圆15里不准祭拜关羽,只因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公庙为啥叫关帝庙,关羽庙揭秘,中国唯一不能修关公庙的地方

    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历史长河中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人物,后人们便会将这些人们形象做成画作或是雕像来祭拜,讨个彩头。根据职业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膜拜对象,例如当老师的人会拜孔子,信道教的人拜老子等等。 关羽应该是最受全国人民膜拜的历史人物了,根据统计全国上下的关帝庙已经接近三万座,这还不包括民间所立的关

  • 中国古时候的“匈奴”,如今后代在哪里?学者:分布非常广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在《满江红》中提笔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以此抒发自己报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记录了自己“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故事——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从不计其数的边塞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匈奴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