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仪戏弄楚怀王,说给他六百里,结果却是六里,他真有这么大胆?

张仪戏弄楚怀王,说给他六百里,结果却是六里,他真有这么大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99 更新时间:2024/1/20 10:07:35

[var1]

喜欢战国历史的人,大多都对张仪骗楚怀王的事情耳熟能详。当时,张仪说:“如果楚国与齐国断交,就送给楚国六百里的土地。”楚怀王对土地早已垂涎三尺,于是,按照张仪所说的去做。可是,等到楚怀王来到秦朝向张仪要地时,张仪却坚持说不是六百里,而是六里。

受到欺骗的楚怀王恼羞成怒,于是,命令军队攻打秦国。但是,此时楚国与齐国的同盟已经瓦解,楚军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最终,楚军在秦军面前一败涂地。而楚怀王也被作为鼠目寸光的典型,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嘲笑着。

[var1]

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楚怀王贵为一国之主,他的智商真的如此堪忧吗?

这个故事来源于《史记》,并非是野史所载。但是,这段历史是来源于《战国策》的。《战国策》向来喜欢对谋士进行添油加醋的描述,在这件事情上更是有意将张仪塑造为足智多谋的形象。

公元前三百一十三年,秦、魏两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会盟,两国决定统一战线,一同走向繁荣。这一现象,迅速引起了齐国的警惕。长久以来,齐国和魏国一直争战不断,两国都欲除对方而后快。如今魏国拉上了秦国,那么两国一起出兵攻打齐国只是时间问题。

齐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魏国可以找其他国家联合,齐国当然也可以。深思熟虑之下,齐国打算与楚国联合。因为,楚国在公元三百一十八年曾经攻打过秦国,秦国一直视楚国为仇人。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就这样,齐国和楚国顺理成章地达成了共识。

[var1]

楚国和齐国结成同盟后,瞬间有了同秦国开战的底气。楚怀王一方面命令军队向秦国发起进攻,一方面派遣军队帮助齐国巩固边防,以防不测。当时,秦国正在同赵国打仗,并且,渐渐地占据了上风。可是,兵力都派出去打赵国了,面对楚军和齐军的进攻,秦国根本无法应对。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国的丞相张仪打算游说楚怀王,以拆散楚、齐两国的同盟。

张仪的确很有才能,他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办成了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割让给楚国六百里土地,让楚国停止战斗。

第二件,就是达成了秦国和楚国之间的同盟。而且,为了体现合作的诚意,两国各派丞相去对方的国家任丞相。秦国派到楚国的丞相,就是张仪。

之后发生的事情,尤为后人津津乐道。张仪来到楚国担任丞相后,楚国大臣陈轸早已看穿了张仪的阴谋。

[var1]

于是,他劝说楚怀王道:“现在秦国的确对我们很好,但是,这只是因为他们忌惮我们与齐国的同盟。倘若,我们撕毁与齐国的协定,转而同秦国结盟的话,齐国就会非常恨我们。到那时候,不仅秦国许诺的土地不会兑现,秦、齐两国还会一起来打我们。而且,如果真想与齐国断交而与秦国结盟的话,也要等六百里土地到手的话再断交。”

陈轸的话,可谓老成持重,而且一心一意都是为了楚国考虑。可惜,此时的楚怀王已经沉溺在对六百里土地的憧憬中,根本听不进去陈轸的话。他冷漠地拒绝了陈轸,然后,宣布与齐国断交。断交之后,楚怀王迫不及待地向张仪索要土地。但是,张仪以受了重伤为由,三个月都不来上朝。可笑的是,楚怀王仍然对六百里土地的空头支票深信不疑。

他以为张仪这样做,还是因为自己断交断的不够狠。于是,楚怀王派人到齐国辱骂齐宣王,直骂的齐宣王暴跳如雷。这时,张仪才慢吞吞地决定履行约定。不过,他只肯献出六里地,对当时许诺的六百里矢口否认。看到梦寐以求的土地变成泡影,楚怀王这才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为了挽回颜面,他立即下令向秦国进攻。

可是,此时的秦国早已和齐国联合了起来,楚军屡战屡败,没有一点办法。

[var1]

这个事件完完整整地记载在史记中,楚怀王可笑可叹的形象,可谓根深蒂固。但是,细细想来,故事虽然精彩,却有很多令人费解的地方。

一、就是拿到六百里土地再断交,可这也是背信弃义之举。如果齐国在愤怒之下与秦国一起攻打楚国,那么这六百里土地仍然无法保住。陈轸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谋臣,他是不会献上这种没有意义的计策的。

二、割让土地这样的国家大事,一个张仪怎能做主?割让土地非要通过张仪才能进行吗?而且,割地必须要有加盖国家玉玺的正规诏书,怎能凭张仪的红口白牙就可颠倒黑白?将割地视为儿戏,恐怕很难令人信服。

三、后来,楚国攻打秦国,两国交战的时候,齐国还出兵帮助过秦国。因此,说两国断交,应该是无稽之谈。

四、楚怀王毕竟是一国之君,派人到齐国骂人的事情,太过可笑,纯属捏造。

[var1]

其实,历史的真相是这样的:

张仪想要让秦国和楚国结盟,于是,他向秦惠王建议,把楚国附近的六百里汉中的土地给楚国。因为,这些土地虽然现在是秦国的,但是,汉中地区对于楚国的战略意义极大,楚国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攻占。当时,以秦国的实力,是无法保全这六百里土地的。在张仪看来,与其日后被楚国夺回土地,还不如现在主动献出来,还能博得楚国的感激。

张仪这一大胆的想法令秦惠王犹豫不决,秦国也有不少人反对张仪。楚怀王听到这一消息后,就主动派遣使臣到秦国,想要和张仪一同促成这件事。但是,事情快要办成的时候,秦惠王却因病驾崩了。秦武王即位后,对张仪的这一计策坚决反对,并将张仪赶出了秦国。这六百里土地的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var1]

因此,楚怀王没有得到这六百里土地,并不是被张仪骗了。由于张仪在战国历史上的名气太大,论及此事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牵强附会,将很多无关的事情都安在了他的身上。

这也没办法,谁让张仪是名人呢?

参考资料:

【《史记》、《战国策》】

更多文章

  • 她号称三国第一美人,却摊上渣男毁了一生,死因也成了历史悬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最坏的三个女人,三国中五个死得最惨的女人,三国刘琦死因

    据《三国志·魏书·后妃传》中记载,曹丕篡汉立魏后,被降封为山阳公的汉献帝把自己两个女儿进献给了曹丕,另有郭皇后和李、阴两位贵人也深得曹丕宠幸,而甄宓逐渐美人迟暮,日益受到冷落,为此她不免流露出一些怨言,自怨自艾,还写了一首怨妇诗《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

  • 关羽败走麦城的最根本原因——刘备战略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为何败走麦城,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备怎么样,刘备关羽会败走麦城吗

    关羽败走麦城西取益州,留关羽独自守荆州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刘备和孙权分取荆州各地,刘备集团终于有了自己固定的地盘。而刘备按照诸葛亮的既定计划,准备西取益州。正好在当时益州刘璋听说曹操准备征讨占据汉中的张鲁,担心曹操占据汉中之后继续进攻益州,于是听从手下建议邀请刘备入川帮助自己抵御张鲁。于是刘备自

  • 关羽、张飞、赵云,三人的综合实力谁排第一?刘备的评价很公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关羽张飞打得过赵云吗,关羽张飞赵云刘备的排名,刘备关羽赵云张飞谁死得最晚

    在那样的战争乱世,谈到英雄就不可能不说到他们的武力。在刘备的阵营中,更是有诸多优秀的将领,关羽、张飞、赵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而这三人中,谁又是最强大的,能排第一的呢?对此刘备给出了一个很公平的评价。01技冠群雄,独步天下现在有许多人都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作为这本书的书迷之一,笔者也想和大家一同探

  • 为何卖枣杀猪的关羽和张飞有着顶尖的功夫?一身功夫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飞杀猪关羽卖枣,张飞杀猪的武功哪来的,关羽张飞谁厉害

    1、力量优势在古代的时候有项羽少年能举鼎的传闻,也有吕布力大无穷的赞美,而二者又皆是人中龙凤,战斗力极强, 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人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关羽和张飞的“武力”和“战斗值”是因为其强大的力量作为支撑。因为在现代搏击中,从其打比赛的分量级就能看出,体重力量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换句话来说,如果对

  • 李斯被“腰斩”时,满朝文武大臣,为何无一人站出来给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上蔡人,上蔡是如今河南的上蔡县,他是秦朝的丞相。战国末年,时局动荡,风雨飘摇,这样的时期往往也是追名逐利的好时期。李斯本来是掌管文书的小官,他不愿意就此度过自己的一生,于是他辞官回家,准备重新开始新的征程。李斯开始四处求学,他来到齐国,找到荀子并拜他为师。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 内有粮草外有援兵,刘禅并无危险,为什么要急急忙忙开城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禅为何宁愿开城投降,刘禅投降的时候有援兵吗,刘禅装傻后说的什么话

    刘禅为什么那么容易就开城门投降,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通的事情,也是让很多人觉得可惜的事。按理来说,一个君主即使是要投降,那都是因在多次战争中没有取胜,并且被敌人夺取大部分城池,觉得胜利再也无望时,才会开城投降,甚至在很多时候,有些君王就算是京都被攻破也不愿投降,在他们看来,士可杀不可辱。他们失去国家后

  • 张飞逃跑丢下刘备妻儿,刘备大度说了一句话,如今成黑社会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飞丢了徐州刘备哭了,刘备张飞徐晃能组一队吗,张飞专属口头禅

    184年,刘备对战黄巾军,张飞和关羽跟着刘备走南闯北,奔波流离,刘备去到哪,他和关于就像两尊门神守护在刘备身旁,《三国志》还说他们好到同睡一张床“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张飞既然与刘备关系那么好,一定会把他的家人当成自己的家人来保护,但是刘备曾派张飞保护他的妻儿,张飞为何独自逃跑,刘备对此说了

  •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四字简单概括他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的一生历史,诸葛亮传奇一生完整版,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有什么特征

    的一生吧!打开《三国演义》,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首豪放的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曲唱罢,道尽人世真谛。当我们感慨三国英雄时,又不禁泪湿长衫,感叹他们的悲欢离合。 三国中的诸葛亮

  • 曹操在汉中之战有多大的决心?带了2个五子良将,八虎骑到了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中之战曹操带走多少人,汉中之战曹操刘备各有多少兵马,汉中之战曹操败了吗

    这场战役中,刘备生生的从曹操手中拿到了汉中,让东西两川结合,让刘备当时的霸业初成, 那时也是刘备势力最顶峰的时期。这场战斗横跨了将近2年的事件,这在三国时期是很罕见的。双方在这场战役中精锐尽出,刘备方面,五虎上将几乎都出战了,但是当时的曹操为了拿下这场战役的胜利,可以说下了很大的绝细腻,五子良将来了

  • 诸葛亮临终叮嘱:“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下葬”,这么做是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抬棺断绳便葬的故事,诸葛亮死后为啥要抬棺,诸葛亮抬棺之谜

    天下三分,三国鼎立。无论是曹魏、孙吴还是蜀汉,每个阵营都有着出类拔萃的英雄们。蜀国五虎将,枭雄曹操猛将夏侯,智囊周瑜美人二乔,数不尽的故事体现了当年的风采,而这些人物里面最为后人追捧的,则是蜀国的丞相诸葛亮——诸葛孔明先生了。武侯“卧龙”,智绝天下,公元181年,诸葛亮诞生在了徐州琅琊,身在一个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