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是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如今依然以高考的形式存在。科举堪称古代最为公平的竞争,无论寒门贵族,只要才华够高就能高中状元,这一点在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十分难得。不过万事无绝对,封建王朝的大权终究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有一次乾隆皇帝便认为状元太过丑陋,故意出对联刁难对方,等到状元对出下联后乾隆却说让他做探花。
刘凤诰,生于1761年的江西,和古代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他从小便勤学苦读,梦想着能金榜题名,为朝廷效力。不过与周围人不同的是刘凤诰十分聪慧,对于学习更是有着特别的天赋,在七岁时便能独自书写文章,让许多人啧啧称奇,更是被誉为江西第一才子。
不仅如此,刘凤诰生得也是十分俊俏,虽说古代不提倡以貌取人,但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还是从外表中获取,因此英俊的外表会给人带来许多优势,正因如此刘凤诰被很多人看好,认为将来必定成就大事。
可惜好景不长,有一次刘凤诰和朋友们外出游玩的时候发生了意外,他们计划互相比拼箭术,可惜缺乏一定的安全保护,最终刘凤诰的一直眼睛被射中,当场血流遍地。虽然最后在医生的紧急救助下捡回了一条命,然而刘凤诰的外表却变得异常丑陋。这一消息很快便如旋风一般传遍江西,人们都知道这位才子突然间毁容了,很多人顿时不再看好他,认为朝廷不会录用这样一位有身体缺陷的人。
虽然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刘凤诰也的确低落过一段时间,但他的内心是强大的,很快便重新燃起了斗志。既然周围人都不看好自己,那么更要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于是刘凤诰平日里读书学习更加努力用功,成长速度远超以往,1789年,刘凤诰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充足,决定参加殿试。
考场上氛围十分紧张,所有考生都在努力书写自己的答卷,刘凤诰自然也不例外。虽然学富五车,但他的眼睛问题还是带来了许多麻烦,由于医疗技术非常落后,失去一只眼睛后对刘凤诰的视力影响极大,平日里尚能勉强应对,在这个紧张的氛围下,刘凤诰的答题速度明显慢于其他人,最后所有人都交卷了他依然在继续作答。
主考官见状后本想过来催促他迅速交卷,但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刘凤诰的书法十分犀利,远超其他考生,更是注意到了他的眼睛问题,于是安排其他人拿来了蜡烛进行照明,等待着刘凤诰答完题。
刘凤诰也完成了自己的试卷,他发现主考官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于是深深鞠了一躬表示感谢。经过一番比较后主考官选出了十分最佳的试卷上交给乾隆帝,刘凤诰自然也位列其中。拿到试卷之后乾隆慢慢翻阅,看到刘凤诰的答卷时十分惊喜,他发现这位考生的笔法堪称大师级别,让见多识广的自己都感到惊讶,于是安排这位考生前来面试,显然要将状元颁给这位考生。
可是等到刘凤诰进入大殿时乾隆却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份答卷的主人样貌竟然如此丑陋,而且还缺少了一只眼睛,心中顿时感到不满。为了让刘凤诰出洋相,乾隆故意出了一个对联叫做“独眼不登龙虎榜”,暗指刘凤诰配不上状元,聪明的刘凤诰自然明白乾隆的意思,回了一个对联“半月依旧照乾坤”,代表自己即便只有一只眼睛,才华依然出众。
乾隆又出了两个对联,刘凤诰也一一对应,最后还说道自己本就是探花。乾隆听后心中也感到欢喜,他本就不想给刘凤诰状元,对方既然给了台阶下自然不会拒绝,就这样刘凤诰成了探花郎。由此可见,虽然人们不提倡以貌取人,但外貌依然是十分重要的指标,平常生活里也要多多注意。
参考资料: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