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说法是。宋代于此建有“狄梁公祠”,明代有碑“有唐忠臣狄梁公墓”,狄仁杰曾被追封为梁国公,所以这个地方是狄仁公的墓无疑。至于为什么建在这,或说这里是狄仁杰生前的香火院。碑上有说明:“唐忠臣狄梁公墓,其神道碑尚存,意者唐时,即寺为公香火院,公附寺而定,寺因公而著。”。
但另一种说法更有道理。认为这个墓不是狄仁杰的,而是薛怀义的。薛怀义曾是白马寺的主持,又被封梁国公。这里是他的墓地,合乎逻辑。而狄仁杰大户人家,墓地怎会建在寺庙?
而且他生前是反对佛教的,即便他想,寺庙也不会允许他将墓地建在这。所以,这里是薛怀义的墓,宋代以来误以梁国公薛怀义冢为梁国公狄仁杰墓,以讹传讹,加上人们崇敬狄仁杰的心理,使洛阳白马寺莫名其妙地成为狄仁杰的墓地。
但薛怀义也不是好死的,他是武则天的面首,是被太平公主率领一帮娘子军缢死的。薛怀义的名声不好,白马寺会这样隆重地埋葬他吗?具体如何,这又是一个千古之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