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三国便知道,自蜀汉建立之后,获得了不少胜利,但有一些惨败也让人心痛,就连诸葛亮都无法逆转。
比如刘备伐吴的时候,爆发的一场夷陵之战,让蜀汉元气大伤,连诸葛亮也没有办法改变蜀国惨败的局面,只能是尽可能地挽回损失。
其实,还有一场战争,由诸葛亮率领大军,可最后用兵如神的诸葛亮,也以失败告终。
北伐!出师一表真名世
因为在东吴针对荆州的战事中,吕蒙将一代武胜关羽斩首,引来了孙刘联盟的彻底破裂,并且蜀汉十分记恨东吴。
随后又因张飞惨死在军营,其头颅被送至孙权处,刘备便再也忍受不了了,不顾诸葛亮等有识之士的劝阻,执意要举全国之力,兴兵伐吴。
号称百万大军的蜀军,好似不可战胜,一路上势如破竹,在极短的时间内接连攻破东吴数十座城池。可谁也没有想到,转折点说来就来。
夷陵之战,时任东吴大都督的陆逊,直接一把火,火烧连营。刘备那号称百万大军的勇猛之师瞬间溃败,损失惨重。
经此一战,蜀汉元气大伤,后来蜀汉由阿斗掌权,开始休养生息,重新与东吴联盟。
在刘备死前,曾嘱托诸葛亮,将蜀汉一统天下的重担交给了诸葛亮。
所以在修养了几年后,蜀中军力稍有恢复,诸葛亮便开始了筹划如何伐魏的大计。
诸葛亮先是写下千古名篇《出师表》,向刘禅表明自己伐魏的决心与信心,更重要的是让刘禅学会,如何去当一个贤明的君主。
然后在朝中提拔了几个能力强的人才,帮助刘禅治理国家,以保重在北伐魏国的时候,后方是处于安定的状态。
随着《出师表》的递出,吴国也表示愿意和诸葛亮一起进行伐魏,两国形成夹击之势,对魏国进行进攻。
于是乎,历史上重要的一个事件发生了,诸葛亮发动的对魏国北伐的战争正式打响了。
第一次北伐,起初局势良好
为什么说诸葛亮是用兵如神呢?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对时机的把握是一般人不能企及的。
在曹丕刚去世的时候,诸葛亮听到消息,果断出击。同时吴国也对魏国发动了攻势,强大如魏国也有一些错愕和慌乱。
因为魏国的名将们都在东南方向阻挡吴国的进攻,一时间,竟然没有合适的人选前去率军迎敌,而魏国就只有曹真的六万人马驻守在长安,局势非常危急。
在一番攻城拔寨后,蜀军缓缓图之,并没有急功近利,而是不断蚕食魏国的有生力量,使得日后赢下战争魏国也没有余力再反抗蜀国。
但这时魏延却给诸葛亮出了一计,这便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想亲自带一路几千数量的人马,翻山越岭,直取长安然后趁势攻下魏国都城。
不过诸葛亮平生谨慎,对这样激进冒险的战略方法还是没有采用。其实他也知道这个方法的可行性,但按照蜀国现在的实力,只能要求稳扎稳打。
此时的诸葛亮率领的蜀军可谓是没有一次失败,军势正盛,各地魏国军队都非常的恐慌,很多都在考虑要不要投降。
马谡失守街亭,第一次北伐惨败
就在这时,诸葛亮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使得本来可以一举攻灭魏国的北伐战果付诸东流,那就是让马谡镇守蜀军后勤根据地街亭。
马谡是诸葛亮最得意的弟子,但早在刘备在的时候,就看出马谡虽然机智过人,但缺乏实战,若是在关键时刻任用他的话,很可能会出大问题。
果不其然,马谡到街亭后,仗着自己是诸葛亮的得意门生,不听其他人的劝告,把粮食都往山上屯,这样一来敌人虽然很难攻上去,但要是往外运输粮食,也很困难。
魏军知道马谡的部署后,大喜,连忙包围街亭,最后街亭蜀军因断水而与魏军奋力一战然后被打得打败,街亭失守。
诸葛亮听说街亭失手,整个人宛如又老了十岁,先是依照军令挥泪斩了马谡,然后叹着气摆着手让大军撤退了,因为他知道没有粮食和后勤供应,再打下去蜀军会万劫不复。
魏军也把握住机会,直接反攻蜀军,打得蜀军措手不及。
在这场北伐战争中,一开始局势本来是极向着蜀军的,但随着街亭的失守,蜀军开始大败,连大将都损失了11位。
在掩护部队撤退时,马玉、丁立、阎芝、阳群、白寿、刘郃以及邓铜,都死在了包抄过来的张郃手下,从此蜀军也缺少了很多大将,以后的北伐也更加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