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微服私访,与瓜农相谈甚欢,离开后下令:赶紧处死

朱元璋微服私访,与瓜农相谈甚欢,离开后下令:赶紧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0 更新时间:2024/1/4 5:14:55

朱元璋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朝廷税款的人,一直在四处躲债,过着风雨飘摇的生活。元朝时期,民族矛盾十分的尖锐,普通的民众被分为四等,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汉人、南人都是贱民。蒙古人民不断的压榨百姓,甚至可以不用劳动就享有其他民族的财产,徭役沉重,灾荒不断。

在朱元璋17岁时,濠州发生旱灾,接踵而至的是饥荒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母都在饥荒和瘟疫中相继去世,只剩下他和二哥。但是家里穷得买不起棺材,甚至还没有安葬家人的土地,无奈之下,兄弟二人只得乞求别人给一块土地来安葬亲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家人反而成了负担,于是朱元璋与二哥还有大嫂、侄儿为了活命,各自逃生了。

此时的朱元璋真的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于是就干脆投奔了皇觉寺,剃发出家,做了高彬和尚的小行童。但是在乱世当中,寺庙就能容纳得下他吗?因为和尚也是要吃饭的,没有香火钱的皇觉寺养不起这么多的和尚,像朱元璋这种就被打发出去云游化缘,说白了就是乞讨。可是大家都没有饭吃,就连乞讨,也十分的不易,甚至差点在途中病死。但是艰苦的流浪生活也让朱元璋变得更加的坚毅。当时社会上反元的大旗四起,朱元璋也接收到了这样的宣传。于是乎朱元璋为自己算了一卦,算自己是该走还是该留,还是造反,卦象告诉他——造反。谁也没曾想到,朱元璋竟真的能够一路拼搏,从草根逆袭为皇帝。

或许自己本就出生卑微的缘故,朱元璋非的清楚底层百姓的生活有多么的苦,十分的在意在自己的统治之下,百姓的生活到底对比蒙古人统治之下有没有改善,于是朱元璋便想出微服私访的主意,并嘱咐手下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但是在城间走动,无论是在哪,都非常的和谐,到处都是一派繁荣的景象,朱元璋心想不妨去乡间走走,看看真正在田间劳作的百姓。

走了许久,一行众人都口感舌燥,正好看到远处有一个瓜农在田梗之上吃着西瓜,朱元璋便上前问道:“老伯,我们恰巧经过此地,现在口感舌燥,想您讨个西瓜吃,可否?”瓜农抬头看看朱元璋这帮人,再看看朱元璋,心想这是哪来的贵人,个个都光鲜亮丽,气宇非凡,连忙答道:“自然可以”。然后仔细地为朱元璋挑了一个好瓜,并切好放在他们的面前,将最好的一块亲自递给朱元璋。这让朱元璋大吃一惊,心想自己微服出访,在这乡野田间的老农竟然有如此眼力,认出自己是一行人中的核心人物,于是便与瓜农聊了起来,接下来的聊天才是让朱元璋更为震惊的。

老农从种瓜谈到治国,无论是种问题,都有自己深刻的见解,虽说老农表达的比较隐晦,但朱元璋却能够听出瓜农话中之意,这绝不是一个瓜农应该有的见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心生拉拢之意,并许之以高官俸禄,但却遭到拒绝。朱元璋只得作罢,遗憾地走了。

在回宫的路上,朱元璋一直对刚才的事情耿耿于怀,不明白瓜农为何会拒绝自己,难道瓜农早已猜到自己的身份?但又为何表现得如此淡定自若,还与自己相谈甚欢呢?朱元璋意识到自己可能错过了一个“刘伯温”式的人才,如果放任他在民间,是一个不小的祸患,于是下令:赶紧处死瓜农。待朱元璋派人前去时,瓜农早已不见了踪影。

然而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很多别有用心之人,故意抹黑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事实上朱元璋作为农民出生的皇帝,在建立明朝后实行的很多政策都是有利于百姓的惠民政策,他的手段和城府,都用在了治理国家的统治阶层之上了,对于普通的民众,还是相当的不错的。

更多文章

  • 因为朱元璋,江西人与湖南人成了“老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与江西老表有着不解之缘,朱元璋为何叫江西省老表,朱元璋与江西老表关系

    其中,最波折的莫过于湖南一役。相传,某日朱元璋率领大军,截杀逃难的乱兵。突然,朱元璋在马前几丈外发现一个背着孩子的妇人,这妇人手里还牵着一个娃娃,正在泥泞中艰难地行走。朱元璋见被妇人牵着的小孩仅有四五岁,一瘸一拐,正在嚎啕大哭,可妇人背在背上的孩子却足有十几岁。朱元璋是个暴脾气,见到此情此景十分气恼

  • 徽柔公主的妹妹,经历7位皇帝,躲过“靖康之耻”活到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中的徽柔公主,徽柔公主历史上长什么样,徽柔公主的悲惨命运的始作俑者

    就在众多原著党感慨徽柔终于“上线”且仁宗的孩子大都夭折时,笔者不禁想起了仁宗的另外一位公主。仁宗一生共有3个儿子和13个女儿,可是却仅有4个女儿长大成人,存活率只有可怜的25%。这样的一个存活率,在古代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非常低的,而且还是在医疗卫生水平最高的皇室之中。剧中的徽柔是福康公主,历史上

  • 朱元璋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对这类人非常客气,一点不得罪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是怎么做到心理强硬,朱元璋一生最大错误,朱元璋的三个绝招

    朱元璋坐稳了江山后,打算让子孙们享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于是,就有了分封朱姓诸侯的打算。此时的朱元璋只有九个儿子,为了凑个吉利数,朱元璋将侄孙也算在内,将十个朱姓子孙一体封王。洪武十一年,朱元璋便将这些已经长大的诸侯们安排到各自的封地,派大臣辅佐他们建立藩国,成为拱卫大明江山的羽翼。皇子皇孙们在禁军的

  • 评价明朝皇帝:有四个皇帝正面评价,其他都不好,尽做坏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句话评价明朝16位皇帝,明朝皇帝朱载垕的评价,明朝时期最厉害的皇帝是谁

    众所周知,毛主席一生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读书,而他也特别喜欢读史书。在诸多的史书中,《明史》是毛主席最喜欢读的,他也为此加了很多批注。不仅如此,为了全面了解明朝历史,毛主席还阅读了大量明朝各种资料、笔记,因此他对于明史的研究非常深。那么要关注一个朝代的历史,这个朝代的皇帝自然是无法绕过去的人物,后世对于

  • 朱元璋要杀外甥,马皇后穿一身补丁衣服,朱元璋当场泪崩:不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皇后之死朱元璋发疯,朱元璋杀外甥完整视频,朱元璋与马皇后因刘伯温之死吵架

    在这6人之中,排名第三位的曹国公李文忠为最特殊,因为他不仅是功臣,还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朱元璋兄弟几人中,他排行老四,在他上面只有一个二姐,后来被追赠为曹国长公主。朱元璋的这个姐姐早年嫁给了李贞,并生下了李文忠。因为当时天下大乱,再加上瘟疫爆发,所以李文忠也吃了不少苦:公主卒,其父携文忠走乱军中,几不

  • 两封信在葡萄牙被发现,揭开明朝的内幕,大多数人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和葡萄牙的关系,明朝怎么看葡萄牙,明朝为什么不把葡萄牙赶走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朝代,它经历了276年的历史,推翻了元朝的暴君统治。带领老百姓过上了一个安居乐业的好日子。明太祖朱元璋一介草莽英雄,发动起义,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在应天建立明朝,在他执政期间,朱元璋勤于政要,开创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历史上称为“洪武之治”。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此时

  • 崇祯帝上吊后,明朝本来还有一丝复国希望,硬生生被自己人玩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虽说,大明都城被占、天子已死,但是,明朝残余势力还在,直到清朝时期,想光复大明的人都有不少,就像今天我们要说的主人公朱由榔。朱由榔是桂王朱常瀛的儿子,皇家子弟,贵不可言,在曾经的那个年代,家族爵位是可以世袭的,朱由榔便继承了自己父亲的爵位成了新的桂王,若是大明王朝一直不衰败,他或许还能一辈子衣食无忧

  • 明朝涉黑团伙叫板朱元璋,下场惨不忍睹,大快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元璋四大案件,朱元璋严查的三大案,明朝连环腐败案例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潘富,是大明洪武年间溧阳县的一名小吏,同时也是当地的地头蛇。潘富一边吃着皇粮,一边仗势欺压老百姓。他欺行霸市、杀人放火这样的基本操作他自然不在话下,他的手段可以说是死多少次都不为过。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准确地说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征收农业税。税收是国家财政的支柱,也是任何性质

  • 刘伯温的预言有多准呢?看他跟朱元璋说的话,结果都一一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什么反应,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的话,刘伯温的死与朱元璋有影响吗

    他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可以说,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传说,他在刚刚平定天下之时,宫里的侍卫报告说大臣刘基求见,虽然,此时朱元璋正在吃烧饼,但

  • 明朝有一采花贼,幼时苦练“奇术”,祸害182名女子后被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第一采花大案,古代采花大盗被皇帝处死,古代最惨的采花大盗

    “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洛神赋》古代男女虽然都有长发,但是男女的体态差异很大,声音容貌差距也很多,主要体现在声音,眉毛,体格等生命特征。想要男扮女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明朝就曾经有这么一个妖人,精通易容之术,将自己伪装成女性,一生祸害了182名女子。桑冲原来是姓李,但是家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