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涉黑团伙叫板朱元璋,下场惨不忍睹,大快人心

明朝涉黑团伙叫板朱元璋,下场惨不忍睹,大快人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70 更新时间:2024/1/2 17:31:51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潘富,是大明洪武年间溧阳县的一名小吏,同时也是当地的地头蛇。潘富一边吃着皇粮,一边仗势欺压老百姓。他欺行霸市、杀人放火这样的基本操作他自然不在话下,他的手段可以说是死多少次都不为过。封建朝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准确地说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征收农业税。税收是国家财政的支柱,也是任性质的政权都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正因为税收的重要性,所以历朝历代都对此严格把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阶级都有不同的税收政策。有的时候轻徭薄赋,有的时候则横征暴敛。轻徭薄赋是每个王朝立国之初,都必须采取的经济政策,因为只有与民养息才能恢复国力。而每到王朝濒临灭亡的后期,国家的经济秩序也处于崩溃的阶段,横征暴敛也就成了必然。由农民承担的赋税徭役一旦超过了承受范围,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帝国也由此崩溃。

众所周知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是最为痛恨的,一方面是因为他小时候被元朝贪官污吏逼得家破人亡的悲惨经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地方官吏的腐败会危害帝国的稳定。贪官污吏无非是直接或者间接压迫农民,要么给地主提供便利让他们兼并农民的土地,要么提高治下的税率为自己谋利,潘富就是后者。他通过各种各样的非法手段,迫使自己的上级和同僚,都被自己抓住了把柄,使得他们不得不成为自己的同伙。

在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之后,潘富便将溧阳县的税收提高,交给朝廷之后多余的全都进了自己的口袋,当然也少不了同伙们的一份。潘富身为地头蛇,如果压迫一个两个的老百姓,他们迫于潘富的地位、其他人处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可能永远不会举报他。毕竟他和地方官都勾结在了一起,要举报只能去找朱元璋告御状。因为潘富他们对消息封锁得比较严密,所以在仅隔着两百多里的南京的朱元璋,并不知道消息。

因为长期遭受潘富等人的压迫,百姓之中终于有人鼓起勇气去告御状了。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个名叫黄鲁的农民踏上了去往南京的路。但是还没到南京,黄鲁就被潘富派人抓了回去,下场自然可想而知。消息最后还是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他怒不可遏派人严查,并将潘富抓捕归案。但朱元璋没有想到,潘富的党羽已经发展到了朝廷,还没等开展行动他便跑路了。

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潘富再怎么逃,也逃不出朱元璋的手掌心。潘富与崇德县富户赵真素来交好,此人贩卖私盐,也是他的同伙。在古代贩卖私盐是一个暴利行业,黄巢张士诚这两位乱世之中的起义军领袖,全都是私盐贩子出身。在大明帝国的境内,赵真自然不敢太过招摇,至少没有大规模的非法武装。但财大气粗的赵真,还是拥有着数百名家丁。当朝廷来人捉拿潘富时,赵真竟然纠集家丁暴力反抗!

朱元璋哪能忍得了这种目无王法、跟他叫板的人,从来只有他比别跟狠,比他狠的都入了土。很明显,潘富和赵真这是在太岁头上动了土,不仅动了土,还给自己挖好了坟。既然地方官府奈何不了,以武开国的朱元璋索性派出军队前去进攻,直接简单粗暴的将潘富犯罪团伙一锅端!朱元璋对农民和穷人都很慈悲,但对于贪官污吏和贪赃枉法之徒,朱元璋举起屠刀从来没眨过眼。

朱元璋下令:将潘富和赵真两个主犯诛九族、家产充公,其余党羽和协助过潘富逃跑的,查一个抓一个、抓一个杀一个!经过朱元璋的血洗,以潘富为首的黑恶势力势力在溧阳县彻底消失,百姓再也不用遭受他们的压迫和剥削。

更多文章

  • 刘伯温的预言有多准呢?看他跟朱元璋说的话,结果都一一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什么反应,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的话,刘伯温的死与朱元璋有影响吗

    他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可以说,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传说,他在刚刚平定天下之时,宫里的侍卫报告说大臣刘基求见,虽然,此时朱元璋正在吃烧饼,但

  • 明朝有一采花贼,幼时苦练“奇术”,祸害182名女子后被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第一采花大案,古代采花大盗被皇帝处死,古代最惨的采花大盗

    “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洛神赋》古代男女虽然都有长发,但是男女的体态差异很大,声音容貌差距也很多,主要体现在声音,眉毛,体格等生命特征。想要男扮女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明朝就曾经有这么一个妖人,精通易容之术,将自己伪装成女性,一生祸害了182名女子。桑冲原来是姓李,但是家里比较

  • 为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留下一员猛将,可惜朱允炆不会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继承制度延续了历朝历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朱标既是嫡出又是长子,更是早就在朱元璋称吴王时就被立为了世子。所以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从吴王成为皇帝、朱标从世子成为皇太子,一切都是那么地顺理成章。朱标为人宽厚,每当弟弟们犯了错,他这个当大哥的也总要维护他们。正因如此,朱标在诸位兄弟们之间威望极高,他

  • 蔡京真是个大奸臣吗?其实他才是一个真正的能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蔡京为什么变成大奸臣,蔡京做奸臣也绝非易事,蔡京属于奸臣吗

    在蔡绦的笔下,蔡京是个宽宏大量的人,是以“鲁公宇量迈古人,世所共悉也”。元符年间的某日,大臣们相约泛舟游览美景,在登舟的过程中,蔡京刚刚靠近龙舟,一阵风就将龙舟吹离岸边。此时的蔡京已迈出了脚,没料到龙舟已离岸,一脚踏进了水里,跌落湖中。大臣们见状立即呼救,只见蔡京已从湖中找到一块木板,自行上岸。上岸

  • 蒙古铁骑曾横扫亚欧,为何却被朱元璋击溃?只因刘伯温这9条建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到元朝末年的时候,原本的蒙古铁骑渐渐变得衰弱,曾经横扫亚欧的蒙古骑军,最终被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朱元璋所率领的明军击溃,这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朱元璋本人的出身很低,曾经为了生活还不得不到处去进行化缘(俗称要饭)的活动,他所率领的明军也是一支正宗的农民起义军,而并非像杨坚、李

  • 于谦到底死得冤不冤?明英宗朱祁镇回来的那一刻,他的死就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于谦为什么要接回朱祁镇,于谦真的有顶撞朱祁镇吗,历史上朱祁镇如何评价于谦

    或许,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确实是一种非常有血性有胆识的表现。毕竟,作为一个王朝的统治者,他愿意在危急时刻,与自己的国家同生共死,确实是非常值得钦佩的。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对于这种现象,想必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如果一个国家的君主,真的文韬武略有横刀立马征战天下的本事,那么,他御驾亲征确实能够起

  • 明朝第一忠臣蒙冤被杀,锦衣卫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自杀谢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于谦的出身还算是比较不错,其曾祖父担任过杭州路大总管,太祖也曾为官。尽管如此,于谦并未成为纨绔子弟,而是非常刻苦读书,并且志向高远,他非常敬佩和仰慕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气节,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文天祥这样的人,报效国家。最终,于谦成功进入仕途,有了报效国家的机会。(公元1421年,于谦考取进士,从此踏上

  • 清宫剧有很多,为何基本没人拍有关元朝的电视剧?导演: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十大经典电视剧,清宫电视剧大全,元朝题材电视剧有哪些

    中国的古装剧年年都会有,《甄嬛传》、《红楼梦》、《神雕侠侣》等等,太多太多的题材被拍摄成了电影、电视剧。环顾之前的古装剧,大都以历史题材为主,譬如《康熙微服私访记》、《雍正王朝》等等,这类题材的影视剧深受观众们的喜爱。记得有一部影视剧叫《射雕英雄传》,堪称经典之作,是不少人成长中的回忆,里面叙述的是

  • 朱元璋说“元以宽失天下”,那么元朝的政策到底有多“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为啥朱元璋说元朝宽仁失天下,朱元璋为什么要推翻元朝统治,朱元璋为何推翻元朝一统天下

    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这些话都是在《明太祖宝训》里记载的,是朱元璋本人亲口所说。身为统治阶级的核心,朱元璋本人都没有起到抹黑前朝的带头作用,臣子们自然也不会再

  • 西湖三杰中岳飞、张煌言死于杭州, 于谦死于北京为何也会葬在杭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飞于谦张苍水遗言,岳飞于谦同列西湖三杰,于谦张煌言

    西湖美景 岳飞,大家很熟悉,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率领“岳家军”为南宋朝廷抵抗金军南下,是整个南宋王朝的定海神针,而且岳飞还率领军队北伐,打到离故都开封只有几十里的朱仙镇,大败金兵,正欲收复开封时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后来岳飞被秦桧等奸臣诬陷,被宋高宗下令打入大牢,后岳飞被杀害在风波亭。岳飞死后,狱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