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要杀外甥,马皇后穿一身补丁衣服,朱元璋当场泪崩:不杀了

朱元璋要杀外甥,马皇后穿一身补丁衣服,朱元璋当场泪崩:不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93 更新时间:2024/1/21 8:25:55

在这6人之中,排名第三位的曹国公李文忠为最特殊,因为他不仅是功臣,还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朱元璋兄弟几人中,他排行老四,在他上面只有一个二姐,后来被追赠为曹国长公主。朱元璋的这个姐姐早年嫁给了李贞,并生下了李文忠。因为当时天下大乱,再加上瘟疫爆发,所以李文忠也吃了不少苦:

公主卒,其父携文忠走乱军中,几不能存。至是,闻太祖驻兵滁阳,皆来归,太祖喜甚。文忠年十二,牵上衣而戏,太祖涕曰:“外甥见舅如见母也。”

直到在舅舅朱元璋这里安定下来,李文忠才算真正有了个家。在异姓人之中,外甥是和舅舅血缘最近的人。因为姐姐已经死于战乱,所以朱元璋便将对姐姐的感情全部倾注到了外甥身上,对他视如己出。不仅为了请了自己麾下的大儒给他当老师,还提拔他做自己的舍人。朱元璋对外甥的尽心栽培没有白费,李文忠19岁时初次率兵支援池州便攻下了4个县、立下了大功。20岁时他因功被升为亲军都指挥,坐镇建德。

李文忠虽是朱元璋的外甥,但他全凭自己的真本事建功立业。在后来消灭陈友谅张士诚以及北伐元朝等众多战役中,李文忠都立下了大功。他的战功虽不及魏国公徐达,但开国武将中功劳超过李文忠的还真没有几个。在大明朝开国之后,兔死狗烹这一不变的历史规律再次上演。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也和刘邦一样,对功臣举起了屠刀。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谋不轨”之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大明朝人人自危。

李文忠认为皇帝杀戮太甚,在满朝文武只求自保之时,凭借外甥的身份勇而向朱元璋上书。但是朱元璋是铁了心要血洗,李文忠的两道奏折都如泥牛入海,于是便上了第三道直接开始指责朱元璋。朱元璋是个暴脾气,看完后气不打一出来,直言“小子忤逆,不杀不足震慑诸臣!”在战场上成长起来的李文忠同样也是个暴脾气,这舅甥俩就这么杠上了,朱元璋拔剑便要宰了李文忠,情况到了危急关头。

向来不干涉朝政的马皇后,此时穿着一件满身补丁的衣裳走入大殿。早已经看惯了马皇后所穿的高贵衣服,再看这件破破烂烂的衣服,朱元璋顿时不太习惯,也满脸疑惑。马皇后也不等朱元璋开口,直接解释道:这是二人结婚前,自己仅剩的一件旧衣服。虽是一件衣服,但每次看到它,都能想起许多往事!话音刚落,朱元璋的脑海里也浮现出了许多往事,眼泪也夺宽而出:

“我昔日亲人十余口,如今也仅剩文忠一人,他若不是我外甥,我必杀他!”

朱元璋家庭观念及其浓厚,所以马皇后断定他不会真的对李文忠下手。毕竟他老朱家的骨血,除了他自己留下来的,真的不多了。而且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在朱元璋没有发迹时,也曾多次接济他。一想到这里,朱元璋真的很难再下得去手。毕竟人非草木,朱元璋再狠,人心也是肉长的。朱元璋不杀李文忠,但也没有免除他的惩罚,他夺了李文忠的一切职务,让他闭门思过。

更多文章

  • 两封信在葡萄牙被发现,揭开明朝的内幕,大多数人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和葡萄牙的关系,明朝怎么看葡萄牙,明朝为什么不把葡萄牙赶走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朝代,它经历了276年的历史,推翻了元朝的暴君统治。带领老百姓过上了一个安居乐业的好日子。明太祖朱元璋一介草莽英雄,发动起义,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在应天建立明朝,在他执政期间,朱元璋勤于政要,开创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历史上称为“洪武之治”。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此时

  • 崇祯帝上吊后,明朝本来还有一丝复国希望,硬生生被自己人玩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虽说,大明都城被占、天子已死,但是,明朝残余势力还在,直到清朝时期,想光复大明的人都有不少,就像今天我们要说的主人公朱由榔。朱由榔是桂王朱常瀛的儿子,皇家子弟,贵不可言,在曾经的那个年代,家族爵位是可以世袭的,朱由榔便继承了自己父亲的爵位成了新的桂王,若是大明王朝一直不衰败,他或许还能一辈子衣食无忧

  • 明朝涉黑团伙叫板朱元璋,下场惨不忍睹,大快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元璋四大案件,朱元璋严查的三大案,明朝连环腐败案例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潘富,是大明洪武年间溧阳县的一名小吏,同时也是当地的地头蛇。潘富一边吃着皇粮,一边仗势欺压老百姓。他欺行霸市、杀人放火这样的基本操作他自然不在话下,他的手段可以说是死多少次都不为过。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准确地说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征收农业税。税收是国家财政的支柱,也是任何性质

  • 刘伯温的预言有多准呢?看他跟朱元璋说的话,结果都一一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什么反应,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的话,刘伯温的死与朱元璋有影响吗

    他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可以说,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传说,他在刚刚平定天下之时,宫里的侍卫报告说大臣刘基求见,虽然,此时朱元璋正在吃烧饼,但

  • 明朝有一采花贼,幼时苦练“奇术”,祸害182名女子后被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第一采花大案,古代采花大盗被皇帝处死,古代最惨的采花大盗

    “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洛神赋》古代男女虽然都有长发,但是男女的体态差异很大,声音容貌差距也很多,主要体现在声音,眉毛,体格等生命特征。想要男扮女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明朝就曾经有这么一个妖人,精通易容之术,将自己伪装成女性,一生祸害了182名女子。桑冲原来是姓李,但是家里比较

  • 为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留下一员猛将,可惜朱允炆不会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继承制度延续了历朝历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朱标既是嫡出又是长子,更是早就在朱元璋称吴王时就被立为了世子。所以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从吴王成为皇帝、朱标从世子成为皇太子,一切都是那么地顺理成章。朱标为人宽厚,每当弟弟们犯了错,他这个当大哥的也总要维护他们。正因如此,朱标在诸位兄弟们之间威望极高,他

  • 蔡京真是个大奸臣吗?其实他才是一个真正的能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蔡京为什么变成大奸臣,蔡京做奸臣也绝非易事,蔡京属于奸臣吗

    在蔡绦的笔下,蔡京是个宽宏大量的人,是以“鲁公宇量迈古人,世所共悉也”。元符年间的某日,大臣们相约泛舟游览美景,在登舟的过程中,蔡京刚刚靠近龙舟,一阵风就将龙舟吹离岸边。此时的蔡京已迈出了脚,没料到龙舟已离岸,一脚踏进了水里,跌落湖中。大臣们见状立即呼救,只见蔡京已从湖中找到一块木板,自行上岸。上岸

  • 蒙古铁骑曾横扫亚欧,为何却被朱元璋击溃?只因刘伯温这9条建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到元朝末年的时候,原本的蒙古铁骑渐渐变得衰弱,曾经横扫亚欧的蒙古骑军,最终被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朱元璋所率领的明军击溃,这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朱元璋本人的出身很低,曾经为了生活还不得不到处去进行化缘(俗称要饭)的活动,他所率领的明军也是一支正宗的农民起义军,而并非像杨坚、李

  • 于谦到底死得冤不冤?明英宗朱祁镇回来的那一刻,他的死就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于谦为什么要接回朱祁镇,于谦真的有顶撞朱祁镇吗,历史上朱祁镇如何评价于谦

    或许,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确实是一种非常有血性有胆识的表现。毕竟,作为一个王朝的统治者,他愿意在危急时刻,与自己的国家同生共死,确实是非常值得钦佩的。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对于这种现象,想必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如果一个国家的君主,真的文韬武略有横刀立马征战天下的本事,那么,他御驾亲征确实能够起

  • 明朝第一忠臣蒙冤被杀,锦衣卫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自杀谢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于谦的出身还算是比较不错,其曾祖父担任过杭州路大总管,太祖也曾为官。尽管如此,于谦并未成为纨绔子弟,而是非常刻苦读书,并且志向高远,他非常敬佩和仰慕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气节,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文天祥这样的人,报效国家。最终,于谦成功进入仕途,有了报效国家的机会。(公元1421年,于谦考取进士,从此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