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扬州瘦马”究竟指啥?古代贵族的爱好,现代人却难以接受

清朝的“扬州瘦马”究竟指啥?古代贵族的爱好,现代人却难以接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6 更新时间:2024/2/12 12:40:25

南北朝的时候中国人口大量南迁,隋炀帝又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唐朝时因为国都长安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很多人口也转移到了洛阳。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江南就渐渐成为了中国的经济重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尤其是在秦淮河上,青楼行业发展非发达,但是青楼其实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里面埋藏了无数女子的血与泪。 因为古代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很多人家生了女儿之后都会将女儿卖到青楼去,免得呆在家里“浪费粮食”。而每当有臣子犯了重罪的时候,经常会有将女眷发配到青楼的惩罚,或者是战乱的时候收到的奴隶。这些女孩在青楼经历羞辱、调教之后才会被拉出来接客,不知道受到了多少罪孽。

所以很多青楼女子并不像杜牧诗中“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那样的光鲜,大多都是白居易《琵琶行》中那样“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那样孤苦伶仃。而到了明清的时期,权贵们的圈子中又是发展出了了“扬州瘦马”这样龌龊的交易。 扬州地区因为远离战乱,又有发达的丝织业与四眼贩卖产业,那些商人赚得盆满钵满。为了享乐同时也为了在同行面前炫耀,“扬州瘦马”的交易开始诞生所谓的“扬州瘦马”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消瘦的马匹,而是青楼老板从贫苦家庭中买来幼女,养大之后再明码标价卖给权贵的龌龊交易。

这些幼女多是因为家中贫困无法负担才会被家人卖到青楼,到了青楼之后牙婆、牙公(老鸨)就会按照姿色将这些幼女分为三六九等,最高等的就当作大家闺秀来培养,训练其琴棋书画以及形体礼仪;次一等的就学习唱曲和乐器;而最末等的就学习女红和厨艺。这些都是清代人丁耀亢在《续金瓶梅》中所描述的“训练”过程。

受到南程朱理学的影响,明清时期的权贵们以女子裹脚为美,爱好把玩裹脚女子“柔弱的三寸金莲”。为了迎合权贵们的变态需求,这些幼女们进入青楼之后就会被人强制要求裹脚,从小开始培养“三寸金莲”。到了清朝的时候,那些权贵们又流行起了一个更加变态的嗜好,那就是用娼妓的翘小脚鞋作为酒具来行酒喝酒,将其称为所谓的“金莲杯”。 而这些幼女的结局大多也是非常凄惨,有的人被富商赎身之后收入房中当小妾,若是能生下子嗣还有些依靠。可若是未能生下孩子,就经常会被富商抛弃,或是被富商其他的妻室羞辱。无权无势的她们也只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

没有被富商看重的女子下场恐怕会更为凄凉,到了这些女子已经超过“售卖”的最佳年龄之后,就会被送到烟花柳巷度过生。在秦淮河上,很多烟花柳巷中的女子都是这样被卖过来的。与“扬州瘦马”相似的还有“西湖船娘”等,都是旧社会对女性的迫害的缩影,这种爱好现代人实在无法接受

更多文章

  •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霍元甲连踢几脚都纹丝不动,名字听着耳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古人观点,男儿之担当,或以文治天下,或以武护国家。为了网罗天下文武奇才,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皇帝还会赐名选拔出来的头名为“状元”。从705年隋朝开创科举到1905年大清取消科举制,整整1300年的时间,科举帮助无数寒门子弟一飞冲天改变命运。 根据后世史学家的结论,正史上,从武则天创立武举到取消科

  • 清朝状元书法真迹:字体堪比“印刷体”,丑书大师称:毫无艺术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26名清代状元书法欣赏,清朝牛人书法真迹,印刷体与丑书的针锋相对

    在隋唐实行科举制之前,此前各国各代使用的都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这种人才制度注重的并非才学而是门第背景,以至于国家权力被贵族所垄断。直到隋朝建立科举制之后,寒门子弟才终于有了一条上升通道,无数人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这也奠定了唐朝兴盛之根基。 从此之后,科举制在我国沿用了一千多年,直到1905年的时候

  • 清朝汪景祺:因马屁拍得太过被斩首,头颅挂菜市口十年才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汪景祺马屁图片,汪景祺墓,汪景祺个人资料

    从汪景祺的职业就能看出,死因大有可能会是文字狱。 汪景祺1672年出生于浙江杭州,自古以来浙江就出过不少人才,像鲁迅,金庸尽是来自浙江,要说浙江是出秀才出得最多的地方,那肯定是没毛病的,因为风土人情的影响,自然也会有这种各种各样的学士,而汪景祺就是其中之一。 有才华的人恃才傲物,本就不是什么很稀罕

  • 清朝有一无名画师,画了一幅无名女鬼图,网友:看久让人感到不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蒲松龄生在明朝,可是他才4岁明朝就灭亡了,严格说来他更像是清朝人。他出生在书香世家,想通过科举过上好日子,17岁顺利考上秀才。 蒲松龄以为自己的科举之路会像考秀才一样通畅无比,可他想错了,他的科举之路基本上就在秀才这里达到了巅峰,考到72岁才勉强考上个贡生。 蒲松龄当然也没有把中间55年所有时间都用

  • 清朝有100万军队,大清灭亡后去了哪?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踪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自从吴三桂领清军入关后,江山就成为了大清的天下,人人都怪罪吴三桂是大汉奸,如果不是他领清军入关,明朝不会这么早就灭亡。其实吴三桂充其量就是个背锅侠,明朝已经积重难返,没有吴三桂也一样会灭亡,因为清军的武力值要高于明军,灭明是早晚的事情。 皇太极建立了大清王朝,最终满

  • 清朝最穷状元,在考卷上写12字,光绪看后泪流满面:他必须是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最穷状元一览表,清朝最有名的十大状元,清朝最感人的状元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才都是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隋朝之前我国基本上都是任命几位官员下放到地方考察,选举贤能来入朝为官。这样的制度无疑带着非常强烈的主观色彩,下方官员的评价和意见基本上可以盖棺定论。所以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才会出现“基层无士子,朝中无寒门”这样不平衡的情况。 到了隋朝之

  • 朱元璋明明可跟老婆腻歪,为何要离开温柔乡,带病折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悲惨的晚年,朱元璋原本想娶谁,朱元璋最开始的老婆去哪了

    我们常说,人要成功,得有运气。有些人,运气一次就用完了,有些人呢,却是源源不断。可惜的是,朱元璋似乎运气就那样,讨了马氏之后,似乎没了出头之日。尽管,他救了被孙德崖绑架的郭子兴,但在《明太祖实录》里,只有这样一句话:肌肉皆伤,乃破其械使人负以归,子兴遂得免。(剧照)有没有给他升点小官?说些感谢的话?

  • 后唐皇帝欲将此人杀害,他为自保想出一计,结果却成了宋朝的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后唐明宗杀温韬,被宋太宗毒死的皇帝,后唐与宋朝的关系

    留下这一噩梦始作俑者就是后唐皇帝李从珂,李从珂何许人也?他是前任后唐皇帝李从厚的义兄,按理来说李从厚的皇位应该是由其子继承,除非有两种情况皇位才会拱手让给李从珂。要么李从厚没有子嗣,要么李从珂造反,没错,李从珂是造反获得皇位的。公元934年,李从厚让李从珂从陕西凤翔调到山西太原,李从珂却突然起兵造反

  • 宋朝榜下捉婿那些事:疯狂抢婿笑料百出,为抢状元副宰相贡献两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宋第一贤婿,榜下捉婿简介,北宋有多难抢到一个佳婿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重文抑武的宋朝,是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代,科举取士成为朝廷选拔官吏的最主要途径。为了鼓励读书科举之风,宋真宗亲笔写下了著名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

  • 刺史、太守、县令之类的地方官在宋朝以后为什么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刺史职责有多大,宋朝刺史官职,宋朝时的刺史是什么官

    众所周知,以藩镇割据为代表的地方官做大成为唐朝中后期和五代十国的社会顽疾,严重威胁天下统一和中央集权。因此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宋朝自然想尽办法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宋朝以前的地方主官(如刺史、太守、县令)虽然都由中央任命,但都属于中央官员以外的地方官系统,一旦中央衰微就可以各地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