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晚年进行了一场豪赌,结果,让满清的寿命又延续了数十年

慈禧晚年进行了一场豪赌,结果,让满清的寿命又延续了数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76 更新时间:2024/1/29 11:42:56

因为,在汲取了辽金过度汉化(汉化以至于到了文弱的地步)以及蒙元过度排斥汉化(民族阶级压迫)的两极化趋势之后,满清采取了这样的一种路线:

积极延揽汉族知识分子,但与此同时,并不放弃满洲旗籍集团的政治多数地位,只给汉族以表面平等(部院台主事官员满汉各一员,中基层地方官吏用汉人),而不愿也不能给汉族以实际平等(科举录取满洲与汉人分开,满洲人还可以通过荫袭、满文翻译考试等其他途径进入政权,地方大员和军机大员多为满人充任)。以至于,当时满洲人在全国占比不到5%,却占据了中央政权与封疆大吏的75%以上。

根据文献的记载,清朝前中期,汉官担任要职的现象十分罕见。按照满清祖制,汉人连成为“包衣”(奴才)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在清朝皇帝看来,“奴才”才是自家人。

那么,打破这种格局的清朝统治者是谁呢?

慈禧。

为了让自己的统治权更加稳固,这个女人开始借助汉臣的力量。对此,慈禧尽可能地在朝中打造了满汉平等的氛围。不过,虽然这种格局被打破,但细心的朋友一定能发现,一些关乎清统的关键之职往往还是由满人来担任的。例如,鲜有汉人能成为军机大臣或各地巡抚总督。

那么,为什么慈禧要一改惯例,开始亲近汉臣呢?

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有能力有抱负的满族贵族相继离世,而他们的子孙又大多是纨绔之辈。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政坛,连满清军界亦存在这种情况。八旗兵,原本是满清立国的精锐力量。然而,随着满清建国时间日久,八旗兵逐渐变成了老爷兵,失去了作战能力。

对于老祖宗抑汉的政策,慈禧自然一清二楚。不过,在她当政的时候,国家正面临着内忧外患,太平天国的势力在南方与清廷分庭抗礼,捻军与回族之乱就像火上浇油一般加重了清军的压力。作为一名封建统治者,相比于汉人的崛起,慈禧更不愿意看到祖宗的基业被推翻。

然而,在她看向身边的那些满族贵族时,这些贵族之后不是狂妄自大便是庸腐无能,根本不值得重用。我们知道,洪秀全主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曾一度夺取了满清的半壁江山,雄踞江南一隅的太平军打得清军节节败退,朝廷用了近十年时间才夺回失地瓦解太平军。

可以说,在此期间朝廷之所以没有垮台,汉人所组织的团练武装功不可没。在这场战争中活跃的汉人将领,绝大多数都是汉人而非满人。例如:左宗棠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等在剿匪中脱颖而出的将领,在参战前都只是读书人罢了。然而,在国难当头,他们被磨练成了将军,成为满清最后的倚仗。

1854年,曾国藩所率的湘军取得大胜,浩浩荡荡地开入武汉。当湘军得胜的奏章送入朝廷时,咸丰帝大感震惊,他赞叹地说道:“没有想到,曾国藩只是个读书人,竟能建立这样的不世奇功。”咸丰一时兴起,竟想一改祖制将曾国藩任命为湖北巡抚,让他坐镇两湖。

然而,这时朝中的满清老臣“及时”地建议道:“曾国藩原本只是个在家中丁忧的侍郎,只能算个平民百姓。一个小老百姓竟然能做到一呼百应,这绝不是我大清之福。”言下之意,竟是在质疑曾国藩的忠心。咸丰听闻此言后,想到了老祖宗传下来的祖制。在“重满抑汉”的狭隘思想的左右下,咸丰终究没能迈出那一步,不再提提拔曾国藩这件事,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虽然,这句谚语在民族共荣的当下并无说服力,但是,历史却向我们证明,在封建帝制时期,不同的民族相互之间很难包容。咸丰帝的担心不无道理,倘若汉官在朝中扶摇直上,担任了军机大臣等要职,对满清的长远统治是不利的。试想,若一人之下的汉官扶持党羽,自然会提拔那些同为汉人的后起之秀,排挤在朝为官的满族贵族,久而久之,八旗贵族在朝廷的地位势必会受到影响。

这种现象不止会发生于朝廷,倘若,咸丰任命汉官为地方巡抚、总督,赋予他们地方的兵权,难免会重现唐朝安史之乱的情况。汉官对满清统治未必心服口服,当汉人获得兵权后若是拥兵自重,势必会威胁到满清王朝的长治久安。所以,不到国家危亡之际,满清统治者是绝对不会任命汉官的。对于他们来说,汉官就像是双刃剑一般。

那么,慈禧为什么会破例任用汉臣呢?

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一是、慈禧当政时国家的情况已经十万火急,若再不用那些真正有能力的汉臣,满清统治势必会被叛军、起义军颠覆。

二是、满清统治中原已久,满汉之间的隔阂已消弭大半,汉臣与满臣之间的界限也被拉近。

故此,慈禧不得不走一步险棋,将希望寄托于汉臣之上。

可以说,慈禧的这场豪赌成功了,所以,满清的寿命又延续了数十年。倘若,左、曾、李等汉臣没有得到扶持,那么,满清势必会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元气大伤甚至被颠覆。

参考资料:

【《清史稿》、《满清的“重满抑汉”政策》、《清朝时期的“满汉一家”》】

更多文章

  • 别被清宫剧骗了,清朝时期的发型根本就不是这样,而是比剧中还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到了清朝,由于满人入关,带来了许多不一样的习俗,其中,一项就是将“束发”改为“留辫”。在很多清朝的影视剧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清朝的男子都留着“阴阳头”,就是头的前半部分剃光,而后边编着长长的辫子。当然,在港台的一些清宫剧当中,也有不剃头的,只是在后面留着一条长辫子。那这两种梳头的方式,到底哪

  • 和珅不光贪财,他也“贪色”,府中美女更是包罗万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71岁和珅照片,和珅和他的女人下场如何,和珅美男子照

    根据史书记载,冯霁雯是宰相英廉的孙女,十八岁便嫁给了和珅。踏入仕途之初,夫妻二人恩爱无比。当时和珅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生员,而冯霁雯却是出身名门的独生女,身份悬殊。可是,即便差距如此之大,冯霁雯还是为其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名为丰绅殷德,二子则于嘉庆元年夭折。和珅与冯霁雯的婚姻,为其后来仕途的发展奠定了

  • 历史上哪些王朝能够被称为帝国?清朝入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下一个王朝是什么,帝国4有清朝吗,历史上真正的清朝帝王

    帝国应该是以君主或者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涵盖人口广,疆域辽阔,建立系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体系,这大概是帝国一词的含义。中国历史上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王朝其实也有很多,在许多西方学者看来,中华帝国指的是大一统王朝,如秦朝、汉朝、唐朝、元朝和清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历史影响深远,并且秦始

  • 衰败的清朝到底有多荒唐?你看嘉庆年间发生的3件事,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的衰败从哪开始,清朝腐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清朝是从嘉庆开始下滑的吗

    而到了嘉庆登基之后清朝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之后的几位皇帝都没啥存在感,对于治理国家显得不太在行,身体也有些虚弱。史学家们认为这个现象有很多的原因,一是清朝满清贵族之间近亲结婚的现象比较严重,久而久之生出来的后代自然不太聪明强壮;二是清朝是马背上打下的天下,但是到了乾隆的时候江山基本已经稳固,所以这

  • 这部电影让妓女当主演,再现八大胡同血泪史,还原真实的民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民国悲惨电影,最真实的民国电影,民国时期一部关于三个女性的电影

    而在近些年,网络上还出现了一种情绪,那就是憧憬民国时代,向往民国时代,在有些人眼里似乎民国就是大师遍地走名媛到处有的文青时代。如果你有这样的情绪和思想,那不妨观看一部写实电影吧,拍摄于1950年的《姊姊妹妹站起来》,看了这部电影,你也许会找到答案,所谓八大胡同到底是什么样的场所,民国到底是什么样的时

  • 生前被慈禧太后逼死, 死后惨遭辱尸 只因对慈禧说错了这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慈禧死前最可恨的事件,慈禧太后死后事件,慈禧后人讲慈禧

    同治皇后原名阿鲁特氏,她的父亲是大清摘得状元桂冠的旗人崇绮,因为从小出生在这么一个状元世家,阿鲁特氏便自然而然地受到其父亲的教导和熏陶,所以自身文化修养颇高。长大以后,不但其容貌十分的俊俏,书法功底还很深,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她能以左手写出一手好书。 同治十一年,此时的同治帝已经17岁,按照惯例已经到了

  • 清朝重犯都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那神秘的披甲人到底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发配宁古塔披甲人为奴的悲剧,披甲人在清朝什么地位,清朝犯人为什么不愿意流放宁古塔

    流放主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去的惩罚,这个刑罚在远古时期就出现了,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而在中国传统社会里面,流放这种罪行还是算惩罚轻的,主要是为了体现儒学的仁政。但统治者为了能够让惩罚的人流放时依然受到惩罚,同时也不危害仁政的名义,可以说是在流放上玩出了不同的花样。 中国的土地如此大,统治者就

  • 清朝最后一位“皇姑”,临终时以一句话替溥仪谢罪,至今令人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皇室家族最后出生的格格,韫欢不幸生不逢时,没有享受一天荣华富贵。但是正是因为生于如此特殊的环境中,她活出了与别的皇亲国戚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爱新觉罗·韫欢作为溥仪的七妹,自然出生在封建王朝的显赫家庭之中——其父是有名的晚清重臣载沣,伯父又是光绪皇帝。但韫欢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刚生下来母亲便暴卒

  • 清朝落魄贵族亲自去街边买烧饼,咬了口才发现,仆人骗了他2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贵族落魄后上街买烧饼,晚清落魄八旗子弟,清朝老百姓真实故事

    1912年2月12日清朝灭亡,八旗子弟和皇室贵族好日子到头,他们虽然比普通老百姓过得还是要好一些,但相比以前的富贵生活现状还是大打折扣。 冯玉祥1924年10月23日发动一场政变,将还赖在故宫的溥仪和皇室子弟赶出大门,溥仪回到了自己的家醇王府,其他子弟也都各回各家,没了特权都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像溥

  • 清朝统治者究竟愚昧到什么程度?看明朝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和清朝的领土地图,明朝和清朝的真实场景,历史专家谈清朝扩张版图

    从某个角度来说,清朝是一个思想大冲击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大启蒙的时代,人们从封建的思想中逐渐将自己抽身出来,开始向新的时代迈进。在这个过程中,有过“戊戌变法”,也有过“洋务运动”,国人在逐渐觉醒的路上越走远远。但是,可惜的是,在最后,依旧是沦为鱼肉,任他人像刀俎一般任意切割。 我们如此广袤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