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发现中国想要强大,必须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政治,改良变法根本无法救国,最终在辛亥革命后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清朝虽然已经被推翻,但并不意味着封建思想不存在,许多前清遗老仍想复辟之事,例如张勋复辟的闹剧,溥仪再次被推上龙椅后,仅十多天便被赶下台。封建社会的灭亡已经是大势所趋,历史的车轮已经步入民主社会,任凭满清遗老如何作为,都不可能成功复辟。
可有那么以为满清重臣却差点建立起“小清朝”,即便清朝已经灭亡,但这位大清总督仍然坚持。此人名叫多罗特·升允,八旗蒙古镶黄旗人,曾护送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狩”。升允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晚清重臣,清廷亲授多罗特公,还担任过山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巡抚、江西巡抚等重要职务。升允为官期间不畏权贵,对于清廷而言,他是不折不扣的大忠臣,为了国家,升允甚至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清政府危难之际,升允奋不顾身为了国家存亡而四处奔波,最终积劳成疾,劳累致死,许多人都非常佩服升允的精神,连日本人都对他敬佩不已。在清朝大臣之中,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变法改革,也不愿意接受新思想,封建统治历经上千年,影响之深确实让人难以想象,升允便是“顽固派”大臣之一。面对外敌入侵,许多接受新思想的人都主张变法改革,升允却极度排外,反对变法立宪,因为此事升允还被革职。
武昌起义后,清王朝的统治已经危在旦夕,王朝已经到了崩塌的边缘,但也有不少大臣“不认命”,升允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升允是清朝的九位封疆大臣之一(陕甘总督),虽说他当时已经被革职,可是清朝当时已经是无人可用,便重新启用升允前往陕西与革命军抗衡。升允到达陕西后,率领大军经过数十战,攻克十多座城池。正当全陕西垂定之际,清帝逊位的消息突然传来,清朝已经灭亡,也就是说升允的努力已经是徒劳。
可升允并没有因此停止攻城,反而发声反对清帝退位,并且接着攻城,在此期间不断屠杀俘虏和革命者。升允以“勤王”的名义攻打西安,然后迎奉溥仪建立偏安西域的“小清朝”,升允的坚持让人佩服,但也是愚忠。革命已经是大势所趋,清王朝已经灭亡,升允的部下认为没有必要再开战,一切都只是徒劳,最终部队拒绝参战,发生哗变。升允见大势已去,便将希望寄托在日本人身上,企图借助国外力量实现复辟,并且参加“宗社党”,等待时机成熟后复辟。
可清朝的灭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升允并没有看清时势。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升允不惜卖国,成为日本人侵略中国的帮凶。纵观升允的一生,他确实对清王朝过于愚忠,但他为官清廉,做了许多造福桑梓的事情,今西北大学的前身便是升允提倡创办的陕西大学堂,他对于近代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从今人的角度来看,并不能说升允的做法就是错误的,封建统治在中国自己延续上千年,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升允的忠心也的确让人敬佩不已,但对于时代发展而言,升允太过于愚忠。对此,大家如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