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曾给各个省份改名,名字千奇百怪,网友:天津的最为奇葩

太平天国曾给各个省份改名,名字千奇百怪,网友:天津的最为奇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76 更新时间:2024/2/29 16:27:32

让21世纪的我们来看,这件事确实有些搞笑,但在我国古代,这种“避讳”的事情真是太多太多,比如乾隆不准门联中出现“五福临门”4字,因为顺治帝叫福临;孔夫子叫“孔丘”,凡是姓“丘”的,统统要改成“邱”等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当天,拜上帝会众万人在金田村“恭祝万寿”,不久后洪秀全在广西武宣登基称太平,建号“太平天国”,史称“太平天国运动”。在老百姓的支持下,太平天国运动的势头特别猛,武装势力直接发展到广东、广西、湖南等18个省,攻克600多座城市。

虽然他们起初提倡的是“人人平等”,但随着势力越来越大,领导者们的心态当然发生了改变,于是就做出了与古代领导者们一样的事情——“避讳”,给各大省份的名字来了个“大换血”。

我们先说几个还比较正常的改名,太平天国里的西王叫萧朝贵,为了避讳“贵”字,于是把贵州省变成了“桂州省”;南王叫冯云山,为了避讳“云、山”,于是把山东省变成了“珊东省”,山西省变成了“珊西省”,云南省变成了“芸南省”,这些看着都还算正常。

接下来我们看看带“江”字的省,为了避讳这个字,浙江变成了“浙姜”,江西变成了“姜西”,新疆变成了“新姜”,得,感觉它们瞬间带了一股菜味儿。

最让人气愤的要数如今的京津地区以及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当年它们乃清政府的“直隶省”,因为地理位置挨着京城,所以清政府对其进行直接管理,本来就看不惯清政府的太平天国当然不能容忍它的名字,于是把它改成了“罪隶省”。

作为“罪隶省”的首府天津,名字也绝对要改,毕竟与太平天国的“天”都重复了,所以天津成了添津省。

既然有“罪地”就会有“福地”,什么省配成为他们的“福地”呢?那当然是太平天国起义的源头广西省,它被命名为“桂福省”,既富贵又有福气,不得不说,这名字改得有点土味。

其实不光省份,人名也必须改,上文中提到了太平天国里的西王和南王,既然他们乃太平天国里最重要的人物,平民百姓凭什么名字里有“王”?所以当年处于太平天国统治下的地区,姓王的和名字里带王的统统改成“汪”或“黄”,真是让人有话说不出口。

14年后,太平天国走向了灭亡,它的失败是必然的,其中的原因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但光是从内部统治者对“避讳”如此看重的心理上,就不难看出他们根本做不到自己承诺的“人人平等”,矛盾越累越多。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些支持他们的底层人民看出了他们的贪婪和腐败,自然不会继续追随他们,所以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诸多军阀当中,谁的财富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民国军阀图片,民国军阀美女姨太太,民国军阀档案完整版

    那么,他是凭借什么才拥有如此多的财富的呢?其实,张作霖出身卑微,直到儿子张学良出生之时,他仍然十分贫困。他从小就在饥寒交迫中摸爬滚打,做过小生意,卖过包子,为了糊口,甚至,当过兽医。但是,这些只是能够勉强维持生存,他仍然还要在贫困线上挣扎。整天为生计忙活的焦头烂额的张作霖,根本不会想到自己日后会飞黄

  • 清朝已经灭亡107年,14万皇室成员哪去了?从事这一职业的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最惨的两个皇室,清朝毁灭后官员们都去了哪里,清朝灭亡后那些贵族去哪了

    在满清未入主中原之前,其人口总数非常少。满清入关后,大明王朝灭亡,明朝皇室几乎被屠戮殆尽,崇祯皇帝也自缢于煤山。后来天下逐渐太平,满清以极少数人统治着数亿汉人,由于生活趋于稳定,战争越来越少,满人便开始迅速扩张,到了晚清时期,满清的皇族成员已经高达14万人。如今清朝灭亡已有107年,那么剩下的14万

  • 清朝灭亡已有107年,14万皇室成员都哪去了?从事这个职业的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灭亡后皇室哪去了,清朝灭亡后有多少人去哪了,清朝灭亡后皇室成员都做什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少数王朝如北魏、元朝外,清朝以前,都以汉族位居统治地位,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即使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汉族文化仍然占据主流,所谓“征服者被被征服者所征服”,如北魏的鲜卑族习汉语,易汉服。元朝大多制度都沿袭宋制。满清入关后,明朝灭亡,与前朝如出一辙,明朝皇室惨遭屠

  • 李鸿章到俄国访问,俄国皇后两次将手伸给他,第二次场面极度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鸿章访问俄国照片,李鸿章不识吻手礼俄国遇尴尬,李鸿章被俄国公使气死

    在曾国藩门下的时候,有一回,曾国藩带领湘军在祁门与太平军大战,但是,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了。因此,曾国藩觉得自己领导不力,便向圣上自觉请罪,可是,对自己上奏的折子,他却是反复斟酌,严格措辞,最后,还是对自己写的奏折不太满意,所以,便找李鸿章讨教。李鸿章看过之后,遂将奏稿中“屡战屡败”四字,倒置为“屡败屡

  • 都说打虎亲兄弟,努尔哈赤为何亲手杀了自家兄弟?此人实在太可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努尔哈赤有多勇猛,努尔哈赤军事实力,努尔哈赤谁最厉害

    1583年,塔克世同其父觉昌安试图赴古埒城劝降叛明的内弟阿台,不料尼堪外兰同李成梁破城后竟然纵兵屠城,结果,这对父子均在混乱之中被屠杀了。自此,努尔哈赤失去了父亲和祖父。此时,努尔哈赤只有25岁,胞弟舒尔哈齐年仅20岁。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明军辽东统帅李成梁却没有把这兄弟俩的仇恨放在眼里。之后,李成梁

  • 康熙擒拿鳌拜的时候,这个人一直都在幕后主持,手腕远非常人可比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擒拿鳌拜那帮小伙子都有谁,康熙16岁擒拿鳌拜是哪一集,康熙如何擒住鳌拜的

    其实,鳌拜出身将门,在清朝成立前,就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立下了数不清的战功。在努尔哈赤去世后,鳌拜成了皇太极的左膀右臂,被皇太极赞为“满洲第一勇士”。在满清入主京城后,鳌拜更是成了开国元勋,受到了无数人的敬仰。但是,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这样一个辅佐了满清整整三代帝王的三朝元老,为何突然就谋反了

  • 清朝统治全国268年,为什么没有推广满语?只因这个问题无法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统治全国,清朝并非第一个。但满清统治者吸取了元朝“胡无百年之运”的教训,不实行“四等人制度”这样容易激化矛盾的制度,甚至还提倡“满汉一家”。但为了更加有效地统治汉人、削弱汉人的抵触情绪,清庭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了“剃发令”。这“剃发令”的宗旨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与汉人

  • 谁说雍正不喜欢安陵容?眉庄死后,雍正做一件事,甄嬛也羡慕不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对安陵容的感情,甄嬛安陵容死前对话,雍正死之前甄嬛告诉他眉庄秘密

    但是这些妃子最起码皇上是比较敬重的,即使不宠爱她们,也对她们有一种其他的感情,至少不会讨厌她们。还有曹贵人啊、安陵容啊、这些妃子可就惨了,皇上虽然宠过她们,但打内心底对她们是没有什么感情的,甚至还有些厌恶!尤其是安陵容,皇上对她就像一个艺伎,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也就是在心烦的时候叫她来唱唱小曲罢了。尤

  • 清朝统治了268年,为什么不强制推广满语?只因一个问题无法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为何没有强制推行满语,清朝后期还会说满语吗,清朝的官方语言是满语吗

    面对数量庞大的汉人所带来的统治危机,清庭为了消弱汉人的反抗意识,强行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此后再次下令“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这便是所谓的“剃发易服”,为了强制推行,清政府更是秉持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标准。在清朝之前,蒙

  • 故宫中最神秘的地方,也是清朝最具权威的地方,只有皇帝才能居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皇帝参观故宫,一段被故宫所隐藏的历史,故宫曾经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也许是为了保证皇帝办公能有一个更加寂静的环境,养心殿的建筑整体就是一个封闭的院落,它的主体建筑呈一个“工”字形,分为前、后两殿。前殿内正门处很开阔,往里走共分为三个房间,用黄琉璃做成的瓦顶,在前面接了六间小舍。在明间设置了皇帝坐席,上面悬挂着由雍正皇帝书写的“中正仁和”牌匾。东边暖阁是当年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