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帝王界当中,经历坎坷者甚多,但在狱中长大成人者,唯有汉宣帝刘询、南明隆武帝朱聿键两人而已。那么,身为天潢贵胄的刘询、朱聿键,因何被送进监狱?他们是如何摆脱牢狱之灾,进而成为皇帝的?两人最终的结局如何?
刘询原名刘病已,生于征和二年(前91年),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悼皇考刘进之子,生母为王翁须。刘询出生数月后,“巫蛊之祸”达到巅峰,刘据因受佞臣江充等人的陷害,被迫起兵诛杀他们,但事后遭到汉武帝的讨伐,最终兵败自杀。刘据自杀后,妻儿子女全部遭到处决,刘进夫妇自然也在其中。
汉武帝画像
按照律法规定,刘询也应该被处死,但由于他还是个婴儿,因此便被送进监狱看管。幸运的是,刘询在狱中受到廷尉右监丙吉的悉心照顾,不仅健康地活下来,而且在他的帮助下免除死刑。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驾崩,临终前接受丙吉的建议,下诏承认刘病已的皇曾孙身份,并将他交由掖庭抚养。此时,刘询已经年方5岁。
汉昭帝在位时,刘询经常在民间游历,并与贩夫走卒、市井小民交往,由此深知民间疾苦、吏治得失,并与平民女子许平君结为夫妇。元平元年(前74年)六月,汉帝刘贺因为“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被权臣霍光废黜。霍光废黜刘贺后,听从大臣丙吉等人的建议,将刘贺的堂侄刘询扶立为帝。
霍光画像
汉宣帝即位之初,将军国重事全部委托给霍光处理,自己则表现得像个傀儡,由此解除霍光对他的戒心。但在暗地里,汉宣帝却一直在拉拢霍光的副手张安世,谋划削夺霍家的权势。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病死后,汉宣帝在张安世的支持下亲政,两年后又借助霍禹(霍光之子)谋反案,将霍光及其党羽全部灭族。
铲除霍家势力后,汉宣帝全身心地投入到治国中。经过汉宣帝近20年的努力经营,王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呈现出少有的中兴景象,跟汉武帝晚年人口死亡过半、赤地千里的惨景,真不啻于天壤之别。正因如此,后世对汉宣帝不吝赞美之词,并将他治下的盛世成为“孝宣之治”。黄龙元年(前49年),汉宣帝驾崩,终年43岁。
汉宣帝画像
跟汉宣帝相比,朱聿键的经历则更为坎坷。朱聿键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九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孙,唐王世子朱器墭的长子。朱硕熿是个混蛋王爷,因为想废黜世子,改立宠妾所生的儿子为储,便将朱器墭父子关进监狱,想把他们活活饿死。幸好,府中小吏张书堂等人经常暗中给朱器墭父子提供饮食,才让他们得以存活下来。
朱聿键11岁时被关进监狱,期间目睹父亲遇害,心情悲愤可想而知。朱器墭死后,朱硕熿又想废黜朱聿键的世孙之位,亏得布政使陈奇瑜出手阻拦才没能得逞。崇祯五年(1632年),朱硕熿迫于压力释放朱聿键,后者此时已经27岁。同年,朱硕熿终于病死,朱聿键随即袭封为唐王。然而,朱聿键袭封4年后,便因擅自举兵抵抗清军惹恼崇祯帝,被关进中都凤阳的监狱中,时间长达8年之久。
隆武帝画像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登基后,朱聿键得到广昌伯刘良佐的帮助,才得以获释出狱,并被册封为南阳王,时在弘光元年(1644年)。次年,朱聿键奉命迁往广西平乐府就封,但刚刚走到苏州时,便得知清军已经攻占南京、俘获弘光帝。随后,朱聿键迅速逃往杭州避难,并在镇江总兵官郑鸿逵、户部郎中苏观生等人的护送下到达福州,依附于南安伯郑芝龙。
当年六月,弘光帝遇害的消息传至福州,朱聿键在遗臣们的拥护下出任监国,1个月后又登基为帝,并改元为隆武。隆武帝登基后,以驱除鞑虏、匡复社稷为己任,下令分道北伐。与此同时,隆武帝还致力于整饬吏治、结束党争、安抚流民,并积极拉拢大顺军、大西军余部,以共同抗击清军。若这些措施皆能得以实施的话,明朝极有可能会中兴,即使再不济,也能与清朝划江而治。
郑芝龙画像
可惜隆武帝空有雄心壮志,但手中却没有任何实权,而尽掌军政大权的郑芝龙,又是一个反复无常、待价而沽的货色。最终,在清廷的利诱下,郑芝龙背叛隆武帝,不仅屡屡阻止其北伐计划,而且还将福建拱手让给清军。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隆武帝逃往汀州途中被清军抓获,不久便被杀害,年仅41岁。
史料来源:《汉书》、《资治通鉴》、《明史》、《南明史》、《思文大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