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祖刚刚取得政权,开始派遣镇守总兵官镇戍一方,但此时的镇守总兵官尚没有后世那样严格的规定,其辖区也比后世大,但确是后来23镇总兵官格局的开始。
总兵权利是相当大的,但明末以文制武﹐重文官﹐轻武职﹐总兵官却地位显著下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毛文龙被袁崇焕斩杀前官职为平辽总兵官,这已经是正一品武将,况且更是开镇东江。
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崇祯任命袁崇焕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满打满算也只是从一品。
而毛文龙一个持节正一品武官却需要巴结一个从一品的文官,不得不说是武将的没落。
到了清朝,军权归为各省巡抚提督的文官,而听从巡抚提督之总兵武官则改为正二品。
清代总兵为绿营兵正,官阶正二品,受提督统辖,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在说的直白点,提督就相当于正军级(副大军区级)少将(中将),总兵就是二把手,相当于正师级(副军级)大校(少将)。
从明初时,总兵作为临时任命的一军统帅,慢慢的变成常设镇守地方的军职,后来又变成地方军区的二把手,重要性是一步步降低。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哦!
喜欢小编的文章,记得随手点个赞哦!谢谢了~
(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