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列国纷争的岁月,各个国家之间相互打来打去,我们经常说战国七雄,是七个比较厉害的国家。
战国时代的国家很多,只不过这七个最厉害,所以叫战国七雄,相比于更失败或者更弱小的国家而言,战国七雄,算的是比较成功的国家了。
但最终其余六国,全部都被秦国消灭了,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国,那么最初的时候,大家的实力,都是差不多的,其余六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
[var1]
我们现在最流行的一个词叫内卷,为什么要内卷,你不卷不行呀,工作岗位就那么多,你今天卷自己,明天就得卷铺盖走人,僧多粥少的格局注定了残酷的竞争。
对于战国时代的诸侯国更是如此,你不强大,不进步,就要被竞争对手吃掉灭国,这是个不进则死的时代,所有的国家为了活下去,都在拼命增强国力。
国力说白了,就是军事实力,而军事实力依靠的是人和兵器,还有就是粮食物资,这些都是决定一个国家国力的表现。
[var1]
但是旧有的制度,已经不适合国与国之间这种你死我活的争斗,必须要改变原来的制度,适应新的形势,让国家有能力调动更多的资源,应对国家之间的战争。
中国历史从西周到东周,东周的前半段叫春秋,后半段叫战国,到了战国时代,西周初期设计的制度,早就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你要想变得强大,就必须要变法,获得更大限度地调动国内资源的能力。
最先发力的是魏国,魏国的改革开始的最早,成效也非常显著,开始的时候,一直压着秦国打,完全让秦国无法抬头,做第一个改革的国家,这波红利,魏国是吃得饱饱的。
不过别的国家也不傻,也分封开始效仿魏国变法,只不过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国君等因素,各不一样,因此改革的效果也是各不相同。
简单来说,秦国的改革最彻底,改革的成果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彻底废除了贵族世袭制度,让国君的命令可以畅通无阻,调动国家所有资源,更高效更便捷。
第二个方面就是压缩了其他事情,完全把秦国变成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所有的人所有的目标,都只有两件事,耕和战。
[var1]
耕就是种粮食,农业是根本,吃饱了才有力气干其他事,战就是战争,秦国把爵位按照军功进行了划分,以后谁想得到爵位,就看你砍了敌人多少脑袋。
因此上了战场的秦国人,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看到对面的士兵,你不是可怕的敌人,而是明晃晃的功勋呀,秦国士兵全都是争先恐后,虎狼之秦的名号由此诞生。
严格来说,不是六国衰落了,而是秦国太强了,这是一个不进则退,不进则死的时代,东方六国全部都有比较重的历史包袱,改革都没有秦国彻底。
[var1]
如果这是一个岁月静好的时代,东方六国的制度也不一定就不好,但偏偏这是个乱世,这是个战争的时代,只有像秦国这样做到极致,把人力物力资源调动到极限的国家,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而且地缘这个东西很重要,不管你有多努力,多拼命,你地缘不好,也是白折腾,秦国往西,往西南都是大片的待开发领取,去占领也没人给你抢。
但是东方诸国中大部分国家都是有邻邦的,你稍微有点小动作,都被别人看在眼里,比如说战国初年特别活跃的郑国,曾经也是雄心勃勃,无奈地缘政治太差劲,四周全是国家,没有一点点发展的空间。
[var1]
你看战国最终剩下实力强大的国家,基本上就是四边,南边的楚国,西边的秦国,东边的齐国和北边的赵国,他们很大程度上都是占了地缘的优势。
而地缘和制度,秦国同时占了两样,因此最终灭了六国,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所有的因素都集中在了秦国这一边。
关于六国为什么衰败,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