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作为一个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小迷弟,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无所畏惧,除了老将徐达,其他人没有一个他能放在眼里的。从蓝玉的成长过程中可以知道,性格的养成最终成为了他做事情的准则。
蓝玉作为常遇春的妻弟,从小是跟随着常遇春行军打仗的,练就了一身的本事,后来常遇春为了能够让蓝玉有更多的成绩,向朱元璋不断的推荐蓝玉。或许是蓝玉想要表达自己,展示自己,让自己也能成为一个统领大军的将军,因此只要有机会,蓝玉都极力表现自己,在每次的战役中也都无往不胜,奋勇杀敌。
如果说一个人在自己的地位不断升高的同时,也能够修身养性,控制住自己的欲望,那么这个人在以后的人生中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但蓝玉似乎和这个修身养性的人背道而驰了。这也正是蓝玉在朱元璋后期出现骄纵的原因。那么蓝玉仅仅是因为后期在功劳方面有卓越的成绩之后,才表现出来的放纵不羁吗?我认为蓝玉能够有这样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朱元璋是罪魁祸首。
朱元璋一个讨饭的和尚,为什么最后能够登上帝位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朱元璋能够笼络人才。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会给人画大饼,一个能够实现的大饼,朱元璋在这方面那是无师自通。
只要这个人有什么过人之处,朱元璋一定会把这个人身上所有的潜能,都给挖掘出来,而且也有能力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让他们为自己冲锋陷阵。这就是朱元璋的魅力,也是他的能力,一般人还真比不了。
我们来看一下当时朱元璋是怎么夸赞蓝玉在捕鱼儿海的功绩的!蓝玉班师回朝之后,朱元璋对着满朝文武大臣说:“蓝玉就是我的卫青、李靖,有蓝玉在我心安矣。”你看看这夸奖的是不是有点过火了?让蓝玉自认为真的就成了卫青,李靖了,那尾巴还不翘上天去啊。
其次,蓝玉自身的性格缺陷。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过日积月累,长年累月而形成的。
蓝玉这一生的战功可以说是极为耀眼的。洪武四年就随傅友德攻克了四川,洪武七年亲自带兵攻克河北,洪武十一年与沐英一起征讨吐蕃,洪武十二年被封为了永昌侯。之后蓝玉领兵南征,北上破元,可谓是无往不胜,无坚不摧。
一路晋升顺利,一路毫无坎坷,让蓝玉觉得天下我最大,谁都要让着他,包括朱元璋。一个人如果居功自傲,横行霸道,恣意骄横,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不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试想一下,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交谈,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为伍呢?
最后,蓝玉存在侥幸心理。
蓝玉的家世不错,蓝玉身为常遇春的妻弟,自己的外甥女又是太子朱标的太子妃,要按照这样说,太子朱标还是蓝玉的外甥女婿呢?这可是和下一代皇帝有关系,内心有点自大,也能够理解。再加上蓝玉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第11个儿子蜀王朱椿,自己就妥妥地变成了一个皇亲国戚,怎能没有侥幸心理呢?
从上面三个原因我们可以知道,蓝玉敢于不听朱元璋的命令,而染指北元的王妃,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凭借自己的功劳而做到有恃无恐的,更重要的是在当时那个环境下,胜利的喜悦,以及自大的性格已经让他无所顾忌了。因此从蓝玉这件事情让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大要不得,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更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