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阳明身后事:族人争产,幼子寡妻遭拘禁,王门弟子力保先师遗孤

王阳明身后事:族人争产,幼子寡妻遭拘禁,王门弟子力保先师遗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52 更新时间:2024/3/6 23:26:43

王阳明像,图侵删

一代大师,阳明先生病逝

嘉靖七年十一月,南征两广的王阳明此前数次上奏请求告老还乡,都被当朝权臣桂萼驳回。被病痛折磨不堪的王阳明,不等朝廷回复自行离任返回浙江老家。

十一月二十九日,王阳明暂停江西南安府修养。当日,病情危重,王门弟子南安府推官周积随侍在旁。王阳明自知大限将至,淡淡地对周积说:

“吾去矣!

”周积涕泪纵横地忙问恩师临终遗言,王阳明只留下了名垂史册的那八字遗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却未丝毫提及家事。

此前周积曾询问王阳明,家中后世如何安排,王阳明也只能叹息地回到:

“何须及此!”

想来圣人王阳明也有自己的无奈,子孙后世之事,已经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

或许真如其父王华所说,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果然,在王阳明死后不久。朝中权臣视“心学”邪门歪道,说他诋毁先圣朱熹,抨击儒家学说,对王阳明进行弹劾。

王阳明被明世宗剥夺一切荣誉、官职。在王阳明尸骨未寒之际,家族内部又发生了萧墙之祸,族人、妻妾争产。此时的王家已是支离破碎,对于其两岁的幼子王正亿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

守仁放言自肆,抵毁先儒...所封伯爵本当追夺,但系先朝信令,姑与终身,其殁后,恤典俱不准给。——《明世宗实录》

祸起萧墙,族人、妻妾争产

王阳明有妻妾六人,发妻诸氏死于王阳明之前,另有妾室陈氏、吴氏、张氏等人。其中张氏,于嘉靖五年十二月生幼子正亿(原名正聪,后改名正亿),这也是王阳明唯一的亲生儿子,而且此时王阳明已经五十五岁了。

王阳明死后,弟子王艮等人推举吴氏为王家主母。正亿之母张氏入门最晚,也最年轻,且出身寒微,如果立张氏为主母,无法压制其他母族强大且年长的其他夫人。但是王艮、钱德洪所推举的吴氏,性格刚强,而且没有容人之量。这也是事件的导火索之一。

正恐诸母生子压于主母而不安,则其子之不安可知诶。我辈不究先师渊微之意、远虑之道,轻立吴夫人以为诸母之主,其性刚无容,使正亿之母处于危险之弟,无由自安。母固如此,亿弟又何以安哉?——《与薛中离书.王艮》

再加上王家族人,以前王阳明尚在的时候族人都要仰其鼻息,如今的王阳明一系只是普通的布衣白身之家。王华、王守仁父子为官数十年,留下不菲的田产、资财。几位妾室伙同娘家人,再加上王家宗亲,勾结地方官员、乡绅恶霸,相互大打出手。

有司默承风旨媒孽其家,乡之恶少遂相煽,欲以鱼肉其子弟。——《阳明年谱》

甚至王阳明的继子王正宪,也在这个时候要求分居析产。王正宪,是由王阳明之父王华做主,在正德十年,以王阳明叔父王衮之子守信的儿子过继来的。王阳明曾经在写给钱德洪、王汝中等人的书信中称

“正宪尤极懒惰,若不痛加针砭,其病未易能去。”

如此看来,王正宪也不是良善之辈。

在外有朝廷官员干预打压王家,在内又有豪强宗亲争产。王正亿就生活在此等坏境之中,幼子寡妻,也不知这对孤儿寡母受了多少屈辱。甚至在嘉靖十一年,年仅五岁的正亿,及其母亲张氏被族人拘禁一个多月的事情。

正亿外侮稍息,内衅渐萌,深居家扃,同门经守者或经月不得见,想怀忧逼。——《阳明年谱》

争产风波已经愈演愈烈,再如此下去,下去王正亿孤儿寡母,说不定哪天就会死在这王家大院了。作为王阳明唯一的子嗣,王门弟子们看不下去了。

王门弟子的介入

嘉靖十年,王阳明门下弟子方献夫以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兼任吏部尚书。方献夫是王门弟子中为数不多的朝廷大员,又是明世宗“大礼仪”之争的宠臣,由他出面,最起码可以遏制奸人进一步迫害王正亿母子。

听闻王阳明家族风波后,方献夫于嘉靖十一年,以刑部员外郎王臣为浙江佥事,巡抚浙东,强行干预王阳明家事。

明年夏,门人大学士方献夫署吏部事,则刑部员外郎王臣升浙江佥事,分巡浙东,经纪其家,奸党稍阻。——《阳明年谱》

然而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王正亿在王家一天,就会有一天的危险,王门诸弟子深以为是。围绕王正亿母子的后事,王门弟子的“保先师遗孤”行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点。

1、政治联姻,保障基本生命安全

王阳明的门人兼挚友黄绾,在嘉靖七年的时候就在南京任吏部侍郎。王门弟子黄弘纲去南京找到黄绾,商量王阳明幼子寡妻的后事安排。

黄绾认为,不管是外边的政敌打压迫害,还是内部宗亲豪强夺产。之所以欺辱正亿母子,皆因王阳明在死后被剥夺官身、爵位,王阳明一脉现在就是一介白身。虽有在朝的王门弟子帮衬,但是这些官员总不能时刻随侍左右。现在最重要的是,为王正亿找到政治靠山,与朝中大员联姻,让政敌及内部宗亲有所忌惮。

出于对老友之子的垂怜,黄绾主动把女儿许配给王正亿

(有弱息,愿妻之)

。并且考虑到王正亿之后的教育问题,把他抚养在黄绾的官邸之中。黄绾虽只是南京吏部侍郎,但是他跟方献夫一样,都是“大礼仪之争”礼仪派的功臣。

明世宗对于礼仪派功臣向来不薄,黄绾在嘉靖十八年做到了南京礼部尚书。后来安南国乱,明世宗派黄绾出使安南,黄绾怕死于安南内乱,称病不去,明世宗也未多加责罚。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所以与黄绾联姻,是个不错的选择。

久庵(黄绾)老先生取正亿育之官邸,亦尝反复筹量,不能自己。盖非但虑正亿保鞠育之迹,亦恐其长于妇人之手。蒙养弗端或浸淫以人于邪僻,重逢先人之羞也。——《与王心斋书.欧阳德》

当月,王门弟子钱德洪、 王畿专程前往南京为王正亿问名(古代婚嫁礼仪)。因黄绾老母亲尚在,需征求老夫人的意见。钱德洪、王畿又直奔黄绾的老家台州府黄岩县,得到黄绾母亲的首肯之后,派出王艮为王正亿提亲。

洪、畿趋金陵为正亿问名,绾曰:“老母家居,未得命,不敢专。”洪、畿走台,得太夫人命,于是同门王艮遂行聘礼焉。——《阳明年谱》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像,图侵删

2、家族分产,保障王正亿财产

在王门弟子、太夫人(王阳明继母)、家族宗亲、当地官员的见证下进行了财产分割。并且在黄绾的要求之下,首先确定黄绾的抚养权。另外属于王正亿的一份财产分割清单,需要立一式三份的合同,族中留一份,正亿之母张氏一份,抚养人黄绾一份。待正亿成年,正式将财产交与正亿,旁人不能轻动财产。此举也算是极大限度地保障了正亿的继承权,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将阳明先生囊橐所遗账目,烦诸友及亲经其事者与王伯显(王守文)、王仲肃(王正宪),事家人逐一查对明白,立一样合同簿三本,一付越中,一付孤子之母,绾亦收执一本。诶孤子成人之日查对,毫法不许轻动。——《石龙集》

王正亿后事

嘉靖三十九年九月,王正亿之母张氏特请朝廷求请恤典王守仁,或许是王门弟子的上疏,亦或是明世宗内心有愧,特许王正亿为国子监监生

(录守仁子正亿为国子生)

嘉靖三十九年十一月,明世宗又补荫王正亿为锦衣卫左所副千户,王正亿子王承学为国子生。而王守仁继子王正宪,也曾因捐粟有功,被荫为王府典仪。

嘉靖四十五年,明穆宗即位,在王门弟子首辅徐阶等人立请之下,王阳明终于被平反了。王阳明追封为新建侯,追谥文成。隆庆二年五月,又复王阳明新建伯爵位,子孙世袭。王正亿于隆庆二年十月,正式袭爵。断承四十几年的新建伯爵位,重新回到王阳明子孙手中。王门弟子数十年的帮扶也算有所结果。

看史书,笔者看到最多的还是权谋与杀戮。但是王门弟子,在阳明先生死后从各地赶来,为其治丧,守孝。如黄绾主动抚养挚友遗孤。如王畿,主动担任王正亿的授业之师。如王艮、钱德洪等人,为王正亿提亲送聘。还有,每年分配两位王门弟子随在身侧,去帮扶王正亿母子。这些本应都是为人父母所做的事,但是阳明先生死后王门弟子都主动承担了下来。这一幕幕温情画面,实在令笔者感到动容。

也足以表明阳明先生人格魅力之高,学术之精湛,才会让王门弟子前赴后继的追随于他,不顾一切的帮助他的幼子寡妻。

愿人间处处是温情。

更多文章

  • 元朝时期国家版图最大时多大?放到如今,都有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巅峰时期版图与面积,历史上元朝版图,元朝版图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作为封建历史上记载不多的王朝,元朝在后世的存在感要低很多,一方面是因为元朝统治者的残暴,再加上对中原典籍的焚毁,使得关于对元朝的典籍记载太过稀少,后世缺少了一个了解元朝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则是朱元璋驱逐鞑靼创建明朝之后,对元朝不断的削弱,使得元朝的存在感不断的降低。 那么元朝时期,国家版图最大的时

  • 波折诡谲的王阳明“新建伯”之封!历经三位帝王五十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阳明评价帝王,央视5集纪录片王阳明,通天圣人王阳明

    王守仁像,图侵删不泯之功,未得应尽之赏关于王守仁平叛、生平的文章太多了,笔者就不再累述。本文主要围绕“新建伯”爵位的封袭波折始末进行叙述。新建伯爵位,是明世宗叙王守仁在明武宗正德时平定江西“宁王之乱”之功所封的。其实这个爵位本应在正德时就封的,叛乱之初当时明武宗就曾紧急张发皇榜,晓谕江西各地积极平叛

  • 朱元璋几十万后人,却没几个争气的?并不是!有一人至今影响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的后人今何在,朱元璋的后代有几个厉害的,朱元璋的后裔有多厉害

    同时朱元璋也是一个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人,他生育有了26个儿子,16个女儿,在68岁高龄的时候还生下了宝庆公主,这也为明朝时期皇室宗亲的发展给打下了一个庞大的基数。朱元璋的儿女们又生育后人,在衣食无忧的条件下发展极为迅速,等到明朝灭亡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有了几十万的后人。不过因为明末时代动荡的影响,这几十

  • 明朝四大罪臣之首,被李自成折磨五天五夜后,脑裂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怀化李自成案,李自成解说合集,李自成死于通城九宫山

    孙传庭是明末有名的儒将,但他的仕途坎坷,最后结局也十分惨淡,崇祯十六年十月孙传庭与李自成大战于汝州,结果惨败,后潼关城破,孙传庭奋勇抵抗,最后还是死于敌军的手下,尸首都没有找到,这也被崇祯帝怀疑他是诈死,实则成了逃兵,所以并未给予赠荫。孙传庭作为一个大将,在他死后,明朝越发不堪与清军抵抗,在《明史》

  • 此人凭借什么敢叫板朱元璋,三方面不切实际的原因断送了他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远朱元璋,唯一敢跟朱元璋叫板的人,朱元璋的三大实力

    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至于为什么他会变成这个样子,或许和他的出身有关系吧!从小就乞讨为生的人,总有一种抓在自己手里的才是自己的感觉,因此朱元璋对于权力的拥有是很在意的,因此对于丞相是不是听自己的话,显得格外在意。弄了一个李善长作为开国的丞相,先来试试水,看看听不听话,谁知道朱元璋想的挺好的,试试

  • 李自成推翻明朝并建立了大顺政权,为何和清军打却坚持不到三个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顺是李自成吗,李自成推翻明朝的过程,浅谈李自成大顺政权的灭亡

    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结果,肯定有两种不同的原因。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认为清军就是最强的,明军就是最弱的,这就有点太武断了,真实的历史,我们不妨一个个地来了解一下。一、农民军能够战胜明军,原因有以下几点。1、明末的统治腐败黑暗,再加上天灾,贫穷的劳苦百姓已无路可走。明朝末年的时候,朝廷的政治经济已经崩塌严重

  • 宋仁宗的皇后不受宠、没儿女,为何能够稳居后位?不仅仅是家世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仁宗的皇后和子女,宋仁宗为什么当皇后,宋仁宗的第2个皇后是谁

    曹皇后出生北宋当时顶级的世家大族曹家,祖父是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然而,这个皇后不是宋仁宗自己选的,而是群臣、仁宗养母杨太后硬塞给仁宗,仁宗心中自然抗拒。皇帝的不喜欢却不能阻止曹氏成为一个好皇后,她文武兼备,“善飞帛书”,生性节俭,注重农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皇后的不受宠必然会引来有野心的后宫女子

  • 宋朝官帽上的两根“翅膀”是啥?了解用途后,才晓得赵匡胤有心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皇帝赵匡胤官帽,赵匡胤官帽图片,宋代官帽的翅膀

    关于宋朝,人们对其有爱也有恨,爱的是那文人治国的年代,无数的才子涌现出来,铸造了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文化盛世,恨的是宋朝的皇帝多数昏庸,不仅在胜利的情况下签订澶渊之盟,连皇帝都被敌人抓了去。这些事情也被拍成影视作品,在这些影视作品中人们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宋朝当官的人所戴的官帽上的那两根“翅膀”是啥

  • 明朝最低调的皇帝,在位仅六年,却将全世界一半的白银都挣了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最贤明的4个皇帝,明朝十大最可惜皇帝,白银货币化对明朝的影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闪烁的明星在大放光彩,他们用行动在推动着历史向前进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民族。朝代的更迭,历史的演变,一代代国君,通过自己的努力登上历史宝座,他们大都政绩突出,社会文明开化,带领着人们开拓美好的未来。九五之尊,国之栋梁,他们都是一国的佼佼者,在上下五千年的历

  • 宋江被毒杀前,为何要拉着李逵一起?只是为了结拜时的承诺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从三国时期的刘关张桃园结义,到隋唐时期的秦叔宝、程咬金结义,再到宋朝的梁山结义,这一套程序基本是一成不变,甚至连说辞都没有丝毫改动。然而古往今来做出这些承诺的人虽然很多,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却很少,貌似梁山水泊的宋江李逵等寥寥数人做到。不过宋江与李逵之所以能够做到“同死”,更多的还是出于宋江一个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