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滕王阁,又不得不提它的修建者。作为李唐王室的皇子,他的身份颇具值得探寻的地方。唐朝作为隋朝之后又一个统一中原的王朝,总共经历二十一代帝王。开国君主是被史称为唐高祖的李渊,公元618年到公元626年在位时长共8年,公元626年发生玄武门之变,传位于皇太子李世民,从此退居大安宫。
李渊作为李唐王室的开国君主,在其一生的戎马生涯中经历富贵荣华享尽的少年时代,效力隋廷的青年时代和建立唐朝的中年时代,最后终于打下一片天下,并使建立唐朝,成为统一中原的国家。李渊出生于一个世家贵族家庭,家世显赫,深受当时的皇帝隋文帝喜爱。
李渊的父亲使唐国公李,母亲使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的姐姐,李渊出生于一个皇亲国戚的家族中,自幼接受到的也是极为良好的教育,并且在其青年时代受到隋朝皇帝的器重,令其建功立业成为朝廷中的栋梁之材。但由于其功劳越来越大,遭受到隋炀帝的猜忌。
一次,李渊的外甥女进宫面圣,隋炀帝问起李渊,其侄女说李渊生病了,隋炀帝当即表现得极为庆幸,并连声追问,是不是已经病得要死了。李渊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惶恐,认为与皇室之间的矛盾已经到达你死我亡的地步,这也促使李渊之后作出造反的决定。
在大元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正式起兵反隋。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隋恭帝禅让皇位于李渊,因此李渊建立唐朝,定年号为武德,成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武德九年,李世民有感于太子李建成对于自己继承皇位的威胁,因此发动玄武门变革,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李渊禅让皇位于李世民,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
李渊退位后刚开始居住在太极宫,直到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才迁居到大安宫,并在这里生活直到6年后去世。在大安宫生活期间,李=李渊极少出现在朝政视野中,李世民请求其父随其同往隋朝旧址避暑,但李渊也最终不曾同去。
李渊在大安宫中的生活十分自得其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李渊的最后一个儿子在太极宫中出生,他的母亲是柳宝林。贞观十三年,获封为滕王,时年仅十一岁。在其封地滕州建立行宫时,由于其出色的审美能力,建立的第一处腾王行宫命名为滕王阁。永徽四年(公元653年),迁往洪都,今江西南昌,建立第二处滕王阁。
也正是由于这第二处滕王阁,使李元婴的名字在史书上的遗留下不小的一笔。公元675年,在当时的洪都刺史的力邀下,文人墨客齐聚滕王阁,在酒后大家纷纷开始作诗作画,而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更是凭借《滕王阁序》中精湛的词句和美妙意向的勾勒,获得当时人的一致赞赏。
滕王阁因李元婴而建,因王勃而名动天下,王勃于李元婴也因为滕王阁千百年来的风雨留存,而在中国文学史和建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有的时候便是如此,从古至今,有名之士已然数不胜数,如果不是在其中有着巨大贡献,或者是有着巨大纪念意义,又怎么可能在经历千年的传承后,仍能够被今天的人们所铭记呢?
参考资料:
《新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