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军悍将史密斯:为报李秀成知遇之恩,与淮军血战身亡

英军悍将史密斯:为报李秀成知遇之恩,与淮军血战身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75 更新时间:2024/1/19 9:58:41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里,与不少国家都建立了友好亲切的关系。从最开始的周边国家一直蔓延到海外各国。这些国家的人民常常会来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来的人也就更多。在这些人当中,有人坚持信仰成为了一名神父;也有人精通算计成为了商人;而还有的人,扛起了枪成为战士。英军悍将史密斯,为报李秀成知遇之恩,与淮军血战身亡。

大清王朝的中后期,中外人员交往密切。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大清强大的国力。而是因为其摇摇欲坠的态势,周边乃至海外国家都闻到了血腥味,赶着过来瓜分中国,此为外患。国内的太平天国军队四处起义,夺取财税重地,此为内忧。在内忧外患之下,清政府做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措施,选择与英法联军暂时结盟,共同对付太平天国。

相比于派出自己国家的部队,列强更倾向于组建中外混编的队伍,如“常胜军”、“常捷军”、“定胜军”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减少自己国家人员的伤亡,二是能够让清政府看到自己的态度,三是能够有效打击太平军,真可谓一箭三雕。

但身处乱世,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有人听从自己国家的安排,加入混编队伍打击太平军,也有人选择加入太平军为抗清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英国人史密斯便是其中之一,英国人史密斯,昔日担任英国皇家海军上尉,为人作战骁勇,常常冲在最前方,身先士卒,能够极大鼓舞部队的士气。

一八六一年十月,太平天国的忠王刘秀成决定再次东征,拿下宁波这一物质丰富的地方。但这一举动引得法国非常不满,决定出兵干涉。派法国人在德克碑招募士兵,组成混编队“常捷军”以此来打击太平军,史密斯应征入伍。

但在满是法国人的队伍当中,史密斯受到了极大的歧视。他随后离开了常捷军,转而投奔美国人白聚文的麾下。但白聚文是一个充满着冒险精神的人,他并不在乎战争的发展如何,他只想引起更大的骚乱,以此来为自己获得财富提供便利。在白聚文的手下,史密斯一战成名,他直接劫持了“高桥号”轮船,夺取了淮军的武器装备并立刻动身前往苏州,将这些东西献给李秀成、谭绍光。

从此,史密斯揭开了自己一生中反清事业的开始。但情况并不乐观,白聚文作为一个机会主义者,想要获取更大的利益。于是便劝诫李秀成放弃苏南,率兵攻取中原。但这个建议并没有得到李秀成的同意。恼怒之下的白聚文与时任“常胜军”统帅的英国人戈登联系,准备投降。得知这一消息后的李秀成并未阻拦,反而送他出城。

但身为白聚文的部下,史密斯却无论如何也不肯走,坚持要留下来协助太平军。彼时时间是一八六三年十月,太平天国的命运已经很明显了,然而史密斯做出的这个选择,除了报答李秀成、谭绍光等人的知遇之恩外,找不到其他的理由。毕竟,在提前知道白聚文将要投降的时候,李秀成依然对于他的部队非常优待,这让史密斯感到了在其他部队所没有的尊重,才下定决心帮助李秀成。

对于自己选择留下帮助太平军的决定,也让李秀成也深受触动。让他代替白聚文管理部队,甚至将他视为自己的“国士”,这个举动让史密斯看见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从此与太平军并肩作战,浴血沙场。

一八六三年十一月,谭绍光遭到自己部下的背叛,惨被杀害,首级被献给了江苏巡抚李鸿章。苏州陷落,而正欲支援苏州的李秀成立马改变主意增援常州。在常州战役中的奔牛之战中,史密斯及其部下受到了淮军的围攻。但所有人都宁死不降,史密斯更是每次冲锋必身先士卒,最终腰部中弹,牺牲在了沙场之上。

自古以来,忠义便是大家所提倡的对象。无论是精忠报国的岳飞,亦或是一片丹心的文天祥,都因为自己的忠诚受到了人们的赞誉。而史密斯身为英国人,却以身报答李秀成的知遇之恩,为中国的反清抗清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资料:

《木兰诗》

更多文章

  • 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发展可谓是跌宕起伏,提到这个满清王朝,人们感慨颇多,但大多数都是对清朝的不好印象。众所周知,清朝是满人当家,所以自从满人进入中原大地之后,就对汉文化进行残害。而且更是由于清政府后期的腐败,使我国近百年来被外国人踩在脚下,肆意凌辱。 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朝,其有

  • 左宗棠收新疆后,5次恳请慈禧改掉当地一大弊端,让后人至今受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有关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早已被写进了历史教材当中,以至于年轻一代一提起左宗棠的印象立刻会把他和新疆的历史联想到一起。诚然,左宗棠一生贡献颇多,从坐镇江沪镇压“太平天国”,到支持李鸿章“开办洋务,学习西方”,再到最后击败英国和俄国扶植的阿古柏势力企图分化新疆的企图。左宗棠的一生与那个动荡的时代有着莫

  • 左宗棠收复新疆,要借钱打仗,为啥找利息高的银行?专家:太聪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他和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兴办洋务运动,镇压回族起义,收复新疆,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堪称是民族英雄。 清朝末年,朝廷对国家军事防御问题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他们主张加强清朝海防建设,第二种

  •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是怎样处置他的妻儿的?比囚禁她们更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怎么对待家人,年羹尧死后雍正处境,雍正把年羹尧杀了吗

    在诸多电视连续剧中都可以看到年羹尧的身影。年羹尧和雍正之间可谓是恩恩怨怨,无人能参透其中真实的道理,而且年羹尧和乾隆也上演过一场大戏。年羹尧被赐死之后,他的众多妻妾年轻漂亮,许多人都好奇雍正是如何处置这些人的,而雍正所用的方法,比囚禁她们更狠。年羹尧在朝为官时,可谓是深受两代皇帝的信任。他在康熙执政

  • 康有为斥资150万在瑞典买下一座小岛,取名北海草堂,如今岛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康有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带领人之一,他的生活也是饱受人们的争议。康有为常常做出一些和自己的言论背道而驰的事情,比如一夫一妻制,康有为起初也顺应着这一社会普遍认可的要求,只是,康有为后来娶了足足六个姨太。他的生活过得可谓奢侈,斥资150万在瑞典买下一座小岛,取名北海草堂,那么如今岛怎样了呢?康有为在一个

  • 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愿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为何将孝庄37年不下葬,孝庄的死对康熙多大打击,康熙为什么三十多年不葬孝庄

    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亦可自强。浩浩荡荡五千年历史,其中不乏优秀的女性。不只是男儿心怀天下,她们同样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值得后人世世代代的敬仰。其中,不得不提到孝庄文皇后。康熙为何将他敬重的祖母停尸37年,不愿下葬。这其中联系到她的遗嘱,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她名布木布泰,属于博尔济吉特

  • 慈禧十八岁复原图曝光,名副其实大清第一美人,难怪备受咸丰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唯一一张存世照片,慈禧的长相复原图,慈禧的图片真实照片

    所以在咸丰皇帝临终的时候,他的亲近大臣也是满清贵族的亲王肃顺,就静悄悄地对咸丰说了一句:“愿上效钩戈夫人事。”钩戈夫人是汉武帝刘彻的妃子,当年汉武帝去世之前,因为继位的儿子刘弗陵尚且年幼,害怕受到其母亲的压制,就把儿子的生母钩戈夫人给赐死了。肃顺的意思就是希望咸丰能够把慈禧给赐死,毕竟此时继位的儿子

  • 康熙和近身侍卫下象棋,半个月后见侍卫尸体被抬出,康熙深感愧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喜下棋的故事就更多具有帝王色彩,那是他与大明帝国第一名将徐达,两人泛舟在莫愁湖上,一边游玩观景,一边吟诗作赋对对子。突然朱元璋兴致大发,表示要与徐达下围棋,徐达在几次推辞之后只能同意,但是为了不触犯到朱元璋,每一次都放水得很厉害,结果这也让朱元璋不高兴。跟一个水平差的人玩就是这样的,他输了很不

  • 清朝一穷小子,闹肚子下船方便,阴差阳错发家成一代富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一穷小子因闹肚子下船方便,清朝的穷小子闹肚子,清朝一小伙因下船成了富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清朝时期有一个贫穷的年轻人,过着极其困苦的日子,有次划船的时候肚子疼,下船行个方便之时,竟然阴差阳错地成为一代富翁。清朝初期还延续着前朝的科举制度,每年进京赶考的穷书生极多,都盼望着中举来洗脱身上的穷酸味,底层人民冲破阶级束缚的唯一办法就只有中举,而没有学问的人更

  • 李鸿章主动将年少俊俏的女儿嫁给一落魄老头,生下的后代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鸿章后代穷困潦倒,李鸿章将女儿嫁给年过4旬的老翁,李鸿章后代移民

    尽管如此,大多数的父母在决定将女儿出嫁的时候,还是会事先问过女儿的意见,与之商量着来。如果没有的话,基本就是为了金钱或者权利,但是在清朝时期却有一个例外,已经拥有巨大权势与财富的中堂大人李鸿章,忽然决定将自己年少俊俏的女儿,主动去嫁给一个落魄的老头,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而是被广大文人士子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