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十》
麒麟,是我们古代的“四大神兽”之一,一直都享有盛名。麒麟被称作是神宠,是吉祥的象征,也也有着世道太平、长寿的寓意。由古至今,麒麟所蕴含着的文化也是尤其多的。在古代的时候,老百姓们都喜欢在自己的家里面放一些歌有着麒麟的摆件或者其他装饰物,以求得福气。
据相关史料记载,在麒麟出现的时候,那肯定是一个很不一样的时间点。相传,在孔子出生之前,就有麒麟在唐末家的院子里面出现过,还“口吐玉书”,这便是祥瑞。后来,在孔子去世之前,麒麟有再一次的出现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难以辨真假,但是,不难看出,麒麟在当时的地位是相当高的,有的人甚至直接将麒麟作为儒家的象征。
一直以来,大家对于麒麟这种神奇的生物,一直是有着向往的。据说,在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给当时的明成祖朱棣带回了一只“麒麟”,据说还是非洲的神兽。当时,明成祖相当的开心,还专门找人帮这只“神兽”画了像。
从公元1405年,一直到公元1433年,在这28年间,郑和代表着大明王朝下西洋共计7次,带回这只“神兽”是在1412年的时候,这是他第4次下西洋。
在下西洋的过程中,是携带 大量的珍宝的,为了彰显大明王朝的实力,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便会将携带的珍宝送给沿途的国家。但是,送东西,本就是讲究礼尚往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到了一些回赠。珠宝财物那些定然是不需要的,但是其他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还是有一些的。这一次,在经过东非麻林地,也就是现在的肯尼亚的时候,国王便叫人牵了一匹名叫“ giri”的动物,据说很是珍贵。
第一眼见到这个动物的时候,大家只是觉得好奇,便问这动物叫什么名字。听到他们说giri,于是,郑和便误听成了“麒麟”,这稀里糊涂间,得了只麒麟,自然是相当快乐的。反正,这大家也没见过这麒麟到底长什么样子,既然这国王说是麒麟,那么,应该就是了。于是,郑和便带着这只“神兽”回到了大明朝。
一开始,大家对于这只“神兽”确实是相当期待的,毕竟是祥瑞之物,大家都欢喜得不得了。据史料记载,当时,明成祖和百姓们都一起前往迎接这“神兽”,大家都想看看这祥瑞之物,沾沾这福气。后来,明成祖命画师将这“麒麟”画了下来,还取名为《瑞应麒麟图》。
通过这张画像,我们便可以清晰的认识到这个“神兽”的真面目了,这,不就是长颈鹿吗?现在,在日语和韩国语中,长颈鹿就是麒麟的意思。所以,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这麒麟到底是什么模样。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长颈鹿的习性和史籍上记载的麒麟习性很像,具体如何,就有待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