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背上刺的不是“精忠报国”四个字,原来我们念错了数百年

岳飞背上刺的不是“精忠报国”四个字,原来我们念错了数百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56 更新时间:2024/1/9 19:20:42

也正因为如此,自宋代开始流行话本,紧接着到元明清时期流行小说。这些作品不断的塑造着各种各样的英雄,让受灾受难的中国同胞们,心目中有一个精神的寄托。

在这些英雄之中,最受大家关注的莫过于岳飞,其中不仅有岳飞曾经的辉煌,同时也有岳飞的悲剧。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一旦是悲剧下场的英雄,往往更容易被大家所寄托,当年的诸葛亮是如此,岳飞也是如此。

当年的说书先生们,到处颂扬岳飞的传奇,甚至到现在笔者还记得老人家曾经聊到的精忠报国的典故。但事实上岳飞的故事有很多都是杂糅的,事实上,岳飞背上刺的不是“精忠报国”4个字。那么,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岳母刺字

记得曾经看过的那些小说,基本上都强调一点,岳飞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非常优秀的母亲,他的母亲为了树立儿子的正确价值观,亲手在岳飞的身上刻下了“精忠报国”4个字。

伴随着背上的疼痛,岳飞也把精忠报国这4个字记入了心里面,并且执行了一辈子。小说中对于这一段的塑造是非常的棒,而我们也看到了后来岳飞坚持的缘由。

那么,“岳母刺字”在正史中有记载吗?

实际上,无论是宋代的野史还是宋代的官方正史,都没有记载“岳母刺字”这一回事。

若是当年岳飞有这一举动,那么为了满足宋朝人,对于还我河山的愿望,小说家肯定会对这一段有疯狂的记录。但怪异的是,基本上宋史没有任何记载,小说也没有痕迹。

那么,“岳母刺字”到底来自于哪里呢?

若是查阅资料会发现,最早记录岳母刺字的典故,应该来自于元朝人编纂的《宋史本传》,其中所记载的并非是岳母刺字,而是:“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但此书中并没有描绘岳母对于岳飞的教诲,也并未提到这四字之由来。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明确强调,并非是“精忠报国”,而是“尽忠报国”。

而且书中之描绘,未得到官方的认可。须知,当朝人都不了解的历史典故,为何会被一个元朝人知道呢?这就好像当年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正史都没有记载的事情,结果却被一个晋朝的纨绔书生记录,而且还说得有声有色,甚至还冠以“秦始皇哄骗儒生观察骊山之西瓜长势”为由,可见荒唐。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记录。这个纪录可谓是非常的详细,但却并非出自于史书,而是出自于《精忠说岳》。这本书听名字就可以知道,绝对是一本小说演义,其内容具体描绘了岳母教育岳飞之典故,而且也有刺字描写。但这终究非正史,而只不过是小说家的演绎和再塑造。

二、历史的真假

因此,结合历史上的文献,最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岳飞固然是曾经的英雄,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但他的很多传奇都是依靠小说家,甚至是某些统治者的意愿来进行改变的一个结果。

当年的岳飞极有可能身上没有任何的痕迹,他只不过是单纯的在国破山河之际,眼看着百姓遭殃,这才有了为国尽忠的冲动与愿望。

而且,就算是按照元朝人写的史书,岳飞也只是被刻上了“尽忠报国”,这个含义和“精忠报国”完全不同。

因为“精忠报国”表达的感情更为强烈,是为一生一世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中表达了对于未来的自信,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但是,“尽忠报国”表达的含义却不相同,更多地表达出来的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无可奈何,以及作为一个军人,想要为国尽忠到最后一刻的悲壮。因此,两者的感情本来就不一样。

三、真实的精忠报国

当然了,虽然没有了岳母刺字,但是岳飞的传奇却并没有因此而逊色。当年眼看着中国人如此猖狂,岳飞挺身而出,不仅迎头收复六郡,而且随后以自己训练的骑兵部队与金国人硬扛,连续取得胜利,并且收复了很多的失地。

在这种空前的胜利之下,岳飞就是一盏明灯照亮的前路,而且也鼓舞了人心。就连胆小怕事的宋高宗都打了鸡血一般,不仅非常的喜欢岳飞,而且当众表扬他。

根据史书记载,宋高宗亲自命人在岳飞的军旗之上刻下了4个字——精忠岳飞。

不仅得到皇帝亲自的表扬,而且岳飞还连续不断的打败了北宋都无法硬扛的强敌,那一刻岳飞的荣誉达到了极致。或许正因为这一段,所以人们都传唱精忠岳飞,并且还加入了岳母刺字。于是,历史就被这样给改变了过来,因此,真真假假全部融合成了一个精忠岳飞的故事。

四、故事和历史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会表示已困惑,既然很多的历史人物都和岳飞一样,都把历史故事掺杂到了一起,那么我们如何区分,又该如何看待其他的历史人物呢?

平心而论,笔者以前也有这样的疑惑,因为既然真真假假搞不清,那我们读历史还能认识到什么呢?那岂不是学的都是错误的吗?

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以岳飞为例,岳飞在当时无论它的历史是真是假,都不能否认他是在那个时代引领着大家走出黑暗的一盏灯,他所有的历史不管是真是假,都寄托着人民的愿望。

因此,岳飞的历史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代表着一种正义,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诉求,是真是假,反倒没必要追究。

而且,我国的历史有一大特色,历史会因为一个朝代的需求而发生改变,但它永远不会变更一个基本属性,那就是历史的最大作用不是区分真假,而是树立起基本的道德观,并且以史为鉴教导我们前方道路,哪些地方可以走,哪些地方不可以走。

总的来说,历史的真实含义就是在于引导。因此岳飞是英雄,这一点没有任何必要去否认,至于说其中的真真假假,考古学家很研究,但我们这些历史爱好者或者说是一些普通的大众,没必要去纠结这么多,只需要学习岳飞的光明,反思秦桧的罪恶就行。

总结

总而言之,岳飞不是一个神,他并不是可以一人之力改变天下大势的超人,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自己的努力去符合大家的需求,去引领着大家走向光明。

但正因为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所以在面对当年的大潮流的斗争之下,他也只能被大势所趋给碾压,甚至到最后给抛弃。

但这并不是他的错,只能说这是他的荣誉,他为了这个时代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的努力让所有人认可,世世代代都会永远传颂。

即使宋朝灭亡,但是后来的元朝清朝,都依旧对他高度赞赏,其关键也就在于此。因此再去细究历史的真伪,就变得有些画蛇添足。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将岳飞的历史延伸到其他的人物身上,例如像诸葛亮或者司马懿,《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丛中纠结与穿插,我们经常会搞混,甚至还会和人辩论。

但同样的没必要吵架,我们从中学的是历史教训,知道的是中国人的美德,不是考古学家没必要纠结其中的真伪。

参考文献:

《岳飞传》

《宋史本传》

《精忠说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他是梁山智囊,本可以帮宋江取得取得天下,为何却老是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江与梁山智囊的关系,为什么吴用不离开宋江,宋江智囊

    其中以智多星吴用、小旋风柴进、及时雨松江为首,在梁山当中,大多数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每个人的能力不一,而我们今天要将的是人称入云龙的公孙胜,他在梁山好汉最危机的时刻,离开了梁山,这又是为何?公孙胜自幼习武,又拜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学了一身的道术,公孙胜,在得知生辰纲之后,公孙胜就投靠了晁盖,并协助

  • 朱元璋临死前,赐死所有妃子,唯独此人幸免,十年后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殉葬嫔妃始末明朝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在西宫驾崩,死后留有遗诏,《明史》载其诏曰“朕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死之日,天下毋妨嫁娶。丧葬从简。”朱元璋遗诏中“丧葬从简”的假仁假义,其实早已昭然若揭,只是大多被极尽掩盖。明朝著作《今言》中记载,“上(朱元璋)计议群臣,咨诹恢复人殉祖制”,我们不知道朱

  • 永乐帝朱棣,称帝22年为何没有生下子嗣?学者:可能与该习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以14个字将古代君王后宫的“繁华”描写得淋漓极致——“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历代君王嫔妃无数,而其后代子嗣大多数也是千秋万代。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大多数皇帝百子千孙,但也有部分皇帝的子嗣极少。这也许是因为这些皇帝的统治时期并不长,被迫早早地离

  • 汤和63岁辞官,朱元璋问要啥赏赐?他要了100个美人成功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汤和63岁辞官朱元璋问要何赏赐,朱元璋为什么把汤和降为侯爵,汤和有没有背叛朱元璋

    在明王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完成了自己人生华丽的转变,也留下了一段传说。不过能够从一个乞丐走到皇帝的位置,那么毫无疑问,朱元璋不是靠一个人能够成功的,必然也是需要感谢一下自己的兄弟和战友。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肯定很多人都会想尽办法给自己捞好处,例如,要公爵,要伯爵,甚至要无数的金银珠宝。但是,跟皇帝要好处

  • 为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留下一与徐达并列的名将,奈何朱允炆用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出身贫寒,年少时曾经历过诸多的艰难困苦,在那些艰难岁月里,都有妻子马皇后与他一起度过,所以他对马皇后的感情非常深,对马皇后所生的孩子朱标也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1364年,朱元璋自封为吴王,立刻将朱标立为世子,4年之后朱元璋称帝,朱标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太子。大概是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朱标与朱元

  • 当年因乾隆一句话,让我国丢失一值钱土地,现在却成为大麻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丢失的土地还能收回来吗,乾隆丢掉最值钱的一块领土,北洋政府没有丢失土地吗

    新年刚刚过去,但一则爆炸性的新闻却让国人久久不能平复。去年在我国与印度边界处,面对印军屡屡挑衅,我国军人用强硬的态度回应,甚至为此有伤亡产生。领土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抗击匈奴,将其赶到更远的地方,多次派遣霍去病与卫青等大将,不断出击,收复了河套地区,甚至一路打到了祁连山附近

  • 女皇武后和太后慈禧,都站在权利的顶端,那彼此又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后简历,女皇武则天和慈禧太后,武后与面首的故事

    说道历史上的女强人,没有人能够再比他们两位更加的厉害,那么慈禧和武则天同为女强人,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不同呢?很多人都会说,她们之间的不同也就是武则天虽染做皇帝的手段不好,但是好在她带领的武周还是发展的不错,慈禧独揽大权,居然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让自己吃喝玩乐,很多人都会这么觉得,但是却没

  • 和珅这段话看起来很强词夺理,但估计没人能够反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和珅临死前说的四句话,和珅最让人心寒的一段话,关于和珅的经典评价

    这段是这样的,和珅和纪晓岚坐在一起,纪晓岚感慨说燕城的那帮贪官,把人吃的粮食,换成了牲口吃的糟糠和草料,对此,纪晓岚问和珅,这件事情他知道不?和珅想都没想和珅想都没想到就直接说自己知道,而纪晓岚就好奇和珅不觉得惭愧吗?而和珅摇摇头,说自己倍觉欣慰。此时,纪晓岚感到十分的诧异,连忙问和珅为什么?对此,

  • 和珅与乾隆是亲家乾隆驾崩后差点被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刚驾崩和珅下场,乾隆死后对和珅有遗诏吗,乾隆死后和珅又活了多长时间

    和珅到底贪污了多少钱?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他自己不仅受皇帝重用,还和皇帝结了亲家。乾隆帝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和珅由此也成为皇亲国戚。和珅担任过多少朝廷要职?他担任了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等要职。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

  • 雍正临死前除掉一人,让乾隆坐稳60年的江山,自己却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死后乾隆稳坐了60年江山,雍正死前让乾隆善待三个人,雍正临终告诫乾隆

    《清史稿》中称他:“早承大业,勤政爱民。儒家经典、经文、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虽然说它是成功的,但他与开拓是一样的。”他迎来中国封建时代大清王朝著名的“康乾盛世”。对其褒贬不一,那就是康熙,创造一个辉煌时代的帝王。后面又迎来乾隆盛世,它们中间还穿插一个雍正朝,历经图治十三年,没有迎接来盛世,但对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