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连造反的事都干出来了,还会在乎一个嫡长子继承制?这当中究竟有何隐情。朱高炽在位短短几个月,为何能被称为仁君呢,他究竟干了什么?且听阿蛰细细道来。
公元1378年,朱高炽在凤阳府出生了,从小他的性格就温文尔雅,平时喜欢读读书看看报,多吃零食多睡觉,导致身材管理失败,长成了一个大胖子,胖到什么程度呢?就连走路都要来两个人搀扶着,由于体型的缘故,他在一生习武的父亲面前并不讨喜,要不是他的性子深得祖父朱元璋喜爱,说不定燕王府世子就另有其人了。
公元1395年,朱高炽因为是嫡长子的缘故,外加老朱的示意,朱棣无奈将其立为世子,不过人家这个世子不是白当的,靖难之役期间,老爹在外面忙事业,他就窝在家里守家,当时李景隆带着五十万大军前来攻城,朱高炽指挥士兵,仅仅凭借着上万人,就把城守下来了。
虽说李景隆是草包一个,但这个战绩足以说明,朱高炽并不是一个混吃等死的皇二代,除此之外,建文帝曾经给朱高炽写过信,信的内容大概就是,你来我这上班吧,我给你封个王爷当当,这不比你在朱棣那里受气香?可是朱高炽连看都没看,直接将信送到了朱棣面前,此番举动足以说明,朱高炽是个仁义之人,就算父亲再怎么不喜欢他,他也没有半点背叛的意思,那么后来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呢?
朱棣外出征战期间,由于朱高炽身材太过“丰满”,上个马都费劲,于是朱棣下令让他监国,但又怕这好大儿趁自己不在,整出什么幺蛾子来,于是安排礼部侍郎暗中监视,结果礼部侍郎被朱高炽的老实折服了,真是朱棣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绝对不越雷池半步,公元1404年,大学士解缙、黄淮极力推崇,立朱高炽为皇太子,此事过后,朱高炽彻底在文官集团中站稳脚跟,只要朱棣不在的时候,朝中大小事务就是他说了算,不过你以为他这样就能当上皇帝吗?
这样想你就错了,不要忘了,他还有两个兄弟在外跟随朱棣征战,其中皇次子朱高熙最为耀眼,因为他的长相跟朱棣神似,且作战勇猛,颇有朱棣当年的风范,而且他还数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对这个儿子满意至极,曾经还对他许诺过,“你要继续努力,你的大哥身体不好”,朱高熙听了这话瞬间打了鸡血,虽然老爹没有直说要传位给他,可这么明显的暗示谁听不出来?
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朱高炽被立为皇位继承人,其主要原因,还是朱高炽生了个好儿子:朱瞻基,著名的文臣解缙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好圣孙”,就这这么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让朱棣放弃了另立太子的想法,公元1424年7月18日,朱棣不幸病逝,随后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可朱高熙真的会甘心让他当皇帝吗,他又为何在位仅十个月就暴毙,难道这其中有何不可告人的秘密?
自朱高炽登基起,先是大赦天下,将建文永乐时期流放的官员全部赦免,后又开始平反冤案,使得这些年积攒的很多冤案沉冤得雪,他还废除了很多苛政,并停了朱棣开始的大规模用兵,使民生得到喘息,随后文化复兴,读书人的地位水涨船高,因此后世的记载对他评价极高,可惜的是,这样一位为天下百姓着想的仁君,在位时间太过短暂。
公元1425年5月29日,朱高炽猝死于殿内,终年47岁,关于他的死因,还是有所争议的,有人说他死于纵欲过度,因为当时有大臣上书,其中就有一条说是劝皇上节制,结果朱高炽大发雷霆,对这位大臣动用了刑罚,差点使其丧命,由此可见,纵欲过度可能是真的,如果不是大臣直言说到痛处,怎么会这样耿耿于怀呢。
另一个说法则是,太子朱瞻基把他害死的,因为朱高炽登基后,贪图享乐,加上性格温厚仁慈,跟朱瞻基热衷权力,工于计谋的性格相差太远,虽然朱瞻基被立为太子,但并非安分之辈,所以这一说法也有一定的可信度,可是这两种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孰是孰非看看就好别当真,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死于心脏病,毕竟朱高炽患有肥胖症还有足疾,所以这种说法更为可信,各位观众老爷你们认为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下期我们来讲讲著名的蟋蟀皇帝: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