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康熙为其撰写祭文,盛赞他“元辅高风”。
这两个人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范文程又是如何得罪了这位霸道亲王,承包了一片青青草原的呢?
范文程这个人很有意思,对于汉人来说,他就是卖国贼。可是对于清朝来说,他是不可缺少的功臣。
1618年,努尔哈赤攻占了辽宁抚顺,范文程带着自己的弟弟就去投奔了他。对努尔哈赤而言,范文程作为汉人名臣之后的身份非常有含金量,于是,他非常欣喜地交代说:“此名臣孙也,其善遇之!”
此时,范文程刚好21岁,大好人生正要开启。
但是,《清史稿》却把范文程就职的过程描述得比较勉强。背景依然是努尔哈赤攻进抚顺,
对当地进行大肆掠夺,并将所得30万人畜赏赐给了有功的官兵。范文程幸运地躲过了被杀害的厄运,却不幸地划入了镶红旗下为奴。
此后,满腹经纶的范文程并没有得到努尔哈赤的青眼相加,反而受尽歧视和凌辱,就这样度过了极为漫长的9年。
范文程的腾飞,是从进入皇太极的文馆开始。虽然是一介儒生,每次跟随皇太极出征毫无怯意。最重要的是,范文程颇有计谋,为皇太极献智献力,立下了各种功劳。
1631年,皇太极围攻大凌河城,范文程不费一兵一卒,仅用巧舌就拿下了这座城池,其能力可见一斑。
所以,范文程于皇太极而言,那是建功立业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反观多铎就有点一言难尽了。
多铎和多尔衮是同母弟弟,与皇太极的感情自然不会特别深厚,尤其多铎也曾是皇权争夺的竞争者。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忆柔之前写过多铎生母阿巴亥的故事,她曾是努尔哈赤非常宠爱的妃子,最终被皇太极下令生殉了。阿巴亥过世那年,多铎只有12岁,算是少年丧母。所以,你说他心里能不怨恨皇太极吗?
据《清太宗实录》记载,多铎很愿意和皇太极对着干,皇太极信任谁,多铎必定去攻击谁;但若是皇太极讨厌的,多铎反而尽力去结交。
很明显,多铎的叛逆心很强,你说皇太极能不防范多铎吗?而监视他的手段就是安排政治婚姻。
说起多铎也是挺可悲,他的福晋和侧福晋都是皇太极选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此造成了多铎的叛逆和纵欲,以至于最终英年早逝。
1633年,皇太极让多铎科尔沁大妃的女儿,这个女儿长的啊可真是一言难尽,不仅肥胖而且皮肤极黑,多铎浑身的细胞都写满了拒绝。
皇太极却说:“娶妻当娶贤啊!谁家的女子婚后生子不胖呢?”
这时,好哥哥代善劝谏道:“十五弟还小,尚且是小孩子心性,若是与对方相处不好,反倒伤了和气,不如另选吧!”
此时的多铎19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但是,皇太极依然固执地让多铎迎娶了这位面貌特别的福晋。
后来,为了笼络多铎,皇太极又为多尔衮和多铎兄弟各自安排了一个继福晋,她们都是布木布泰的亲侄女。
反正多铎也不管自己要娶多少不喜欢的女子,从不会耽误他的各种风流。多铎只活到了36岁,但是他却有16个儿女,妾室有记载的就有12位,这是用实际行动对抗指婚的无奈。
要说多铎平时行为过分也就算了,比如一次新年,群臣都为皇太极献上了奇珍异宝的贺礼,但是多铎偏偏不怀好意地献上了一匹跛脚的马。当时很多人抨击多铎行为有失偏颇,皇太极却极其大度地选择了一笑而过。
也正是因为多铎这种坚持不懈唱反调的态度,终于将范文程给深深地伤害了。
多铎向来比较任性,尤其是在男女之事上。有一天,范文程去上朝了,多铎不管不顾地冲到范府将人家的妻子抢跑了。
范文程这边刚下朝就听到了噩耗,但是他无能为力,因为多铎是八旗的一旗之主,可怜的范文程刚好就是多铎正白旗下的臣子。按照规矩,八旗主子享用臣子的妻妾是天经地义。哪怕范文程的官阶比多铎大,见到主子依然得下跪。
但是,范文程并不是普通的官员,他是皇太极重用的汉臣,此时在朝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所以,多铎干的这事不违法,但是有失体统。
家中出了如此丑事,范文程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可是纸毕竟包不住火,尤其还是这样一个大绯闻,这事还是传到了皇太极耳朵里。
饶是多尔衮比较聪明,为了防止皇太极重惩多铎,率先对多铎发难,狠狠地敲打了他一番。最终,多铎被罚银万两,夺去所属牛录三分之一。
难道范文程的妻子真的如此美丽吗?自然不是,或许多铎对皇太极的不满,却也是多尔衮对多铎的打压。最终,多尔衮由原先排名第五的镶白旗,直接替代了多铎成为了排名第三的正白旗旗主。
皇权面前,当真没有父子兄弟,而多铎却在史书上留下了让人贻笑大方的桃色新闻。至于范文程,或许为了安抚他,官阶逐级攀升,也成为了清朝的肱骨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