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交通不便,那么,出行费贵不贵?看唐朝就知道了

古代交通不便,那么,出行费贵不贵?看唐朝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00 更新时间:2024/1/21 12:21:51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年间)天下大捻,斗米不过三四钱。”按照如今的单位换算下来,“一斗米”约等于六千克;所以,换算一下,以当时的购买力,“一钱”约能买到普通主食两千克还要多。在当时,一两白银约等于人民币二百元约等于一千文钱也就是一钱。

现今,“北漂南漂”成了当下年轻人的打拼形式,背井离乡的年轻人,只有在长假时才有机会与亲人团圆,所幸现在交通便利全国南通北达,长途路费人人都负担得起。在唐朝,如果一个游子想要返乡过节,他要准备多少盘缠呢?

我们且以北京到沈阳这段距离来算,全程以七百公里计。

唐朝最贵的出行方式莫过于马车,乘马车虽然颠簸,但是,速度却得到了保证。按照马车在官道上的标准速度,每天马车大约能行进三十五公里。若乘客没有特别多的行,那么,车夫收取的价格是每五十公里一百文。

当然,如果乘客有很重的行李,每五十公斤行李还要加收一百文。假设马车匀速行走,七百公里路要走二十天,再加上在旅途中的休息时间,起码要二十五天。车夫收取的路费大概要一千四百文,若要加上这二十五天的食宿,大概要准备二两银子,这才够用。

按照唐朝的购买力来换算,二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四千块钱。在唐朝,一个“北漂”的游子,若想要回到七百公里之外的故乡与亲人团聚,从幽州前往沈州,若想尽快到达,选择速度最快的马车作为出行方式,那么,就得准备相当于如今四千元人民币的路费。

对于现代人来说,想要完成这段旅程只需几百块买高铁票,即可在几小时内到达目的地,就算购买商务舱的机票也花不了四千元人民币。由此看来,古人的出行的确是大问题。不过,哪怕对历史缺乏了解的朋友,看多了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明白马车根本不是老百姓用的出行方式。所以,若将马车视作唐朝最高等级的出行方式,四千元钱倒也不算天价出行。

对于家境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最划算的就是选择水路。唐朝时期水路四通八达,且不用考虑上山下坡的不便。更重要的是,船的容客量远比马车大得多,坐船的费用比较便宜。假设从幽州到沈州有一条直达且顺水的运河,普通船只每天能够行进二十五公里,这样算下来从幽州前往沈州总共耗时二十八天,因为客船是昼夜前进的,所以,不用考虑沿途留宿的问题。

至于费用,我们无法从史料中找到明确的数据,不过,根据汉朝朝的乘船价格进行推算,完成这段旅程顶多需要一百文。当然,若是逆水行舟,那么乘船的价格还得翻倍。如此算下来,船客只需准备三四百文钱(其中有二百文的食杂费),相当于现在的七八百元,就能完成这段归家之旅。

参考唐朝时期的工资标准,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地方官,每个月能领到五百文钱工资。若有一个老家在沈州被朝廷分配到幽州的基层官员想回家,他若选择马车作为交通工具,往返得需要四两银子,也就是八个月的薪水。为了回家与亲人团聚,连一个基层领导都得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大半年,明显是不可能的。

不过,若这名基层官员与老百姓一样选择乘船回家,那么,只需准备一两个月的工资即可,非常划算。

唐朝的马车,算是最顶级的出行方式,放到现在来看与飞机的头等舱规格相当。而坐船,从开销上来看,也就相当于现代人坐火车,价格非常亲民,是大部分老百姓都会选择的出行方式。当然,相比于现在的交通方式,唐朝的出行方式还是有些贵,劳苦大众也不舍得将钱浪费在路上,这该怎么办?那就只好选择步行了,迈开腿走目的地。

实际上,这种出行方式在唐朝深受劳苦大众的喜爱。拿读书人来说,家人倾尽钱财供其念书,到了赶考时家中根本凑不出盘缠,这时就只能委屈十年寒窗的学子了。家人提前备好干粮,将为数不多的银两拿给孩子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学子迈开腿向着目的地前进。如此下来,连几百文钱的船费都可以节约下来。

按照一个普通人的脚力来看,每天能够行进的距离大约也在二十五公里左右,与坐船的速度相仿。如此算下来,步行的确是一种非常省钱的出行方式,沿途还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乐而不为呢?可惜的是,步行只适合短途或中途旅程,倘若学子住在距离长安甚远的边城,学子恐怕要提前半年动身。

由此可见,唐朝的交通方式并不少,只是效率太低而已。

参考资料:

【《新唐书》、《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李隆基用了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将杨玉环从自家儿子手中抢了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隆基是怎么宠爱杨玉环的,李隆基为什么怕杨玉环,李隆基什么时候与杨玉环在一起的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是对“古代四大美女”的美称,而这其中的一位杨贵妃,更是美艳逼人,连白居易都有诗写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同时,这句诗也体现出杨贵妃的受宠程度之高。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受宠的杨贵妃为何只是贵妃,却不曾被封为皇后呢?接下来,我们就先从她的身世说起吧,毕竟,这可

  • 杨广残暴非常,女儿的性子更是刚烈,竟能忍心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杨广最残暴的一件事,历史上的杨广真的杀兄弑父吗,杨广杀兄夺嫂电视剧

    那么,谁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女呢?历史记载为南阳公主,据说,南阳公主长相十分美丽,性格聪慧,遵守礼仪,落落大方,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在隋炀帝的女儿中,她是唯一一个有封号的,也是唯一一个在史书中成传了的。在隋朝灭亡之后,心灰意冷的南阳公主在重大的打击之下,削发为尼,遁入空门。开皇六年,南阳公主出生,史书上

  • 五胡内迁:汉魏给西晋留下的“定时炸弹”最终爆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晋时五胡内迁的影响,西晋五胡之乱,关于五胡内迁的资料

    正所谓“一汉当五胡”,便是这么来的。这里的“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在西晋历经“八王之乱”后国力衰微,他们便起而自立,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这便是“五胡十六国”,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基础。那么问题来了,为何长城用了这么多年,到了西晋时就突然“失去作用”了呢?因为这些少数民族

  • 唐朝只出动1名士兵1匹马,消灭敌国生擒皇帝,此人名字却鲜有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说的只出1人1马,就活捉敌国皇帝灭掉整个敌国的人,他并不是“霸王”,甚至说出名字来10人里9个不知道,当时他只是李渊手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武将,李渊都不认识他。他竟然敢请命去打大唐都没办法的国家,还成功了,究竟是谁呢?时间要回到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是唐高祖李渊的年号,也是整个唐朝的第

  • 同为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统治危机四伏,为何慈禧却稳握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后武则天慈禧谁厉害,吕后武则天慈禧谁名声最为不堪,慈禧和武则天谁更有权

    历史上不乏女性统治者,譬如吕雉,武则天,可是与慈禧相比,西太后的地位才是无可撼动的。一般人通过一些影视作品会以为慈禧是个残暴,无知的老太太,其实不然,历史的舞台上,真正厉害的人往往最后出场。一些作品中的慈禧只是为了迎合艺术效果,真正的形象虽不能说好,但却是一个懂得玩弄权术,平衡势力的人。首先,同为女

  • 莫高窟一壁画,描绘了匈奴对待王昭君的真相,让人不忍直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貂蝉是貌美的女子,她看到东汉王朝被奸逆臣子董卓所掌控很担忧。王允收她做了干女儿,让她用美人计离间董卓和养子吕布。貂蝉为天下大义周旋于二人之间,终于让吕布和董卓生了间隙。在董卓和吕布死后,她不知所踪。历史上为了国家牺牲自我的女子不在少数。除了貂蝉之外,王昭君也让人由衷的敬佩。她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 武则天为何把江山还给李家?她发现了一个秘密,专家:想不还都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临死前为何把江山还给李家,武则天为什么能把江山给李家,武则天最后把皇位还给了李家吗

    武则天冒天下之大不韪,登上了历来只属于男性的皇位,她统治的大周国富民强,为百姓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她在临终前,为何把江山再次还给了李家,她是傻了吗?不,是因为她发现了一个秘密,历史专家表示:武则天想不还都难!武则天是一个极其独特的女人,她一生二次入宫,一次更比一次耀眼。第一次入宫,她还是一个

  • 西晋灭亡的惨烈程度远胜靖康之耻,为何后世很少提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靖康真实照片,西晋灭亡最惨的下场,靖康之变女人的下场

    先来大概说一说靖康之耻,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宋徽宗和宋钦宗皆被俘虏,最终导致北宋灭亡。除此之外,北宋皇室皆受到了奇耻大辱,皇帝被贬,历史罕见,割地赔款,丧失尊严,山河破碎,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宋徽宗一直被囚禁,并被封为昏德公,这是金人故意而为之。北宋没了皇帝,金朝便在汴京建立

  • 唐朝最慷慨的皇子,主动把皇位让给弟弟,令唐朝进入巅峰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皇位更替不正常,唐朝最杰出的四位皇帝,唐朝腐败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老李家的皇位抢来抢去,最后落到了武则天的手里,但是老李家的子孙李显还是成功抢了回来。皇位虽然回来,可权力还有许多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把持。景龙四年(710年)六月,母女两为了更好的掌握权力,合谋毒死了唐中宗李显,此后拥立其幼子温王李重茂为帝,史称唐殇帝。韦后的目的很明确,想当武则天第二。但是她忽略了一

  • 遭到李世民刻意打压,之后拒绝皇室联姻,五姓七望为何这么高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与五姓关系,李世民是五姓七望吗,李世民为什么灭不了五姓七望

    我姓李,但我的李不是唐李,乃前朝隋李。《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李必骄傲的说自己不是唐李而是前朝隋李,为什么李必要这么说?原因就是当时的世家非常傲慢,他们对唐李的轻视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李必的原型是李泌,而李泌出身于赵郡李氏,是五姓七望中的一员。唐初时期五姓七望自持族望,十分的傲慢。唐人所著的《氏族论》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