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强大的西汉遇到同样强大的匈奴,双方拼得你死我活,最后还是西汉更胜一筹,在汉武帝强势反击下,匈奴力量大大削弱,无力再大举南下。而东汉面对的只是分裂了的匈奴,这难题远远不如西汉。不仅如此,西汉建立了比秦朝更为完备的武装力量,汉武帝时期强化了军队,增设楼船(水军)等军种。军队的加强,使中央集权有了更坚强的支柱,同时也加强了对外和对内压的力量。反观东汉,外戚宦官轮流干政,外戚担任大将军,宦官领兵,又有“临事设置,事毕即撤”的杂号将军。地方上的郡国兵经东汉初期多次裁撤、削减,
西汉明君比较多,从开国皇帝汉太祖刘邦开始算起,还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六位皇帝合计执政138年,西汉国祚210年,也就是说西汉有65.7%的时间是在明君的统治之下,皇帝英明,政就清明,百姓就安居乐业,幸福指数就高。
再说东汉,东汉的明君同样是从开国皇帝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开始算起,还有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一共就是这四位,合计执政时间是80年,东汉国祚195年,也就是说东汉只有41%的时间是在明君的统治之下,所以相对来说,东汉政英明的时期不如政黑暗的时间长。西汉共12位皇帝,东汉是14位皇帝,而且西汉存在的时间还比东汉长,这说明西汉皇帝的寿命比东汉高,东汉存在一个外戚与宦官轮流执政的时期,原因就是皇帝寿命不长,导致小皇帝即位,然后就是外戚掌权,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夺回外戚的权力,周而复转,导致东汉从第五位皇帝开始,政权就不稳定,这是东汉的弱点。
“光武中兴”一脉相承于“文景之治”,并有明章之治、永元之隆 。使综合国力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度,军事上重创匈奴,使匈奴王朝廷西迁,从此再也不能侵入中国,但更伟大的成就在于文化、科技的软实力,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佛教传入中国,道教兴盛。东汉大兴儒学,太学林立,文人学者的论述不断。政上三公分权,尚书台正式登上中国的政舞台,这也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最早雏形。西汉的天下是打出来的,尽管被迫与匈奴和亲,但是汉武大帝横空出世,
卫青七战七捷大败匈奴,打开汉书看一看人物列传,伴随西汉而行的始终是强悍的血性贲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李广射石搏虎,周亚夫细柳阅兵、平判七国;赵充国百闻不如一见……西汉可称得上“战神”的前有韩信,后有卫青、霍去病,名将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而陈汤纵横漠北,不用汉朝兵卒粮草就把北匈奴斩草除根。如果没有西汉立国的军事强悍基因,名将何来用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