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祁钰和于谦,一个掌政权一个掌兵权,为何朱祁镇能轻易复位?

朱祁钰和于谦,一个掌政权一个掌兵权,为何朱祁镇能轻易复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31 更新时间:2024/2/4 16:39:36

朱祁镇的人生传奇戏剧性。

他的曾祖父是朱棣、父亲是朱瞻基。

四个月的时候被册封为太子,八岁的时候成为大明朝皇帝。

22岁时候成为瓦剌俘虏,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在北京当了皇帝,23岁时候朱祁镇返回大明,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被关在南宫七年。

30岁的时候,夺门之变让朱祁镇又一次成为皇帝,37岁,朱祁镇结束了充满戏剧性的一生。

有人说,朱祁钰掌控大权,于谦又是兵部尚书掌控大明兵权,朱祁镇究竟是如何又一次复位的。

朱祁钰重病卧床、他的儿子朱见济早夭,朱祁镇重新掌控大权的机会来临。

说个实话,朱祁镇夺取朱祁钰大权这一幕,跟南宋时期那一幕有点像,当年金军攻克汴京,徽、钦二宗被俘,之后高宗顺利登基,金军没有放过南宋,持续不断对南宋发动进攻,面对危局高宗岳飞韩世忠等名将,在这些将领努力下,宋军抵住金军进攻,高宗对此十分高兴,然而,这时候岳飞提出希望能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宗,高宗听闻后内心很是反感,但是又不好拒绝,只能做下表面功夫,但他和岳飞之下矛盾已经埋下,后来,高宗以莫须有罪名处死岳飞。

高宗之所以对徽、钦二宗归来一事反感,主要是两人回来后如何安排?自己的地位是否能保全?这两个问题让高宗寝食难安,最终,他做出了一个残忍决定,那就是让自己父亲和哥哥死在北方,从中可以看出,皇权面前没有亲情。

如今,朱祁钰碰到相同问题,自己哥哥朱祁镇兵败被俘,大臣们为社稷考虑将其扶上皇位。登上皇位朱祁钰很快享受到九五之尊,天下之主的感觉,这让他十分不愿意放弃这个位置。

瓦剌见到朱祁钰登基,觉得手中朱祁镇已经没什么用,所以打算归还朱祁镇,让兄弟俩产生矛盾,让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朱祁钰得知瓦剌要送回朱祁镇,这让其忧愁万分,十分不愿意迎接自己大哥回来。

《明史列传58》载"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使者频至,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先后遣李实、杨善往。"

这句话主要意思,瓦剌希望求和,想把朱祁镇送回来,这奇遇对这件事情很不高兴,说当初自己不想当皇帝,是你们硬要让我当皇帝,于谦等人看出了皇帝意思,知道皇帝舍不得皇帝,所以他们就直接说,皇位还是你的,朱祁钰见大臣明白自己意思,脸色逐步缓和,派人去瓦剌接回朱祁镇。

从这点可以看出,朱祁钰做人没有高宗狠辣,所以他才会将大哥朱祁镇接回来。

朱祁钰是将朱祁镇接回来的,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担心,就是将太子朱见深废除,让自己儿子朱见济担任太子。

朱祁镇回来后,成为太上皇,被锁在南宫七年,七年时间里,朱祁镇压根没机会跟外界联系。

然而,朱祁钰可以而为之安排并没有换来自己想要的结果,他唯一儿子朱见济死了。

为此,朱祁钰深受打击,直接一病不起,大臣们看着朱祁钰时日无多,便有人起了坏心思。

这期间,朱祁钰对朝政掌控力弱,又没有儿子支持,一些投机分子看到机遇,决定将太上皇朱祁镇扶上皇帝宝座,从而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

作为兵部大佬于谦,之所以没能干预,主要是他的权威再大也没办法直接干预宫中的事情,正是因为这层疏漏,让于谦最终没能阻挡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

那么组织这次行动的投机分子有那几位,几人分别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

这几位投机分子先是做孙太后的工作,孙太后自然没什么意见,毕竟一个健康的皇帝能确保皇权安稳,所以他对于几人扶持朱祁镇上位并不反感。

见孙太后不反对,几人立刻开始实行自己“复辟行动”了。

此时此刻于谦在做什么呢?于谦是位心挂社稷的忠臣,所以他见到朱祁钰不行了,便开始思考谁来接朱祁钰的班,经过一番商讨后,吏部、礼部、兵部三位尚书,王直、胡濙、于谦三人同时上奏希望能立沂王为太子,时间定为第二天,哪一天刚好是正月十六。

然而,这一切仅过了一个晚上就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当天晚上,石亨等人砸南宫大锁没有成功,最后只能把墙搞出一个洞,进去将朱祁镇救了出来。

开始,朱祁镇不太愿意,但是,几人并没有放弃,而是持续劝说朱祁镇,最终,朱祁镇跟着几人前往奉天殿,路上遇到守护大殿的侍卫,但在朱祁镇一声高呵下,没人敢阻拦。

十七日早朝时分,按照惯例,百官于五更前即在午门外朝房等待。宫中钟鼓齐鸣,宫门被打开,徐有贞宣布太上皇已经复辟。目瞪口呆的百官见自己没有退位,只能按照徐有贞的要求进入宫中拜贺。

就这样,朱祁镇又一次成功登上皇位,这次事件被称之为“夺门之变”也叫南宫复辟。

由于石亨、曹吉祥等人行动太快,于谦等人没有反应机会,所以他也因为大意丢掉了自己性命。

开始,朱祁镇不太愿意杀于谦,毕竟他在北京保卫战出色发挥,确保大明王朝延续,因而他内心觉得于谦不该死,徐有贞看出朱祁镇想法,所以他直接上前说,不杀于谦,复位无名。

徐有贞一句话直接点醒朱祁镇,就这样于谦等人被杀。

朱祁钰也在十二天后病逝,年仅三十岁。

以上我们可以得知,掌权朱祁钰病重,对朝局掌控力度不足,这让一些投机分子看到机会。掌控兵权于谦,主要是太大意,还有就是石亨、曹吉祥等人行动太快,从而导致了夺门之变发生,朱祁镇就这样复位了。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你儿子剑法不错”,大臣听后走出殿,回时带来一颗人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而经过了多年的努力,朱元璋也凭借着谋士的运筹帷幄,武将的勇猛拼杀,最终一步步的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明朝,登基称帝,史称明太祖。可是,在功成名就后,昔日的部下个个开始为所欲为,欺压百姓,为祸乡里,这让朱元璋非常的头疼,他预感到如果再不整顿处理的话,那么,这大明王朝必然重蹈元庭覆辙,于是乎,他开始被世人

  • 宋朝皇帝都姓赵,为何还要叫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皇帝为什么姓赵,宋朝皇帝都姓宋吗,宋朝赵佖

    古时候皇帝姓什么跟他从什么地方发迹往往大有区分,要定国号的话,通常是决定于后者而不是姓氏。一般来说,前代皇帝曾经封过的王名可以成为新国的国名,譬如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那后来曹操的后人建立魏国,就自然建立的是魏了嘛!赵匡胤兼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即帝位后,便以宋州(今河南商丘市南)的“宋”字为国号,这

  • 明隆庆朝,面对高拱的步步紧逼,张居正一再退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拱实际上比张居正要厉害,崇祯对张居正的感慨,万历皇帝评价张居正

    高拱是一流治国高手,他知人善任,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发挥才干,卓有成效。他重用王崇古平定北部边境大患,答应了蒙古俺答封贡开市,保持北部边疆的长治久安。他还任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水患,升任殷正茂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平定广西少数民族叛乱。高拱不是首辅,胜似首辅,大权独揽。张居正紧跟其后,一步一趋。在

  • 宋徽宗沦为金国的阶下囚,为什么还能在金国又生育了10多个儿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徽宗在金国一点都不惨,宋徽宗被俘后在金国的日子,宋徽宗在金国的十四个儿子都是谁

    如果说历史上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俱佳的皇帝是谁?亲们首先是否想到了宋徽宗赵佶呢?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由于是个“文艺范”皇帝,治理国家一窍不通,到了穷途末路时候,匈奴被汉庭击败逃亡后,鲜卑占领蒙古草原,收拢了残留匈奴10万户、30万人左右,北魏灭亡后,兴起的突厥控制草原,再次被唐军击败,吉利可汗被俘

  • 大宋将领三箭全部射偏,敌军一看仰头大笑,再看一眼急忙逃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将军射敌三箭全都射歪,三箭定天下的是谁,北宋大将三箭全部射歪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冯梦龙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位作战能力出色的武将,这些武将不仅在打仗时表现得勇猛无比,他们身上往往还有着许多过人的本事。北宋年间,大宋就曾经有过一位著名的将领,他不仅凭本事成为了武举人,还因为出色的箭术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神射手”,他就是大宋将领何灌。何灌出生开封祥符

  • 隆庆皇帝好脾气,朝臣们欺负他软弱,张居正谏言铁腕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隆庆皇帝与张居正,怎么评价隆庆皇帝,人民日报评价张居正

    明朝隆庆皇帝是个和善温存的人,前朝嘉靖皇帝性格强势,对不合自己心意的言官不是骂,就是廷扙,言官们敢怒不敢言,被压抑了四十多年。隆庆皇帝遇到事,不敢做主决断,反复征求大家意见。这些言官们认为他软弱可欺,只要隆庆皇帝开口说话,他们就横加指责,隆庆皇帝干脆装聋作哑,任由他们折腾。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是不满意

  • 明隆庆朝,高拱张居正重用王崇古,着手解决北部边境大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拱实际上比张居正要厉害,张居正与高拱的斗争,明朝首辅张居正资料

    明朝自朱棣夺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迁都北京以来,北方的蒙古是最大的边患。蒙古首领俺答汗多次带兵攻城略地,袭扰京城,犹如无人之境,嘉靖时期一度攻到北京城下,朝野上下惊慌失措。俺答汗的可怕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他手中有彪悍的蒙古铁骑,更重要的手下还有一帮从明朝叛逃过去的汉奸邱富、赵全等人。赵全他们以蒙古人为

  • 除徐阶外,张居正遇到了另一个高人,他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阶和张居正谁最厉害,张居正为什么也害徐阶,张居正和徐阶哪个更聪明

    张居正嘉靖二十年未曾参考,错过了夏言与严嵩的激烈交锋,无意中保全了自己,历史就是这样巧合。等张居正考中进士,熟悉了自己岗位时,夏言已经被害,大奸臣严嵩登了上首辅的宝座。张居正只是刚进翰林院实习的一个庶吉士,忠臣夏言已倒在血泊中。严嵩阴险狠辣,人品极差,通过诡计夺取了首辅大权,便是张居正看到的第一幕,

  • 萨尔浒之战惨败后,万历皇帝重用熊廷弼,他的奏疏必看亲自批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熊廷弼有多牛,为什么熊廷弼不坚守广宁,兵部尚书熊廷弼

    萨尔浒之战发生在公元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在这场战役中,努尔哈赤指挥的军队以“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在短短五天之内打败三路明军。除李如柏军撤走,未遭惨重损失外,明军损失兵力4.6万人,300多名将领,骡马、粮草和兵器无数,元气大伤。编辑万历皇帝闻讯后,痛苦不已,他知道自己苦心经营的战役

  • 第一次乡试,湖北巡抚顾璘故意让张居正落榜,背后原因令人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居正照顾顾璘后人,顾璘后人,顾璘五言诗大全

    古代衡量人才,第一要看相貌。所谓相由心生,五官端正,天庭饱满,地角方圆的,是上等的相貌,面相不端的人上不了台面。张居正眉目清秀,面相俊朗,在湖北巡抚顾璘面前顺利过关,巡抚可是主管一省军政的封疆大吏。接下来,就是面试,测试张居正才干。顾璘先考问了张居正读书的情况,出了些对子,然后询问些文章和时局的看法